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教学文书>教学目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目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目标

时间:2024-06-11 08:21:08 教学目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4)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5)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6)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把握文章内容。

  ,

  导入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回答曲名、作者。

  问:你从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

  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1798年),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有二十多年的时光全是聋疾为患的时期,然而大部分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额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乐》而搁笔,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是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的抗争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教师正音。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明确: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贝多芬与“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与“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的情形。

  问题探究

  1)

  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能触动心弦的句子,用笔画出。四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义,然后全班讨论明确,教师适时点拨或补充。

  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B: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

  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浆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应如何理解?

  D:“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应如何理解?

  E:“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什么?

  F:“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感觉!一个乐队只能演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我们理清了文章脉络,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我们再一起听一听《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明确:与不幸命运的抗争

  3)你认为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教师小结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英雄心的表现。

  耳聋,对平常人来说是一部分世界的死亡,对音乐家来说是整个世界的死亡。整个世界死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还重造了那些已经死亡的世界,重造了音响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了人类。这样一种超生的创造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量可以相比。

  师生共同为本文提炼中心思想,以此将全文的思想性、艺术性进行高度概括。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目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学目标05-04

小学教学目标与计划11-06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07-28

《新目标英语》教学反思11-04

语文教学目标计划11-09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热门)07-20

教学目标责任书05-27

音乐教学心得12-19

音乐教学总结06-12

教育教学目标工作计划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