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稿件>演讲稿>百年孤独演讲稿

百年孤独演讲稿

时间:2017-03-30 20:20:29 演讲稿 我要投稿

百年孤独演讲稿

  百年孤独演讲稿,《百年孤独》是写一个叫马孔多的小镇上的一个家族,其六代人的命运以下的百年孤独演讲稿范文,欢迎阅读。

百年孤独演讲稿

  百年孤独演讲稿【1】

  今天我们讲《百年孤独》,它的作者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1928年生)。

  首先我要画张家谱表。

  我想这几乎已成定论了,《百年孤独》是写一个叫马孔多的小镇上的一个家族,其六代人的命运。

  我要把这个家族的族谱表画出来,这样大家就基本上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了。

  这个家族是由两个人源起,一个叫霍·阿布恩蒂亚,他是生长在某个印第安村庄里的西班牙人后裔,是个白种人,不是土族。

  他的妻子叫乌苏娜,乌苏娜的家乡在里奥阿察,哥伦比亚某个靠海边的地方,她们家上几辈遭到了海盗的袭击,为了逃避海盗逃到了布恩蒂亚所在的印第安人村,在那儿安居下来。

  他们是这印第安人村历史悠久的两家人,由于他们是烟草公司的生意伙伴,所以他们很早就开始了联姻,传到霍·阿布恩蒂亚和乌苏娜这一代时,他们已经是表亲了,他们两个人是表兄表妹的关系。

  他们俩结了婚。

  在这两个家族通婚的历史上,已经因为近亲繁殖而发生过生下带尾巴婴儿的事情。

  等他们两人结婚的时候,他们便非常怕生孩子。

  乌苏娜做了条贞节裤,怎么也不让布恩蒂亚碰她,所以他们多少年来始终没有性交,一直没有生育。

  村庄里的人就嘲笑布恩蒂亚,以为他没有生育能力,在嘲笑最激烈的时候,布恩蒂亚把骂他最恶毒的人杀了,然后回家强迫乌苏娜和他发生了关系,他们就有了第一次性交。

  而那个被杀的人的鬼魂则不停地对他们进行骚扰,为躲避这鬼魂他们离开了这印第安人村庄,来到了偏僻的小地方马孔多。

  他们到了马孔多,开始繁衍生存,慢慢地,马孔多发展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

  他们两人生了三个孩子,第一个叫霍·阿卡蒂奥;第二个孩子叫奥雷连诺;第三个是女孩,叫阿玛兰塔。

  第一个孩子霍·阿卡蒂奥是和他们家的一个养女,叫雷贝卡的结婚,但没生孩子。

  和他生育孩子的女人叫皮拉·苔列娜。

  二儿子奥雷连诺,和他结婚的女人叫雷麦黛丝,他们也没生孩子,和他生育孩子的也是这个皮拉·苔列娜。

  皮拉·苔列娜是从外村过来的女人,她14岁时就委身于一个男人,她一直等着和这人结婚,但这人一直不要她,直等得不耐烦了,她就离开家乡,到了马孔多。

  这次爱情给她什么样的影响呢?由于她非常非常爱她这个情人,于是她把全世界男人都看成是她的情人,在他们的身上施加她的爱。

  当然她也要选择,她认为值得发生了关系的,她才和他们去睡觉。

  所以凡是被她挑选上性交的,就像是获得一个荣誉。

  很奇怪的,她挑选的对象,基本上都在布恩蒂亚家族周围,或者亲戚,或者朋友,慢慢地就在家族周围形成了一个圈子,几乎大家都是堂兄弟或者表兄弟。

  这个女人,就造成这样的局面。

  女儿阿玛兰塔没有结婚。

  这一代的婚姻生育,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传宗接代都是以通奸的关系,全都是情欲的结果,并且来源于同一个女人,这是布恩蒂亚家的第二代。

  接下来呢,霍·阿卡蒂奥生了一个孩子,叫做阿卡蒂奥。

  你们会发现他们家里男孩子只有两个名字,一个叫阿卡蒂奥,一个叫奥雷连诺。

  奥雷连诺也生了一个孩子,叫奥雷连诺·霍塞,除此,他还和17个女人生下了17个孩子,这些私生子在全书中没起什么作用,所以,我也没有列入家谱表。

  然后,在这第三代里,阿卡蒂奥结婚并且生了孩子,他的妻子叫圣索菲娅。

  德拉佩德。

  他其实是有近亲性交倾向的,他试图和他的母亲皮拉·苔列娜通奸,但皮拉·苔列娜到底觉得不对头了,因此她就把圣索菲娅。

  德拉佩德引进了他的生活,使他有了正常的婚姻,并使家族往下传代。

  奥雷连诺·霍塞没有结婚,他只做了一件事,和他的姑姑阿玛兰塔近亲性交,但没有造成后果。

  现在你们可以看出,从此,传递的任务就交给阿卡蒂奥一个人,他单枪匹马往下传递着布恩蒂亚的家族。

  他生了三个孩子,其中是一对双胞胎,男性的,大的叫霍。

  阿卡蒂奥第二,小的叫奥雷连诺第二,第三个是女孩子,叫雷麦黛丝。

  霍·阿卡蒂奥第二没有结婚,他只和佩特娜·柯特通奸。

  奥雷连诺第二是结婚了,结婚的对象叫费兰达。

  德卡皮奥,同时他还和佩特娜。

  柯特通奸,同他兄弟共一个遍奸的对象,但是他们的通奸都没有生育孩子。

  你们可以看见他们现在通奸都没有结果了。

  至于女孩子雷麦黛丝,她根本没结婚,也没情人,她升天了,她是个超凡脱俗的美人。

  大家看得出来,在这一代里也只有一个人有生育能力,就是奥雷连诺第二,他和妻子菲兰达·德卡皮奥生了三个孩子。

  菲兰达·德卡皮奥是个贵族,她受过非常好的教育,有很多规矩,但没有情欲,她生孩子只不过是她应该生孩子,她对她的三个孩子管束很严,实施着她的教育方针。

  大孩子叫霍·阿卡蒂奥,然后是两个女孩子,大女孩叫梅梅,小女孩叫阿玛兰达·乌苏娜。

  这个霍·阿卡蒂奥对什么都感到恐惧,脸色苍白,极其厌世,对女人没什么兴趣,所以他没有结婚,也没有通奸,什么也没有干。

  梅梅呢,她有一个私生子。

  当时有个外国人发现马孔多盛产香蕉,就在这儿开了个香蕉公司,梅梅和公司里的一个工人毛里西奥恋爱,不被母亲允许,生下的孩子只能是个私生子,这孩子叫奥雷连诺·布恩蒂亚。

  因为是个私生子,所以被讲究体面的外祖母藏在房里不给人家看见,他从未出过门,他和他的阿姨阿玛兰塔·乌苏娜近亲性交通奸,生了个带尾巴的婴儿,这婴儿最后给蚂蚁吃掉。

  他们家的家世就是这样的。

  从这张家谱我们基本可以看出,他们的传宗接代都是由于清欲的关系,到了第四代,即奥雷连诺第二兄弟这一代,他们的情欲已经没有生育的功能了。

  他们与佩特娜·柯特的通奸,霍·阿卡蒂奥第二无所作为,奥雷连诺第二只是让牲口繁殖。

  他们的情欲已经衰退,生育的任务转交给名正言顺的婚姻。

  但奥雷连诺第二与费兰达。

  德卡皮奥婚姻的结果是,男孩子不生孩子的,女孩子或是生私生子,或是近亲性交。

  因此,这个家谱显示出这个家族的繁殖力日益衰弱,几近殆尽。

  从这张家谱上,还可以看出一种倾向是贯穿首的,就是向内的倾向、近亲性交的倾向。

  尤其是这家的女性都对外人非常排斥,凡是名叫阿玛兰塔的女性,都是近亲性交者。

  第一个阿玛兰塔曾有过两次恋爱,一次是和一个意大利的技师。

  因为他们家里买了很多现代家用电器,公司派来技师为他们调试自动钢琴时,就和他们家的养女雷贝卡恋爱了。

  阿玛兰塔硬是把他们的婚事撬掉,自己和意大利技师好了,可是临到结婚的时候,她又不干了。

  这是她的第一次恋爱。

  第二次是在军事起义当中结识了一个上校,这上校也是他们家的世交,她又是和上校恋爱到最后一分钟,甩手不干了。

  阿玛兰塔总是在走出家门的最后一步时,收住脚步的。

  这家族最后的毁灭,就是由于又一个名叫阿玛兰塔的女性,她的近亲性交导致了长尾巴婴儿的出生。

  女性成员中还有一条路线,那就是凡是叫雷麦黛斯的,都是那种精致漂亮的,可是却脆弱没有生育力也没有情欲的女性,可是漂亮得出奇,以早夭和升天为结局。

  他们家的格局,大家看得出来,都是经过归纳的。

  我刚才说过,他们家的男孩,只有两个名字,阿卡蒂奥和奥雷连诺,他们家的男性基本上都是这个名字,只不过是前面后面加点花头而已。

  在这张家谱上也体现出这么一点:这两个名字都各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凡是叫阿卡蒂奥这个名字的,他们的婚姻都具有私通的性质,他们的婚姻都很像私通,私通的对象,又往往是家庭内部成员。

  你看第一个阿卡蒂奥,他的妻子雷贝卡,是他们家的`养女,这养女是从哪里来的呢?她是乌苏娜娘家的亲戚。

  她的父母是乌苏娜的表妹之类的远房亲戚,所以也是他们家的亲戚。

  他的情人皮拉·苔列娜也是兄弟的情人,也是和家庭内部成员有关的。

  圣索菲亚。

  德拉佩德,第二个阿卡帝奥的妻子,她是阿卡蒂奥的生母皮拉·苔列娜引进的,为要转移他勾引他的生母的念头,实际是作他母亲的替身。

  再下一代的“阿卡蒂奥”,即霍。

  阿卡帝奥第二,就是双胞胎里的一个,他的情人佩特娜·柯特,也是他兄弟的情人,还是和他兄弟共享一个情人。

  所以阿卡帝奥这个名字的男孩都有这样的特征,首先婚姻都是私通性质的婚姻,还有就是都和家庭内部成员有情欲关系,通奸也好,婚姻也好,都和家庭内部成员有关系的。

  再有一点,即他们具有传宗能力,但是两代以后衰落了,而他们一旦衰落,布恩蒂亚家便走上了下坡路。

  所以说到了霍·阿卡蒂奥第二和奥雷连诺第二这一代时,生育任务转到了奥雷连诺第二手中,他的儿子霍·阿卡蒂奥根本对爱情不感兴趣了,布恩蒂亚家便也到了头。

  这就是阿卡蒂奥们的命运。

  这家男孩另一个名字叫做奥雷连诺,他们的特征是什么呢?就是具有很强的行动能力,他们有对外的开拓精神,他们的婚姻都是对外的。

  第一个奥雷连诺,他的婚姻是和雷麦黛丝,马孔多第一任镇长的女儿。

  第一任镇长代表着马孔多开始进入国家体制,有了行政组织。

  这个联姻使奥雷连诺走上了政治舞台,走上政治舞台的结果是把整个马孔多卷入政治风云里面,而使马孔多失去了自然状态,丧失独立和主权,成为一个附属国。

  另一个奥雷连诺的联姻是和菲兰达·德卡皮奥,刚才已经说过,菲兰达·德卡皮奥是一个西班牙贵族,她家里规矩很多,讲卫生,讲礼貌,她一进到他们家就订了很多规矩,包括不能随时随地性交,于是这个奥雷连诺就开始通奸。

  他和佩特娜·柯特通奸,通奸的结果是带来了牲畜的繁殖。

  他们情欲越高涨,牲畜就繁殖得越兴旺,羊啊,牛啊生了很多很多,他把这些牲畜卖了,挣了钱去投资电气和铁路,使得马孔多在经济上开始繁荣起来,吸收了商品经济的因素,资本主义的因素。

  尤其是铁路的开通为他们送来了外面的世界,包括送来了一个先生,这个先生一来就发现马孔多盛产香蕉,就在此地开了个香蕉公司。

  这个奥雷连诺的行动带来了什么结果呢?带来了马孔多经济上的繁荣,是以破坏自然经济为代价的。

  最终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成为经济的殖民地。

  因此这两个奥雷连诺,他们的开拓行动的结果是使马孔多失去了独立,一个政治上的,一个经济上的。

  由此可见,这个家族的成员,向内发生了关系的,是承担着传代的任务,结果是日渐衰退;而向外发生了关系的,是为改变马孔多和家族的处境,结果则带来丧失的命运。

  独立丧失了,变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奴隶,传宗中止了,毁于近亲性交,补充一句,奥雷连诺还有着近亲性交的特性。

  因此,这个马孔多的家族走向灭亡就是无可避免的了。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些人物都是担任着规定的使命的,不像我们所说的现实主义小说里的人物,做什么,说什么,是凭着具体的个别的日常的逻辑推动。

  而这里的人物,他们行动的逻辑都是被抽象归纳过的。

  这个家族内部的情形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

  然后在这家族周围还有着许多外人,这些外人对这家族的作用是什么呢?

  这些外人中有些是比较重要的。

  一个叫梅尔加得斯。

  他是个流浪的吉普赛人,年纪非常大,似乎永远不会死,是个永生的人,他给这个家族注入了外面世界的气息。

  这是他们家第一代宗祖布恩蒂亚的一个挚友,也是布恩蒂亚的思想、智慧、创造力的源泉。

  布恩蒂亚非常善于吸收新的事物,给他灌输影响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就是这梅尔加得斯。

  所以梅尔加得斯死了的时候,他曾经有过一次死亡,在新加坡死的,这时候,布恩蒂亚就丧失记忆力了。

  另一个开发他智力的是意大利技师,带来了科学和技术。

  当布恩蒂亚丧失记忆时,他苦思冥想,要利用意大利技师教给他的科技制造一种记忆的机器,帮助人脑记往很多东西。

  等梅尔加得斯没过多久又复活了回来时,布恩蒂亚的记忆力又恢复了,而最终梅尔加得斯彻底死的时候,布恩蒂亚就疯了,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底下,度此残生。

  梅尔加得斯将布恩蒂亚的智力开发的结果是,唤起了布恩蒂亚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他非常渴望离开马孔多,无奈他的妻子乌苏娜一定要把大家留住,想尽了一切办法。

  她在马孔多造了一座大房子,接待八方来客,外面来的流浪汉总是住在他们家。

  她还创造出糖动物的制作,开发了马孔多的自然经济。

  总之,她给马孔多制造了歌舞升平的景象,令人留恋。

  所以,梅尔加得斯对布恩蒂亚的智力开发给他带来的还是痛苦。

  与此同时,他给这家庭留下了一卷羊皮手稿。

  这家的每一代男性都躲在房间里研究羊皮手稿,这上面的文字根本看不憧,很难破译,他们一直在研究、研究,直到最后的一代人,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在这家族即将告终的时候,他终于研究出羊皮手稿上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像谶语一样的话,说这个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大树下,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

  这就是这家族的历史,是由梅尔加得斯来宣布的。

  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最初的一代名叫布恩蒂亚和乌苏娜,他们最怕生出长尾巴的婴儿,有幸避免。

  而到了最后一代,生下长尾巴婴儿的两个人,一个叫阿玛兰塔·乌苏娜,一个叫奥雷连诺·布恩蒂亚,第一代的名字又重现了,而终于完成了生育带尾巴婴儿的使命。

  结局其实是从开局时就决定的。

  百年孤独演讲稿【2】

  《百年孤独》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何谓“魔幻现实”?我的理解是,“魔幻现实”并非简单的“魔幻+现实”,而是“魔幻=现实”, 魔幻和现实,其实是同一事物因观察者视角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认知图景。

  以“磁铁”事件为例,“他拽着两块铁锭挨家串户地走着,大伙儿惊异地看到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甚至连那些遗失很久的东西,居然也从人们寻找多遍的地方钻了出来,成群结队地跟在墨尔基阿德斯那两块魔铁后面乱滚。

  ‘任何东西都有生命,’吉卜赛人声音嘶哑地喊道,‘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他想,这毫无用处的发明倒可以用来开采地下的黄金……他推着两块铁锭,大声念着墨尔基阿德斯的咒语,一块一块地查遍了整个地区……”

  铁器在磁铁的引力作用下位移,这是“现实”,“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以及“那些遗失很久的东西”等“任何东西”“都有生命”,被“唤起它们的灵性”,“成群结队地跟在墨尔基阿德斯那两块魔铁后面乱滚”,则是“魔幻”,它们指向的其实是同一事实,这个事实由因和果两部分构成,因是“两块铁锭”,果是物体活动,“现实”与“魔幻”的分道扬镳,在于连接因果的因果链的差异,前者的因果链是“引力作用”,是“现实”的科学逻辑,后者的因果链是“唤醒生命灵性”,是“魔幻”的童话逻辑。

  因此所谓“现实”,是用“现实”的科学逻辑的视角看见因果,解释此因何以致此果的结果,所谓“魔幻”,是用“魔幻”的童话逻辑的视角看见因果,解释此因何以致此果的结果。

  “魔幻”的童话逻辑的视角是“蛮荒”世界的马贡多文明的视角,“现实”的科学逻辑的视角是 “文明”世界的“河对岸”文明的视角,然而何以以马贡多文明的视角认知的结果被称为“魔幻”,而以“文明”世界的视角认知的结果却被称为“现实”?这种称谓本身,亦折射出称谓者的视角——称谓者就是我们,我们位于“河对岸”的文明世界,我们是现实中的,基于我们因果逻辑的视角当然是“现实”,相对的,异于我们因果逻辑的视角就成了“魔幻”。

  因此,倘若我们站在马贡多文明的立场上来看待现在被我们称之为“魔幻”的,它就是“现实”,而现在被我们称之为“现实”的则成了“魔幻”。

  因此小说中“魔幻”的现象,固然是马贡多文明视角认知的结果,而 “魔幻”的称谓,却并非马贡多文明视角认知的结果,而是拥有“河对岸”文明视角的我们对马贡多文明视角认知的结果进行认知的结果。

  小结一下,所谓“魔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魔幻”现象,它是“马贡多文明视角的认知;二是将这现象称为“魔幻”,即“魔幻”称谓,它是“河对岸”文明视角对马贡多文明视角的认知的认知。

  它们前后相继,完成“魔幻”的认知过程。

  所谓“现实”,道理同此。

  据说照相技术最初传入中国宫廷时,慈禧太后死活不肯照相,因为她认为相片上的人像是人的魂魄,而照相机就是一个摄魂机器,被它一照,魂就丢了,那还了得?“机器摄魂”,这个“魔幻”现象是慈禧太后的认知,视“机器摄魂”为“魔幻”,这是现代文明中的我们对慈禧太后的认知的认知。

  还有三点需要说明。

  第一,“魔幻”和“现实”是不同文明的视角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结果,但并非所有事物在不同文明的视角的认知下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能产生不同认知结果的事物是特定的,其特定性在于,其自身的事理逻辑与参与认知的某一种文明的认知逻辑相悖,也就是说,某一种文明的认知逻辑事实上没有能力解释这一事物,而又要强作解释,于是就产生“魔幻”特征,中国人视西方的中国观为“妖魔化中国”,正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事物,通常是他文明之物,所以上述“魔幻”的本质,可以概括为这样两条公式:“魔幻”现象<产生于>A文明视角<认知>B文明之物;“魔幻”称谓<产生于>B文明视角<认知>A文明认知。

  进一步概括,可以合并为一条公式:“魔幻”<产生于>己文明视角<认知>他文明之“他”(“他”有时是“文明之物”,有时是“文明之认知”)。

  文明之间,有称“魔幻”,乃有“孤独”;化“他”为“己”,使“己”生“他”,乃可相融。

  此文明相融之途,正为马贡多的霍塞·阿卡狄奥·布恩地亚所行。

  第二,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马贡多世界和慈绪太后在认知场域中都是“低”文明,所以很容易将“魔幻”的认知逻辑视为“低”文明认知“高”文明的专利,这种误解,蕴含着一个危险的偏见:“低”文明不能理解“高”文明,“高”文明定能理解“低”文明。

  如果是这样,我的公式就得修改为:“魔幻”<产生于>“低”文明视角<认知>“高”文明之“高”。

  但我的公式并不需要修改,这里只有“己”“他”之别,而无“低”“高”之序,反过来,“魔幻”<产生于>“高”文明视角<认知>“低”文明之“低”,这也是成立的。

  例如,电影《阿凡达》中,“低”文明的潘多拉星球上,潘多拉人将头发末梢与坐骑的鬃毛末梢接触,即能与坐骑心意相通,潘多拉人集体坐在树下祈祷念咒,即使人起死回生,“高”文明的地球人将这现象作了“科学”解释,这种解释,在潘多拉人看来,就是一种“魔幻”认知了。

  第三,“魔幻”与“孤独”,同出一源,源自两个空间在时间中相遇,或谓两个文明世界的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