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年级数学学习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学习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数学学习总结1
A:第一单元除法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我学会了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学会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求商,还学会了验算我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学会了这些知识就可以解决生活中我们遇到了问题,有些问题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呢。
B:你说了说除法,我来说说第三单元乘法吧,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其中有两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口算的到结果,还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不进位,可以用竖式计算来求积。对了对了,我们还学习了用点子图圈一圈和画表格的方法来求积。学会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用他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C:你们说的可真好,我也来总结一下我都学到了什么,我最喜欢的是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因为我们生活中见到了很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比如周一升旗的时候,国旗在从下向上平移,我们回家的时候会坐电梯,电梯在升降的过程中,电梯厢是发生了平移我还发现我们开关窗户、推拉抽屉等等这些都是平移现象,说完了平移,再来说说旋转,生活中也有很多,爸爸开车时,方向盘在旋转,钟表在走动时,时针、分针、秒针在旋转,夏天的风扇在旋转。说了这么多,我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的用途可真多。
D:你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你的肺活量可真的呀,你来说说你多重(40千克)嗯,怪不得呢,我才35千克,这学期我们在第四单元学习了好多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我知道了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我还知道人的体重一般用千克做单位,货车、大象的质量一般用吨做单位,鸡蛋、面包、饼干这些小零食一般用克做单位。这些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用的也很多,我又学会了一些新知识,我决定去超市买500克的零食奖励一下自己。
E:说到单位,我们不仅学习了质量单位,还学习了面积单位,在第五单元我们学习了面积我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测量面积时,要用统一的单位。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1平方厘米像一个指甲盖那么大,1平方分米像一片吐司面包那么大,1平方米像一块客厅地砖那么大。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我们还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F:对了对了,我们这学期还认识了一个新的数,叫分数。我知道了分数中有分子、分数线、分母。我会读分数比如: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我还会在图形上表示分数,我知道了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通过图形的表示我还学会了分数的比大小及加减法。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同分子分数比大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G:第七单元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我知道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整理我们需要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画“正”字、用数字,画图(图形或符号),列表格等方法统计数据。这都有助于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同学们,你们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老师真替你们感到高兴!孩子们,这些知识你都学会了多少呢?趁着这个暑假赶快复习巩固一下吧~
三年级数学学习总结2
快开始新学期的学习了,爸爸和我决定对上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以利于下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虽然期末我数学才考了93分,但爸爸却对我整个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还比较满意,原因有下面几点:
一是我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平时老感觉上课的时间很短,爸爸说是上课专心的表现;二是平时考的还比较好,很少有低于98分的情况,这次考的少,爸爸说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去计较;三是平时也没要家长帮忙学数学,上学期的学习全靠自己的努力。因此,爸爸对我上学期的数学学习给予了充分肯定。
同时,爸爸也提出了几点不足:一是有骄傲的'迹象,有粗心的习惯;二是除了老师讲过的以外,自己练习不够,碰到没做过的题型,还不能完全理解并做对;三是考试时候不够放松,老是想要考100分,有精神压力。
对此,爸爸要求我下学期在坚持上学期好的做法的同时,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克服骄傲浮躁的情绪;把平时做作业当考试,把好时间观念,把考试当作平时的做作业,力争下学期去掉粗心和紧张的毛病;三是多做一些奥数上的题,积极开发自己的思路。
我只有努力去做了,争取多考100分。
三年级数学学习总结3
面积和面积单位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背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
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公顷)和(平方千米)。
★“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
★“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进率100: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100公顷
②进率10000:
1公顷=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③进率1000000:
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
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背熟公式
1、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 2
长=周长÷2-宽
或者:(周长-长×2)÷2=宽
宽=周长÷2-长
或者:(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2 、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
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
A、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B、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C、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
1、低级单位——高级单位:数量÷它们间的进率
如:零钱换大钱,张数减少;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
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数量×们间的进率
如:大钱换零钱,张数增多;5平方千米=500公顷
注意: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数学复习重点归纳
相遇问题公式
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几何知识点
1.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是三者都是直的,区别是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直线没有端点,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
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角的大小:角的大小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画图说明)
6.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三年级数学学习总结4
本班共有学生61人,经过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个别学生知识的掌握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1、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初步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其他的经验和总结:
1、运用恰当的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知识。直观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声、像、色,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数学课上,强化了知识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结合事例和史料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的教育,因此,在上学期我注意了课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在数学课中感到新颖有趣。并得到成功的满足,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生乐在其中,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3、挖掘数学中知识美的因素,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知识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比例的技巧美,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收到了良好效果。
4、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兴趣的目的,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游戏都有浓厚的兴趣。例如:扑克、幻方、火柴等都可纳入数学游戏中,学生在玩中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很善于动脑。
5、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立足实际,面向未来,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方法不对,主要表现在: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加上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还有一部分是,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
2、在教学中,不注意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只是一味的教学课本内容,教学太死板,不够灵活,不注意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针对我们班学困生比较多的特点,我主要是课上多提问,课下多辅导,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2、适当加强口算,提高口算教学。
3、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三年级数学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国培学习总结11-12
初中数学国培学习总结11-22
总结数学学习方法05-17
数学学习方法总结07-16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总结11-20
小学数学五年级学习总结02-24
学习数学心得体会08-21
学习总结06-22
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范文04-22
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总结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