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稿件>演讲稿>抗战胜利71年演讲稿

抗战胜利71年演讲稿

时间:2016-08-27 10:27:30 演讲稿 我要投稿

抗战胜利71年演讲稿

  抗战胜利71年演讲稿【1】

  尊敬的校领导和评委们,敬爱的的教官和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抗战胜利71年演讲稿

  我是来自高一(16)班的朱晋佚。

  71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与火锤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71年,25568天,时间快速的流逝着。

  虽然我们这代人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那段中国人民最艰苦的日子,但仅从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感受到的那血雨腥风,哀鸿遍野的悲壮画面,也让我经不住静穆沉思,日本军国主义曾在我们伟大的祖国犯下过的滔天暴行,抗日先烈们经过八年艰苦抗战,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神州大地。

  那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国军民牺牲了3500万条鲜活的生命,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创造了弱国打败强国的光辉历史,中国军民以不屈不饶的坚强意志,不怕牺牲,不惧5困难,不畏强敌,正是这样一种伟大的自强精神,使中华民族坚持到底,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晃71年,我泱泱华夏,正走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在71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在华师一中,在庄严的厚德广场上,一行行稚嫩但却坚定的身影屹立着,汗水从他们尚还稚嫩的面庞,浸湿了衣襟。从立正到正步,从军姿到汇演。军训对于我们这些15岁的少年而言,不可不谓之艰辛。

  可想想,仔细想想七十年前艰苦奋战的军民们,我们好意思喊苦?好意思喊累吗?

  苏轼曾经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成功的大门,从来都是向意志坚强之人敞开的,对人如此,对国家亦是如此。七十年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因为先烈们的坚强意志。

  七十年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寄托在我们这一代身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九月三日,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在威严的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扬我中华志气,展我华夏国威。在这样一个庄严日子来临前。我们敬爱的教官们,来到华师一,将我华夏五千年屹立不倒的伟大自强精神,传承下来。

  在我们的心中,撒下一颗坚韧自强的热血种子,并用激情和热情的浇灌,引导。在此,向敬爱的教官们,致敬。

  八月三十日,我们将以自己的行动与表现,证明自己在军训七天所付出的汗水,并以自己的努力,向伟大的祖国献上最虔诚的敬意。

  军训,将是我们一生难忘的记忆,自此之后,也希望我们能以自强的精神迎接高中新中国,以自己的行动,为祖国助威。

  未来的三年,我们将携手共进,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为自己,更为祖国,赢得一个更好的明天。

  最后,让我们向伟大的祖国,致敬。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抗战胜利71年演讲稿【2】

  习*平主席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生存发展。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政治上的胜利,也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而且还是精神的胜利,因此也是文化的胜利。文化的核心是精神。

  千年以降,中国人曾失去原有的精神

  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最优质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青春期在先秦。那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活得神采飞扬,有滋有味。男人特别阳刚,女人特别妩媚。百家争鸣,思想茂盛。不料,一个叫嬴政的男人毅然斩断了中华文化的脐带,于是他以后的男人们都渐渐雌化了。秦代留给我们最坏的遗产是,把思想的对错交给权力评判。

  汉武帝走得更远。他真的把一个最优秀的中国男人*割了。这一道深深的刀口,是中国历史特殊的符号,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自那以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伟大的思想家。至明清时情况更为恶化。

  龚自珍用“万马齐喑”形容中国明清之际的社会,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他还说,今日中国,朝廷中见不到有才华的官员,街头见不到有才华的小偷,民间连有才华的强盗都没有。

  中国人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千载以降,无论他们的身体呈现何种形态,灵魂都永远跪着。他们如蝼蚁般卑微地生活着。他们只会匍匐,无论在皇权面前,还是在外国侵略者面前。

  这一状况到中日甲午战争时达到了巅峰。日军进攻辽东,清军有5万人,日军比清军少,不到10天,辽东全线溃败。旅顺要塞,固若金汤,清军只守了一天,日俄战争中俄军守了近一年。日本军医检查清军伤口后提交的报告中写道:“从清兵的创口来看,射入口大抵在背后,自前面中弹者极少。”显然这是逃走时中弹的。

  南京大屠杀时,十几个日本兵押解上万名俘虏去屠杀,竟无一人反抗,连逃跑都不敢。

  如果有人带个头,用脚踩也把日本人踩成肉饼了,可这个人永不出现。甲午战争后,甚至连清朝的属国朝鲜也做起了瓜分中国的美梦。朝鲜《独立新闻》1896年发表文章称:“但愿朝鲜也能打败清国,占领辽东和满洲,获得8亿元赔偿。朝鲜人应下大决心,争取数十年后占领辽东和满洲。”

  日本与中国:学习与反哺

  中华文明有一个特点:中华民族一旦遭遇外侮,就会迸射出自强之光。中国总是在接近谷底时获得重生。甲午一役,中华民族走到了悬崖边。一个人只有站在悬崖边才会真正坚强起来。

  一个民族也一样。断了退路才有出路。最惨痛的沉沦造就了最辉煌的崛起。

  中国被日本打败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大批中国有识之士源源不断涌入日本,开始了向日本学习的过程。

  两千年来,一直是日本学习中国,什么都学,用过去的话说叫“唐化”,用现在的话说叫“全盘中化”。看看京都和奈良的建筑,给人一种宁静、沉稳的感觉。连房屋的颜色都以灰色调为主。那是唐朝的基调。

  日本人学中国太凶,以至于认为自己成了中国。

  1870年中日两国进行谈判时,中方代表要求日本称清国为“中华”,日本坚决不答应,说:如果称你们为“华”,那我们不成“夷”了?谈判因此差点破裂。

  对华战争的鼓吹者福泽谕吉在甲午当年撰文《日清战争是文明和野蛮的战争》,和他同一时期的植村正久则称:“要把日清战争作为精神问题”,“这是新旧两种精神的冲突”。

  甲午以来,日本人看中国的眼光变了,说话的口气也异样了。中国当日本的老师两千年。日本当中国的老师近百年。

  今天我们的语言甚至都受日本影响极大。像“干部、路线、社会、民主”这些最常用的名词都来自日本。这些名词占了现代汉语社会名词的70%。如果删掉这些名词,很难写出一篇现代文件。不过,我认为这是日本对中国的反哺。

  更重要的是,这批远赴东洋的志士在那里初识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位先生让他们的精神为之焕然一新。他们当中最杰出的代表是秋瑾、陈天华、周恩来和鲁迅。有人说,近代中国历史的转换在两个女人手中完成,一个是秋瑾,一个是慈禧。

  1907年7月,秋瑾在绍兴古轩亭口英勇就义,她喟叹:“忍看眼底无馀子(男人),大好河山少主人。”而一年后,这片河山的真正主人慈禧也撒手人寰。陈天华则在写出了《猛回头》这篇呼唤中国人精神的檄文之后蹈海自尽。陈天华求死,是“恐同胞之不见听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

  以一己之死,求国家兴隆,中国不灭。在这些辛亥革命党人身上,依稀可见日本武士的影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他到日本原本是学医的。

  在选择拯救中国人的精神还是拯救中国人的肉体上,他毫不犹豫地挑了前者。不过我认为他仍然是一个医生,他想的是如何医治一个国家的病。世界上,有些人专门留下脚印,有些人专门研究脚印。鲁迅就是专门研究脚印的。

  我觉得他说过的一句话可以成为他全部著作的概括: “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

  鲁迅常常提到三个问题:

  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

  二、中国国民性最差的地方是什么?

  三、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病根?三个问题都指向精神层面。鲁迅看到,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信仰正是有些人的信仰。毛*东是激赏鲁迅的。他常常称鲁迅是“我们的鲁总司令”。他说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拿枪,一支拿笔

  。拿枪的军队总司令是朱德,拿笔的军队总司令是鲁迅。毛*东和鲁迅在精神上绝对是相通的。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是五四最伟大、最美丽的果实

  在那之后,又是因为日本人的缘故,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次运动,既是对日本的再批判,又是对日本的再学习。批判,是抵制它灭*中国的狼子野心;学习,则是从一个民族的身上看到了另一个民族的背影,使中国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获得涅。至此,中国对由日本带来的灾难而进行的反思达到了最高峰。

  日本侵略过亚洲那么多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进行过反思。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说:“与日本这样的国家为邻,是韩国人的耻辱。”可惜韩国人的认知只走到这里就止步了。韩国离日本更近,但始终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浮海求学的场景。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思想战争。它差不多算是一场文艺复兴了。五四运动的真谛在于,只有人的站立,才有一个民族的站立。天地之间人为尊。尤其应指出的是,这场运动不仅仅是一场精神的启蒙,它还为民族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一大批民族精英。毛*东、周恩来、邓*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场运动的尾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五四运动最伟大、最美丽的果实。

【抗战胜利71年演讲稿】相关文章:

1.抗战胜利演讲稿

2.抗战胜利主题演讲稿

3.小学抗战胜利演讲稿

4.庆祝抗战胜利演讲稿

5.抗战胜利71演讲稿

6.9.3抗战胜利演讲稿

7.抗战胜利学生演讲稿

8.关于抗战胜利演讲稿

9.抗战胜利演讲稿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