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的写法

时间:2016-09-26 14:43:11 新闻稿 我要投稿

关于新闻稿的写法

  关于新闻稿的写法1

关于新闻稿的写法

  1.新闻稿的概念

  新闻稿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

  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2.新闻稿的特点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3.新闻稿的种类

  新闻稿共分以下几种:

  (1)事件稿: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稿: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稿: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稿: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稿: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稿:各种具有稿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4.新闻稿的写作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

  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5.新闻稿的实例

  <实例>一

  特殊的捐赠

  子彬昌

  下午3点刚过,门厅接待捐款的刘云杰老师告诉我:“王镜师傅又来了!”在场的人心里都一阵高兴,我撂下手头工作赶忙走到前厅:“大冷的天,这么远您怎么来了?”我问。

  他迎过来,右手拿着200块钱一扬:“这不,我把这钱捐了。”

  王镜——就是那位住在北京黄杉木店周转房、捡破烂向希望工程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捐款万元的退休老工人。

  今天出现在我眼前的王镜老人,无论从脸色上,还是穿着上,都和以往来时大不一样了:他的脸黑中透出红润,而且胖了;身穿黑色棉外套、土黄色新工作罩裤,足下一双黑色包头胶底棉鞋,显得干净利落。

  我请老人坐下,没等我问寒问暖,他就满脸堆笑地说:“这不,人家知道我困难,给我寄来200块钱,好人哪!我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我接过话茬:“你节衣缩食,捡破烂把1万元都捐了,这200块钱人家给您,您留下用也是应该的。”

  老人立即反驳道:“不能!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要。人家一片好心。退休费我足够用了,还是捐给希望工程,给贫困山区办教育吧。”说着,他转过脸对刘老师说:“你一定要写人家的名字,我把收据给他寄去,好好谢谢人家。这情我领了。”“我琢磨,退回去也太不尽人情。

  可我又不能要,还是给希望工程,顶好!”我一边聆听,一边凑过去接过老人手中的一个信封,那上面写着:河南洛阳一拖公司油泵厂安环科高防。

  我明白了,这200块钱就是素不相识的高防同志看了中国青年报1994年12月19日刊登的《黄杉木店陋室铭》后汇给王境老人的。

  这就是数天前发生在北京北新桥香饵胡同3号——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捐款大厅的一幕动人情景。

  <实例>二

  时代需要最可爱的人

  ——记著名 作家魏巍同李国安会见

  一双写英雄的手和一双紧握钻杆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28日下午,76岁的老作家魏巍在他的寓所会见了北京的军区给水工程团“模范团长”李国安。

  老作家握着李国安的手高兴地说:“你的事迹我都看了,很感人。你是改革开放年代的英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人向钱看,有人说空话,你是无私奉献,为老百姓办实事,扎着‘钢围腰’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是新的万里长征。我们的时代需要你这样最可爱的人。”

  “老首长,我从小就读了您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在志愿军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起了老前辈,想起了舍生忘死的志愿军英雄。”李国安崇敬地对魏老说。

  看着挂满军功章的李国安,魏老若有所思。

  一会儿,他感慨地说:“6年前,我的一个老朋友也坐在你这个位置,他叫李玉安,是‘活烈士’,是战争年代的英雄;你叫李国安,是和平时期的英雄。你们都是英雄,是两个时代的英雄。你们都在实践我军的宗旨,都是最可爱的人。”李国安说:“谢谢老前辈的鼓励,我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谦虚谨慎,为人民办更多的实事,为人民再立新功。”

  离别时,魏老将自己撰写的们《地球的红飘带》一书和一幅亲笔题词交给李国安,上面写着:“李国安同志:你是和平建设年代最可爱的人。”

  实例三

  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

  本报通讯员 刘柱石

  3月12日下午3点,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在湖南省吉首市政府五楼会议室举行。

  能容纳500多人的会议室里,端坐着全市49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他们将通过闭卷考试获得任职“科技资格”。

  主考官:分管农业的市委副书记宋友达和副市长胡德敏。

  监考:市委组织部长。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题目《农业综合技术测验题》,涉及本地主要农作物、林果业及养殖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

  担任考务工作的高级农艺师郭老师对笔者说:“试题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是培训过的知识。”

  3点15分,考生开始答卷。

  考场上格外肃静,只听见沙沙的答卷声。

  担任监考员的市委组织部两位副部长,目光不停地扫视着,有两名考生刚一交头接耳,便被提出警告。

  4点过后,便有考生交卷,郭老师浏览几份试卷后告诉笔者,考得好的能得90多分。

  考试结束后,笔者在考场采访了宋副书记和胡副市长,他们说,市委、市政府采取考“科技资格”的办法,“逼”乡镇领导带头学农业技术,以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实际本领。

  市委组织部长告诉笔者:“市委、市政府将张榜公布这次考试成绩,并奖励成绩优秀者;对考试成绩不及格的,限期补考,再不及格者,将采取一定的组织措施。没有‘科技资格’,就不能胜任乡镇领导。这样的考试,今后我们每年都要进行。”

  关于新闻稿的写法2

  一个有头脑,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

  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只能管仲窥豹,以见一斑。

  本文更不例外,仅以导语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式,探讨中国大陆新闻报纸文本(区别于美国新闻文本、香港新闻文本、台湾新闻文本与其他华语传媒新闻文本)模式的写法。

  有一说一式

  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

  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哎呦,集团公司出新报纸了,还不孬唻!我得好好看看。”这是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职工在拿到《济宁能源发展报》创刊号的第一反应。

  又:“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x的防弹奔驰被以160万元的价格拍卖。

  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新闻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

  直击日期式

  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

  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重构和渲染。

  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x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新闻写作要点:政治性文章属于“雷区”,只宜照引新华社的陈述原文,不宜评论。

  至多加一个“有媒体形容”或“观察家认为”、“异史氏曰”;(《南风窗》在这方面可算敢为天下先,但它也似乎有些滥用之嫌。)

  在引用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其语言风格全盘操控自己。

  更要提防此类党报语言贯穿其他稿件。

  变形煽情式

  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煽情。

  用途:全民面子工程类文章,如奥运,姚明,刘翔,中国人质事件。

  例:“2004年6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一般的热情。”

  又:“2004年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在接下来的6天里,他们的生死安危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文章需要写得毫不脸红。

  可以使用排比句式,可以让那些热血沸腾,文风酸软,癖好煽情的人来操刀。

  但一定要用于没有丝毫争议的单纯话题。

  如“希望工程”就不可。活学活用式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用途:逐渐“破冰”的国内政治生活或曰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新闻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

  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许的“官”味,多半要重视发挥人大、政协等“橡皮图章”的作用。

  最多更少式

  用判断句式,先下一个定义,给某种事物以一个名分地位,再接事实叙述。

  句中可使用些夸张的文学笔法。

  定义中,“最”多,“更”少,有时也加个“之一”的尾巴。

  用途:多用于文化、娱乐、生活领域。

  例:“《猫》,无疑是百老汇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2003年3月28日的上海,《猫》首次在中国演出时大受欢迎。”

  新闻写作要点:谨防夸张过分,不要充溢过多的激情、感叹号或溢美之词,变成一种软文。

  那样做的害处是文章看起来很天真或是很媚俗化。

  低俗炒作,是娱乐新闻很容易犯的毛病。

  文章应从多个角度披露娱乐现象背后的影子、背景、支持物的真相,引发读者反思。

  刻意炒作式

  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

  一般都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

  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用途:特定目的,如媒体的自我炒作或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例:“32个版,《北京青年报》对单个人物的纪念特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大手笔’。”

  又:“当北海市浦头县渔民张国强一口咽下这块没见过的贝肉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口吃下的竟是10万元人民币!”

  新闻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

  这种写法的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

  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民谚开路式

  用时下流行的俗话、俚语开头,引人入胜,彰显媒体的民间扎根意识。

  但后面一定要接点评。

  用途:可以适当开玩笑的公众性问题。

  如非典、电荒、盗版等。

  例:“‘我不让你点烤鸭,你喊:‘我非点!我非点!’结果救护车把你接走了!’一条手机短信,彰显了人们在非典病魔逼来时的调侃心态。”

  新闻写作要点:激愤式、破坏式、色情化民谣不能用,唯一可用的只有调侃式的。

  但也要慎用。

  有些问题是“不宜接触”的,如河南人妖魔化、维吾尔族小偷、爱滋村等过分敏感和残酷的社会问题。

  拿这些问题开玩笑会显得媒体很没有社会责任感。

  轻重对比式

  用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对比之下让人眼前一亮或是触发深思的细节放在一起做导语。

  用途:多用于能用两个新闻点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新闻事实。

  例:“一个花十几元买来的柯达彩色胶卷,逼得市委副书记下跪认错。”

  又:“一场下了几个小时的暴雨,引起了国家总理的关注。”

  新闻写作要点:对细节的轻重取舍,是考验记者观察力和文笔功夫的重要途径。

  不要为了追求对比效果而硬拉甚至编造不相干的两个新闻点。

  殿议巷谈式

  用冷静的审视者身份,重新解读某些已被媒体炒得市井皆知的新热名词。

  用途:已成为公众新闻热点,但争议颇多,不宜炒作和渲染的领域。

  如宝马案、G7革命和国家审计署报告等。

  例:“从2003年6月开始,国家审计署的报告被冠以“风暴”之名。”

  新闻写作要点:这类话题往往在事件表面下是难以移动的真相,公众也许都心知肚明。

  过度倾向光明和激情的一面,会让文章本身幼稚;而剑走“野”锋,又有愤青李承鹏之疑。

  因此,只能竭力中庸。

  《新京报》有云:要汲取党报的理性、负责任精神与都市报的灵活快速优点。

  公报私仇式

  用讥诮和裁决的口气,对某些失去国家权力庇护、成为众矢之的的人和事物进行解构。

  用途:那些国家竭力显示自己要与之脱开干系的灰色领域。

  如暴力拆迁、医药暴利、土地协议出让等。

  例:“通过协议出让获得土地,一直是开发商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从9月份起,这条路被堵死了,所有开发商都要通过招标‘真刀真枪’拿地了。”

  新闻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把打击对象误解为落马的贪官。

  牢记:只讥大款,不骂高干。

  赵本山的《卖拐》,在地方台播出时,台词“头大脖粗,不是高干,就是伙夫”;到央视播出时被改为“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这并不是胆怯,而是另有避讳。

  对“死老虎”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很容易使一份媒体失去理性形象,成为小报。

  追溯历史式

  用些煽情的文学语言,透出历史的厚重。

  用途:多用于历史追溯类、文化艺术生活类文章。

  例:“对于老沈阳人而言,那家的白肉血肠跟中街的马家烧麦一样,都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这种记忆是奇香彻骨的。”

  新闻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拘泥于文物古迹的现在模样,应该尽量关注历史进程中风物的变迁、人脉的兴旺,争取挖掘些让人愕然良久或是回味无穷的历史真相(如果用野史的话应说明),塑造出一个人文关怀的历史群像。

  记者的文笔要灵动,选材要广泛,头脑要开阔,切忌死板的资料照抄堆砌。

  不要煽情,多用冷静的口吻渲染淡淡的忧思,就像叶广芩的小说。

  历史老人不喜欢吵闹,我们应该懂得他的脾气。

  一切喧嚣,一切辉煌,最后都将归于寂静。

  电影预告式

  用别出心裁的文学语言和排比式的句子架构对某种事物进行特定角度的形容,最后予以说明。

  彷佛《银屏导视》中对下周电影的预告。

  用途:民间生活领域的几乎一切社会话题。

  例:“一个瘫痪在床自学多种外语的姑娘。一个几代青年心中的奋斗楷模。一个鼓舞了十亿人的文化偶像。这就是她——张海迪。”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文章的体裁是很广泛的,广泛得已没有什么特别要说。

  电影场景式

  一开始就用排比的句式交代新闻要素,如时间地点,甚至天气。

  仿佛电影剧本在事先设定场景。

  用途:本用于需要渲染某种“特别”气氛的稿件,例:“大年初五。迎春灯会。密虹公园彩虹桥。天空繁星密布。这些美好的字眼,谁也不会把它们和惨剧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随着《南方周末》文本模式的流通,这种写法渐渐用于越来越多的稿件尤其是特稿。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写法,似乎记者就在现场实时采访,容易给读者一种身在其中的真实感觉。

  这是其优点。

  但使用过分就容易给人以虚假感,不太适用于都市新闻。

  深度新闻尚可,但最好也只限于描写一个记者亲眼目睹发生的场景。

  国人反思式

  用煽情的语言不遗余力地鼓动和号召,看似平等却隐含着一道坚固的玻璃天花板。

  有些李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和白居易“自问是何人”的意味。

  用途:都市报的民工题材、三农题材。

  例:“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撑起所有城市的繁荣基础,却遭遇了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他们就是千千万万农民工兄弟。”

  新闻写作要点:通过媒体以农民工口吻自诩,为农民工代言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农民工。

  无庸讳言,这就是我国的现实国情。

  此类文章尽量多煽情,多用前瞻性口吻,尽量不让读者有所察觉。

  真相很让人尴尬。

  以俗代雅式

  用通俗易懂的概念,解释高深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话题。

  用途:可用于知识性要闻稿件。

  例:用一年有多少个“蓝天”来衡量城市环境的好坏,对老百姓来说,显然远比公布一大堆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新闻写作要点:有时候,导语需要承担标题所起不到的作用。

  如果标题和导语一脉相承,互相抢“倒金字塔第一层”的地位,抢着让人一目了然的话,更多的就强调了视觉冲击力,难以给读者留下“这是一张负责、科学的主流大报”印象。

  对涵盖些知识性的稿件,大可不必“一根肠子通到底”。

  导语可以通俗易懂些,但标题最好雅致一点。

  终审判决式

  用深恶痛绝的口气,一连串各方面的综述,配以比较夸张的形容词,最终一个“这就是”,彻底判定一种事物的高度和性质。

  用途:需要打击且不用担心舆论反扑的社会负面事物,如传销。

  例:“利用法律的漏洞,请唐国强这样的明星做铺天盖地的广告,聘请一批没有行医许可的所谓‘专家’,给患者开出成本低廉而售价惊人的中药,这就是北京新兴医院的暴利模式。”

  新闻写作要点:这种导语一开始就确定了批评报道的基调,打击力度过狠,脸谱化倾向严重。

  优点是简明,高效,省事;缺点是造成僵化,否定事物的变化,对对立双方都会造成心理压力。慎用。

  一般的新闻稿写作,有下列原则必须注意:

  1. “新”闻重点:既然是“新”闻稿,讲的就不能是“旧”闻,就算是“旧”闻,你也要想办法旧瓶装新酒、老树出新枝。

  新闻界常常流传一个笑话:这个新闻可以吃很多天!事实上除了第一天就真的“新”之外,第二天开始就只是找不同的切点切入新闻,因此只有切口是新的,其他的都不新。

  2. 强调主题,其他以辅助资料整理:一则新闻稿一定只强调一个主题,次要的可以放在后面,更次要的或是补充说明的,直接提供附件或是辅助资料即可,否则太多的主题反而会模糊了焦点,变成没有主题。

  例如儿童奶粉卖点是在有益身体的菌种,最好从头到尾都绕着这个主题转,不要一下子又强调奶粉的维他命B群含量有多高。

  3. 倒三角形,每段均可独立:除了特殊的特稿、新闻分析或是专题报导之外,一般新闻写作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倒三角形的“倒宝塔式”。

  也就是愈重要的愈放在前面,因此最重点的内容当然要放在第一段的导语部分,同时导语也不宜过长,视情形而定,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个字。

  新闻写作发展出这种相当特别的写作风格,当然是为了适应新闻快速、直接的特性,直接告诉读者到底要说些什么。

  尤其是一份报纸厚厚的好几十版,每天见报的新闻上百则,读者不可一一看完,因此必须以最简短的方式让读者立即明了最重要的内容,如果读者有兴趣就继续阅读,否则即可就此打住。

  同样地,倒宝塔式新闻写作的段落依重要性递减,且各段独立,对于有排版时间压力的编辑而言,只要看前几段就可以掌握重点,如果版面有限,更可以直接后面整段整段地大笔删除,而不会影响全文。

  因为在讲究又新、又快的新闻作业环境,包括读者和老编是都没有耐心的。

  因此千万记住不要讲究所谓的启承转合,直接开门见山就可以了。

  4. 五个“W”与一个“H”: Where, When, Who, What, Why, How:倒三角形的新闻写作,最重点的第一段叫作“导语”(lead),基本上由五个“W”和一个“H”等六个要素所组成。

  不过要注意的是,一般新闻稿写作新手,往往照本宣科、依法办事,误以为导言一定要将这六个要素全部塞进去,结果使得导言啰啰嗦嗦,毫无重点可言。

  因此在这六个要素中,判断哪几个比较重点,就写哪几个,一般而言,两三个就很多了,其他的留到后面的段落再交待就好。

  例如这次产品邀请麦当娜代言,那么最重要的就是Who(麦当娜)和What(代言产品),其他的都不重要,导言中就免了。

  5. 能引起读者注意的标题:就如同前几章提过的,新闻标题必须将此次新闻主题简单扼要地说明出来,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不至于成为垃圾桶内的废纸。

  6. 基本新闻稿体裁及联络人:简单地说,基本新闻稿体裁,就是一般的新闻稿,只要遵循上述写作重点,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千万不要因自己的文笔好就自作主张,写成旷世散文或小说巨作,即使它犹如史诗般伟大,最后仍会进了垃圾桶。

  同时不要忘了在新闻稿末注明联络人的姓名和电话等信息,如果记者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时,才知道该找谁。

  7. 照片:一张好照片见报的效果往往胜过数千字的'文稿,但照片一定要配合新闻主题,不要新产品上市,却给了一堆人头照,只为了拍老板的马屁。

  同时要注意照片一定要清晰,具有朦胧美的艺术照还是留给自己欣赏吧。

  8. 新闻资料袋及附件:新闻资料袋及附件可以让记者更清楚地了解背景和其他的细节,并满足记者多种新闻角度的需求。

  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有许多大学生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它们包括各种校园媒体(比如校报)的学生记者、各社会媒体在校园中聘任的通讯员、特约学生记者、新闻专业的学生等。

  在这里我们统称为大学生记者。

  由于大学生记者并不是都来自新闻专业,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如何写好新闻稿往往成为不少大学生记者的难题。

  就算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又因为没有实践经验,对此也觉得吃力。

  在这里,结合具体实践经验,我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第一、积累新闻素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靠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大学生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

  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大学生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

  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

  他说:“一个作家。因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者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

  一个大学生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第二、选好新闻题材。

  新闻素材经选择的、集中、提炼,其中一部分被记者写入新闻作品。

  我们常说:“收集材料要以一当十,使用材料要以十当一”。

  采访到的材料多,稿子里使用的材料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是,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初学新闻报道的大学生记者,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

  要选择那些真实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作为新闻题材,要使选择的材料新颖、生动、有特色,能够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

  而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也不是全无用处。

  它还可以作为新闻背景,加强新闻报道的纵深度;或者作为新闻记者的生活积累,帮助记者捕捉和深化主题;或者应用到其他新闻体裁中,搞好新闻素材的综合利用。

  第三、找准新闻角度。

  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

  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

  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的信息很多。

  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

  特别是在学校里,它以学年度为单位,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生活学习方式,从时间上来说,都带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

  如每年上半年是毕业生就业的时期,每年秋季是学校招收新同学的时间,每年都有教师节,每年都有学生到工厂、学校、机关和农村实习等等。

  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都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那就势必使写出来的新闻失去心意,似曾相识,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即使看了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从而使时间失去报道的必要性。

  角度是选择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成功与否。

  最佳角度的选择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新闻为旧闻。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

  如一个班级的党章小组开展的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一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

  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学院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学院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此外,要写好新闻稿,大学生记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当然,这些新闻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

  大学生记者只有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深入采访,勤奋笔耕,不断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的技巧,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关于新闻稿的写法】相关文章:

1.新闻稿的写法

2.新闻稿件的写法

3.校园新闻稿的写法

4.会议新闻稿的写法

5.报纸新闻稿的写法

6.讲座新闻稿的写法

7.新闻稿报道的写法

8.活动新闻稿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