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心得体会>财务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

财务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16-01-06 09:25:3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财务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财务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总书记对作风建设提出的要求,通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学习,结合财政工作特点,笔者记为财政工作践行“三严三实”,要做到四个坚持六个实。

  坚持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把为民理财作为财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既算大账、也算细账、算节俭账,算好投入产出账,算好经济社会账;坚持质量为先、提高效率,做到“花钱要有效、用钱要负责”;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建机制的事情,建设法治财政、民生财政、稳固财政、阳光财政、效率财政。

  主观认识要实。“三实”强调的就是求真务实、务求实效的政治品格,就是埋头苦干、一抓到底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要认真贯彻落实到财政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决策与实际相符合,严格执行党的思想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不好高骛远、患得患失,不只讲唱功、不讲做功,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自觉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本领用在促改革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

  谋划安排要实。要积极主动,不等不靠,把财政工作谋划好、安排好。当前,重点要围绕全国会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对照梳理、丰富完善工作思路,使财政工作与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精神合拍、与宏观政策对接,学会弹钢琴,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分清轻重缓急,使工作安排符合实际、科学合理。

  措施办法要实。工作谋划、任务安排以后,需要在措施办法上及时跟进。制定措施办法,既要有总的措施办法,又要有单项工作的措施办法,每项措施办法都要有具体进度安排,做到有部署、可量化、可考核,不大而化之。把握好各项措施办法出台的时机、方式、节奏,防止畸轻畸重、顾此失彼,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财政资金、财政项目的整体效应,做到协同推进。

  结果落实要实。既要重视过程,也要重视结果。财政工作点多面广、社会关注,财政干部必须杜绝虚头巴脑、大而化之、好大喜功、花拳绣腿、拉关系、走门子,必须以心无旁骛的执着精神、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专注干实事、全力求实效,努力创造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守住底线要实。财政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推进财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财政干部一定要守住底线,保持财政工作清正、财政干部清廉、财政作风清明,做到不越“红线”,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当好家、理好财。做到廉字当头,筑牢防线,自觉对照廉政准则、八项规定等规章制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感恩知足,敬畏警醒,正确看待个人得失,对名利地位知足,时刻以行为规范约束自己,把党纪国法的外在约束力转化为内在自控力。做到规范用权,谨慎交往,坚持秉公用权、依法理财,讲实际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感情、讲党性不讲关系。


篇二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积极贡献。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最终要落到践行教育成果的实效上来。众所周知,专题教育对象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其意义便是让手握“实权”者进行思想和行动上的洗礼,做到秉公用权、一心为民。当前,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然铺开,能否使“四个全面”推进井然有序,关键要看领导干部是否把专题教育成果贯穿始终。

  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找出来,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关键所在。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正因如此,只有在从严从实上下足功夫,才能对照出自身不足,不断“修枝打叉”,明确奋斗方向后从点点滴滴做起,这也才能在政策执行上不打折扣,在为民服务上有的放矢。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于推进“四个全面”的成效中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说的便是此理。不难看出,专题教育是为新时期下领导干部所开出的一剂“良药”,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和国家需要干净廉洁、奋发有为、让组织放心之人,老百姓需要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的贴心之人,而这些人正是推进“四个全面”过程中的'有用之人。既然开展专题教育,必然要出成果、见实效,“四个全面”的宏观成效始终要靠广大领导干部的点滴作为来构成,这也是对“三严三实”成果最为科学的考量。

  当然,专题教育有其系统性和严密性,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既不能囫囵吞枣,更不可急功近利。“三严三实”要入脑入心非一日之功,将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效果,需要的是在攻坚克难时不打退堂鼓,需要的是在服务群众时想办法、谋实招,需要的是不把功绩当作政绩,把群众满意当作自己满意。就此而言,用“四个全面”推进成效检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并非以“数据”论英雄,更不是以“成绩”论功行赏,而是要把严和实作为毕生追求,把专题教育的成果融入到干事的常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