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教学文书>教学总结>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2-12-11 18:18:23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集锦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集锦15篇)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贯彻义务教育理念,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

  以阅读教学为主,共完成六个单元共三十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每个单元一个主题,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1.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3.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

  4.学生了解了民生和民间文化。不仅感觉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体会到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5.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了语感。

  6.在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了理解。

  (一)完成了六次综合性学习,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献给母亲的歌

  (1)通过活动,让学生多侧面地认识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了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3)培养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2.寻觅春天的踪迹

  (1)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及特点,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

  (2)在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勤于记录的习惯,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3.科海泛舟

  (1)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是的科学态度;

  (2)引导并帮助了学生深入、全面认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3)培养了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4.到民间采风去

  (1)借“采风”引导了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2)培养学生运用问卷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等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5.古诗苑漫步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了学生进一步体会

  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2)通过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以及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3)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通过漫步古诗苑的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完成了八篇习作,完成情况良好。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升。

  1.妈妈,您听我说

  2.二十年后

  3.春天的赞歌

  4.有家真好

  5.朋友

  6.快乐的春之旅

  7.五一节最开心的一件事

  8.理解

  (三)坚持上好阅读课。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由原来的不想看书发展到阅读兴趣渐浓,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坚持不懈,学生主动提出要看书,并且坚持做好读书笔记。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大大的拓展,课外知识几乎由原来的一无所知到略知其二,文学素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对学生学会做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教育教学效果和不足

  一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进。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平也有待继续提高,来期必须更加完善这些工作。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

  二0XX年至二零XX年第二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已经结束,回顾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把我最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

  这是最忙碌、最充实的学期。本学期不仅及时、圆满地完成了语文教学工作,参加了到邹城六中和杜郎口中学的学习,还参加了微山县 课改之星的评选,仅这一项评选就有理论考试、说课、讲课等环节,历时近两个月。所以本学期让人“忙”,也让人“乐”,因“忙”而“乐”,为“乐”而“忙”。

  最迷茫的学期。近两年来学校一直在搞教学改革,尤其是本学期,一开始就提出了“学习杜郎口”的口号。学生的桌子凑在一块儿了,讲桌拉到一边儿了,小黑板满墙钉了;学生讲的多了,老师说的少了;鼓掌、敲桌子、跺脚的多了,沉静思考的少了;领导、老师随时进课堂的多了,完整地听完一节课的少了;对学生的奖励多了,批评少了。看学生的成绩好的不怎么好了,不好的更不好了。究竟哪里有偏差?教学改革究竟要不要继续?在教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该选择什么样的进行模式?-------

  在阅读教学中我觉得思路最清晰的是《藤野先生》的教学。特别喜欢山东名师朱则光的博客,经常浏览。看到朱老师以“伟大”为主线贯穿课堂的教学设计,感到很清晰很有创意,也很有深度,我进行了尝试,给学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朗读教学进行得最全面、效果最好的是第二单元的散文诗教学,除了自身的范读外,我还从网上下载了优秀的朗读视频,对学生进行听觉和视觉的朗读熏陶,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涌现出一股朗读热潮。

  最沉闷最枯燥的教学是第四单元关于生存环境文章的教学。尤其是《敬畏自然》一文,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还是写作思路,都让学生感到艰深,因而课堂气氛沉闷。

  最低效的教学是文言文教学,两课时的学习内容有时不得不用三课时或四课时,效果依然不佳。除了文言文本身内容较难理解外,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主动、不刻苦也是一个原因。

  新学期又将开始,回想上学期的优点和不足,我当扬长避短,更加努力,以期更多的进步!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三(5)(6)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上个学期的磨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轻松顺利了许多,本学期我坚持两手抓:一是坚持打基础,抓阅读,促作文,取得一些成效。二是抓培优辅差,令外对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一、夯实基础,稳中求升

  因为这两个班的语文底子较薄,我在这学期依然重抓基础,让学生在语文积累上多下功夫,这样底子厚实了,就便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开展。

  具体作法有:

  1、从初三上学期开始就让学生抄录和背诵名人名言以及古诗佳句。这些名言佳句富含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情感教育。以此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修养。因为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名著泛读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只能如此。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学以致用,多写多练,教师面批面改。

  2、每星期的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我的讲解也尽量做到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阅读题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3、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因为去年教初四多少有了些的经验,如果再等到中考前夕让学生训练综合试卷和模拟考题已为时过晚。因此,从初三年级的上学期开始,每次月考我都依照中考题型来出题,本学期我更多的选择了中考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便于学生的应试。

  4、 作文积累。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采用教师全批全改,或学生互批互改的方式,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一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为中考准备了实力。.

  二、培优辅差常抓不懈

  因为明年就升入初四面临中考,所以这学期我重点培养尖子生,同时也不放弃差生。对尖子生,除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外,我还额外留些提高题,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并为明年的中考打下基础。比如,八年(5)班的施旭同学,是班级的前三名,但作文一直不太理想,我就在每次作文训练后都单独找她谈作文,给她讲如何写好作文,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她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差生,我不放弃他们,常抓不懈,例如就有很多差生的作文有问题,行文不够流畅,语病太多,很多错别字,甚至写不够字数,这些我都一一订正,经过长时间努力,这些情况有所改观。

  三、变换教学方法

  本学期我尝试了很多教学方法,例如我在案例中写到的利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本学期我做了这方面的尝试,虽然条件有限,但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学期我还会继续努力做下去。

  四、复习课≠“百家讲坛”

  我觉得本学期,我的期未总复习做的有些失误,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前面总以为时间很充足,所以讲的有些慢,结果导致前松后紧,文言文部分复习的就有些仓促了。还有方法上也过于单一。经过反思我觉得,随着复习过程的深入,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越复习越糊涂的症状。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基础不扎实外,与教师没有系统梳理复习内容、不循序渐进教学也有很大关系。一段时间的复习后,学生暴露出知识的缺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些“缺陷”,如果不经过梳理、整理就统统被提交到课堂上解决,复习课就变成了“百家讲坛”,杂乱无章了。因此,课堂上复习方法不能太单一,必须带有普遍性、具有针对性。复习内容也必须有侧重点:生疏的知识点重点复习,熟悉的快速复习;常用的知识点重点复习,不常用的次要复习;易混淆的知识点重点复习,单纯的简单复习。通过今年的复习我明白了,其实,复习课也需要我们去精心设计,精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的情景,精心设计能够增进学生对重点问题识记的教学环节,精心布局能够把各复习要点相互串联的知识体系,这样复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工作的总结,有成功也有失败,我想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这些对我以后的工作一定会有一个借鉴作用的。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4

  一、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素质教育贴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

  中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资料。作为对于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语文教材有着强烈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和道德观念。对学生来讲,这是再好可是的思想教育素材。比如《谈骨气》一文吴晗同志写于1961年,那时我国正处在苦难时期,显然作者写作的目的是号召人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所以这是一篇极好的思想教育材料,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正确的思想教育。在实践教学中,我经过这一课对同学的教育,同学们的认识都得到了提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又如朱自清的《春》,经过学习能够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热情,从而立志勤奋,以到达教育的目的。《最终一次讲演》中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思想道德的反映。

  语文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并不能所以而自行实现。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思想,必须正确处理语言文字与其表达的思想资料的关系,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才能使思想教育成为自觉。同时要异常注意,既不能把教学过程看作单纯的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技能的过程,而忽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不能脱离语文教学实际牵强附会,外加思想教育资料。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研究这些文章的字、词、句、段、篇章结构及写作特点,帮忙学生理解与领会其中的人物形象,所阐述的事理,就能启发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懂得是非、美丑、善恶,树立自我高尚的人生观,养成完美的情操。

  二、语文教学必须联系实际生活。

  由于语文教材的特点所决定,教师在分析、理解、传授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联系到当前的某些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抒发感慨,发表议论,进行评说,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看法和态度,激发学生的某种情感。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生活片断,即使是文学作品也是来源于生活,它具有必须的典型性,它现象生动,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力,容易产生共鸣。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学们就能从鲁提辖身上感受到一种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学生很容易会将其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那种爱憎分明的真挚感情。比如我教《谈骨气》一文时,我想文章是吴晗同志写于1961年,距今已有三、四十年了,而文中所举三个事件虽有代表性,但我觉得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文天祥和穷人的例子是古代的,闻一多的例子也已有五、六十年了,学生一时很难理解。所以我在上课开始时选用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事例作为导语。我选用了诗人王怀让的诗《中国人:不跪的人》中的一段。这个故事讲的是南方一个有志青年叫孙天帅不忍日本老板的欺辱(下跪),毅然离开了这家公司,放弃了高薪。孙天帅同那些在改革开放时代为金钱、权势甚至丧失人格国格的人们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个例子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听起来使人热血沸腾,给人以力量,我想必须能感动学生,起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经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并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能够利用其形象性、情感性和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以到达素质教育的目的。比如《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珍藏保存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这正表现了无名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的忠贞不渝。学生会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团体利益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意义。比如学习到朱自清的作品时,势必介绍他反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的仿效的楷模。

  四、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应寓于语文训练之中。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必须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因为在语文课中,思想教育不是独立于语文训练过程之外的特殊过程,而是同语文训练为一体的统一过程。语文课的听说读写训练不是纯技能训练,这些环节都包含思想性,学生都能从中受到教育。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过程。例如我们教作家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时,同学们经过阅读,就能够体会到美国的民主的虚伪性,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真正能够联想到当今美国对中国的人权的攻击,对中国大使馆的轰炸,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收到良好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离不开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应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5

  一、背景、目的、依据、意义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如按传统的班级授课方法,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必然妨碍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再加上我们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制约,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久而久之,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会日趋严重。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使语文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人、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全面、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根据近阶段的有关“因材施教”“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理论学习与研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总体目标是:“面向全体,隐性分层,分类指导,动态跟上,全面提高”。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首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不同层次,从而安排进度内容、作业及辅导,做到教学内容有梯度,教学方法有向度,教学考核有区分度,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大致做法是,尖子生侧重教学难点,中等生解决中等程度问题,基础差的学生先夯实基础,获得自信并随时做好向上一层跃进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之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并产生逐层推动效应,实现最后的共同进步与整体提高。所谓“隐性”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成功感而采取不公开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所谓动态跟上就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变化,而不断地动态跟进,进行重新分层和预设,定期进行调整。分层完毕后,要建立学生档案,及时做好记录,加强与每位学生的个别交流、沟通,以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眼光,充分运用对学生的良好的期望效应,对学生进行赞扬、激励,及时调整学生层次,帮助其递进。

  二、实施的方法、步骤与措施(一)分析学情,明确目标

  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精心分层、设组。分层和分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按照学生的入班测试分数、智能及思维灵活程度等因素动态地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以后发展情况随时调整);然后再根据学生性格、座次等因素按异质同组原则(即每组成员需包括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设组长一人,负责做好合作学习的组织工作及全组同学尤其是差生的学习帮助工作。(分层情况不能明确告诉学生,而是先采取隐性分层的做法,否则会对各个层次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分层、设组的优点是对各类型的学生都顾及到,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A层学生目标:“放手走”,一步多梯,通过理清基础知识,“交叉”、“综合”求发展,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应用性,能举一反三,以这种“转化”求创造性适应、活用知识,培养他们优秀的心理品质、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顽强生存能力等。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知识由迁移达创新,让知识更飞跃,形成学生素质。

  B层学生目标:“中速递进”,一步两梯,理清基础知识,引导并形成思维。如知识交叉,能熟练运用知识。重点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使学生知识完成再次飞跃。C层学生目标:低起点、小步子、小坡度,缓步潜行,一步一梯,解决基本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获得一般发展。

  (二)面向全体,教学分层

  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为辅。总的原则是教材、进度、课时数、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基本统一。一般而言,共性问题采用班级教学解决;反映不同层次个性的问题则采用分组教学。分类指导则指对于中等以上学生,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多加辅导,并多创设机会让同组中的学生加强学习合作,让优生多帮助差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分层教学实施具体过程如下。1.分析教材,备课分层。在备课时,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尽可能做到使差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以落实“三基”为根本,分析学生,精选题目,突出小型综合;注重分层训练,重点突出A、B两层的标准,C层注重技能,提高速度。组织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面向全体,授课分层。分层教学法,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因人而异,练习、检测分层。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

  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加强合作,辅导分层

  分层施教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合作学习则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深化。课堂上学生除了个体自主听讲、自主练习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许多讨论学习的机会,一般在各学习小组内进行。这种方式,可使学生互相受到启发。组长要及时检查各组员的练习、作业完成情况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师则要对各语文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和指导,介绍先进小组经验,组织协调各组间关系等。

  (四)分层评价,动态跟进

  教学评价运用的好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高低,为此,我以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要求的教学评价,实现分层评价和评价的个性化,首先要求在对各层次学生所达到的目标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A、B、C三类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A类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对B类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C类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点滴进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此外,对学生评价还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我们不能以近期显性的效果和单一的语文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而更应从态度、情感、知识,能力诸方面,采用书面、口头多种形式进行综合检查,还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阅读量,习作量等进行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这也是我研究的课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会呈现上升趋势,教师在课堂分层与预设时就要做出相应的变化,重新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比如一个学生开始是差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能变成中等生,我们就要按照中等生的要求对他进行辅导、提问和关注。让其循环跟进,动态调控,使其不在原地徘徊。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觉自己在各自的原有水平上都有所进步,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为持续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6

  本人从初三第一学期开始,制定了相关的备考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教学,现将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完成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阅读《语文报》、《语文周报》、《作文与考试》等优秀报刊杂志。

  这些报刊杂志每一期都有优美的文章、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情感教育。除了让学生广泛阅读外,每星期还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以上报刊杂志,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修养。因为在短时间进行大量的名著泛读是不切合实际的。到初三时,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经验,老师只启发和点拨即可。

  二、抄写、背诵。每星期布置三篇的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

  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科拓展,全面提高40分钟效率。

  教材既要讲得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可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的燃烧。

  四、作文积累。

  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全批全改,qq分组超拽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初一开始到初三坚持每天写日记,每周写美文点评,每学期自编自写两到三本书。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7

  我们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导,狠抓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新课程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现将本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1、重视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学习市教研室的文件精神,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位语文教师不容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加不容易。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导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认真开展新课程的备课交流活动

  做好备课组的组织工作,每两周保证一次集中讨论的时间。重点研究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全面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课堂上不仅有漂亮的板书、精彩的教案、完美的课堂设计、精心制作的精美课件,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资源,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情境、情景,让学生多动、多思,展开联想,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形成了有“生命”的课堂。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由“灌输”转变为“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价值。

  3、加强教改与教学科研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这一学期,我们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率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在教学反思和论文撰写方面,我们组的教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写写教学心得论文、案例。以此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我们平时鼓励教师随时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多多撰写教学反思、多多撰写教学论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4、本学期我们组还参加了市区组织的各项语文活动

  如:“好家长杯”作文大赛,共有近二百学生参加,有八十多人获奖。我们还参加了全国青少年读写大赛,获得了铜奖。我们组的张圣明老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好课大赛获得了三等奖。

  总之,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组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不足:如听课、评课制度没有很好落实,虽有客观因素存在,但主观因素却更重要;另外,教育科研还要真正重视起来,多一点创意。如何把每项工作都做好,其实有一定艺术。今后,语文教研组将迎难而上,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进。

  5月14-15日,xx市初中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暨xx名师工作室第二次研修活动在xx初级中学举行。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深入研讨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策略和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xx省特级教师、xx学校马老师展示了课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并作了《让我们尝试着改变语文学习方式》的专题讲座;xx省特级教师、xx中学陈老师展示了课堂教学《猫》,并作了《阅读教学设计新思维》的专题讲座。

  两位特级教师的展示和讲座传递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和“基于学情”的教学思路,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xx市叶xx名师工作室邵国芸和沈光国两位成员分别开设了同题公开课,和名师进行同课异构,供与会教师讨论。xx市教研室叶xx老师从教学理念、文本解读、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等层面对四节课作了宏观上的比较和点评,以引导教师作深入思考。

  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和xxx名师工作室的100多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得到了xx县教研室和xx中学的大力支持。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8

  这个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2班、四班的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 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多彩朗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师生都陶醉于琅琅的读书声中。缺少了朗读,语文课似乎就失去了活力。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会给学生以具体的朗读指导。用优美的范读来启动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用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品析人物形象、用比较朗读法提升学生的语感、我还尝试过用表演朗读给学生生动直观的印象。多彩的朗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一堂语文课,不闻学生书声琅琅,那真算不得好的语文课。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总结朗读训练的有效方法。

  二、读写结合,探索作文新思路。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一双美丽的翅膀。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我。根据“读写结合”的原则,我对作文教学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究。

  学生阅读时间少、阅读量不足,写作文时往往无从下笔。我精选跟作文话题有关的美文,在作文课上印发给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圈点勾画,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材。另外,课文是最好的范文。我常常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思路,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

  针对作文批改低效的问题,我改变了批改的方式。选择各个层次的作文,打印分发给学生,同样要求学生写出旁批后课堂交流。因为是评价同学的作文,学生积极性更高,课堂上常常擦出智慧的火花,曾经枯燥的作文课焕发了生机与活力。阅读同学作文,强化了对作文训练重点的理解。

  另外,失误作文,常常被我们忽略。其实,只要认真阅读,及时反思,它会成为非常好的作文课教材。例如,在一次半命题作文训练之后,我发现学生在对题目的理解方面有明显的失误,我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品析关键词语,重新审视题目的含义。

  三、名著阅读,增加学生底蕴

  本学期,我每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阅读名著《昆虫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并要求学生做出读书笔记。学生从《昆虫记》中体会到了法布尔的沉浸在昆虫世界的乐趣,从《童年》中感受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敬佩保尔顽强般的意志。初一正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期,积极倡导名著阅读是我的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反思总结,教学研究的契机。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每当我上完课后,对课堂教学的得失都有深切的体会,回到办公室,就赶紧记录第一感受。遇到问题,就翻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教学期刊,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陆续有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あ本学期名著导读《做昆虫的朋友》、阅读指导《从卑微中读出伟大》发表在《新课程报·语文导刊》,阅读训练《人生需要一枚指南针》《春夜喜雨》发表在《满分阅读》。

  五、点滴积累,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教学的真谛是让孩子懂得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展自我。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发动学生定期摘抄美文,稍作编辑,装订成册,就成了一本班内《读者》。在互相传阅的过程中,学生常常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文章的后面。为了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我鼓励学生从课堂作文和周末随笔中挑选自己满意的作文,“发表”在校刊《今日十一中人》上。这两个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作激情,提高了动手能力。

  在这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生物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把看似没有趣味的课程讲得生动,让学生爱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达到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乐在其中,就能够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教学多年,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做出了以下几点努力。

  (1)、增强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够专注,学习的速度会加快。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并付出努力。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也只有“乐”学,学生才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思维才会活跃,课堂知识才能高效率地掌握。

  (2)、在课堂上,适当的介绍生物的背景是需要的,例如: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 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 事实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非常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动向,科学成 就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我的学生中有许多人进入高等学府的生物专业、医学专业学习,准备为21世纪生物 科学的腾飞贡献毕生的精力。通过对生物的初步了解,可以使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生物,提高对生物的热情。 (3)、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新理念使单纯的传授知识型转向提高素养教育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课程的基本任务,科学素养即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科学情感、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事物作出各种解释和相关决策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生来就对周围的世界,尤其是自然界中那些有生命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心。我在进行单细胞生物的教学时,讲到草履虫,学生就不停地问:“老师,草履虫在一分钟内能分裂成多少个细胞?草履虫为什么会分裂?”像这样一些问题,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他们却想到了,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在讲到细胞学说的提出时,介绍了施旺与施莱登两位生物学家。通过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培养了他们合作的精神。在讲述生物与环境这一章节时,我要他们自己去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并让他们讨论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我认为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学校,初一、初二年段均参加了新的课程改革,使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边学边教”的想法来工作,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作业、地理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 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如:《我们需要洁净的大气》一课,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给一个污染空气的案例分析,请同学想办法还大气以洁净。学生分析讨论气氛热烈,畅谈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有的说:给汽车换太阳能为动力的、电池的、风能的、天然气的,甚至还有特殊饮料的;有的说:给所有冒烟的地方设计一个空气净化装置,安在排烟排气口处;有的说:农村的秸秆用做制沼气、造纸、手工艺品、埋在地下肥田学生答案不胜其数,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都踊跃回答了。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9

  转眼就到学期末,盘点自己走过的这一学期,虽然有不大满意的地方,但也颇感欣慰,毕竟这一学期也收获了很多东西。

  这一学期,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加倍注重课堂效果,为了达到最高效率,我往往会花一个半天的时间准备那么一节课。事实证明,当我精心准备了一堂课,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也特别认真,你能真切感受到学生在课堂上那两眼放光给你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相反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随便应付一下,备的课很粗糙的话,那一堂课上了之后,我们师生的表情同样都是如同被霜打了一样,毫无生气。记忆中这一学期上的《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香菱学诗》等等的课是最有感觉的。

  这一学期,在外出学习方面,我是一改过去只是听一些语文普通课的形式。除了听各种类型的语文课,我更乐于参加那种大阅读形式的活动。如“新阅读”南方论坛,见识了全国级别的大师们的精彩论述,受益匪浅。尤其是听了窦桂梅的讲座,让人心潮澎湃啊。又比如参加瑞安语文年会,碰到了多年不见的师友们,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收获。还有温州市的文学社团的年会,听了郑老师的讲座,真的佩服她的那份读书意志。还有张文质老师的精彩讲座,让人真切体会到是不虚此行。

  这一学期,在写作方面,我是下了一番心思的。就自己个人而言,每次学习培训回来,我总是会写写体会感受或者是反思收获,虽然粗糙,也是一种积累。这一学期,也在《瑞安教育》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上,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尽自己最大所能给他们创造一个展示的平台。这一学期,学生们在我的鼓动之下,积极参加各类写作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学区作文现场赛,虞纯纯夺得初三段最高分的桂冠,荣获学区一等奖的好成绩。又如刚公布不久的第十届暑假读好书的征文比赛也有好几个学生获奖。获奖不是目的,但是不可否认,作品的获奖甚至是发表,绝对是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

  收获满满的20xx学年就要过去,前方的路还很长,我想做一个普通的语文人,继续行走在文字的道路上,不为名利,只为那份美丽。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0

  一、教师的教书育人观念进一步转变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以及具体教学实践,新学年中我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了高耗低效教学现象,改变了原来以教师为主体,课堂缺乏情感交流的被动局面。新课标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应是以“立人”为本,语言不单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教学是“人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听、读、说、写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个性全面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取,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本学期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注重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收效甚好。本学学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前课堂死板、陈旧、沉默的风格,建立了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认识“自我”。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体合作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三、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他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验活动中,我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完善与补充,它与学校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与促进。通过本学期正确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不仅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丰富了学生课余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发展了他们兴趣与爱好,培养出他们科学精神,求实精神,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别开生面的多媒体语文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激情;别开生面而富于乐趣的大作业,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这种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大作业,既能充分反映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教改实验中的成果,又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审美意识、知识能力,陶冶了情操。这也是最有实效的“人文”教育模式之一。

  当然,在一个学期的《新课程标准》的教改实验中,也存在不少主观和客观上的问题,对于我个人也有不少困难和疑惑。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和大胆探索,就一定会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平行班级,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如采取“一刀切”作法,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在“困进”的怪圈中愈陷愈深,无力自拔,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因而感到课堂是那么的乏味,进而厌恶课堂、厌恶学习,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混乱、课堂效率差的严重后果。《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局面,做语文学习的小主人。

  由此看来在平行班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教学实际的需要,是贯彻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平行班中进行分层教学呢?我的做法是:

  1.目标分层。在学生已出现分层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我们将目标具体化为三个层次的任务:任务一是基础知识的识记,基本能力的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要达成;任务二是学会阅读,能理解文本的关键字句,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这是中等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三是发展思维,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优生可以完成的。

  2.教学内容分层。教学目标确定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易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共同探究教本中的课文,我们还适时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文字浅易的课外读本,或学生的优秀作文。不同层次文本的共读,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比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于文字艰深,理解力差的同学很难有什么大的收获。我们在参读中引入了毛志成的《原人》,还有学生写小学生活的优秀作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优秀的学生经读文本有了新知,一般同学也可借读浅近的内容。加深对教本的理解,程度落后的同学也可在浅近文本的阅读中有着不少的收获。

  3.问题解决分层。我们的教学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先要想到“学困生”,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表扬鼓励,树立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再提问中等生,利用回答不足之处,将问题展开,深入下去。重难点突破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深入理解。比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字词音义形和作者相关信息,比较容易,这让“学困生”去完成,他们会积极参与。课文内容概括,让中等程度同学谈,他们会有所发现。然后再请优生对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品析,他们会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在“可能性”的预见下的问题分层设想,也可以灵活变通。就是这一课的主题,有的“学困生”也发表了非一般的见解。

  4.训练分层课堂。作业是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我们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所选定内容由易到难形成阶梯。易题,学困生必做!中优生可选做。较易题,中等生必做,“学困生”和优生可选做。难题,“学困生”可不做,中等生可试做,优生必做。比如学习朱自清《春》一课,我们共设想9大题:

  1、

  2、3两题注音辨音、辨形解词、成语抄写,是“学困生”必做的:

  4、

  5、6两题为仿句、选择文句意境美、文段背诵,是中等生必做。

  7、

  8、9三题为背诵文段,按标题(春色、春声??)重整文本,按虚实、空间变化改写文本,其中5为全体均做,

  6、7为优生任选其一。“学困生”可只做分条整理。

  5.辅导分层。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是尽量以发展“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能力为主,那些优等生剩余的`学力怎样充分利用,让他们也同样尽其所能的发展呢?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每周五设一节语言趣课,20分钟,专门辅导阅读和写作,又专门开办班级文学周刊。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作文竞赛、语文基础知识竞猜、校报的编写。实践证明,这确为他们找到用武之地。

  以上论述只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不成熟做法,还有待于不断尝试,逐渐完善。实施分层教学,除上面总结的一系列环节,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分层的思想性。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探求一种好的教育教学模式,总结出优良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工作,并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第二,分层的灵活性。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小组间的自由讨论,只有恰当灵活地组织和指导分层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分层的科学性。组建小组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核心原则,有学习骨干做小组长;二是组织原则,小组人员应以自愿结合为主,要关系融洽,有内聚力;三是互补原则,能取长补短,应以好、中、差及男女生相互搭配为好。

  第四,教学的长期性。实施语文分层教学,最好从初一下学期开始,长期坚持,必见成效,不可急于求成。

  第五、分层的整体性:“分层教学”中“分”是手段,而达到班级的整体提高才是目的,在“分”中要做到两头齐抓共管,切忌顾此失彼。

  我们通过实践,构建的分层教学法已初见成效。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某些心理障碍,激发学习欲望,逐步形成学习活动时的最佳心理发展过程,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度,大面积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2

  我于1997年考入四川省宣汉师范学校,20xx年7月毕业,同时获得四川省师范大学汉语言专科文凭(自考),20xx年5月,分配到四川省宣汉县新华中学直到现在。回顾过去的3年,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

  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所任班级学生的校考或镇统考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校或镇同类学校的前茅。

  其次,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20xx年至今,我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每学年的工作计划、措施、组织、效能等方面,均得到全校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镇教育办和市教研室的赞扬。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从教3年,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青优课”评比。20xx年参加我校“青优讲课”比赛,荣获二等奖;20xx年参加我校“青优说课”评比,荣获二等奖。

  2、撰写教学论文。20xx年,论文《古诗翻译的几条建议》被我校评为一等奖;20xx年,论文《苏轼词的赏析》在我校论文比赛中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

  3、教学基本功比赛。20xx年,我参加教师教学基本功“六个一”(上一节好课、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好字、写一篇好文章、编一份好题、答一份好题)比赛,成绩突出,被评为我校首批“教学能手”光荣称号。

  4、继续教育。几年来,积极参加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参加每学年的教材教法培训学习;参加电脑初级培训并考试合格;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水平达二级乙等(85分);参加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自学考试,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即将取得毕业。

  四、精心哺育,培养新人

  在教师帮带和学生辅导方面,我特别注重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精心组织、辅导学生参加我校初中语文竞赛,成绩突出,20xx年,获校辅导教师二等奖,20xx年,辅导李小红参加校演讲赛二等奖,等等。

  成绩属于过去,何况教育教学这门艺术永无止境,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学习,勇于创新,再创佳绩。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3

  新课标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在注重教育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下,教师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师要转变思想,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充分创设条件,优化课堂结构,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有组织、有章法地开展教学活动。

  语文将综合和实践两大特性集合在一起,是一门参与社会的工具性和感性学科。初中教师如果要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教育学生的思想品质,就必须掌握一套科学性的教学策略,为培养新一代的知识人才奠定基础。

  一、教师要不断改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由于初中生处于爱动、心绪不定的阶段,而学习语文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因此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是以兴趣为依靠,如果学生一旦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中国社会的教育制度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学习语文的重要关键。只有使学生对初中语文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能够驾驭语文知识,成为语文的主人。综上,教师就必须不断改善教学策略,提高初中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例如,根据初中生对网络信息的不断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看小说的特点,引导学生阅览世界名著,让学生在阅览名著的过程中体会语文生活。此外,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备课时,需要认真研读文章,对课文的内容思想和形式表现进行全面把握,进而制定良好的教学策略,以适应文章思想和学生的思想,提高初中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与学这两种角色,所以教师和学生避免不了接触,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参与者,应该放下身段,真心地参与到学生的大集体中,尊重他们,友爱他们,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环境。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不应该局限于现有的教学策略,必须加强教学策略的学习,不断拓展知识内容,及时更新知识的理解角度,并接受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例如,关心时事变化,及时掌握世界变化;学习现代的语文教学理论,提高业绩水平;关注他人,取其精华,增强知识后备力量。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进度,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提高初中语文阅读写作课的质量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运用诵读、默读、写作、抄写等等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深入地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要素,让初中生领略到文章的亮点,领悟作家创作的独到之处,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活跃度和写作水平。比如,教导初中生通过不断诵读课文,体会作家善于捕捉生活中“看似平凡,却不平凡”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4

  这个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2班、四班的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多彩朗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师生都陶醉于琅琅的读书声中。缺少了朗读,语文课似乎就失去了活力。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会给学生以具体的朗读指导。用优美的范读来启动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用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品析人物形象、用比较朗读法提升学生的语感、我还尝试过用表演朗读给学生生动直观的印象。多彩的朗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一堂语文课,不闻学生书声琅琅,那真算不得好的语文课。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总结朗读训练的有效方法。

  二、读写结合,探索作文新思路。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一双美丽的翅膀。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我。根据“读写结合”的原则,我对作文教学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究。

  学生阅读时间少、阅读量不足,写作文时往往无从下笔。我精选跟作文话题有关的美文,在作文课上印发给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圈点勾画,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材。另外,课文是最好的范文。我常常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思路,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

  针对作文批改低效的问题,我改变了批改的方式。选择各个层次的作文,打印分发给学生,同样要求学生写出旁批后课堂交流。因为是评价同学的作文,学生积极性更高,课堂上常常擦出智慧的火花,曾经枯燥的作文课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另外,失误作文,常常被我们忽略。其实,只要认真阅读,及时反思,它会成为非常好的作文课教材。例如,在一次半命题作文训练之后,我发现学生在对题目的理解方面有明显的失误,我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品析关键词语,重新审视题目的含义。

  三、名著阅读,增加学生底蕴。

  本学期,我每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阅读名著《昆虫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并要求学生做出读书笔记。学生从《昆虫记》中体会到了法布尔的沉浸在昆虫世界的乐趣,从《童年》中感受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敬佩保尔顽强般的`意志。初一正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期,积极倡导名著阅读是我的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反思总结,教学研究的契机。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每当我上完课后,对课堂教学的得失都有深切的体会,回到办公室,就赶紧记录第一感受。遇到问题,就翻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教学期刊,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陆续有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あ本学期名著导读《做昆虫的朋友》、阅读指导《从卑微中读出伟大》发表在《新课程报·语文导刊》,阅读训练《人生需要一枚指南针》《春夜喜雨》发表在《满分阅读》。

  第一,努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

  本人在吸收他人经验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尽力改变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充式教学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相贴近的问题,以启发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接受知识。并适当地及时地鼓励、表扬学生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回答,让他们从回答问题中树立信心。还通过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与现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这不但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探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一种团队合作精神,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他们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

  第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平时阅读书籍、报刊、杂志等较少,这就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充分利用班级现有书籍,再有选择的向他们推荐一些书籍,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而在课堂上,注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后回答问题,并适当地引导,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后,学生的知识面不但扩大了,而且阅读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第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校的学生由于一些原因,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本人在课堂上,多注意让一些羞于开口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先用一些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通过耐心引导其回答,并加以肯定、表扬,从中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他们的信心。平时,还注意指定一些简短的文章给他们朗读,并且在班里举行一些朗读比赛,奖励小礼品,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们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这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在学校开展的朗诵比赛中,本班学生多人参加并且都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这反过来又刺激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四,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人在平时常布置一些简短的小作文,并在课堂上当场完成。小作文的内容多是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写起来也容易。在批改时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在班上公开表扬,让学生尝试到一点成就感,最终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

  此外,力争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更加努力做好本人的本职工作,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虽然经过努力取得一些进步,但由于参加语文教学工作的时间还短暂,在教学水平及经验上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仍须努力学习,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5

  枣庄市峄城区坛山中学课题组成员,于20xx年4月在临沂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课题研究”的开题活动,会上听取了省教研室张伟忠老师和北大中文系孔庆东教授的报告,有很多的感受和收获,回来后,我们课题组又认真研究了课题的“总体方案”、“实验方案”,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指导小组、研究小组,并召开了隆重的开题仪式,有序的开展了相关研究。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省教研室张伟忠老师的亲临指导,其间市教研室单波主任和区教研室王锦华主任也多次指导,并初见成效,下面把课题实施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课题的实验过程及特色

  一、正确理解“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课题研究的内容

  个性化阅读教学既研究个性化的教,更研究个性化的学,以及二者的相融。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最佳材料则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特别是文学性的课文,更容易体现阅读的个性化色彩。因此,个性化阅读教学和文学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语文个性化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目标的教学结构。它强调确立新的学习观和学生观,提倡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在继承传统阅读教学优秀经验和借鉴现代教学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真正在实践中实现阅读教学的个性化,确立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促使其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二、制定计划,确立目标,走好每一步

  自从课题立项,准许实施之后,召开了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区、校领导参加的课题研究开题大会。在会上宣布成立了以校长为课题组长,区、市教研室领导为指导和全体课题组成员为具体实施者的课题改革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并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具体分工,为课改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努力学习、加强合作、解决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老师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是改革能够顺利推行的关键,因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组织实验教师集中学习当前先进的与语文教学相关教育思想和理念,并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对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把它们摆在桌面上,共同研究、探讨,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同时积极参加区、市、省及中语会组织的各项教师培训,听课、研讨等活动。

  四、了解学情、端正学生思想、使改革在学生中顺利进行

  在课改实验初期,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看法,以及“学生心目中的语文课”调查,把它作为了解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向学生渗透语文课改的思想,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从不自觉到自觉培养和锻炼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

  五、重视课改的过程管理,使课改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

  严格的过程管理是课改实验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为促进课题研究实验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出台了实验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实验档案管理制度、实验教师责任制度、实验教师奖励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并定期对各种制度、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通报。

  六、规范成果积累、存档工作

  从课改实验之日起,就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积累,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严格按照实验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并且有专人分管,有专用档案橱柜。如实验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实验方案、学案锦集、理论学习笔记、论文集、学习资料库、听评课、观评课材料、学生情况调查表、家长反馈表及由该课题所延发出来的各种刊物、杂志;各种学习活动的音像资料等。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为实验的继续实施和全面推广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课题研究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崭新天地

  通过个性化语文课堂教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好的改变了课堂教学沉闷的局面。并且学生听、说、读、写、交际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高。真正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例如:课题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开设了“大阅读”课。并且制订了“大阅读”课计划,统一给学生配备了摘抄本。还在学期中,集中学生召开阅读方法研讨会。同时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课题组还举行了每学年一次的“阅读能力大赛”和阅读考级制度。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八、具体做法及设想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

  阅读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是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亲历亲为,而不应该让教师包办代替。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本,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包括:利用工具书解决词语;逐段概括大意、理清思路;从不同角度写读的收获。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阅读:学生主动参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一过程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全面的理解、吸收、领悟文章的精粹。在学生充分地读文本的过程中,把握文本的内容、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与之对话,从而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最终达到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阅读课,阅读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具体做法:

  1、各班建立图书角,人均2—3册,每天保证30分钟的课外阅读的时间。

  2、每个学生建立读书笔记本,每月展评一次。

  3、开设了“大阅读”课,并且制订了“大阅读”课计划,统一给学生配备了摘抄本。

  4、举行“阅读能力大赛”和制定阅读考级制度。

  (二)个性化作文的教学

  当我们准备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听到往往是一声声的叹息,即使是九年级的学生,也只是应付而已。我们理解学生没有生活,同时,又埋怨学生不能细致入微地体会生活。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我们理解了学生个性化表达是在需要、自主、真实的基础上完成的。为此,我们教师有以下的做法或设想。

  1.学生佳作展示。拿那些名人名家的作品感染学生固然不错,但很多学生会想:他们是名人,我离他们可差远了。这样看来,倒不如拿学生的作品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感觉更亲切。所以,我经常把平时积累的学生佳作展示给学生,尤其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或竞赛获奖的作品。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集锦15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教学心得06-27

初中语文教学总结11-19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5篇)10-13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01-17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集合15篇)11-05

初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04-30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09-30

初中语文理论课教学方法12-27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11-22

初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