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教学文书>课件>小学美术课件

小学美术课件

时间:2021-11-12 15:01:28 课件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课件

小学美术课件1

  学习领域

小学美术课件

  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能画出一组邻居的形象,学习选材和搭配色彩的知识;尝试运用卡纸,粘贴和添画的形式建造"高楼”,并能把邻居”安排”进去.学习界纸刀的安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观察,课堂中能讲述邻里之间的故事;在欣赏与评述过程中能发挥想象与创造的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了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能与同学交流,通过评价和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画出一组邻居的形象

  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立体的”高楼”.在创造中有目的地运用色彩知识.

  课前准备

  1.卡纸 瓦楞纸 图画纸

  2.直尺 界纸刀 胶水 订书机

  3.色笔 颜料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课前提示学生本节课的题材并告知学生需准备的材料和用具。建议学习使用以下工具和材料:瓦楞纸(也可以用一些废旧纸箱的纸板)、卡纸、图画纸;竹条、木条;直尺、界纸

  刀、透明胶、胶水、小铁丝、订书机;水彩笔、毛笔、颜料。

  上课时检查工具与材料情况,对有充份准备有学生加以鼓励。

  2. 创设情境,导人课题

  就本课的主题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

  问题举例:想一想,你有哪些邻居?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邻居,说一说难忘的故事,或者把一些难忘的故事写出来(与语文学科综合)。

  3. 组织学习,展开活动

  按区或街道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共同商量确定一个小主题(主题可以是街道称、小区名称或者村庄的名称)。小组成员自由选择表达的对象,构思描绘自己的邻居。

  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图片等资料,小组成员先共同构思,设计一座立体的、能够“站立”的“楼房”,然后以硬纸为材料,共同制作。

  问题举例:思考讨论房子的特点,一共要安排多少户邻居人住?楼房的窗口、阳台有什么特点,怎样表现?“建造”楼房时所用的主要材料是什么?辅助材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处理材料?用剪贴、撕贴还是其它办法?怎样设计才能使楼房“站立”得更加稳?如何把楼房装饰得更加漂亮?

  4. 制作和装饰

  小组成员分配工作,合作完成一座立体的纸“楼房”,并把画好的邻居作品粘贴进去。

  5. 欣赏与整理

  方案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分享活动

  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十分钟左右,布置学生将小组完成的作品放置在讲台上,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欣赏活动,建议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同时结合小组互评与教师总评的评价方式。

  方案二:游戏活动

  可以参照教材提供的游戏活动情景进行游玩,如果教师实施课程的班级较大,可采取在各个小组选择部分学生在讲台上活动。

  注意:在课堂结束前,必须组织学生对教室进行整理,收拾零乱的纸碎和其他工具材料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能画出邻居的形象;通过小组合作,能拼贴出一组邻居的形象;并能合作添画上楼房做背景.

  2. 较高要求;能选择适当的材料设计制作,描绘立体的”高楼”,并能把制作的邻居”安排”进去.

  3. 个性探究:表现的邻居生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小结

  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设计、制作和体验纸材的立体造型效果。学生在设计“楼房”时,简易的制作,可直接利用媒材,一边构思,一边制作。而对于复杂的制作则应注意引导设计的构思,既要考虑作品的细部结构,也要考虑作品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小学美术课件2

  案例背景

  信息化小学美术教学是时代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创新和深刻的变革。现在教学是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在美术教学应用中,将信息化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去。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去学,在实践中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

  在上《手形的联想》一课中,我在处理教材时运用信息化教育理念,利用学生的视觉冲击和故事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有机统一。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升华,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这节课上尝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兴趣的自主性学习,改变过去美术教学中注重技能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为了能上好《手形的联想》一课,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手影游戏的视频,准备了几张自己画的范画和课件,让同学们准备了蜡笔,油画棒,彩色水笔等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导入

  通过手影故事《找不到家的小鹿》,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1、小鹿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家?(这一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一个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你们认为动物的家园应该是怎么样的?通过讨论与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

  介绍用描手形的方法,表现动物家园。引出课题。

  二、尝试与交流

  1、组织学生体验,展开联想:

  一起动动手指,看看你的手形像什么?鼓励学业生相互启发,找出手形中的有趣形象。

  播放一段手形游戏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手形可以创造很多形象。

  2、请学生上台做手形。(在展示台上学生进行描绘手形,让台下的同学直观的看他进行的每一步。)

  3、老师示范描画手形。(教师进行示范时,一步一步的讲清每一个动作要点。)

  提示:线条要流畅,运笔不要过快,尽量不要把记号笔描画到自己的手上。

  4、学生练习描画手形,交流感受。

  三、联想与创作

  1、分析、讨论手形的组合。

  小结:手形的变化和组合都能创造出很美的画面。

  课件展示一些手形和其他画面组合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画面,自己创意新的东西到自己的绘画中去。)

  3.色彩的表现:运用接色法产生渐变,形成丰富的效果。

  4、讨论作画步骤,相互启发完成画面。

  四、展示与评价

  1、 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交流评价(展示台上进行)

  自评:说说自己的作品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互评:找找同学作品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 评价内容:

  手形的联想独特,添加有创意

  画面饱满,有变化

  色彩鲜艳

  3、 教师小结:肯定学生作业的创意性思维,和独特的表现力。

  课后反思

  1、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一切直观的东西,都会让学生更加了解其中美的奥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感受,以启发学生创造。使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得以交融,延伸。素材选择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让学生轻松参与。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表现自我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的多媒体课件播放《找不到家的小鹿》由于不会做FLASH动画,而是从网上找的一些视频,感觉效果不是很好。想通过学习FLASH动画后,能自己根据自己的要求做些调整,以方便使用。

  在切换展示台及电脑屏显示中,浪费了一些时间。希望今后在教学设计时,能考虑到这些,设计教案时可以更合理。

小学美术课件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与"兔"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得到提高。

  2: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积聚出发,挖掘其中的艺术要素,感受并运用表演艺术(动作、神态、语调等)的表现手法。

  3:通过儿歌、故事表演,渗透人文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说说、跳跳、欣赏、表演等形式了解兔子的特征及特有的生肖文化。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可爱的小兔。

  教学难点

  掌握兔子的主要特征,并能在创作中有所体现。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律动:《十二生肖》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的是谁呀?

  课件出示

  课题--可爱的小兔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可爱的小兔。

  二:小兔特征

  1、图片展示:兔

  师:看了这两只可爱的小兔,你能说说兔子有哪些特征吗?

  (兔子有一对长长的耳朵,一个圆圆的头,红红的眼睛,奇异的三瓣嘴,胖胖的身体,前腿短,后腿长,短短的尾巴翘翘的,兔子还很善良,从来不欺负其他小动物)

  你摸过兔子吗?有什么感觉呀?你知道兔毛有什么作用吗?

  兔子爱吃……走起路来……

  2师示范简笔画,学生模仿。

  师:和老师一起来画一画可爱的小兔好吗?(胖胖的身体、长长的耳朵、红眼睛、短尾巴)

  师:老师画出了这只小兔的一些最主要的特征,省去了腿脚,把头和身体连为一体,我们通常把这种简化物体的方法称为省略法。

  3、观察:玩具兔

  师: 小朋友,你们看看教室里的这几只玩具兔,和生活中的兔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师:人们为什么把小兔装饰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呀?还把小兔拟人化了呀?(--用不同的颜色和拟人化的方法表达自己对兔子的喜爱之情,充分说明了兔子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

  4、课件--儿歌1: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是根据小兔的外在特征来编的,我们一块来看看好吗?

  小白兔--小兔子,真可爱,两只耳朵竖起来,蹦蹦跳跳乐开怀,爱吃萝卜爱吃菜。

  师:这里还有一首儿歌,这首儿歌说的又是小兔的哪个方面呢?我们一起来瞧瞧。

  小白兔过桥-- 小白兔,过小桥,走到桥上瞧一瞧,山羊公公过来了,摇摇摆摆走上桥。小白兔,往回跑,站在桥头把手招,山羊公公,您走好,山羊公公,您先过桥。河水听了哗哗笑,小鱼听了蹦蹦跳,都夸白兔有礼貌。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只小白兔吗?为什么?

  三、《小兔跳跳》

  师:让我们跟着这只既善良可爱又有礼貌的小兔一起到草地上去跳跳好吗?

  课件播放--小兔跳跳

  师:这首歌里的小兔是只什么样的小兔呀?(勇敢的小兔、最快的小兔)你们喜欢这样的小兔吗?

  四、欣赏

  师:小朋友都喜欢兔子,老师也特别喜欢勇敢善良的兔子,所以收集了一些关于兔子的图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小学美术课件4

  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的特点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四.教具准备:油画用具(画布、笔、油画颜料),木刻刀,木板,国画用具(宣纸、毛笔、国画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讨论)对比欣赏油画《父亲》与国画《粒粒皆辛苦》,两幅画同样是表现农民形象,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思考:

  (1).所用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有何不同?

  (2).谈谈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父亲》是油画,十分逼真,写真,十分细致,细到汗珠和刀刻一般的皱纹,构图饱满;

  《粒粒皆辛苦》是中国画,简洁,以线勾勒人物,构图留有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学生回答。

  2. 介绍《父亲》的作者和背景。

  《父亲》曾获得国内外大奖,曾在卢浮宫春天沙龙中获奖。

  罗中立,是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作品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老农古铜色的脸,刀割般的脸,开裂的嘴唇描绘得十分细致,仿佛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观赏者的面前。而背景上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与老农手中破旧的茶碗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丰收了,但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父亲”不是说罗中立的父亲,而是精神上的父亲,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结合学生的父母)

  3. 今天我们就《走进美术》,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和区别

  (1).中国画(定义)

  A. 从材料上分可分为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

  B. 出示材料、宣纸、毛笔、中国画颜料,让学生上来体会一下

  C. 认识中国画颜料分为石色——有一定的覆盖能力,水色——透明。

  D. 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写意如《粒粒皆辛苦》和工笔《鸳鸯戏水》。(比较两幅画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E.从题材上分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2).水彩画:属于西画,国画中的水色和水彩画颜料可以通用。

  虽然都充分使用了水,但中国画主要强调墨色的变化,水彩画强调色彩和光与影的变化。

  示范水彩的色彩之间渗化所产生的效果。

  (3). 油画:具有教强的覆盖能力

  出示材料,让学生有所认识,并欣赏油画作品

  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讨论:对比和《父亲》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董希文:绍兴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10月1日,董希文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成立的壮丽场面,萌生了创作的激情。董希文的创作手法十分大胆,将领导人集中放在左侧,中间是毛主席,右侧是宏大的游*队伍。领导人和群众一多一少,一虚一实,更好突出了节日气氛。色彩上十分具有民族特色。

  (4).版画

  欣赏版画作品《鲁迅》,鲁迅是最早将西方的木刻艺术介绍到中国的。鲁迅是用笔杆子代替枪杆子刺向敌人的胸膛,好比一位英勇的战士,作者在创作时,用直线条或尖锐线条来表现鲁迅的战斗性和饱经沧桑之感。

  介绍版画的工具和示范。

  4. 结束语:今天我们了解了绘画的主要几个种类,下节课我们来了解美术除了绘画还有哪些种类。

  资料:

  《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先后就读于苏州美专、国立杭州艺专等校。1943年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46年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油画《开国大典》,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他曾亲身参加过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他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的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作了必要的强调和删减,特别是大胆地把国*领导人集中在画面的左侧,同时衬以一排顶天立地的大红柱子。画面的右侧集中表现宏大的游*队伍和辽阔的天空,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宏伟的气势。此外,画家为了适应这一特定题材的需要,借鉴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调的单纯与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红旗与蓝天、绿树相呼应;黄色的菊花与金灿灿的灯穗相呼应,使人感到既富丽堂皇,又热烈亲切。

  什么是绘画

  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像,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艺术。这是从造型手段、作品形态和创造图像目的三个方面下的定义。其中在平面上创造图像,作品形态是平面的,这是绘画与美术其他门类的根本区别。

  绘画按不同角度分类,可分为很多种类。课本上介绍了两种分类的方法:一是按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分类,除课本上提到的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等主要画种之外,还有丙烯画、镶嵌画、磨漆画、拼贴画等。二是按描绘的对象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中国画则习惯按传统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此外,按照绘画的形式和功用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单幅画、组画、连环画、年画、漫画、宣传画等。

  以上只是大致的分类,其中许多画种还可以细分。例如中国画,按技法还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中国画中的山水画,按技法可分为水墨山水、浅绛山水、青绿山水等。

小学美术课件5

  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

  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来自::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

  ---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

  (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冷的感觉。

  (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

  (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

  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

  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

  (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

  四、作业要求: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课题:线条的动与静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1、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2、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直=温暖、平和

  暖+曲=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直=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七、拓展: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课题:美术的节奏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小学美术课件6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让学生掌握瓜果想象作品的制作。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瓜果的不同的外形、肌理、色彩进行想象。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挖、切、刻、插接等方法进行制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瓜果、牙签、一次性筷子、水果刀等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瓜果和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预习阶段导学案

  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自己喜爱的瓜果都带来了吗?我也准备了一些猜猜它们是什么?

  二、展示阶段

  (一)、启发想象、尝试练习

  你的瓜果都长什么样子呢?谁来说说看?

  学生:圆圆的、外皮很光滑、还有深绿色的条纹……

  学生:它的外皮有一些小毛毛、有点圆…………

  (梨、西瓜、猕猴桃、菠萝等等)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把这些瓜果变成什么呢?

  教师:你是根据它的什么特点来变?

  小组讨论:我想做一个小乌龟、我用大萝卜做它的身体、香蕉做他的腿……我要做一个穿裙子的小姑娘、我用西瓜做她的裙子、用……

  ……

  (拿出一个西瓜)

  教师:看到它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面具、小姑娘、渔夫……

  教师:我们就来把他变成小姑娘。谁可以上来试一试?

  (根据课前收集来的各种瓜果和制作工具、材料让学生尝试制作。)

  教师:你打算用什么做眼睛?用什么做鼻子?头发?

  学生:我用小萝卜做它的眼睛、用青菜叶来做它的头发……

  教师:怎么做?

  学生用刀把西瓜一头切去一部分、这样西瓜就站起来了、用刀挖出人的嘴巴。

  用牙签把小萝卜插在西瓜上做了眼睛、把青菜叶固定在西瓜上做头发……(我及时的在黑板上板书出瓜果制作的方法:切、刻、挖、插接……)

  (二)、教师在学生作业时巡回辅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引导纠正。

  三、反馈阶段

  作品赏评:同学们真了不起!简单的瓜果经过你们的小手就变成了这些精彩的作品。能不能说说你做的是什么?怎么做出来的呢?

  学生:我做的是鳄鱼。我用黄瓜做他的身体、因为黄瓜的外皮比较粗糙、长长的、很适合做它的身体。用刀在它的头部切出它的嘴巴、在里面用大头针做它的牙齿……

  学生:我做的是一个小姑娘。我把西瓜切成两半做她的身体和裙子、用一次性筷子把他们两个部分固定好、她的头是苹果做的……

  学生:我做的是一个小娃娃。先用刀划出他的嘴、然后把皮揭去、在里面插上白瓜子做他的牙齿……

  教师:你觉得自己做的怎么样?

  学生:我觉得我做的头发不太好。

  教师:同学们觉得娃娃的头发怎么做呢?

  学生:把橘子皮用刀切出头发的形状。

  教师:还有没有?

  ……

  四、 小结

  今天大家做了这么多精美的作品、开不开心?老师也非常开心。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去也给爸爸、妈妈欣赏一下、让他们也分享一下我们的快乐、好吗?

  五、布置下节课的导学案

  体验不同颜色给你的不同的感受。

小学美术课件7

  教学目标:

  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

  友好的合作游戏,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准备:

  滚动的物体、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小组,推选小裁判。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给学生提供能滚动的物体,为丰富感知活动创造条件。

  教师问:什么形状的物体会滚动?

  探索:学生寻找滚动的物体和滚动的现象,儿童自然联想、列举具有滚动共性的物体,联想回随认知展开,让学生走向生活,拓宽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

  2、小组游戏

  感受:学生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学生对物体的认识。

  体验:玩耍的尽力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

  联想:滚动的物体位置不断的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

  教师与学生共同游戏、共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组的裁判指挥滚动游戏,其他成员围成圆圈,推动教具滚动并抵挡物品滚出场地。

  个小组可以互相交流物品,聚集群体的力量,扩展认知面。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展开不同的玩耍方式,体会滚动形式,尊重学生自我表达方式和感情的投入,发挥内在的动力。

  3、绘画表现

  通过联想引发更多的滚动的物体,教师引导学生给滚动的物体起名字,如:足球大哥、香瓜大王、红脸苹果等,赋予童话色彩和幽默感。

  学生画出观察到的或想象中的滚动的物体,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编出故事情节。

  4、作品评价、评说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良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运用评价引起竞争,促进小组间、学生间的表现力。

  5、提出问题课后讨论

  滚动的用处;哪些地方利用了滚动的道理;用滚动的现象能发明什么。

  课后小结

  同学们可以到乐园参观一下,理解相关的情况。

小学美术课件8

  课时:1

  教学目的:

  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快乐。

  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

  废旧挂历纸、电光纸、海报、各种大小的纸盒、纸箱、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师生一起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联想:你们说说,这小房子会是什么样子呢?它有什么样的屋顶?什么样的门窗?

  选材:师生一起选择几个大型的纸箱,作为小房子的主体,搭设在一起,以宽胶带相连接。教学理念:自己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质,制作一个童话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令人激动的事情。给 学生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装饰:城堡里的居民门,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窗?什么颜色的墙?大门开在哪?(伴着儿歌《我是一个粉刷匠》)

  整体结构完成了,细节部分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谁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肯定,他就挑选几个朋友一起来做这部分的细节。

  教学历年:

  大家动手,自动分成合作小组,有分工,有合作,共同装饰漂亮的建筑。既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又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一举多得。

  欣赏、评述:哪一个装修小队的效果最好?他们好在那里?

  再创造:各细节间的协调等。

  游戏:大家伴随音乐,在小小城堡周围牵手跳舞。同学们还可以将故事继续编下去,会更加有情趣,无形中进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教育。

  课后小结:

小学美术课件9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知识、线条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 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这群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小学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课堂授课的基本程序。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可以做到熟练运用,对于剪刀、绳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来的二年级美术课堂上,应该继续坚持绘画和动手的结合教学,使得孩子在意识和动手方面继续提高。

  三、教学主要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 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创造性的培养: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花花衣》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流动的颜色》

  第二周《染色游戏》

  第三周《装饰自己的名字》

  第四周《彩泥世界欢乐多》

  第五周国庆节休息

  第六周《奇妙的电话机》

  第七周《对折剪纸》

  第八周《对印的图形》

  第九周《蜻蜓飞飞》

  第十周《画出你的想象》

  第十一周《儿歌变画》

  第十二周《巧用瓶盖》

  第十三周《回家的路》

  第十四周《做一道拿手“菜”》

  第十五周《我和马儿在一起》

  第十六周《风来了》

  第十七周《会转的玩具》

  第十八周《电脑美术》

  第十九周《指偶剧场》

  第十九周《丰富多彩的玩具》

  第一课流动的颜色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几张范作,以及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小学美术课件10

  课 题:怪兽奇想(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第12课)

  教学目的:

  1.培养想像力和形象创造力。《怪兽奇想》教学设计

  2.训练学生的概括、想像、夸张和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

  形象的设计能力。《怪兽奇想》教学设计

  教具学具:

  图片、实物投影仪、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二、导入《怪兽奇想》教学设计

  1、引导讨论,创造讨论气氛。

  ①、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如小猫、小狗、小兔、老虎……)

  ②、说说没见过的动物。

  (如龙、恐龙、太空怪兽……)

  ③、再说说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征。

  (它们身体庞大、样子凶猛……)

  2、小结,揭示课题。

  这些怪兽都是人们想像出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怪兽形象。

  三、新授

  1、出示龙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①、这个怪兽叫什么?

  ②、它是由谁创造出来的?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

  (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想一想,龙生活在什么地方?

  这些动物有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所以龙也会在水里游,也会在地上跑,它还会在天上腾云驾雾呢!

  四、学生作业

  原来怪兽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如果让你来创造一个怪兽形象,能不能让大家更惊奇?好好想一想,大胆试试看。

  五、教师辅导

  1、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不受真实物象局限。

  2、创造出来的怪兽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六、课内小结

  学生作业点评。(结合学生自己讲述的创造意图进行评析,以表扬、鼓励为主。)

  附板书设计:

  怪 奇想

小学美术课件1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画,想,做等方法对热带鱼进行装饰,初步理解装饰的概念。

  2、使学生懂得运用画、剪、撕线条进行装饰的表现方法。

  3、通过审美评价与集体创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观赏热带鱼的外形,花纹,色彩,指导学生掌握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添加上美丽的花纹。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示范用具,热带鱼的录像带,彩色笔,白纸

  学具:教材、课堂练习、彩色水笔,彩纸,剪刀,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语:

  摇摇头,摆摆尾, 一串水泡吐出嘴。

  水泡水泡水里游, 那是它的小皮球。

  2、学生说出答案“鱼”,教师出示一条美丽的鱼。

  3、出题:穿花衣的热带鱼

  4、解释“热带鱼”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是穿花衣的热带鱼和热带鱼有什么特点? 带着问题看录像。

  二、欣赏教学,感受鱼的特征及美态

  1、放录像,热带鱼的欣赏

  指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加深对热带鱼特征的认识和记忆:鱼的外形的几何特征,鱼身花纹及色彩的特征。

  2.小组讨论:你喜欢热带鱼吗?为什么喜欢?

  通过提问,点出热带鱼的美感特征(外形美,花纹美,色彩美)并回应引入的问题。

  三、学习装饰热带鱼

  1、教师讲授与示范制作的过程。

  1)折出(画,撕,剪)热带鱼的外形鼓励学生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制作,外形上也可大胆创新。

  2)示范用画和撕贴花纹的方法装饰热带鱼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运用画,剪,撕,折,贴等方法表现热带鱼。

  五、情景教学,师生共同创作画面

  1、教师出示一张黑板长度大的白纸――――海底世界

  2、学生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做的鱼贴上大画面。

  2)再鼓励学生联想录像带的海底世界,共同添画上或剪贴出背景及其他生物,使画面 丰富。

  六、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谈感受。

小学美术课件12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文化——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 认识十二生肖的基本特征。

  2.大胆运用绘画、剪纸等表现方式,抓住十二生肖的特征,表现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动物。

  3.在欣赏生肖动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激发创新意识,采用各种方法表现生肖动物。

  难点:生肖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

  教具准备: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 学具准备:绘画工具、色纸、剪刀、卵石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由于有关十二生肖的事物太多,学生可能不能一一的不进行探究。

  教学建议 介绍有关十二生肖的剪纸、邮票、年画、卵石画、工艺品,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尝试,让学生把自己的资料、方法与同学分享,相互启发。

  课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本人教学思路

  教 学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谜语揭题。

  (1)检查课前准备,稳定学生情绪。

  (2)出谜面:“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课题(即谜底):《十二生肖》。

  2.联系生活,感知文化。

  (1)提问:你知道家里亲人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他们的属相是什么?

  (2)提问:你知道十二生肖是哪十二种动物?

  (3)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

  如: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今年是猴年,明年就是鸡年;我属猪,我属狗……激发学生对中国十二生肖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创作热情。

  3.发展创新,引导探究。

  (1)对课本、图片和实物进行研究,提问:民间美术课的生肖属相与真实的十二种动物的不同?

  (2)小组探究:课件欣赏有关十二生肖的邮票、剪纸、泥塑、卵石画,提问:这些作品采用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还能想出哪些创作方法?你受到哪些启发?有更好的创意吗?

  (3)总结创作方法:夸张、变形、添加、简化,带给我们一种装饰性的美感。

  4.尝试实践,锻炼技能。

  给每个组发一个有关生肖的不同的创作作品,如邮票、剪纸、泥塑、卵石画,让学生自由触摸、研究。

  (1)提问:经过研究,我们知道了基本的创作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你们手里的这些作品,看看它们利用了哪些材料,是怎么完成的?你能说说它们的制作步骤吗?

  (2)引导学生讨论,尝试:每个组派代表将自己组的作品材料,设计创意和制作步骤进行介绍。

  5.作业辅导,完善实践。

  (1)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里的材料,合作完成一件有关十二生肖的美术作品。

  (2)辅导要点:是否有创意,制作是否精致。

  6.展示评优,课后延伸。

  (1)每组将制作好的作品上台展示,进行一次评比。

  (2)小结:我们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

小学美术课件13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

  2、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使学生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3、培养学生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欣赏、了解、感悟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图片: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甘肃敦煌莫高窟、西湖、黄山。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地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①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欢哪一张?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

  (3)学生汇报。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

  2、讨论交流,师生互动。

  (1)讨论一:“什么是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的标准是什么?世界遗产分哪几类?世界遗产的标志是什么?”

  (2)讨论二:“看看自己带来的材料哪些是属于自然遗产?哪些是属于文化遗产?哪些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哪些是文化景观遗产?”

  (3)交流:教师和学生代表一起来汇报、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

  【设计意图: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欣赏体会,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

  3.小组合作,表达感受。

  (1)教师出示课件,学生欣赏。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欣赏感受。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尊重小组同伴的意见,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5、保护世界遗产。

  (1)出示黄山和九寨沟申报时的图片以及现在游客人满为患的图片。谈话:看了后你有什么感受?

  (2)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人们在饱览世界遗产风光的同时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6、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1)教师小结: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在我们拥有世界遗产的同时,更需要保护好它;在我们开发利用世界遗产的同时,更需要管理好它。而且,我们的保护,不仅要有意识,还要有行动;不能只靠文物保护局等有关部门,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世界遗产永远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2)学生课外的活动拓展:寻找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源。

  板书设计

  中国的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 秦兵马俑 九寨沟 泰山 庐山

  秦始皇兵马俑(文化)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九寨沟,(自然景观)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距离成都市400多千米,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总面积64297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80%。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泰山(文化与自然景观)

  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庐山(文化景观)

  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泰山

  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西湖(文化景观)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与南京玄武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湖”,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小学美术课件14

  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组合作用绘画或工艺制作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科学对我们人类生活的贡献。

  3、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创造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探索科学对生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教学难点:

  思考与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绘画材料或制作材料、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建筑、交通、通讯等。

  2、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3、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讲授新课:

  1、学生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探究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

  2、学生可对现在的科学发明或生活进行幻想。

  3、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体现学科功能的表现方法。

  4、欣赏一些运用科学技术设计的生活用品。

  三、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副体现科学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题作品。

  四、展示作品:科技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

  五、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科学的重要作用,培养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小学美术课件15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3、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其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

  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艺术语言进行造型活动,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能单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 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 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 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 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 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3.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4.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 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

  四. 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五. 拓展

  1.欣赏:名师名画

  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

  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

  C.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 《自行车》C. 《雨伞》D. 《建筑物》 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

【小学美术课件】相关文章:

1.小学生开学课件

2.小学演讲稿课件

3.小学歇后语课件

4.小学读后感指导课件

5.小学美术教案

6.小学生读后感课件

7.小学读后感作文课件

8.礼仪课件

9.小学生写观后感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