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年度总结

时间:2020-07-01 20:03:23 年度总结 我要投稿

教科室年度总结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科室年度总结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科室年度总结5篇

教科室年度总结 篇1

  本学期,我室在市教科室的悉心指导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学校工作意见和市教科室计划为指针,遵循教育科研“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进一步突出“有效教学研究”这一主题,强化具有“草根性”特征的行动研究的推广,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中心,着力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课题研究方面。

  我校“xxx”主课题“构建桃小数学教育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本学期的研究重点放在子课题“‘探究型’课堂教学基本框架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和“数学教育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上。

  学期初,我们开展了新学期首次课题研讨课活动。由钱国华、钱玉琴两位青年老师以“探究型”课堂教学基本框架为依据,分别执教了《百分数的认识》、《可能性》两堂研讨课。听课教师既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也提出了许多中肯、宝贵的意见,为该“探究型”数学教学基本框架在全校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为该框架和课题研究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次活动,我们还邀请了省数学特级教师钱坤南为大家开设了一堂《倍数与因数》的示范课,其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我校课题研究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本学期,我们还致力于数学教育文化校本教材建设的研究。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几年我校围绕数学特色的创建,编写了三至六年级数学校本教材,其中《趣味数学与思维训练》(五六年级版本)参加“XX科学教育校本教材”评比获全国二等奖。在反思和探索中我们认识到:校本教材的编写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学有潜力的学生。于是,我们选择了以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及数学文化中蕴含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培养为切入口。本学期已编写出三年级教材《我们爱数学》,其余几册教材正在编写中,准备在下学期开学前,编印出四到六年级的全套校本教材,下学期交付使用。

  另外,我们继续抓好一级子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的实施研究指导工作;指导好吴江市教师个人年度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实施工作,鼓励教师以教育行动研究和课堂观察研究为主要方式进行年度课题的研究,创造性地发现、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年,我校有8个立项的市级年度课题,比去年有所增加,但相对其他学校,我们还是显得较少,教师参与的热情不够。

  二、科研活动方面。

  1.教科沙龙。10月16日,本学期首次青教师教科沙龙组活动采取网络沙龙的形式,由学校教科室牵头,围绕“创新与应试”这个主题,组员们就“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需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吗?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应试之间有矛盾吗?如果有,应如何克服这一矛盾?你是怎样处理教学实际中创新与应试的?”这些问题在校园网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辩与对话,也为全校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2.教科讲座。11月26日,在我室的一再要求下,学校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李红仙副校长来校作讲座。本次讲座,李校长就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等方面作了精彩的讲述。讲座从学校的协助、提高专业修养、从容面对压力、调控情绪、自我缓解、奉献意识、进取之心等方面谈了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投身教育科研改革,提高专业水平与实践智慧。我校全体教师认真聆听,受益匪浅。

  3.教科知识竞赛。12月10日,我室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知识测试活动。全校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无一人缺席,另有多名45周岁以上老教师积极参与。本次测试题内容来自上学期市教科室下发的《教育科研动态(课堂观察专集)》,通过比赛很好地调动了青年教师自学教育理论的热情,也检验了青年教师科研理论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读博写博。本学期我室继续开展青年教师读博写博活动,要求每位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平时积极上吴江行知、教育在线、k12论坛等网站浏览读博,并必须在校园网上撰写自己的教育博客,每月发表教育科研类原创博文至少3篇,内容可以是读书心得、教学后记、教育反思、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案例分析、公开课教案设计、学科论文等等。此项工作,教科室每月统计一次,纳入教师教科工作考核。期末进行优秀博客评比活动,蔡玲妹、吴清等8位教师的博客为优秀博客。我们对优秀博客进行一定的奖励。

  5.课堂观察。本学期,我们继续鼓励青年教师学习有关课堂观察研究的理论,以教研组或平行班为单位进行课堂观察活动,主题由教师自定。进一步确立以“自我观察提升教学”为主的科研意识,以课堂观察的眼光进行听课,对常态课堂进行长期的课堂观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改善教学行为,努力让课堂观察成为一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力手段。

  三、教科常规方面。

  本学期,我室继续做好各项教科常规工作。1、信息发布。利用校园网进行各类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如各类学习材料的下发,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案例、随笔、教学设计等的评比通知,各类竞赛的获奖情况等。2、校刊编印。精选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文章,积极筹划编印XX校刊3、4两期,并在校园网上公布,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为今后的编印工作积累更多经验。3、文章上荐。积极向各级各类教育刊物,如《吴江教育》《教育科研动态》《苏州教育》等,推荐教师各类文章,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本学期共有3篇文章发表,20多篇获奖。

  一学期来,我室教科工作在活动的层次性和专题性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下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和上级领导对我室工作的合理建议,改进工作,争取使我校教科工作真正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力武器。

教科室年度总结 篇2

  本学期来,教科室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刻苦钻研,教研业务,学习先进教学手段和先进教育理论、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倡导创新精神、全局观念,加强管理,落实向“教研、科研要效益”、帮助广大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研质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经验,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了一定的力量。为使我室工作更加日臻完善,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教研是基础、教科研并举”的工作方针。

  结合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走“教必需研、研须促教”的道路。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等,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努力提升教育思想理念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每一位教师都明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从而能自觉、积极地投身教学改革。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优化教学方法。学校教科室和教研组继续加强自身教育理论学习,研究教科研的新发展。通过学习,使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有更高的起点、更新的视点。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培训和学校教师的校本培训通过培训促进教学思想理念、教学组织方式方法的转变。

  2、认真抓好教学常规落实 教学常规是规范教师教学过程、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抓好教学常规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常规落实中关注过程,使常规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在总结前期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在五大学科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并基本做到了“一结合、两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题。每次集体备课,都由主讲人讲解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体系、教材处理、并设计练习题,其他教师作提案补充,最后形成基本思路统一、个性特色明显的教案。然后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上公开课,再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课,共同探讨。以此来促进学校教研活动的良性发展。也为下学期有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规范、强化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深入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学期内各教研组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指导,下大力气抓紧、抓实、抓细教学过程中的“备、教、评、改”等具体环节,真正管出质量。组织以此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3、抓好教研组常规建设。 发挥教研组长的学科骨干作用,鼓励教研组长要“真抓”、“巧管”。教研组活动做到“五结合”:热情服务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按章办事与灵活机动相结合,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相结合,组长的主导作用和组员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研组活动与年级组活动相结合。基本建立了一支以教研组长为主、结构相对完善的教学骨干队伍。规范教研组活动,严格执行教研考勤制度(定时、定点、定人),创建示范教研组。各组进行组内观摩课建设,不断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科室或教导处每次都有相关人员参加听评课,鞭策后进、鼓励先进和个人。在教科室的牵头下,教学常规检查正常有序。各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纷纷展开了一些学科竞赛活动,较之以往有很大改观。

  二、坚定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进一步加大“以研兴教、以研兴校”的舆论宣传力度,树立“教科研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第一生产力”意识、始终代表着学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激励我校教师投身教育科学的研究。教研工作坚持走“教研促教学、教与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学校领导、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广大教职员工都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教科室及时宣传教研理论、推广教研成果和报导我校教研动态。教科研工作进一步提升档次,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1)充分认识教科研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专题研究,提高教学指导的实效性。积极营造教科研氛围,组织汇编学校近两年教育教学获奖论文集萃。继续加强教研论文撰写指导工作,本学期教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仍然较高,送评教学论文共12篇。教师撰写的论文更加趋向规范化、理论化,大部分的教学体会得到了总结提炼。

  (2)能以教研组为单位坚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及时总结交流,每学期各教师均有千余字的理论学习心得上交。

  三、存在问题

  (1)教学常规检查的评价机制及力度不够,还仅仅停留在检查个数的层面,检查还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有部分教师还存在备课不及时、不规范、重难点不明确、学生活动设计简单等系列问题。

  (2)教研组内的教学探讨课还没有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学与教研行为脱钩,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案还只有起步。教学研究小组没有成立。

  (3)自身对教科研工作的投入和认识不够。对当前教育实际的分析探究未能升华,虽然有初步的认识,但未能形成一定的经验总结与同事商讨研究实施。

  (4)课题研究几乎是静止状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也做的不足。走出去、请进来做得很不够……。为此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研认识态度,加大研究力度,修改教研工作方案等,这都需要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帮助和指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教学氛围才会不断浓厚。只有把好的一面发扬光大,不足之处积极改正,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加完善,才能为学校明天的辉煌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科室年度总结 篇3

  围绕本学期的学校工作要点,教科室坚持确立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使教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从而提升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科研素质

  校本培训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促进教师德教科研素质。

  一是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让教师认识新课程,适应新课程,真正走进新课程。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先后编发了《如何备课》《如何听课》《如何评课》《如何评讲试卷》《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如何撰写说课稿》《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等一系列校本培训材料,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加强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培训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尤其是加强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组织协调和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的把关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本学期会同教务处组织了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尤其是集体备课制度。

  三是拓宽培训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一是发挥学校自身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如利用暑期组织了全校校本培训,其内容涵盖了师德、师能两方面,校长、书记和教科室主任分别担任主讲;11月,开展了“课堂设计和有效教学”论坛,请四位骨干教师现身说法,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二是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一些专家到校讲学,本学期邀请了苏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来校作新课程改革的报告;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学历进修和教研教改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听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各种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二、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积极实施“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校本教研策略,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是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应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放在“优化过程上”,力求优化课前准备,优化课内时间管理,优化导学探法,优化训练设计,优化课后增效,优化考试讲评等环节,倡导“反思性”教学,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之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部分教师,备课充分,目标明确;上课精细、方法灵活;训练及时、容量恰当;辅导及时、针对性强;测评科学、难度适中。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日前,我们组织了“课堂设计和有效教学”论坛,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展开讨论,以便有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益,切实做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是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听评课制度。各教研组隔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能做到“三有”:有计划、有目标、有要求。形成了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形成了教师听评课制度,开课形式有备课组研讨课、青年教师竞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真正把教学理念内化为认识,外化为教学行为。每位教师都能完成听课指标,即教研组长20节,其他教师15节。开课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评课,从而使教师在上课中得到锻炼,在听评中得到提高。本学期,组织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聚焦课堂教学,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36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参赛,赛后进行了总结。本学期还举办了一次全校性的优秀教案和示范性作业批改展览,引进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整体教学工作的规范化。

  三是倡导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积极提倡"教师即研究者"的现代教育理念,引导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教科研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现学校教科研“源于教育,服务教学”的思想;引导每位教师立足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丰富教育经验,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倡教师每学期订一本教育教学杂志,读一本教育教学专着,青年教师需上报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要求青年教师鼓励其他教师书写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教学后记等。

  三、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一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和网络,切切实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课题管理条例,加强课题管理制度化建设,加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效果。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形成课题,适时申报。

  二是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对现有的各级各类课题进行跟踪管理,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实施工作。每一个课题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每一成员有专题任务、有科研感悟、有活动记录。各课题组能制订学期课题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重视资料的搜集、整理,如课题的实施计划、活动记录、个案分析、研讨课教案、阶段性汇报和课题论文等,使课题研究更趋规范。下半年,我们组织了市级立项课题《中学生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关系之研究》的中期评估研讨活动。

  四、实施“青蓝工程”,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积极实施“青蓝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在教师节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签约仪式。会上表彰了十四位 “青蓝工程”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并对新学年“青蓝工程”作了部署。“青蓝结对”做到明确任务,细化目标,以求实效,并能执行青蓝工程工作记载和检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青年教师能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老教师亦能向新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在青年教师中全面推行“六个一”基础工程,即读一本教学专着,订一份学科专业杂志,备一份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课,出一份有份量的试卷,写一篇教改论文。引导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自己的岗位成才计划,与全体青年教师签订了《达标计划和考核表》。

  我们还将以竞赛活动为载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以评优为手段(参加教研中心的优质课评比等),引发教师不断进取的内驱力,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增添学校发展后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而今,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在本学期区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语文、英语、化学、历史等学科的教师均获一、二等奖。

  五、增强教科研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本着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的原则,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

  一是提升为教师服务的品位和服务水平。如加强理论学习指导,加强对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指导,加强对课题研究与课题立项及撰写方案和论文撰写的指导,提供课改理论支持,加强教师培训等。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档案,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从本学期起,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专业成长手册”。

  二是积极配合上级各类征文评比活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好组织推荐工作。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及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出版个人专着或向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而今,在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提高了教师教科研意识、能力和水平。

  三是协助教务处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对教师“五认真”环节进行经常性的督查,本学期主要强化四方面督查:一是教学计划的督查,二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督查,三是对教师备课的督查,四是对学生作业的督查。通过督查,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强化教师备课、上课、辅导、考试、教研等工作流程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教学日常工作,促进了有效教学,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协助教务主任,处理好其他一些日常的教学管理事务。

  四是积极与教技室合作,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学校新网站建设方案。丰富学校教育科研网页,及时介绍学校的教科研动态和教科研信息,为老师提供最新的教研动态,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始终处在最前沿,不断提升科研品味。

  细节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将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关心与支持下,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将教科研工作抓到实处,并抓出成效来,从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教科室年度总结 篇4

  作为一中的一员,我时刻以学校为重,全心全意地为一中的发展服务;作为教科室的一员,我时刻以教师为重,全心全意地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踏实肯干,认真研究,拼搏进取,倾情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历练自己的各项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的工作水平,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成长。

  一、在组织工作中历练自己,不断成熟

  1、顺利组织年度论文评审工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今年是我第一次组织论文评审工作,时间紧张,情况复杂,既要有学科组教师参加论文评审,又要把优秀的高三总结一起进行评审。我认真熟悉工作,细心组织评审,保证论文评审工作顺利完成。对222篇上交论文进行学科组初评和科研室初评,综合教科室评价和学科组评价的排名,选择83篇论文进入复评。加上从63篇高三总结中评选出的27篇,共110篇文章进行复评,其中文科理科各45篇。经过复评委员会的严格复评,评选出前100篇论文进行奖励,其中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50篇。从论文评审的组织来说,我觉得细心准备,耐心组织,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召开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的专题研讨会,集中研究学科组建设

  因为陈主任外出学习,从十一月准备到十二月初召开,这个研讨会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在准备期间,我给学科组长提供研讨交流的主题,提供学科组建设需要挖掘的主题,指导他们完成学科组建设的文章。最终,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研讨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科组长的研讨渗透着新理念,渗透着研究型团队的建设。如语文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生物学科组提出了“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的教研理念;英语学科组提出了以“smart work”的理念引领学科组建设的理念;政治学科组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习型学科组的理念。目前,以研究引领学科组建设已经成为学科组工作的基本理念,研究型学科组建设已经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

  3、组织召开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活动周,宣传推广科研成果

  从大会的筹备到召开,时间紧,任务重。本来要在11月完成发言稿的采集,由于种种原因,到12月初开完学科组长会才基本上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科研周准备,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事。如临时决定要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一书与科研周大会材料一同印刷。可是当时还没有完成前言和相关的设计工作。没办法,抓紧时间吧。一周时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和科研周大会材料搞定。这虽然是比较满意,但其中也有一些遗憾,如稿子改得不精,没有完全达到高质量高标准。

  另外紧急的还有做幻灯片,两天时间完成书记幻灯片的制做和发言稿的修改,还要完成其他发言幻灯片的编辑和审定,真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最后还是如期完成了,虽然几个中午没休息,但看着最后完成的作品,还比较满意。

  4、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青年老师搭建舞台

  这几乎是11月的主要工作,因为从月初的培训与组织到月底上交,其中最繁琐的就是安排教师的授课时间,其实很简单的事,但涉及到很多协调的问题,和青年教师协调,和电教人员协调,让人焦头烂额,每天都要在放学前确定第二天的录课情况,再与电教进行协商,有时一节课要打若干次电话。同时我还力争到录课现场参加录课。最终,由于安排充分,又有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把关,38节录像课如期完成录制上交,并且撰写了初评总结上交。学期末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课件制作的比赛,保证了全员参加。

  由于组织了若干次会议和活动,目前我不惧会议,我不惧活动,我能够轻松自在地组织活动,而且能够与老师进行轻松自在的交流,我喜欢与老师交流研讨的氛围,喜欢与他们讨论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二、在研究工作中不断成长,体会成长的乐趣

  1、精心打造课题成果,推广学校的优秀做法

  课题研究是科研室的主要工作,也是我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课题研究和课题成果我重点下功夫。上学期,我精心修改,着力打造的十三项科研成果参加区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有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深受区领导的好评,认为一中的科研在领跑顺义科研。

  本学期,经过认真修改与打造,我们又推荐史树芳、王树清、赵向军、辛加伟四项课题成果参加区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推荐史树芳、李玉珍、蒙广平、辛加伟、张福林的成果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推荐4篇论文参加XX年度北京市基教所的征文。目前结果还没有揭晓。

  我乐于在文字的推敲中下功夫,乐于在打磨文章中较真劲,看着改好的文章自己的心中很是痛快。如科研成果报告会的材料,我提出的“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智慧工作引领学科组建设”等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都觉得很快乐。

  2、注重成果交流,全面展示学校风采

  成果交流是展示学校的好机会,因此,任何形式的交流我都非常重视。本学期,我参加几次课题成果的交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9月22日,代表学校参加区先进教科室评选,做了(建设研究型团队,落实“四个引领”)的发言,交流了我校教科室的建设情况,得到大致好评。11月14日,在杨镇一中参加刘海辉的区级课题(加强体验式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开题。由于我在前期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准备比较充分,我们的开题报告是最规范的,也是专家比较满意的。11月19日,代表史校长参加市级课题中期交流,同样比较成功,而且对杨一的两个课题和现代职业学校的和课题做了交流,谈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12月23日,代表陈主任参加科研创新促学科特色发展项目组的活动,做了(以研究型团队为抓手,完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制,实现科研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发言,交流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最满意的是,我现在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大会上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这是我最高兴的。

  3、抓住机会高效率地工作,展示一中教科室风采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我坚信这一点,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加强积累,保证各方面工作高效运转。如区先进教科室的检查验收,虽然我们已经是六星教科室,虽然我们不用准备也能顺利进入先进教科室行列,但我想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展示教科室的建设成果,因此,一周时间内,我不仅整理了学校的科研档案,而且把科研展室进行重新制作和整理,集中展示我校科研的特色活动和“xxx”的课题成果。得到了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我校教科室是免检单位。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科研工作,我还在此期间制作了4块校本研究的专题展板——“建设研究型团队,打造研究型学校”,在全区进行了展示。这次成功迎检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因为自身价值与工作业绩实现了统一,效率高与质量高达到了统一。

  再有就是科研成果报告会的大会材料了,一周时间,我既要修改大会材料,又要全面统筹科研周的具体事务。陈主任又临时通知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出来,我可真着急了。印刷容易,保证质量不容易。好在我已经平时在电脑上完成了书稿的前期校对,所以抓紧时间,连续几天坐在电脑前,中午都没有休息,最终如期将大会材料和精美的(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完成,为科研大会添了彩。

  我喜欢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我喜欢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快节奏与高效率的工作中我体验了自己的价值,体会了自己的成长。

  4、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XX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参与了学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大课堂的部分活动。本学期,面向全体高一老师和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与讲座;参与组织研究性学习展示课一节,陈惠明、马玉梅、李颖石共同指导,高一1班承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撰写(科技使生活更美好――顺义三高科技园区蔬香苑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得到市教研员的好评;参与出台(顺义一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方案),得到社会的关注;参与撰写发言稿(社会大课堂,师生成长的沃土),在全区社会大课堂大会上进行宣讲。同时,为了宣传学校的社会综合实践工作,我还制作社会大课堂活动展板2块,主题为:研究性学习,走进社会大课堂;制作研究性学习展板5块,主题为:新课程,新平台,走进研究性学习,一起在十中召开的国家级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5、关注学校全面工作,实现总结提炼工作与自身成长的统一

  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关注学校的全面工作,帮助总结提升学校的办学经验,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本学期,我撰写论文如下:(以研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关注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顺义一中XX年上半年教学质量分析)、(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总结)、(结经验,反思问题,新课程改革回眸——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总结)、(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教师带来的变化)(实施新课程改革 打造学校发展新平台)(新课程改革新在哪)(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学期末,我如期完成了学校教科室的工作总结。正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我的认识不断提升。

  6、参与学科组管理工作,构建以磨课为主的学科研究模式

  学科组是学校的研究组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组的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召开了两次全体学科组长会,组织学科组进行论文的初评,组织学科组开展以磨课为主的教研活动等。可以说,在茹书记课题的引领下,我校学科组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学科组的活动更加丰富,尤其是以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物组的两节市级研究课得到了广泛好评;张福林老师到天津做示范课;吴欣歆老师到苏州做研究课;同时各个学科组围绕青年老师考评课和青年老师基本功竞赛展开了大规模的磨课活动,促进了青年老师的快速成长。

  7、登记科研成果,兑现科研成果奖励

  科研成果奖励是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手段,本年度共登记科研成果481项,创历史新高。学期末,我按照重新修订的奖励标准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兑现,奖励成果321项,涉及144人,奖励金额56691元。由于工作的认真细致,科研成果奖励兑现一步到位,一次完成,没有经过任何的反复,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高效的工作带来了研究的硕果

  推荐13项成果参加区“xxx”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有7项获一等奖,3项获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

  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21届年会论文评选工作,有9篇获奖,其中二等奖5篇,三等奖4篇。

  我校教科室被评为顺义区先进教科室。

  四、工作反思

  经验:

  研究只有扎根于教育教学才能有生命力,如学科组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工作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才能有高质量,如论文评选和研究型学科组建设

  成果要用心研究反复打磨才能有上水平,如科研周的大会发言和论文推荐

  生活要丰富多彩满怀激情才能有好创意。

  不足:

  加强学习,不要让好文章好观点成为文字垃圾

  加强反思,不要让好主意好点子成为过眼云烟

  加强研究,不要让好办法好创意与我擦肩而过

  加强交流,不要让好智慧好成果在头脑中腐烂

  加强积累,不要让好措施好成果只是昙花一现

教科室年度总结 篇5

  作为一中的一员,我时刻以学校为重,全心全意地为一中的发展服务;作为教科室的一员,我时刻以教师为重,全心全意地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踏实肯干,认真研究,拼搏进取,倾情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历练自己的各项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的工作水平,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成长。

  一、在组织工作中历练自己,不断成熟

  1、顺利组织年度论文评审工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今年是我第一次组织论文评审工作,时间紧张,情况复杂,既要有学科组教师参加论文评审,又要把优秀的高三总结一起进行评审。我认真熟悉工作,细心组织评审,保证论文评审工作顺利完成。对222篇上交论文进行学科组初评和科研室初评,综合教科室评价和学科组评价的排名,选择83篇论文进入复评。加上从63篇高三总结中评选出的27篇,共110篇文章进行复评,其中文科理科各45篇。经过复评委员会的严格复评,评选出前100篇论文进行奖励,其中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50篇。从论文评审的组织来说,我觉得细心准备,耐心组织,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召开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的专题研讨会,集中研究学科组建设

  因为陈主任外出学习,从十一月准备到十二月初召开,这个研讨会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在准备期间,我给学科组长提供研讨交流的主题,提供学科组建设需要挖掘的主题,指导他们完成学科组建设的文章。最终,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研讨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科组长的研讨渗透着新理念,渗透着研究型团队的建设。如语文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生物学科组提出了“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的教研理念;英语学科组提出了以“Smart Work”的理念引领学科组建设的理念;政治学科组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习型学科组的理念。目前,以研究引领学科组建设已经成为学科组工作的基本理念,研究型学科组建设已经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

  3、组织召开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活动周,宣传推广科研成果

  从大会的筹备到召开,时间紧,任务重。本来要在11月完成发言稿的采集,由于种种原因,到12月初开完学科组长会才基本上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科研周准备,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事。如临时决定要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一书与科研周大会材料一同印刷。可是当时还没有完成前言和相关的设计工作。没办法,抓紧时间吧。一周时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和科研周大会材料搞定。这虽然是比较满意,但其中也有一些遗憾,如稿子改得不精,没有完全达到高质量高标准。

  另外紧急的还有做幻灯片,两天时间完成书记幻灯片的制做和发言稿的修改,还要完成其他发言幻灯片的编辑和审定,真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最后还是如期完成了,虽然几个中午没休息,但看着最后完成的作品,还比较满意。

  4、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青年老师搭建舞台

  这几乎是11月的主要工作,因为从月初的培训与组织到月底上交,其中最繁琐的`就是安排教师的授课时间,其实很简单的事,但涉及到很多协调的问题,和青年教师协调,和电教人员协调,让人焦头烂额,每天都要在放学前确定第二天的录课情况,再与电教进行协商,有时一节课要打若干次电话。同时我还力争到录课现场参加录课。最终,由于安排充分,又有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把关,38节录像课如期完成录制上交,并且撰写了初评总结上交。学期末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课件制作的比赛,保证了全员参加。

  由于组织了若干次会议和活动,目前我不惧会议,我不惧活动,我能够轻松自在地组织活动,而且能够与老师进行轻松自在的交流,我喜欢与老师交流研讨的氛围,喜欢与他们讨论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二、在研究工作中不断成长,体会成长的乐趣

  1、精心打造课题成果,推广学校的优秀做法

  课题研究是科研室的主要工作,也是我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课题研究和课题成果我重点下功夫。上学期,我精心修改,着力打造的十三项科研成果参加区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有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深受区领导的好评,认为一中的科研在领跑顺义科研。

  本学期,经过认真修改与打造,我们又推荐史树芳、王树清、赵向军、辛加伟四项课题成果参加区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推荐史树芳、李玉珍、蒙广平、辛加伟、张福林的成果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推荐4篇论文参加20xx年度北京市基教所的征文。目前结果还没有揭晓。

  我乐于在文字的推敲中下功夫,乐于在打磨文章中较真劲,看着改好的文章自己的心中很是痛快。如科研成果报告会的材料,我提出的“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智慧工作引领学科组建设”等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都觉得很快乐。

  2、注重成果交流,全面展示学校风采

  成果交流是展示学校的好机会,因此,任何形式的交流我都非常重视。本学期,我参加几次课题成果的交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9月22日,代表学校参加区先进教科室评选,做了《建设研究型团队,落实“四个引领”》的发言,交流了我校教科室的建设情况,得到大致好评。11月14日,在杨镇一中参加刘海辉的区级课题《加强体验式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开题。由于我在前期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准备比较充分,我们的开题报告是最规范的,也是专家比较满意的。11月19日,代表史校长参加市级课题中期交流,同样比较成功,而且对杨一的两个课题和现代职业学校的和课题做了交流,谈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12月23日,代表陈主任参加科研创新促学科特色发展项目组的活动,做了《以研究型团队为抓手,完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制,实现科研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发言,交流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最满意的是,我现在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大会上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这是我最高兴的。

  3、抓住机会高效率地工作,展示一中教科室风采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我坚信这一点,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加强积累,保证各方面工作高效运转。如区先进教科室的检查验收,虽然我们已经是六星教科室,虽然我们不用准备也能顺利进入先进教科室行列,但我想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展示教科室的建设成果,因此,一周时间内,我不仅整理了学校的科研档案,而且把科研展室进行重新制作和整理,集中展示我校科研的特色活动和“十一五”的课题成果。得到了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我校教科室是免检单位。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科研工作,我还在此期间制作了4块校本研究的专题展板——“建设研究型团队,打造研究型学校”,在全区进行了展示。这次成功迎检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因为自身价值与工作业绩实现了统一,效率高与质量高达到了统一。

  再有就是科研成果报告会的大会材料了,一周时间,我既要修改大会材料,又要全面统筹科研周的具体事务。陈主任又临时通知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出来,我可真着急了。印刷容易,保证质量不容易。好在我已经平时在电脑上完成了书稿的前期校对,所以抓紧时间,连续几天坐在电脑前,中午都没有休息,最终如期将大会材料和精美的《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完成,为科研大会添了彩。

  我喜欢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我喜欢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快节奏与高效率的工作中我体验了自己的价值,体会了自己的成长。

  4、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20xx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参与了学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大课堂的部分活动。本学期,面向全体高一老师和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与讲座;参与组织研究性学习展示课一节,陈惠明、马玉梅、李颖石共同指导,高一1班承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撰写《科技使生活更美好――顺义三高科技园区蔬香苑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得到市教研员的好评;参与出台《顺义一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方案》,得到社会的关注;参与撰写发言稿《社会大课堂,师生成长的沃土》,在全区社会大课堂大会上进行宣讲。同时,为了宣传学校的社会综合实践工作,我还制作社会大课堂活动展板2块,主题为:研究性学习,走进社会大课堂;制作研究性学习展板5块,主题为:新课程,新平台,走进研究性学习,一起在十中召开的国家级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5、关注学校全面工作,实现总结提炼工作与自身成长的统一

  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关注学校的全面工作,帮助总结提升学校的办学经验,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本学期,我撰写论文如下:《以研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关注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顺义一中20xx年上半年教学质量分析》、《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总结》、《结经验,反思问题,新课程改革回眸——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总结》、《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教师带来的变化》《实施新课程改革 打造学校发展新平台》《新课程改革新在哪》《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学期末,我如期完成了学校教科室的工作总结。正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我的认识不断提升。

  6、参与学科组管理工作,构建以磨课为主的学科研究模式

  学科组是学校的研究组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组的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召开了两次全体学科组长会,组织学科组进行论文的初评,组织学科组开展以磨课为主的教研活动等。可以说,在茹书记课题的引领下,我校学科组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学科组的活动更加丰富,尤其是以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物组的两节市级研究课得到了广泛好评;张福林老师到天津做示范课;吴欣歆老师到苏州做研究课;同时各个学科组围绕青年老师考评课和青年老师基本功竞赛展开了大规模的磨课活动,促进了青年老师的快速成长。

  7、登记科研成果,兑现科研成果奖励

  科研成果奖励是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手段,本年度共登记科研成果481项,创历史新高。学期末,我按照重新修订的奖励标准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兑现,奖励成果321项,涉及144人,奖励金额56691元。由于工作的认真细致,科研成果奖励兑现一步到位,一次完成,没有经过任何的反复,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高效的工作带来了研究的硕果

  推荐13项成果参加区“十一五”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有7项获一等奖,3项获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

  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21届年会论文评选工作,有9篇获奖,其中二等奖5篇,三等奖4篇。

  我校教科室被评为顺义区先进教科室。

  四、工作反思

  经验:

  研究只有扎根于教育教学才能有生命力,如学科组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工作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才能有高质量,如论文评选和研究型学科组建设

  成果要用心研究反复打磨才能有上水平,如科研周的大会发言和论文推荐

  生活要丰富多彩满怀激情才能有好创意。

  不足:

  加强学习,不要让好文章好观点成为文字垃圾

  加强反思,不要让好主意好点子成为过眼云烟

  加强研究,不要让好办法好创意与我擦肩而过

  加强交流,不要让好智慧好成果在头脑中腐烂

  加强积累,不要让好措施好成果只是昙花一现

【教科室年度总结5篇】相关文章:

1.教科室年度总结

2.教科室年度总结九篇

3.教科室年度总结6篇

4.教科室主任年度总结

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6.教科室工作总结

7.2008年度教科室主任述职报告

8.教科室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