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较合理地创编故事结尾,并清楚地讲述。
2、能将海底生物的自我保护方法迁移到故事中,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白纸,水彩笔。
2、收音机、磁带。
3、图片
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老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讲一个小黄鱼历险记的故事。
放录音,边放录音边出示图片。
2、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老师:小黄鱼不听妈妈的话,独自一人出去游玩,最后遇到了大鲨鱼,它该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帮助它想想办法?
(老师可以适当的提醒幼儿:大海里的动物都很有本领,我们想想小黄鱼可不可以借用其他小动物的逃跑本领呢?)
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把自己的方法写下来。
老师:刚才我们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现在老师请你们把这些方法画下来,等会请你们到前面来讲。
根据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老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先跟着你的好朋友讲讲。
老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根据这些图片和你自己想的方法把故事完整的讲一遍。
迁移情感,好好安全工作。
老师:你们喜欢贪玩的小黄鱼吗?为什么?
老师:那我们平时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老师:如果我们真的.跟爸爸妈妈走散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小黄鱼历险记
小黄鱼和妈妈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生活在大海里。他们每天一起出去找食物、一起在水草里面玩耍,生活得很开心。
有一天,黄鱼妈妈带着小黄鱼们出去找东西吃,出门前,黄鱼妈妈对小黄鱼们说:“孩子们,出门后你们一定要跟好妈妈,不能掉队,不然会被大鲨鱼吃掉的。”小黄鱼听后很害怕,紧紧跟着妈妈。
游着游着,一条小黄鱼发现了他的好朋友在珊瑚丛里玩,这条贪玩的小黄鱼忘记了妈妈的叮嘱,高兴地加入了好朋友队伍中去了。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一条大鲨鱼,它快速地向小黄鱼游去,这可怎么办呢?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字宝宝:喝、追、喜欢、对不起。
2.进行环保教育,使幼儿初步建立环保意识,知道要保护我们的环境。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喝、追、喜欢、对不起。
2.《婴幼儿全语言整合教育》第三册(人手一本)。
3.木偶熊,幼儿收集的易拉罐,在易拉罐上贴上小字卡,分别同大字卡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情境表演导入
“呜……谁在哭啊?”“我是小河,我原来是又干净又有魅力的,可是现在却变得又脏又臭。谁肯来帮助我们啊?”
二、复习儿歌《小河,对不起》
老师:记得我们前几天学的一首儿歌《小河,对不起〉,里面有一只小熊吗?(出示木偶小熊)“我是小熊,我以前
曾经乱扔垃圾到河里,不过后来我改正了。我是怎么改正的.?请你们把儿歌再朗诵一遍,好吗?”
三、集体朗诵儿歌一遍
四、识字游戏“捡易拉罐”
1.小熊:“小朋友,你们能帮我一个忙吗?有一些人将许多易拉罐丢在河里。我想捡起来,可是太多了,想请你们
帮我捡起来。”
2.幼儿捡易拉罐,并发现上面的字卡,请幼儿看一看并认读。
结束:表扬幼儿帮助小熊,懂得爱护环境。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偶然的一次浏览中看到了《北风和太阳》这个寓言故事,很想把它与我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于是我就琢磨着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把它介绍给小朋友,如果单纯把它当成故事课来上,又显得没多大意义,我一直在寻找这个活动的突破点。
想到我身边的幼儿当中存在的一种普遍情况:他们总是认为某几个幼儿特别棒,而对自己缺乏信心。于是我就把目标定位在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方面。有了目标以后,活动的设计也就呈现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北风爷爷和太阳公公其实各有所长。
2、敢于在集体面前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初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北风和太阳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兴趣,帮助幼儿熟悉故事中的两个角色
(1)出示北风和太阳
师:它是谁?(北风)对,是北风爷爷。谁来说说看北风爷爷有什么本领?它又是谁?(太阳)太阳公公又有什么本领呢?
(2)小结
师:北风爷爷有北风爷爷的本领,太阳公公有太阳公公的本领,那它们两个究竟谁的本领更大呢?(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在讨论中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讲故事第一部分
师:有一天,北风爷爷和太阳公公发生了一次争吵,它们在争论谁的本领大,各人都夸自己的本领强。忽然看见一个人在赶路,他外面穿着一件大衣,于是他们决定谁能叫这个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谁就算赢了。
(2)分角色,各自想办法
① 师:下面这样好不好,我请你们来扮演北风和太阳,想出自己的办法来让这个人把外衣脱掉。谁愿意来当北风爷爷,请坐到这边来。要扮演太阳公公的小朋友请坐到这边来。
② 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你会用什么办法让这个人把衣服脱掉呀?
(3)继续听故事
师:到底北风爷爷和太阳公公想出了什么办法呢?你们仔细听。太阳公公让北风爷爷先试一试他的本领,北风爷爷呼呼地吹了一阵,差点儿把那人的大衣脱掉,他越刮越厉害,那个人太冷了,就把大衣越裹越紧。北风爷爷使劲力气,也没把大衣脱掉。
①北风爷爷为什么没把那个人的大衣脱掉呀?最后他只得放弃得胜的希望,让太阳公公来试一试。太阳公公使出浑身力量照在那个人身上,那个人太热了,就把大衣脱掉了。
②咦,小朋友,谁赢了呀?(太阳)好,我们一起来夸夸他!可是北风爷爷呀他不服输,他说要再比一次。
③怎么比呢?
这回要比谁叫那个人先穿上衣服。太阳公公照在那个人身上,他热极了,他不仅没穿上衣服,反而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了。北风爷爷使劲一吹,那个人就感到很冷,赶快穿上了衣服。
④告诉我,这次又是谁赢了呀?(太阳公公)我们也来夸夸他!
(4)师:现在你们认为谁的本领大?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5)小结:北风爷爷有北风爷爷的本领,太阳公公有太阳公公的长处。其实我们小朋友也一样,大家也都有自己的长处。
3、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师:那你有什么长处呢?到前面来大声地夸夸自己吧!让每个人都知道你的长处。
4、了解小朋友其实也各有所长
(在夸自己的同时,也让他说说小朋友的长处)师:你最喜欢哪位小朋友,你觉得他有什么长处?
5、分组来夸自己
师:找几个好朋友一起来互相夸夸自己吧!
课后反思:
一、在轻松的环境中,孩子们想说了新《纲要》提出我们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在第一次的选择分组后,他们就找到了这样的机会。同组内小朋友互相交流,各抒己见,因为他们持有同样的观点。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为了一个目的而共同努力,孩子们想说了,肯说了,敢说了。
二、在主动的讨论中,孩子们理解了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寓言的内涵。我不想强调幼儿去学习讲这个故事,只想把它当成一个载体,让幼儿知道其实事物各有所长就够了。一系列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幼儿始终兴趣盎然,主动畅谈,一边讨论,一边讲寓言。与其说是我在讲寓言故事,还不如说是他们讨论的结果。
很自然地把寓言故事顺理成章地讲下来,更能引起幼儿听的兴趣。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老师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是他们经验的调度者和指挥者。在两次比赛结束后,仍然有很高的呼声要求再次进行比赛,我又看到了幼儿之间的这种竞争意识和团体合作的火花了。
三、在互相的鼓励中,孩子们懂得了寓言故事讨论好了,当然要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之得到升华。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鼓励他们才是孩子们得到发展的`最佳途径。于是乎设计了这个环节,让他们大声地夸自己,说出自己的长处。这也是一个能引起幼儿共鸣的很好的机会。夸完了自己之后,我还请他们说说自己最佩服班上的哪位小朋友,在认识自己的长处之后也得尝试着去赞赏别人的长处。气氛很融洽,让我不舍得把他们从中拉回来,我又提出了更高层的问题,问他们最佩服班上的哪位小朋友,觉得他有什么长处,当然我的提问是有目的的。而幼儿的回答集中在一、两个小朋友身上,不约而同的又达到了我的目的。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故事中动物的话,感受动物们友爱互助的情感。
2、知道水面倒影的有趣现象。
准备:
1、PPT课件、故事录音磁带。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环节:
一、说教材: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手段,也是需要学习的对象。语言使幼儿实现了与他人的沟通。优美的语言,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发展幼儿的智力。
《小土坑》讲的是关于小动物的故事,而中班的孩子对小动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这个故事幼儿很喜欢听,而且不仅幼儿喜欢听,里面还隐含了社会和科学两方面的内容,有很好的教育价值。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互相帮助,体现的是友爱互助的美好情操,属于社会领域的内容;小动物在小土坑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是镜面成像的原理,属于科学领域的内容,体现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综合性。因此,我选择了本次活动内容。
二、说目标:
根据故事内容及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第一是知识情感目标,通过学说故事中动物的话以及感受动物之间友爱互助的'情感,这是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地促进教学活动朝产生最大成效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内部需求,制定难易程度适中的目标,找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激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动机,引起持久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能力目标是:通过提出疑惑——观察分析——解决疑惑,让幼儿了解水面成像的有趣现象,这也是我的教学难点。
三、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实际、目标定位以及重难点的突破来设计的,力求让幼儿最大程度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我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以PPT形式依次出示动物图片,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再出示小土坑,抛出问题,通过讨论知道小土坑的含义,从而了解下雨了,小土坑会积满水的现象。
第二环节:学说故事中动物的话,尝试说出动物着急的语气。在分段理解故事中,对于问题的提问、设置上层层递进,由尝试学说故事中的语句到理解性自主复述故事中的语句,给幼儿提供更多想象和表现的空间。
第三环节:通过交流讨论,知道水面倒影的现象。
第四环节: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水面倒影的理解。
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PPT1:逐一出示各种动物
师:瞧,草地上谁出来玩啦?
2、出示PPT2:观察小土坑,理解小土坑
师:这是小土坑,你们知道什么是小土坑吗?
小结:在草地上凹下去的蛮大的一个洞就是小土坑。
3、出示PPT3:了解土坑的变化
师:下雨了,小土坑有什么变化?
小结:下雨了,下雨了,母鸡、公鸡回家了,大肥猪、小山羊回家了,老黄牛也回家了。淅沥淅沥,小土坑里积满了水。
二、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动物的话
过渡语:啊!雨停了,雨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笑眯眯的脸,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听一听,谁出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分段理解,学说对话
1、出示PPT4
(1)提问:母鸡走到土坑边,看到了什么?它看见一只母鸡掉进土坑里,着急的母鸡叫了起来,它会怎么叫?
(2)教师用着急的心情讲述故事片段。
(3)幼儿学说故事中的语言。
2、出示PPT5
(1)提问:公鸡来到土坑边,有没有看见母鸡?它看到了谁?它会怎么说?
(2)教师与幼儿对话,教师说旁白部分,幼儿学说公鸡的话。
3、出示PPT6
(1)提问:小山羊也像母鸡、公鸡一样,叫了起来,它会怎么说?
(2)请妹妹朋友和教师一起念旁白,弟弟朋友学说小山羊的话。
4、出示PPT7
(1)大肥猪它又会怎么说呢?
(2)谁来说旁白?谁愿意来做大肥猪?(幼儿和幼儿之间说对话)
5、出示PPT8
提问:想一想,前面的小动物是怎么说的?老黄牛会怎么说?(鼓励幼儿自主学说故事中的语句)
三、经验提升,理解水面倒影的现象
1、出示PPT9:
大伙都来了,现在土坑里有谁?它们会怎么做呢?
2、出示PPT10:
小动物们找了自己的朋友来救它们,它们往土坑里一瞧:土坑里有谁?为什
么?
3、带着问题完整的倾听故事。
4、提问:母鸡的话对吗?小动物们究竟有没有掉进土坑里?
小结:原来小土坑里的动物是他们自己的倒影。
四、实践操作,集体验证
1、出示操作材料,
要求:在附页的6幅小图中,对应大图片,选出正确的3幅,在下方拼贴倒影。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分享交流,集体验证。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2-02
中班语言活动春天来了教案05-2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动物的伞11-21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0-08
【热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三篇05-07
实用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04-27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04-17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汇总五篇02-26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锦集八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