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教学文书>教学总结>课题研究教学总结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

时间:2023-02-23 11:39:27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题研究教学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1

  段研究以来,我校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讨交流,整体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学习愿望空前高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现就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深入理解课题,强化课题的研讨交流与践行

  学期初,课题组将课题研究列入计划中,把课题研究作为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使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理念,感悟新课程,将新的教学观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积极稳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在课题研究氛围感染下,各学段的教师以课题组的研讨重点为基本方向,积极开展教学探索课。通过听课、评课、学习、讲座等活动,不断拓展了教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使广大教师在研讨与交流中,及时总结经验,把好的经验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促使了课程标准、教材运用、课题研究有效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相得益彰,取得成效最大化,也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

  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1、营造生活氛围,引领学生快乐交流。

  随着课题研讨的不断深入,各学段教师逐渐自觉地把课题与本人特

  长、班级实际、和新课程标准联系起来,使课题成为优化教学结构、改进

  教学方法的有效载体,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极大地丰富了课题研讨的内涵。

  我校课题组成员通过认真研究,极力从营造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入手,在朴实自然的“生活氛围”中,引领学生放松情绪,快乐交流,使写作指导课充满情趣,从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灵感,使孩子们爱学习,写出好作品。

  2、抛砖引玉,打开学生思路。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而这些气氛必须靠老师来营造,情绪必须靠老师来唤起。怎样唤起呢?离不开作为基础的生活。老师必须用生活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描摹与渲染,抛砖引玉,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唤醒他们对自己相关生活的回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奋,使他们把生活与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产生很强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表达真情。

  三、大胆尝试,积极实践

  《“少教多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在我校开展以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们敢于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以发展学生自主作文为重点的作文指导课。特别是在探索以生为本的新教法上,课题组的教师共同探讨,认真实践,并以街道性公开课的形式,由潘若霞老师上了一节发展学生自主

  写作能力的写作指导课,赢得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学生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相互激励,形成浓郁的表达、写作热潮。

  四、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丰富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与同行们交流课题的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经验,推动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丰实课题研究成果,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把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写成了论文与案例,并积极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其中,王少兰校长根据潘若霞习作指导课撰写的案例《打开乐说话匣 激发写作潜能》,从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写作潜力,激发富有个性,充满真情实感表达方式的作文指导理念入手,对回归生活的自主写作指导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成为了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2

  转眼间,又一学期即将过去,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学期中,我们六年语文组继续扎实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先进理念,并在学习中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顺利地开展了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总结。现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常规工作不放松。

  为深入进行课题研究,我们紧抓常规工作不放松,从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到备课、上课、作业的种类和批改、辅导学生等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有效地细则,这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强有力的检查依据。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对工作进行自查和接受统一检查。这些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它保证了每位语文

  教师各项常规工作的正常进行。每学期安排符合各年级段特点的课外活动是我校语文教学乃至每位语文教师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比如搜集资料,写字比赛,出手抄报,朗读比赛等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开展,给孩子们带来新的'体验和收获,真正做到了语文教学的有效。

  二、在课堂教学中寻找突破口 。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我校语文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很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必须从课堂教学寻找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因为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改的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定位,只有教师从传统的

  一言堂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引导着、奔着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从备课开始就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对自己和学生课堂中表现的原因和结果,以及环境和条件进行批评性的分析。多写反思,把问题和闪光的地方及时记录下来。这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现自己的短处,

  天长日久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按照计划,本学期我们从杂志和网络上寻找和本课题有关的文章、专著,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共同学习。虽然限于这个主题的文章比较难找,但是我们还是从有限的文章中学到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论述,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从中获得了研究和实践依据。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3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我校的艺术教研工作,以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针,继续参与区史柏良主任领衔的《儿童早期写生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校领衔的《小学阶段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儿童早期写生教学的差异研究》课题的研究,并为结题工作做好各项准备。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以“艺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核心,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倡导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参与美术文化传承、完善评价机制” 等崭新的艺术教育理念。

  在这三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我反复认真地学习了课题研究方案,深入了解了本课题的研究思想、研究目标,逐渐地明确了研究工作重点,并于每学期制定个人的具体的研究目标和方案。同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授课,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与课题组的老师商讨和解决,并随时做好记录。

  经过不断地研究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写生训练能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一个人的大脑就像一间房子,它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只从房间往外取东西,总有一天房间会变得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了。所以,孩子学习画画首先应该提高观察能力,让孩子学会看。通过写生训练,就如同不断地向房间中装东西。辅导孩子写生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目的地看。孩子画画一定不要催促他们快画,或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意思或孩子已有的概念化形象去画,应该在孩子写生的过程中提醒他们时时停一下笔,仔细把面前所画的事物同自己脑中原有的概念比较一下,孩子在画的过程中培养了比较和求异的能力,找到的相异处越多,就越有助于他们观察能力的提高。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孩子对所画的内容还没有充分的理解,在观察时,可能只是死记一下,到需要再现了。应该看看自己是否能帮助孩子进一步地去理解对象,一旦孩子理解了,记忆就不成问题了。

  想象力是一个人素质能力提高的关键,但是想象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常遇见一些成年人评价一些儿童画说:“看,孩子的想象力多丰富呀!”而且认为,孩子越大,想象力越贫乏。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只看见了一些表面的现象。幼儿的画为什么容易被看作想象力比较丰富呢?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画没有受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多是自得其乐,不受约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内容超出了一般成年人的标准,是很多不合理的、夸张的内容画出来或放在一起,给人以“天马行空”的印象。但是,想象不是凭空而来的,孩子画中的一切不论多么新奇,它们也应该来自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想象是对这些认识与理解的`重新加工组合。如果希望孩子在画画中得到想象力的锻炼,还是要从观察周围世界开始。否则,孩子的大脑就会像一座只出不进的房间,总有一天会空空如也,所以,为了真正让孩子在画面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作为辅导者千万不要被孩子画的表面的新奇所吸引,而应该把孩子最近的作品同他们以前的作品同他们以前的作品相比较,看看是否出于加强了对周围世界的写生观察,而使新的作品有了更新的内容,新的认识,新的想象。如果在孩子画中总是重复某种样式,那么,不论孩子的作品内容多离奇,都不能证明他们的想象力真正得到了发挥,相反,有些写生作品只是画了一些平常的内容,但是与以前的画相比增加了许多新的细节,也许这些细节并不合理,有时也并不算好看,但这些仍可以看成是写生训练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提高的体现。

  鼓励孩子在画中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引导孩子细心地观察、写生的同时,鼓励孩子大胆地对周围世界观察的基础上去想象,一旦孩子养成了从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中扩展自己的想象的习惯,他们的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充公的发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辅导者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更细致地去观察周围世界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有关的人和事,给孩子一些他们能接受的有关的知识,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又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对更多的事物发生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一个人基本素质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创造力。创造力并不只属于有成就的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能力,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一个人以自身的力量使自己的行为有了新的进步的时候,也可以看作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

  要通过写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作为辅导者首先就要把“孩子是否能画一张漂亮的画”、“能否得奖”、“能否画成像画家那样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后面,而将“孩子是否敢于画”“是否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画”、“是否敢于画与众不同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前面。有了这些目标,就可以把孩子今天的画同他们过去相同内容的画相比,看看今天的画是否有了更多的内容,有了更多的细节,更多的情趣,从中你不难发现这之中闪现着孩子创造力的火花。

  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辅导孩子画画时,应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去画自己周围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因为创造力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往往是对一件平常事物的再发现和重新组合。孩子的画往往具备这种特点,孩子们在画画时并不完全受客观事物的限制,他们既不可能也不愿意像照片一样地复制要画的内容,他们画的是自己的感受。孩子在写生周围事物时,往往自然而然地会在观察、记忆、分析、理解和再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新奇的内容。这正是孩子创造力最好的锻炼。

  三年的研究实践让我成长了许多,虽然《儿童早期写生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即将结题,但我觉得这只是教育科研中的一个驿站,我将继续在教学中渗透写生训练,为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作出应有的努力。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4

  我校确立了《教师教学技能创新研究》的课题以后,我严格按照学校科研处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和科组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深入学习,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对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在理论学习中提升自我

  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利用教研活动及业余时间进行和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在教研活动时及时与大家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学习,我首先清楚了我组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向。在认真解读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组研究的子课题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研讨、教后反思的过程,实现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依托课题研究追求教学课堂实效的最大化。

  二、能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课题实验中,我充分贯彻了以下原则

  (1)创设情境,以美激趣。

  (2)拓展内容,以美促情。

  (3)审美示范,以美创美。

  同时我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通过课题组的活动,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力求学科渗透,综合操作,形成学校美育网络,创设美育氛围,探寻美育途径,最终达到美育目标。

  三、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等活动中,不断的吸取新的理念以及工作的技巧经验,为更进一步的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准备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上好每一堂研究课,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寻找并解决问题,并通过上教研课,听取课题成员的建议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认真及时的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如,积累学习资料,学习笔记,课堂教学教案等。实验教师的态度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前者尤为关键。在日常的'工作中有较强烈的实验意识,注重积累,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实验方案。

  五、以活动为载体,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是我们音乐教师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我能结合课题边教学边反思,本学期选用了一些优秀音乐,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演唱水平、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的熏陶,丰富其精神世界,培养其高尚情操,这也是我们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兴趣学习音乐的目的所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可见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在后面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扬长补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为后面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继续努力。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5

  20xx年3月,我校初中物理、化学组申报了合肥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便在市、校教研部门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全体实验教师分工合作,不断探索与积极实践,该课题已取得初步成就。下面就整个课题研究做阶段总结。

  一、研究体会

  我们研究内容首先是学习相关课题理论。我们通过网络平台和专业杂志了解有效教学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动态。

  其次我们开展教师培训,统一思想。加强对每一位教师参与课题的使命感、责任感教育。我们认为做课题研究不是塑料花和花瓶仅仅供摆设的。我们要做专家型教师,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要通过尝试与创新来实现。由于特色校的缘故,我校初中学生素质相对较好,因而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多做一些新的尝试与创新。

  我们把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课题研究计划注重与教研组、备课组及学校的科技节等活动计划联系起来,成为其中有机组成部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日常工作就是课题研究,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研究性我们明显的特色在于

  1、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与培训力度。

  2、课题组进行比较明确课题任务的分工、责任明确。

  3、课题组成员人人学会总结与反思并注重团队分享。

  4、有意识地进行过程性资料的收集。

  我们的研究的范围不仅局限于课内,我们的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不仅局限与校内。具体内容如下:

  1、围绕学生物理、化学小制作来展开,主要以学生动手操作为基本特征,在制作中学习,在制作中体会。在小制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小制作的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关注学生在“做中学”中的心情愉悦程度,还关注学生自主评价能力的培养。我们的`理念是“今天小制作,明天大手笔”。学生的小制作成果也的确让我们感到兴奋与意想不到。我们的特色在于:

  (1)使小制作系列化,有序化;

  (2)重视交流评估与展示;

  (3)兼顾普及与提高;

  (4)制作主题与教学同步;

  (5)既有规定主题制作,又有适当比例的自主创新课题制作;

  (6)倡导自主评价,标准多元。

  2、在理化课堂教学中渗透有效教学理念。

  物理、化学是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渗透有效教学理念是课题研究内容的主渠道。我们通过革新课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动手创新、观察思考、查阅资料等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在实验中体会。对学生在实验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或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多种形式获取答案和有用信息。我们的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人”。此外还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与互动,让学生在课内学习理论,课外进行调查研究、创新发明、数据收集等并通过制作板报、 课件、 图表、写心得等多种形式研究体会

  二、研究经验:

  1、团结协作、加强学习

  课题研究必须依赖团队的力量,而我校物理、化学组新教师偏多。许多教师有工作热情、研究兴趣,但教学经验、研究经验缺乏。所以开展校本教研,立足校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突出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尤为重要。课题组利用有限的课题经费,购置数十本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书籍供全体课题组教师轮流参阅。这也促进所有课题组教师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提高。

  2、突出学生主体,调动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做中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以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是本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我们除了采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做的意义外,还将培训学生参与小制作作品的评价作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之一,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我们在评价方式上将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表现与成果以适当比例量化成考试成绩,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

  3、认真反思,大胆探索

  “做中学”在初中物理化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我们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所以有了想法,必须进行周密计划进而大胆实践。我们坚信“做中学”尽管会耽误学生一些课余时间,但是科学教育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会得到很好的达成。所以,从这一点上看,“做中学”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这一点在这一两年的全市统考中也能看出。

  4、研究过程能较好的处理两对关系:

  (1)处理好课程与课题的关系。我们按教学内容顺序安排学生课题研究活动的主题,使课题研究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有助于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做中学课题的核心理念之一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此我们课题的任务针对每一个学生,进入门槛较低,要求标准多元。但是我们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重点关注少数优秀项目,通过挖掘家长、社会资源予以专业指导和提高并通过每年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让少数优秀项目脱颖而出。

  5、注重细节,提倡“小题大做”

  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就必须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去做。我们十分注重案例的编写与实施后的总结交流。例如对于案例内容课题组提出了统一的标准,要求至少包括:

  (1)相关资源整理(有关课件、视频、相关小实验、小制作等)。

  (2)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至少选取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开发。

  (3)案例要体现目的意义、实验原理、准备条件、过程安排、安全要求、注意事项等。

  (4)案例实施过程一定要有过程性的记录。如实验报告、相关活动视频等。这样针对一个案例往深处挖掘。使案例设计更具体,操作性更强。从而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三、不足之处:

  1、外出交流较少。

  由于教学工作繁忙和经费有限的缘故,所以外出活动无法进行。

  2、课题组整体性成果偏少。

  许多年轻教师基本处于学习和消化阶段。总结和反思方面做得不够。课题成果的取得往往依赖于一些老教师。课题组希望今后有一批年轻教师以课题为依托积极实践,脱颖而出。

  3、课题管理制度化有待加强。

  课题活动时间原本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间同步,虽然较为定期,但活动主题往往会被日常工作事务所冲淡。课题研究相关的奖励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外,还要在用好用足课题经费上下功夫,发挥它的最大效益。

  四、下一阶段推进策略

  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1、加强反思与总结。课题组今后每学期开展一次征文活动。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成果、案例、教学设计等。同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开设一节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公开课。并及时将经过教学实践形成的相关案例,相关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和其它成果汇编成册,固化成果。

  2、建议学校支持建立学生作品展示橱窗,不定期的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加强交流与推广。

  3、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各尽所能,加大课题管理力度。

  建立课题学习例会制度,注重专业引领和团队分享。

  4、积极开展理化综合的课题研究活动,探索跨学科领域的做中学渗透。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6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阅读的过程是知识吸收和积累的过程,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同学的语文知识会不时丰富,文学修养的训练与提高更是得力于大量的课外阅读,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与大量的阅读密切相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程规范》中明确规定:“应逐步培养同学探究性阅读和发明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使同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身的视野。” 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必需通过适当的教学战略,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空间。“拓展性阅读教学”正好为同学构筑了这样一个开放而活跃的语文学习的平台。其目的在于让同学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同学对所学文章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有更深刻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实践和对未知领域的设想,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网络,积极开创知识的新内涵,从而增强创新意识。从信息论角度看,阅读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吸收)过程。从这方面讲,“拓展性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同学获取信息的触角向外延伸,让同学“多读”、“博读”,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向外延伸。

  “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思维和形式也将是多元化的。它不但能开拓同学的视野,活跃同学的思维,激发其潜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为同学的终身学习和适应学习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积极开展拓展性阅读是有其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二、实验措施

  大体有这样几个内容是我们语文课堂经常进行拓展的:一是向文本拓展:二是向生活拓展;三是向学科拓展。

  1、向文本拓展

  关于文本拓展,又可以分为互文对照、课外阅读指导、填补课本空白三个方面。

  1)互文拓展

  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发生的。互文拓展,和我们以前进行研讨过的主题教学相似。比方在《盘古开天地》一课中,教师就将各民族的创世神话推荐给同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进行互文对照学习,但是也是同学学习这个神话的一个互文参照。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对比阅读。

  如在教学老舍的《母鸡》一课时,我就和课本里的《猫》,还有课外的一些写动物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同是写动物,手法不一,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不一样,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同学在这样的归类阅读里,一下子理解和懂得了许多,估计以后要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应该可以胸有成竹了。

  学习一篇课文,从而了解许多篇同一内容或形式的优秀文本,犹如在一面镜子面前立起另一面镜子,出现的便是一条风光旖旎的镜子长廊!

  2)课外阅读指导

  阅读是人们获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人的思想生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文本拓展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课外的阅读指导。它的方式有很多种。

  将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其他作品整合起来,实现师生和文本、作者三者的立体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对话追求的应该是教师、同学、文本、作者之间的灵魂的相遇,精神的交流。我们促使同学与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能协助同学正确掌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能激起同学对文本的向往。和在武汉的听课中,有好几堂课都有这种方式的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还有作者当时创作这篇文章的激动心情,对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感情朗读文本,有很大的启发和情境创设作用。

  要对同学进行课外读物的推荐和介绍。我在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课后,推荐同学去阅读他的《我与地坛》还有他的《务虚笔记》,同学很感兴趣。有的同学把史铁生所有的作品都找来读了遍,写了篇长长的读书笔记,感触极深。如这样优秀的作家,这样优秀的作品,还有许多。我凭借自身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向同学推荐介绍古今中外的许多名篇,带领同学在人类思想精华的.海洋里漫游。事实证明,积极的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同学,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这就是浸染书香的益处。

  3)填补文本空白

  对文本的拓展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填补文本空白,引导同学想象,借以对同学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在《搭石》一课中,让同学想象还有其他人来走搭石,会是怎样的情景;在《坐井观天》一课中,老师让同学想象青蛙跳出井后,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这样的文本拓展,是为了空虚课文内容,也是为了同学更好的理解课文中心思想,更是对同学进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2、向生活拓展

  向生活拓展,就是让语文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走向社会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使教学成为生活的论述,阅读成为生活的体验。比方说让同学写观察日记、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写信、游记等。重视应用文的写作,让作文学以致用。这就是将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将语文课堂和生活融合起来。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让同学能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借以语言文字进行顺利的交际,获取广博的知识,获得幸福的生活能力。

  3、向学科拓展

  向学科拓展就是将音乐、绘画引进课堂,让语文和数学、社会、自然等学科融合起来。语文原本就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对于小学来说,可以更好的激发同学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求。在武汉的很多课堂里,就有这种学科之间的拓展,运用得恰如其分。让同学在语文课堂上看到更加广阔的学科的知识的魅力,更增添语文学科的美。

  三、实验效果

  “营造书香班级,让好书陪伴同学,让经典滋润同学童年。”拓展阅读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师生个个看书、做笔记、写读后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活动中,班级里已经形成了“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氛围。

  1、拓展阅读活动激发了同学的语文学习兴趣

  据同学问卷调查得知,有20%的同学特别喜欢学习语文,50%的同学喜欢学习语文,只有10%的同学不太喜欢学习语文,这已形成可喜的局面

  2、拓展阅读活动陶冶了同学的道德情操?

  无数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蕴含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同学,影响着同学的言行,陶冶了同学的情操,&ld

  quo;勤奋好学”已在全校形成了浓浓的氛围

  3、培养了同学的语文能力?

  我们出了一张阅读测试卷,实验同学的成果明显高于同龄同学,充沛体现了同学的理解能力和发明能力。

  4、提高了同学的读写水平?

  我开展课外阅读时充沛调动了同学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坚持多读多背,提高了同学的读写能力和水平。同学在多读多背中积累了大量的佳句、名篇,慢慢领略到写作方法,从读中学会写。有十几名同学在阅读和作文中获奖。

  5、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同学的视野

  局部同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中外名著也略知一二,全面提高了同学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与反思

  几年来的实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考虑。

  1.拓展,必需建立在尊重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上,不能偏颇或者曲解,也不可面面俱到,拓展的内容也要符合同学的实际。

  2.局部同学缺乏兴趣,阅读量不够。方法不当,造成高耗低效。良好的阅读习惯仍未养成。仍然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同学的阅读、作文能力较低。这些同学的提高急需解决。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7

  课题研究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久合垸中学《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按实验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研究的过程中遵循研究宗旨,即我们所追寻的不是为了亮点而亮点,不是为了技巧而技巧,我们追寻的是心灵的共鸣、精神的相遇,我们追寻的是学生创造性的表达与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生成。其中重点工作放在“创写亮点”这一方面。现将近段课题研究工作做简要回顾。

  一、我们的工作

  (一)、加强积累亮点

  积累是基础,《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从积累开始,积累将贯彻这个课题研究的始终。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旁批式的积累,即在阅读时在书上做批注,保存其完整性;有摘抄式的积累,通过摘抄,加深印象;有竞赛式的积累,印发“我最喜欢的亮点”的稿纸,评选出最精美的亮点,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积累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词、句、段的积累;有开头、过渡、结尾的积累;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风格的积累等等。通过不断的积累,为学生创写亮点奠定基础。

  (二)、充分交流亮点

  交流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也是一种提升的过程。交流的方式主要有:有自主交流,即学生自己确定交流的对象,将自己积累的亮点相互交流阅读,并相互吸收其精华;有小组交流,由教师组织的4——6人的小组,将各自的积累的亮点进行交流;有专栏交流,在教室里开设“作文亮点交流专栏”,在专栏里张贴学生精美的亮点,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有推荐交流,教师将自己发现的亮点(包括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以及教师平时阅读时积累的亮点)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多一条交流亮点的渠道。这样,通过充分的交流,不仅扩大了学生积累的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探究创写亮点

  创写亮点是《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生在积累亮点、交流亮点等环节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由三个板块组成:一是分块探究,二是创设亮点作文专用稿纸,三是创写亮点。

  首先是分块研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个板块的探究,主要有:作文拟题亮点探究、作文开头结尾亮点探究、作文构思亮点探究,有动词运用、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微型语段写作如何出亮点的探究。其程序一般为:教师引领——师生探究——教师示范——学生创写。

  其次是创设亮点作文专用稿纸。这种稿纸创设的特点:一是主体性;二是创新性;三是简约性;四是有效性。主体性体现在学生的主动探究方面,渗透亮点意识,从而突出其主体地位。创新性体现在学生创写亮点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需要新颖独到。简约性体现在设计简单,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有效性表现在通过亮点式作文教学训练,能够快速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稿纸的创设形式:一是在眉批栏里设有展示亮点、评价亮点ABC……,二是在尾批栏里设有盘点亮点A+B+C+……提示暗点两方面的内容。

  第三是创写亮点。即这种稿纸的操作方法:首先,让学生创写作文;其次,让学生在眉批栏里展示亮点、评价亮点(例如:把亮点用波浪线标示,用A、B、C编序,给亮点命名,然后加以评价);最后,师生互动,教师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在尾批栏里进行盘点亮点、提示暗点,与学生交流互动,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做到创意的表达,亮点闪烁。

  二、我们的困惑

  1、我们在“分块探究”这个板块做得不够到位,致使创意表达有难度。

  2、学生生源的锐减,特别是优质生源的奇缺,束缚了我们的研究工作。

  3、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研究热情参差不齐,影响了我们的研究工作。

  三、我们的方向

  1、根据实验方案有序地开展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活动。

  2、积累与分板块探究是基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3、要浓厚教研氛围,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是永恒的工作,我们将扬长避短,不断积累、不断探究、不断创新,让学生的作文创意表达,繁星满天,亮点闪烁!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8

  在各级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组教师两年多的精心探索、深入研究,认真总结,已完成预期研究任务,并取得不错的成绩。现就两年多来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制定计划,为后来的课题研究工作起一个总体的规划和指导作用。

  在确定了课题的题目和研究内容后,我们课题小组首先制定了在未来的两年课题研究工作的总体计划。主要包括:明确小组分工;落实实验教师、实验班级和普通班级的人数和名单;确定相关理论培训、操作培训、实验活动的内容和时间等。

  二、 积极搜寻相关资料,为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主要任务是通过网络或者相关书籍等查询相关文字资料,了解全国各中学关于本课题研究的情况和进展,确定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制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⑴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

  ⑵举行软件应用培训,重点培训几何画板、Flash、authorware、Photoshop等相关软件,使教师能运用这些软件制作课件。

  ⑶举行课件制作比赛(每学年一次);

  ⑷实行联合备课;

  ⑸收集网上的圆锥几何性质的教学资源,建立专题学习网站;

  ⑹实验教师每学期使用多媒体技术上课不少于20节;

  ⑺进行实验评价;

  ⑻组织研讨会交流实验经验。

  三、 有条不紊的开展课题研究实施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和学生的教学信息技术素养。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0xx年前,我校教师对什么是因特网、什么是校园网、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几乎是一张白纸。陈至立多次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手段。”而如何改,改什么,每个教师都必须在心中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所以说理论支撑是课题研究深入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的有力保证。因此①要求每位组员精读一本相关的理论专著,认真学习每期《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电教》、《教育技术》等专业期刊,并认真做好笔记和心得体会。②每周四的下午自习时间为小组集体学习时间,在此时间,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始终坚持以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做好摘录,期末进行学习札记评比活动。③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不断解决新问题。交流中许多问题得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们继续深入研究,或是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或是利用理论知识个别突破。④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教师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我们制定了课程网浏览制度,要求实验教师每周至少浏览一次网站,看两篇相关文章,撰写一篇稿件;每月每位实验教师的文章至少要在校级简报或教学平台上登出。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强了。

  2、举办相关实际操作和相关软件培训。

  为了使组内教师更好地掌握多媒体操作技术、网络应用技术、“几何画板”、“flsah”、“authorware”等相关软件应用技术,为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学校和教研组每学期都举行十次培训,分别由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和本组掌握软件应用能力都强的教师担任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全组教师提高了软件应用水平,提高了网络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应用水平。

  学校先后购买了大量的CAI课件,有武大华软、科利华及全国、全省部分优秀课件光盘等。通过观看、学习和试用,提高了课件制作、运用水平。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课题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课件制作大赛。

  我校在每一学年会举行一次全校的课件制作比赛,利用这次机会,鼓励数学学科的教师和实验班的学生制作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的相关课件。通过课件制作比赛,一方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创新能力。

  4、推行联机备课。

  由于教师掌握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学校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容量有限。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为使组内更多教师较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研究,我组推行联机备课制。一方面发挥部分软件应用技术水平较好的教师的技术,另一方面挖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使其达到比较完美的结合,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用、经验互惠、成果同乐,从而使教学实验研究更加具有成效,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数学教学资源库。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9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在我校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在一次次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我们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

  本学期我们凭借一线教师的有利条件,以课堂为实验基地,通过学习交流及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探索和实践,找到与新课程最为和谐的交汇点,从而更好地开展新课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如何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更多方式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从多方面具体地体现和展示本课题的实验情况和效果,是我们这个学年课题研究的工作重点。我们工作虽紧张,可却感觉很充实,虽然很忙碌,可我们却在不断成长,成功的喜悦与研究的困惑并存着。现将我们课题组的工作进展及成果、课题组活动做法及体会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情况及进展

  (一)理论与实践并进

  理论是实践的航标。因此进行理论学习是我们课题组一定要坚持执行的工作重点之一。由于前期做好了专门充分的理论学习,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理论学习渗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课题组成员做学习型教师的思想意识,养成学习的习惯。我们课题组教师长期坚持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并在组内实现知识共享。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积极争取机会让教师们得到外出学习机会或是锻炼展示的机会,促进课题组成员的快速提高。听课的老师回校后都能热心地向组内其他老师介绍学习内容与经验。传播新学到的教学科研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困惑提出一些经验和建议,全组老师一起积极探讨,对改进教学水平有很大程度发启示和帮助。

  (二)制定课题计划,例行课题组常规

  每个学期一开学就制定实验计划,明确了本学期实验的重点、要求与进程。然后各组员再根据总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课题计划,以便于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来开展实验。

  (三)研究活动进展

  本学期将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的片段作为研究的关注点,通过这些教学片断来对该活动是否有效作出分析和判断。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能突出关注点,常常深入合作小组中进行观察,从而发现造成合作学习无效或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时地修正我们在合作学习中的一些不妥的教学行为。我们发现,以往很多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都忽略了几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如教师没有引起学生要合作需要的意识;教师没有参与意识,没有发挥自己的指导、调控作用,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置身事外;教师没有培养学生良好合作行为的意识;教师的褒奖意识仍然停留在个人身上,使小组合作中困难生成为陪衬,失去兴趣。本学期我们的实践重点就是按照所发现的内容,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次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训练目标与教学策略,以课堂为基地,深入细致地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但注重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作用的发挥,而且全面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品质,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度,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初见成效,课题组的老师们都相当乐意将自己的成果对同事们进行展示,同时接受同事们的建议或意见,以求更加完善。我们利用课题组活动的机会将各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展示和交流、互价,在比较与观摩中,彼此都觉得很受启发。研讨课,既为大家提供了教研的平台,又为自己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10

  从确定并提出“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以来,我已经进行了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将研究工作做一总结如下:

  一、教师专业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1、我参与并系统地学习了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读本。

  我带着问题学,在学中“用”,“用”中学,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探究,边探究边总结,“螺旋式”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我结合自身学习实践撰写读书笔记,校课题组汇编成“学习心得集”。

  2、解决了只关注课前备课,忽视课后反思的不完全备课问题,明白了教学反思的意义,开始养成了职业反思习惯。

  我通过认真学习有效教学反思的理论,从国内外教育名家的成长经历史中明白了“教学反思”与“教育教学过程”的关系,“教学反思”与“专业成长”的关系,从自身的反思实践中体会到了专业成长的乐趣。我高兴地看到骨干教师们正在摆脱“教书匠”、“经验型”的老框框条条的束缚,开始迈步走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3、初步解决了“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之前,教师限于平时紧张的工作,大多数教师备课就是抄自己老教案或教案选,教师成了“抄写员”。大家讲究的只是书写工整,教案有固定的格式,缺乏反思与修改。教师备课只是为了应付教学检查,上课还是按部就班,陈旧老套或是像机械一样操作。现在课题组商讨:允许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备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备”一致。

  4、解决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两张皮问题。

  解决了“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问题后,就较好地解决了我们教师写教案与潜心研究教材争时间的问题。传统的教案是教案,是教师教的程序。教师预设的问题往往是多而细,牵着学生鼻子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或者干脆遇到问题绕道走。现在教师增强了生成意识,在备课时尽可能少设定,多设想,在备课构想中尽可能渗透应变策略,把解决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融入了备课构思之中。

  5、系统地研究了课堂有效管理的策略,提高了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A、实施有效管理的课堂管理策略

  (1)、课堂需要规划、有秩序的环境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

  (2)、课堂需要鼓励,学生学习内驱动力是有效管理的生命体现。

  (3)、课堂需要协调,和谐融洽的课堂人际关系是有效管理的生产力。

  (4)、课堂需要威信,树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威信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5)、课堂需要控制,课堂纪律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

  (6)、课堂需要引导,创建一种对学习负责任的环境是有效管理的出发点。

  (7)、课堂需要安全,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降低学生的焦虑。

  B、有效的时间管理

  (1)、在备课中明确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

  (2)、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调动不同感官,提高单位时间效率。

  (3)、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运筹时间。

  C、有效的作业管理

  (1)、趣味性与科学性。

  (2)、层次性与激励性。

  (3)、实效性与主动性。

  (4)、实践性与探索性。

  6、备课的有效性增强。

  向备课要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返璞归真,大家在有用、实用、有利于教、有利于学上狠下功夫。青年教师基本走出了自己不能独立备课的.阴影,备课能力普遍增强。

  7、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明显增强。大家都明白有效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上好常态课,常态课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现在随便你走进哪一位教师的课堂,都能让你听到比较满意的课。教师教学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8、作业布置走出了枯燥无味机械劳动的误区,趣、活、精、实代替了原有的题海战。

  作业布置适量、适度,不搞滚雪球式重复练习的“一刀切”。基本题与综合题分层要求,书面题与实践题尽量兼顾,作业的趣味性明显增强。

  9、许多教师已经养成了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

  一课后、一节后或一单元后,都写了长短不一的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水分明显大大减少。

  10、青年教师的网络运用技能和搜集有关课程资源信息的能力明显增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研读教材后,都有上网查阅资料的习惯,合理制作课件已经成为他们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1、合作探究式学习走进了常态课的课堂。

  过去只能在公开教研课上看到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现在已经普及到各学科的常态课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平等对话、交流,学生学会了合作,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增强,思维的潜能得到较大发掘,教室里消灭了专听课的“闲人”。

  2、随着“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在我校的深入开展,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

  近两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一直稳中有升。在教学质量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三、课题研究今后的设想与建议。

  课题研究虽然有力地推动着我校校本研修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步伐,全面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但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绝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的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怎样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坚持不懈地深入抓下去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11

  **工作室于20xx年7月正式展开了延安市“十二五”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基于语篇的英语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研究工作。课题研究实际从20xx年3月已经开始,现将我课题组前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明确接下来的工作方向与思路。

  一、进行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课题组主要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同时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如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等。

  体现形式:学习材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论文等。

  2、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主要学习了韩礼德的主述论、胡壮麟等语言学家的语篇分析论的系统理论、top-down理论等,尤其是重点学习了由葛炳芳主编的《中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研究丛书》。另外,课题组组织成员认真研读了初中和高中的《英语课程标准》。

  体现形式:学习研讨会议记录与研讨材料、心得体会、论文与音频视频资料。

  3、参加培训研讨。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英语教学教研的培训与研讨,如县、市、省上培训活动,参加名师大讲堂等。

  体现形式:学习笔记及交流材料。

  二、深入调研,找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课堂调研活动主要在20xx年3月至5月间进行,调研的方式主要是直接观察阅读课教学课堂、观看阅读课课堂实录以及课堂教学案例。

  1、课题组成员共进入课堂观察阅读课教学共60多节,主要以课题组成员内部听课为主,同时也听评子长县中学及秀延中学其他英语教师的阅读课,课后与授课教师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具体的教学目的与意图,以及从听课人与授课人不同看角度目的的达成程度。

  体现方式:听课笔记及心得体会。

  2、观看名优教师的在线课堂实录和课题组成员录像课。观看名优教师的在线课堂实录主要以自学为主,然后交流心得体会。课题组在20xx年4月29日至30日在子长县中学进行了高中组同课异构换班上课的教学交流活动,共进行了5节课并录制了视频,活动后,各位老师又不断研读录像评析优缺点,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行为。

  体现方式:视频及学习笔记。

  3、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处于一种浅层阅读状态,即:“梳理文章信息——语言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

  (2)、分离式语言技能训练即对听说读写技能进行分别训练,缺乏把语言技能看成整体而进行系统训练的整体教学思路。

  (3)、忽略语境的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占主导地位。

  4、确定了具体的研究思路与实施办法。

  通过前期大量调研,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致决定在语篇分析论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行动改进研究,研究的对象为课题组的八位成员的课堂教学行为。

  具体研究思路是:

  阅读教学应是以篇章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立足于整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和掌握,从篇章的整体出发,分析理解篇章结构,如题材特点、体裁等,然后分析句子间、段落间的衔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使学生在通览全文的同时掌握文章的主体并掌握句子在表达篇章整体意义上的所起的作用,同时将听说读写渗透和贯穿在其中,更加注重语言的语用性。

  三、实施进展情况

  从20xx年5月至今,本课题组一直按计划实施研究活动。现就前阶段的主要活动及成果作一总结汇报:

  1、20xx年6月在子长县秀延初级中学进行了5节同课异构换班上课的活动。我们在开课前,先用语篇分析论对教材进行了集体解读,然后在课前与课后对学生的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测试。

  体现形式:教案、会议记录、问卷调查、课堂视频。

  2、课题组成员把语篇分析论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并就此开展主题交流活动。我们先后进行了5次主题交流活动,如代词在语篇衔接中的作用、主述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等。

  体现形式:交流材料、会议记录、微课

  3、开发了完整的基于语篇分析论的现阶段八年级与高中必修一与必修三的阅读课教案,以及部分典型课件、论文、反思、微课等。

  4、课题组成员教学能力迅速成长。课题组王文静、闫凯、白娟老师已走出了学校,进入了县、市的赛教。张小梅老师已成为子长中学骨干教师,选拔成为影子工程的培养对象。

  体现形式:荣誉证书、培训通知等。

  5、课题组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和网站,博客与网站更新及时,均为原创作品。

  体现形式:网站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研发课程资源系统性不够。在教学资源开发中,如教案、课件、习题集未编成系统序列,有较大的随意性。

  2、缺乏对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系统研究,跟踪性改进不够及时和系统。

  五、今后工作方向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并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强主题研讨交流活动。

  2、加强课题组成员阅读课互听互研活动,促进组内教师的业务成长。

  3、继续坚持教学资源开发,并力争做到连续和系统性。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12

  我参与xx省级课题课题“xx典型案例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已有了二年多。在这二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取得了一些成果,自身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我现将其具体总结如下:

  我作为学校课题组一名成员,利用自己的业务时间学习了国内外有关教课堂教学的文章,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认真学习了教育教学杂志上有关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方面的文章,具体包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小学教学设计》、《xx教育》、《xx教育》等教育教学杂志。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都认真做好笔记,认真思考,并与其他课题成员进行讨论。在这二年多里,我通过搜集,学习有关文章,通过业务理论的学习,我的教科研水平明显提高了。

  刚开始进行课题研究时,我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不清楚,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根据教学具体内容运用教育学、新课程的有关理论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收到了良好效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教学案例分析、积累与探讨,并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教后记。另外,我听取了专家讲座、名师上课,进一步充实了课题内容。我以课堂教学方法为研究载体,深入学习,大胆探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认真上研讨课,虚心听取专家级同学科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积极撰写论文,多篇论文在省市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并有一篇发表在《山东教育导报》。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两次课堂教学问卷调查,认真进分析、总结。

  二年多来,虽然我的教学工作非常繁重,但仍然坚持完成原定的各项研究计划,边学边做;离上级领导的要求也可能还有较大的距离,但我相信做起来就会有提高,就会有收获。第二篇:xx年秋学校课题研究总结

  xx年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我校《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区级课题已进入深入研究阶段,现将一年来我校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重点学习《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xx年版)、《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解读》(xx年版)、《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等书籍。

  学习《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及解读》后,课题组成员认识到:

  ①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③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习《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后,课题组成员对教学策略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初中数学的几个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有所了解,知道不同的知识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习《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后,课题组成员对于专门的应用于数学学科的软件――《几何画板》有了初步的认识,能掌握其主要的使用功能和用法,会用该软件画出准确的几何图形,并制作简单的动画课件。

  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已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

  ①课堂教学改进

  必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必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间、空间;

  ②小组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恰当地分组和分工是关键;

  ③我们农村学校的数学课堂还不能完全抛弃教师的讲授,课堂教学的改革只能逐渐减少讲授的时间,进而加强教师简明准确的点拨和引导。

  ④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知识适当地拓展和加深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应当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⑤新的形式下,必须掌握一定电教技术,电子白板的使用和推广将加快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进程。

  二、提高课堂效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xx年秋,高效课堂的教学比武活动在我校按计划进行,所有任课教师都登台献艺,拿出自己的“绝活”,既展现教学的风采,又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研究。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和推进课题研究的进程,我们决定将课题的研究和高效课堂活动结合起来,在比武活动中尽可能地展示我们课题研究的成果,并在活动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如蔡友华老师上的《等边三角形》这一课,完全采用“双自双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自学中认识图形,在讨论中明辨性质,在尝试中运用新知,在点拨中提升思维,在反思中构建知识体系。整堂课学生在自学中开始数学的学习活动,学习主动而积极,在运用基本性质的同时还能进行知识拓展和提升,课堂效率较之以前大大提高。又如陈喜芬老师上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课,注重数学知识的衔接和拓展,重视学生思维的启发和点拨,教师将一元一次方程与绝对值进行有机的结合,学生借助数轴,

  分类讨论后,准确的发现x的范围,成功地解决数学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

  经过“双自双导”课堂教学的摸索和尝试,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从最初不会自学到现在基本能按要求完成自学,从最初学习是“单打独斗”到现在是“互帮互助”,从最初的不习惯、不适应到习惯和自然,他们甚至有以下的几个认识:

  ①数学学习不是教师一个人事情,更是我们大家的事情,我们应当主动地去学;

  ②预习很重要,预习如果到位,数学课堂上就会更轻松;

  ③在学习上也要“乐于助人”,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自己也会快乐!

  三、完善“双自双导”探索“一模四课”

  去年课题组推出“双自双导”模式后,在学校师生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大家都期待这个新鲜地事物能更加地完善和科学。另外,我们“双自双导”模式的介绍材料也成功入选“区十佳教学模式”的评选,受到了区教研室领导的认可和重视。

  虽然“双自双导”模式理念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能较大程度地解放教师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课堂教学的问题,但我们在实际的尝试和运用中仍然遇到了不少的问题,这一年来我们在完善“双自双导”模式上也做了一些工作。

  初中数学课堂受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制约,被分为四种课型――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去年我们提出的“双自双导”模式的六步教学法主要是针对新授课提出的,那其它的三种课型在“双自双导”的理念下该如何进行?其余三种课型的模式是“另起炉

  灶”还是“高度一致”?课题组成员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①“双自双导”的理念是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的,必须坚持;

  ②可在“双自双导”的理念下实施“一模四课”,根据不同的课型实施不同的教学环节,但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体现“双自双导”的理念;

  ③教学必有法,又教无定法,课题组的.研究必须推出符合我们现状的模式又不能过分依赖和拘泥于模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不断完善和改进。

  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成员经过分工合作,推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的教学环节,虽然每种课型的教学环节和步骤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双自双导”理念,学生是自主的,教师是主导的,有教师的点拨和讲授,也有学生的自学和小组合作,只不过每种课型学生自学或教师的点拨时间长短不同而矣。

  目前,各种课型正处在尝试和摸索阶段,我们正在积极地改进和完善。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课题组成员的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不一,部分成员重视常规教学的落实,而科研的热情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课题研究的进度。

  2、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研究脱节,部分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认识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难以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案。

  3、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质量有待加强,数量也有待提高,如何集中力量推出更有“含金量”的成果是后段需要解决主要问题之一。

  4、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长期和渐进过程,为了较好地让学生转变和形成自主的学习方式,如何在“小升初”的教学中进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引导?

  5、“双自双导”模式下,该如何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评价观念和标准?总之,一年来我校课堂研究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同时还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争取如期结题!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13

  有效教学研究开展以来,我们全体课题小组成员同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在摸索中前进,在借鉴中提高,在不断的修正中逐步完善。虽然失败在所难免,但我们坚信成功就在前方。经过前一阶段的艰苦探索,我们取得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现在我将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简单汇总如下:

  一、课题进展

  根据课题计划,我们采取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进行研究,目前已经进行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

  (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完成了课题方案的设计,并请专家论证可行性;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申报、确定了课题;利用网络、非网络收集了各种实验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工作。

  (二)实施阶段:在此阶段我们进一步学习理论,开展各项课题培训工作;调查探索阶段:开题、启动课题实验,设定试验班或实验个体,操作变量、跟踪观察、调查、收集阶段实验报告,撰写相关论文。做好个案分析,进行阶段论证,撰写阶段实验报告,形成化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雏形。通过活动,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获奖的论文:毛红卫、宋伟强《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省三等奖

  获奖的案例:毛红卫、宋伟强《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市一等奖正在评审的论文:宋伟强毛红卫的《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骆训阔、陈名汉的《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二、课题研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有效教学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真正走进高中课堂却是在新课改、特别是省素质教育会议胜利召开以后。鉴于此,我们对“有效”充满着一种陌生,对如何做到“有效教学”的实践知之甚少。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1、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笼罩课堂,使得“理想”如海市蜃楼。由于高考还是依照分数来录取,以分数为衡量标准,所以家长、学生都分数的看重程度不得不让教师在有效教学的尝试上充满顾虑。因为因循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但是它的“实用性”,对很多教师依然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2、被“灌”出来的学生自主性差,给“高效”带来阻挠。经过小学、初中近十年的教条式、驯化式教育,学生滋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强制措施,他们往往无所适从。自主探究变味成自由涣散,合作探究歪曲成乌合嬉闹。监督与惩罚往往成为对某些学生必须时时采取的措施。

  3、眉毛胡子一把抓,研究内容杂乱无章。有效教学看似简单,但它是一个系统的、庞杂的工程,需要有有效导学、有效学案、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评价等方面组成。因此在研究之初,课题小组成员如蛤蟆啃天般,问题太多,导致无处下手,主次不明、重难点不清。

  4、标新立异,追求新颖化、前卫化倾向脱离学生实际。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教学设施、生源质量等与重点中学难以企及。而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是教与学的有效统一,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脱离了学校教育实际,有效教学注定是镜中花、水中月,空得绣花枕头的`虚名。

  三、采取的措施

  1、克服畏难心理,树立科研信心

  思想通则百事通。课题研究工作能否顺利实施,首先要看课题研究人员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校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学案导学”模式探索

  学案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有效课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学案导学、促学、领学的作用,我们课题组精心编制学案,反复尝试各种“有效学案”编写模式,最终达到促进课堂高效的目的。

  课题组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共同研究上个模块所编写的学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改进建议。在安排下一模块的编写时,教师就要注意相关问题,并将自己的设想供组员讨论决定,以此编写新的学案。学案导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合力。

  专题训练部分的学案,由课代表公布答案,统计并填写“问题反馈卡”显示重难点问题,然后交给任课教师备课,准备下节课或自习时间讲评,必要时加一节课完成。这样做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法指导”部分的学案,由教师讲述清楚,再由学生根据学案,自行理解,必要时教师点拨。习题训练部分的学案,我们按照限时限量的原则进行有效设计,学案上的习题均当堂训练,学生自我批改,教师当堂讲评。

  3、定期开展讲评课活动。

  按照课题组的安排,我们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相关学科的课,对每一位参加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的教师所讲的课都要进行反思、总结,然后共同研究和策划,就授课教师教材处理策略、教学方法选用、相应的学案及教案设计等提出改进性意见。在评课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人人发言,做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度评价,以此来加强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本学期我们先后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集中听课活动,一方面督促授课教师、备课组精心研究“高效课堂”的有益做法,另一方面激励听课教师学习有效教学的成功做法并为我所用。

  4、进行理论学习与论文交流

  根据安排,课题小组成员每人都要在一个学期内要发表一篇论文或一个案例。在写作的过程我们可以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取长补短,让这些论文或案例成为课题延伸的足迹,并供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理论为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会误入歧途。因此我们鼓励小组成员必须利用课余、闲暇时间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搜集有效教学的信息,并将之融会贯通,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以此提高我们的执教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研活动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听讲,全身心投入教研过程,做好教研记录和理论学习笔记。在每次教研活动后,我们都要求课题小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中找差距、在反思中找问题、在反思中找出路,教师的灵感往往存在于反思的过程当中。一个个好的做法在教师的反思中涌现并成功进入操作层面。

  5、问卷调查,及时改进并完善有效教学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和感受最深,为掌握有效教学的进展情况,我们精心设计问卷调查表,让学生谈问题、进建议。同时学校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及时反馈给课题小组,敦促小组成员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情况进行关注,激发做好本课题的信心和决心。课题小组成员可以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梳理整合,使教学效果优质化、高效化

  四、下一步研究计划

  通过上一阶段的事实,我们在理论上有了丰富,实践经验上有了积累,对探究性学习的情景和分寸有了把握,对今后深入进行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下一步我们主要是对预期目标进行评估,做好课题总结;整理深化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等。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14

  我校《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课题于20xx年秋批准立项,是《小学区域性创新教育》的一个子课题。本课题历经五年的研究,已经完成了研究预设的目标任务,进入课题结题阶段。现将有关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我们的理论假设与依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就在于通过思品教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品质的人才,并构建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健全的人格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保证,人的个性、独立性、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创新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小学思品教学的特点,构建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创新教育思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陶行知在《民族的儿童节》一书中强调,要实现儿童的“六大解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儿童。只有充分地解放儿童,冲破一切传统束缚,让他们大胆去想,大胆去讲,大胆去干,才能激发他们的灵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2.“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专家们认为:要以创新的教育思想指导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要有基本模式,模式规范教学。我们课题组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根据不同课型构建一种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并用模式指导教学,避免品德课执教过程杂乱不实,突破思品教学的三背离,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

  四.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概述

  (一)模式孕育阶段

  20xx年秋,我们实验教师在县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根据思品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制定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现行教材并制定了方案,孕育出了明理课、动情课、导行课三种课型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1.明理课以“理”为主线的模式。

  扎实的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石,创新能力决不是凭空产生的,不能忽视科学知识的学习。思品课中的“理”是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明理课是侧重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塑造学生心灵的课型。理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课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分析、归纳、悟出道理,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是一个主要任务,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精心设计教程,运用多种教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悟出道理。明理课分为“感知深化运用”三个阶段。感知,是让学生初晓观点;深化,是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下功夫;运用,是用本节课所学的道理去分析、解答具体事例或联系实际解决某一问题。

  2.动情课以“情”为主线的模式

  创新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动情课是侧重于激发学生情感的课型。动情课以激情为主,寓理于情,情理交融,以情激行。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节和拨动学生的情感。动情课分为“引情达理激行”三个阶段。引情,运用新颖的形式引发情感;达理,通情达理,运用生动的事例及教学手段感染和打动学生心灵,产生情感共鸣,再入情入理,从而从情中悟理;激行,激发行为动机。

  3.导行课以“行”为主线的模式

  在亚里斯多德看来,道德教育有三个要素自然(天性)、习惯和理智,其中习惯最为重要。导行课是以指导良好行为养成为主的课型。导行课分为“晓理导行实践”三个阶段。晓理通过课文内容明白道理;导行,教师向学生提出行为方式和要求;实践,行为练习。

  这三种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相互渗透,形成一体。同时,明理、动情、导行是思品课教学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在各节课中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存在。

  (二)实验探索模式阶段1.研读教材,划分课型

  每学期开学初拿到教本后,各实验教师研读教材内容,初步确立相应的课型:明理课、动情课、导行课,并根据孕育构建的基本模式备课。

  2.课堂教学,践行模式

  课堂教学中,各实验教师根据课型选择恰当的模式执教,老师门在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又总结出了具体、可行性很强的活动教学模式,如:

  讨论式模式:出示讨论题目定向学习教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辩论式模式:学习新教材出示辩论题目分组作准备两组展开辩论辩后师生小结。

  质疑式模式:学生质疑带疑学教材尝试讨论全班交流解疑存疑。

  茶馆式模式:课前预习教材七嘴八舌谈见解教师适当作点评。

  小组式模式:自我尝试学习小组交流思想小组代表发言

  评出优秀小组。

  实践式模式:教师公布实践要求各人(分组)进行实践汇报实践情况得出实践结论。

  主题式模式:课前明确主题各自收集材料充分表达想法师生共议主题。

  主持会模式:生充当节目主持人,师退二线导演。3.教学评价,指导教学

  在学习创新理论,进行大量听课评课后,我们课题组制定了“小学思品课创新课堂教学评价表”,不仅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促使了我们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突破模式,开放课堂

  教学要突破模式,不搞模式化,模式应是变中有常,常中有变。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六大开放”:开放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思维空间、开放教学课型、开放教学评价。我校思品课题组把握开放式课堂教学的辐射性、主体性、创新性、时代性特点,在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思维空间、开放教学评价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开放教学内容指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删出过时内容,增添鲜活的时代内容来充实学生的信息量,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开放教学过程指的是课堂向课前开放、向课后开放、向家庭开放、向社会开放、向其他课程开放。比如我课题组与语文组联合开展“我心中的土家名人”采风活动,利用长假开展的“可爱的家乡人”摄影比赛活动等。开放思维空间指的是打破思维定势,打破权威观念,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辩。设置语言情景,训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活用教材,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讨论、辨析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开放教学评价从这些方面考虑:会不会收集整理信息、会不会合作讨论、敢不敢当众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不能用所学道德观点指导平时的言行等,各实验教师平时教学时作好记载,并联系测试成绩对学生作出公正准确的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收获

  1.课题研究的开展改变了过去思品课堂语言和行为的背离、社会实际与课堂条文的背离、所学道德观点与学生实际行动背离的被动局面,老师的束缚解除了,学生的负担减轻了,新型的思品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人性的光辉,老师爱教,学生乐学。

  2.开展丰富的学科活动,为促进学生德性发展搭建了平台。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开展的活动,如〈〈歌颂祖国伟大成就〉〉板报比赛、〈〈环保卫士在行动〉〉的广告语展示、〈〈可爱的家乡人〉〉摄影比赛活动等等,使孩子们在和大量的信息交流中,在和社会的亲密接触中,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心灵净化了,德性发展了。

  3.开展了课题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践性品德的行为方式增多了,表演、辩论、演讲等能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4.课题研究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观念的更新,教学、科研能力的发展,使各位实验教师迅速成长,实验教师陈支益的品德课堂教学曾参加送课下乡活动,她参加全县优质课堂赛获一等奖,实验教师的一批论文如:〈〈引进时代鲜活信息,构建开放的思品课堂〉〉《让学生在思品课堂经历探究过程》等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或获奖,课题组的经验曾在宜昌市品德教学研讨会上作公开交流,教师们的教科研成果达二十项以上。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15

  根据我校课题研究计划和自治区总课题组、县教研室的要求,我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使课题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使字理教学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本年度是字理课题研究全面实施阶段的第二个年头,我以中年级的字理析词和将字理教学与新课改的结合,如何处理字理教学的包办性等作为本学期工作重点,并有计划地进行课题研究和学习交流,收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积极实验探索,工作有突破

  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为了深入开展字理教学研究,我从课堂教学抓起。认真备好课,找准每节课中字理教学的点,商议好每个字理点讲析的度。同时我还考虑到如何解决较为繁琐的字理讲解的问题,考虑到如何将字理教学与新课改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字理教学的包办性。我以这些教学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使字理实验有了新的突破。

  二、按时参加学习,业务有提高

  我校字理课题组把每周的星期四下午第三节定为课题研究理论学期时间,课题研究组长组织每位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字理理论知识,使老师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高。我校课题组还聘请黄辅导进行特别的指导,学校有条不紊地、极其认真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使我有较多的机会到兄弟学校去观摩学习,交流反思。经过互听互评,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由于计划定得周密,大家准备得认真,我一共欣赏到了6节课题组成员的字理精品课。每一节课都能给我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每一节的评议均使我得到理论上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在这些较为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发现了一些我应该努力克服的问题。例如:活用字理的方法,师生互动的形式,如何倡导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方式等,这些将是我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三、做好常规工作,研究有成果

  按照课题研究总计划,我自觉地运用字理教学法进行识字和阅读、作文教学,使学生在写字、用词造句、减少错别字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业务知识,撰写经验论文和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使课题研究工作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实验水平。

  学期结束前,我按照惯例,对我班进行字理知识测试,并做好了评卷和分析,测试成绩是较为理想,从中可见实验教师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掌握牢固,效果是明显的。

  四、明确工作目标,前进有动力

  目前,我正朝着课题研究实施高峰期迈进,几年来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例如,手头的资料少,可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实践性理论少,但我不气馁,一如既往的向前努力着。

【课题研究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01-07

下学期课题研究总结07-17

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总结09-21

课题研究培训方案-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方案06-07

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01-26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题研究个人总结11-20

课题研究计划书01-25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09-09

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06-22

课题研究方案的写法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