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作文

时间:2025-05-01 08:20:14 记叙文 我要投稿

【精品】记叙文作文汇总七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叙文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品】记叙文作文汇总七篇

记叙文作文 篇1

  记叙文写作要点:

  总要求:立意新深,蕴含丰富,记事生动,状景生辉,抒情动人。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记叙的线索:

  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1、叙述

  (1)概念和要求

  (2)叙述的人称和视角

  (3)顺序和倒叙、插叙和补叙、总叙和分叙

  2、描写

  (1)描写概念和要求

  (2)描写的对象:人物描写(语言、行动、神态、心里、外貌)、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3)描写的方法:白描与工笔、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3、抒情(穿插运用)

  (1)抒情的含义和要求

  (2)抒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景)

  4、议论(穿插运用)

  5、叙述与描写的升格训练

  6、议论抒情运用的升格训练

  记叙文的语言

  1、语言的意义和风格

  2、语言的基本要求:准确、简练、生动

  3、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准确用词、选用句式、添加枝叶成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4、语言生动、形象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1、悬念、巧合、误会

  2、疏密、虚实

  3、抑扬

  4、张弛

  5、蒙太奇与意识流

  记叙文分类指导

  1、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单个人物、几个人物)

  2、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件事情,几件事情)

  3、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4、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如何开头?

  我们集中突破式主动作文写法总纲对开头段的作用是这样要求的:开头段,突破一个“巧”字, 做到别开生面,抓住读者。具体说来有三条是需要我们谨记的:

  1、接触主题,点到为止,留下伏笔。

  2、短小简洁,干净利落,活泼生动。

  3、心中有读者,引起阅读兴趣。开头段不能拖拖拉拉,短小生动为上,抓住读者往下阅读是首要的。

  开题,这里的题指的是本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主题。比如一篇习作要表达的是快乐的`主题,那么在开头段就应该显露出快乐的笔调和气氛;反之 就该显露出悲伤的情绪和环境。

  强调我们设计开头段的目的,重在吸引读者,而不是为了开头而开头,为了巧而巧,甚至是卖弄辞藻,华而不实。如果真的是那样,就会弄巧成拙。还有要注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能生搬硬套,故作深沉。记住,与读者交流我们的情感思想才是写作的真正目的

  都说作文开头难,最难就难在思路,没有思路,就没有开头的方向;思路不清,就会咬着笔头无从下笔;思路错误,就会劳而无功,通篇尽失。开头段这样重要,其方法就最简易。

  总起来说,有三条:

  1、和文章题目联系上。

  2、和主要内容联系上。

  3、和自己(主人公)的心情联系上。

  开头段写作方法:

  1、开门见山法。

  2、先闻其声法。

  3、设问开头法

  4、景物描写法

  5、肖像描写法

  6、联想开头法

  7、倒叙开头法

  8、名人名言开头法

  9、议论开头法

  10、综合开头法

  如何结尾?

  结尾段不是可有可无的文段,它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般来说,结尾段的任务有三条:

  1、收束全文,完成主题。

  2、拓展情境,升华主题。

  3、含蓄优美,引人遐想。

  理清结尾段的思路,经常运用的有五个:

  1、和文章题目联系上。

  2、和开头段联系上。

  3、和重要内容联系上。

  4、和事情结果联系上。

  5、和自己的心情联系上。

  结尾段的方法。

  1、 自然结尾。

  2、抒情结尾

  3、含蓄结尾

  4、总结结尾

  5、启发结尾

  6、点题结尾

  7、照应结尾

  9、议论结尾

  10、综合结尾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结:

  记叙文的结构模式相对而言变化较多,运用时可以使用单一的某种模式,也可以将其中的两种或几种合并使用。但不管如何变化都会遵循如下规律:

  开头(引出材料)→主体(具体描写,用生动的细节突出某种特点)→结尾(适当抒情或议论点题)。必须注意的是:段与段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要有过渡,结尾要照应。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模式对快速构思和行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写作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作文字迹工整,

  二、卷面干净整洁,

  三、开头结尾要简练,

  四、动笔之前要拟题,列提纲,

  五、平时要多积累优美的字词句子,用时心不慌。

记叙文作文 篇2

  幸福,似乎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它,以每个人不同的方式。然而很多时候,幸福就在每个人身边,只是没有人发现而已。

  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幸福不一定享受。当你口渴的时候,一杯白开水就能让你感受到幸福;当你饿的时候,一碗米饭就能让你感受到幸福,当你热的时候,一阵凉风也能让你感受到幸福。幸福不是奢侈。你时常觉得奢侈就是幸福,是的,如果这是你自己创造的,你一定会感到幸福,而这不是你创造的。父母给予你的享受,是想给你一种动力,整天生活在金窝,银窝中,倒不如自己的草窝。炫耀你父母的成就,只会让你遭到别人的厌恶,如果换来的是赞赏、羡慕,那也是虚伪和无用的人说出来的。

  生活中一切一切都是幸福的,别人的快乐也会让你感受到幸福。走在马路上,看到小孩那纯真的笑脸,你会幸福;看到一家三口温馨的画面,你也会幸福;看到别人当父母时快乐的笑容,你同样会幸福;在停电的`夏夜,父母为你扇风,你会感到幸福;在倾盆大雨里,一把伞,你会感到幸福。只要有父母疼你爱你,再艰苦都是幸福的。如果你没有亲人,只要这世上还有一个人关心你,你就是幸福的。

  人们不要埋怨别人,不要埋怨社会,不要埋怨老天爷的不公。靠你一双勤劳的手,一双求知的手,一双坚强的手,你总会寻找到幸福。上天赐予了我们光明、情感、头脑、语言,我们已经是幸福的了,而我们回报上天的则是发现、爱心、知识和创造。只要你善于使用自己的双手,你总会感受到幸福就在身边,它从来没有离开过!

  幸福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幸福无处不在,什么都可以是一种幸福。幸福就这样静静地站在每个人的身边,默默地等着被发现的一天。幸福,其实很普遍。

记叙文作文 篇3

  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她出污泥而洁白无暇,洒清香而天然独秀,亭亭玉立,惹人喜爱。

  每到初夏,我走近荷花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色的海洋。有的荷叶才只冒出一点嫩尖,可爱极了;有的已经长成手掌般大了,微风吹来,随风摇曳,高高挺立;有的已经长成“大玉盘”了,生机勃勃。一片片荷叶挨埃挤挤,好象是一群兄弟姐妹,心连着心,亲密无间。

  再仔细一看。荷花的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还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而那调皮的蜻蜓,扇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不仅美丽,而且很有用处。它的叶子能泡茶、做中药,莲藕能吃,莲子则是夏天清凉解暑的最佳食品。总之,全身都是宝。

  荷花不像牡丹那般雍容华贵,不像梅花那样迎寒吐芳,也不像兰花那样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阵阵芬芳,送丝丝清凉。啊!我爱荷花,爱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风亮节!

记叙文作文 篇4

  三月的微信朋友圈,到处流传着几张关于黄金风铃木的图片。图中的花簇一片金黄,一朵朵花倒挂着像一个个风铃,很是招人喜爱。可显然几张图片根本满足不了我的欲望,我一边上网查着黄金风铃木的花期,一边筹划着周末出游亲自拥抱一场盛大的花事。

  科技日益进步,为人们认知自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轻点鼠标,便可查花木属性,打开电视,便可知雨雪阴晴。科技向人们传递着“足不出户知天下”的理念,却让奔走在快节奏生活中的劳碌众生以为凭此便可尽得自然。他们以为冰冷玻璃背后的几个符号、几张图片便是自然的全部,甚至有人妄想从中可收获古人常说的能润泽心灵的自然甘霖。殊不知,这种浅尝辄止、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只能让他们看到“黄花”就认为是油菜花,听到黄花梨木只会想到砍了赚一笔,见到木棉花只会捡回家煮一锅去湿汤。对自然只知皮毛,不曾深入体会,注定他们也无法获得自然的恩赐,所以他们的心灵依旧贫瘠与干涸。

  自然不是困在玻璃柜中失去生气的标本,它是鲜活的,立体的,有声有色、甚至有语言有情感的。而这些,必须走出去,投进自然的怀抱才能体会得到。你可以在电脑上搜索出很多关于“长江”的解释词条,却无法感受到亲临长江时的心境壮阔,也无法体会江水翻滚着诠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时间意义;你可以躲在石屎森林中打开电视看着一派田园风光,却无法感受到身临田园的`心旷神怡,也无法收获山水煞费苦心安排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的一刻明净安谧;你可以通过手机玩着虚拟的种菜游戏,却无法感受到亲手收割庄稼的丰收喜悦,也无法真正领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谛。

  感知自然,就如同做一道写景诗的鉴赏题。只知道答题术语还不够,还需要对诗歌意境正确且深入的领悟。答题术语的获得很简单,翻翻教科书就能掌握,这就像通过科技途径去认知自然。这种途径能帮助我们更好组织答案,却不能助我们拿到满分,它充其量只是“知”,并未做到“感”。必须要领悟到诗歌的意境才是抓住了诗歌的灵魂,这如同要真正理解自然就要对自然做一番深入的感悟。而要做到这一“感”字,必须走进自然,与自然共呼吸、同对话,让清澈的流水流进我们的血液,让芬芳的花香盈满我们的衣袖,让飘落的落叶漾开心湖的涟漪。只有把“感”与“知”结合起来,通过“感”促进“知”,通过“知”更好做到“感”,才能真正解读自然,才能使“自然”二字鲜活起来,才能使自然滋润我们心灵的同时发自内心地守护自然。这是感知自然的圆满答案,也是感知自然的最终归宿。

  我感激科技让我认识了美丽的黄金风铃木。通过微信把图片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晓这份美丽。然后明年三月让我们相约去看黄金风铃木吧,徜徉在金黄的海洋中,跟随一个个“风铃”一同起舞。那时你会发现,你不是玻璃屏外的看客,而是其中曼妙的一朵。

记叙文作文 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写记叙文的一般方法

  3、重点掌握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

  4、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交流)

  二、复习记叙文的知识

  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记叙文的6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时间线、地点转换线。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6.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三、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

  例文赏析

  1.分组讨论文章值得借鉴的地方

  2.师生小结:

  写人应注意:

  ①抓住人物特点,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等描写,写出人物个性。

  ⑵善用比喻

  ③侧面衬托

  ④合理地找准线索,围绕线索选材

  ⑤进行景物描写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四.写作练习

  1.片断写作: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选取本班的一位同学或老师,写出他的.个性特征。300字左右。

  2.大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影响最大?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你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请你在方格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

  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五、课后反思:

记叙文作文 篇6

  自我开始记事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有钱,大人问:“小伙子,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梦想,有了钱你要去干什么呢?”“我要去买巧克力”“如果你有很多钱呢?”“我会去买很多巧克力”“如果你有用不完的钱呢?”“我会把做巧克力的工厂买下来。”

  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自己能变成一只风筝,飘荡在蓝天中,然后慢慢的落下来。那时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与同伴嬉戏,经常去追逐蓝天白云,让欢笑随之飘动,整天做着斑斓五彩的梦。

  认字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拥有一个篮球;当我抱着篮球的时候,又想要一个足球;当我踢着足球的时候,排球又成了我的'追求。再一个有一个的梦想变成现实的时候,我相信梦想其实离我并不遥远,只要耍耍孩子气,梦想就会实现。慢慢步入小学,中学。就越会觉得压力的存在,从而不会了幻想,只知道读书,没有了那些快乐的音符。

  懂事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每天都不要有很多的家庭作业要做。玩耍的时间一点点被剥夺,而我们一天中60%被禁锢在教室,很多时间在学习。但是面对学习,还是一种模糊的认识。

  梦想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假如没有梦想,就像生活在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有了梦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它会催人前进,也许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会遇到无数的挫折,但没关系,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自己的梦想而前进,毕竟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记叙文作文 篇7

  拎起旧皮箱,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在思索,心中的那份遗憾是否会被填补。

  我在心里默默念叨,八年了,这是第一次踏上回家的旅途。心中的感慨自是无法言说,家,一个简单的字,却总是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牵引着无数人的心。我八岁就随父母一起去了外地,这一待,就是八年。其间每次回家过年都是妈妈带着弟弟,而我却只有羡慕的份。弟弟回来后,我总是追着问他:门前的柿子树还在吗?门前的河里还有水吗?新家盖得漂亮吗……如今,我终于可以亲自解答这些疑问了。

  离家越来越近,车子却仿佛变成了一个年迈的老人,慢慢地,慢慢地向前移动着。兴奋的心情再也按耐不住,一个劲地向窗外瞅,前方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就连空气仿佛也没有变。终于到了,不知是该高兴还是失望,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只是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铺上了水泥路,曾经的一切仿佛都随着泥土被掩埋在了地下。新家,很大,很漂亮,空荡荡的,满是灰尘,给我一种茫然的感觉。我不喜欢这里。

  我一个人悄悄去了老房子,那里有我太多忘不掉的记忆。微风依旧吹着,那条小路依旧是坑坑洼洼,路边的杨柳似乎更挺拔了。门前的柿子树依旧还在,树上的痕迹也没有消失。记得每年的除夕夜我都会去树下量身高,然后刻下一道印迹,盼望着自己能够快快长大,没有想到长大后自己却后悔了。我微笑着抚摸着那一道道的痕迹,虽然历经了无数风雨的洗礼,但它依旧清晰地记录着我的成长,没有随风逝去。曾经总是把皮筋系在两棵柿子树上,和姐姐一起跳皮筋,树间的泥土被踩得光滑滑的,如今却是杂草丛生,那些记忆似乎也被遮掩在了草下。

  曾经的我总是爱站在门口向远处眺望,因为隔着绿油油的麦地,可以看到我的小学校。虽然只在那里上了两年学,但是每一天我都很充实。而如今那儿已然变成了一片空地。推开破旧的`院门,年老的它发出“嘎吱吱”的响声。迎面吹来一阵凉风,我不禁打了个冷颤,那时我在院子里可以做任何事,玩任何游戏,它简直就是我的专属操场。但为何现在院子仿佛缩水了一般,是我长大了,还是它变小了?一切的一切都还在,只是已变了模样,不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曾经,奶奶总爱搬着凳子坐在院子中,静静地听我讲故事,听我唱歌,看着我和小朋友玩闹,写作业……阳光和她嘴角的笑渐渐融合,那时候仿佛每天都是晴天。依偎在奶奶身边,她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嘴里哼着小曲。可是,为何她的声音越来越模糊?一切都变了,奶奶已不在了,我连她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脑海中对她的记忆依旧停留在八年前,在我要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她独自来找我,牵着我的手,对我说:“你能不能不走,你留下来,我能照顾好你的。”她的眼神还是那么温和,但年幼的我却说:“不行,我要和妈妈去外地,妈妈说那里有很多好玩的。”我还是离开了,我没有想过,在我们走后,她,会有多伤心。如今,一切都已消失殆尽。

  一切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这个破旧不堪的地方“收获”了我一生中的所有美好,却“回报”了我一份一生都无法忘记的伤痛。在这里,我丢掉了许多东西,而如今,只能慢慢寻觅……

【记叙文作文】相关文章:

记叙文作文(精选)11-09

记叙文作文11-14

记叙文作文(经典)11-25

(经典)记叙文作文11-30

记叙文的作文12-08

记叙文作文(精选)05-17

记叙文作文(经典)10-23

记叙文作文(经典)10-30

记叙文作文11-13

记叙文作文[经典]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