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演讲稿
读书交流演讲稿,这一路的成长,这一路的相伴,以下的读书交流演讲稿范文,欢迎阅读。
读书交流演讲稿【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在这次交流会上发言。
关于读书我不知该从何说起,于是在这里我把去年年末写的一篇关于读书文章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写的不好敬请谅解。
一直想写写自己的读书生活,面对这一屋子的书本。
我仔细搜索自己记忆里的角角落落,犄角旮旯里的那些关于读书的故事。
这一路的成长,这一路的相伴。
我的记忆回到最初最初,来时路回首中一行行记下。
翻看画书的小姑娘,背着父母订《文史知识》的少女,大学宿舍床头书的女生,还有如同今日卧室、阳光、香茗、书、音乐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
一路走来的我,不同阶段的我,都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便是书了。
因为读书,我视野大开,我的思想便不再局限于狭小一隅。
因为读书,一向豪爽的我,也变的更为大气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我也深为自己这一点而惭愧,却本性难移。
但是书山这条路,我虽然谈不上勤,但委实也是一路走着,还将走下去吧。
这么些年,身旁的人用种种称号说着我,全不管我是否实与名俱。
起初我还极力反驳着。
后来说的多了,也懒得反驳了。
人性的虚荣也会让我有些许的自得,但那也不过是瞬间的事。
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过如此罢了。
我也不知从何时起,脑中一直有个信念固执的占据着。
那就是:我们怎么活都只有一辈子,多知道点总是好的。
因了这个执念,我读书,各个方面的,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来不曾厌烦。
甚至有些不求甚解。
一年又一年,于是也就----因为固执占据,变成了一种性格,怕是这辈子也改不了了吧。
不过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现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
那么多的书,似乎变的越发读不完了。
仿佛间时间少了许多,书却多了。
我也深为遗憾呢。
只有尽力了。
这也是我为何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原因吧。
总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
脑子里的存货还是需要不断补充的啊。
所以反思后,还是得继续读下去啊,自勉吧。
时有人问我关于书的事,有些我委实回答不了。
因为我了解的也不过是我自己较喜欢的.那些罢了。
别人喜欢的,我却未必关注吧。
有人让我推荐几本书,我颇为难。
每个人的阅读倾向不同,我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
每每这时我颇为纠结。
有人借我的书读,我十分高兴乐于相借,但是却不知道该借什么。
读书啊,真是因人而异的事啊。
因为读的积累,因为读的输入,自然会有源源不绝的写,不绝的输出。
于是,我写了颇有几本集子。
而且从1995年到而今的2012年,长达17年的23本日记。
这些都是我千金不换的财富。
大家总是说我爱读书,我委实妄担虚名了。
读书从来不是我的爱好,只是我再普通不过的习惯罢了,一种改不掉也不会改的习惯罢了。
平凡的我将慢数着这些年的那些日子,那一本本读过的书。
勾勒那个我,真实的我。
从中也许你会发现有许多你不知道的我的真实,也许你会重新认识我,那个爬书山的女子,虽然她不够勤奋,有时还懒得很。
虽然她有时读的散漫不踏实,脚步虚浮尘上。
但是有时也有着你难以想象的执着。
至少她一直在,没有放弃。
尽管她脾气有够暴劣,不是个淑女。
但是至少她会是个书女。
这就够了,不是么?<莲山课~件 >
最后,我给大家讲两个发生在我身上,对我影响很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那是小时候,姥姥在我家。
一天,我写完作业。
便玩了起来,姥姥问我,怎么光玩?我说我写完作业了。
都会了。
唠叨的姥姥却说,学问可是没有完,没有深啊!她的话我当时不是太懂。
第二个故事:我高中时,那个时候语文、历史老师都很宠我。
我自然也有点骄傲吧。
一天,我把写好的作文拿给语文老师看,自我感觉很好。
却不成想他并没有如往常表扬我。
居然只说了句: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
我当时虽然不敢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很生气的。
觉得老师也真是的。
他的话当时我虽然懂,却不以为意。
那时候还小,那时候年轻。
那时候他们的话却从那时候放在了我心上。
尽管当时不在意。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读书的增多。
我却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们的话。
于是,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当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
我一次次想起他们的教诲。
打心底里的感激。
在这次发言的最后。
让我把他们曾教育我的话分享给大家。
我姥姥说:“学问哪有完?学问没有深啊!”我的语文老师说:“书是读不完的,你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
这就是我的发言。
谢谢大家!
读书交流演讲稿【2】
开头语: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每人都有两种思想。”读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
今天,在这里召开“读书交流会”,其目的不仅是老师就自己读书,而在于大家相互交流,分享,欣赏。
本学期联校为我校分发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我校班主任人手一本,认真阅读,做笔记,写心得、体会或感想。
今天,我校选出四名优秀班主任代表,来谈谈读《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的心得、体会、感想或建议。
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涵盖了以班主任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涉及到了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通俗、生动、易行,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段都寓意深刻,让人读后受益匪浅。
今天,我校就以《班主任工作漫谈》第一章、第一节《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为主题,由班主任代表谈谈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体会、感想或建议。
下面先由张枝老师发言:
对,马老师所说的这些深有同感,从大学到乡村小学,从一名学生突然成为了一名班主任,当面对38名学生的喧哗时,心里还真有点不太适应,有时也想逃避,也有时会抱怨,但是责任感告诉我:这半年不是来混日子的,既然学校这么信任我,让我当了班主任,那我就不该让他们失望。
所以我从开始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带好我的第一批学生们。
学校条件依然有限,学生依然那么调皮,但是只要改变心态就真的可以去容纳很多。
我以前看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一直向别人说他能移走高山,之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了移山之术,迅速地翻过了高山。
在众人疑惑中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我感觉到这个故事所体现的哲理与魏书生老师“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
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所以当我们面前有一座高山时,不要 抱怨,增强自己的力量翻过去就好。
——张枝
嗯,张老师的发言非常精彩。
我想,魏书生老师把这个环境与自己心态的问题圹在第一章第一节也一定有他的用意,不管是在哪里教书,城市或乡村,条件优越与否,学生听话与否,这都是客观环境,不能随我们的意愿而改变,并且在我们去教书之前已形成,成以我们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
遇到一个不尽人意的环境,总要以改变自己做起,才能适应环境。
——张婷媛
在魏书生先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他所提出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这一观点,我认为这不仅适用于班级管理而且适用于社会生活。
魏书生先生在书中提到“人总要面对一个不尽不意的环境,总要从改变自己做起,才能适应环境,进而使环境朝着如人意的方面呈改变一丝改变一毫。
通过这个使我深刻明白,面对随时会转变的环境,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从改变
自身做起。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一切。
以自身的例子来说,我作为一名支教老师。
身份一下子从学生转化为老师,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这个转变最初很困惑。
但是也深深地明白。
这是我无法改变的现实。
所以我要学会适应这、个改变,适应现在所处的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生和我的双赢。
——张梦雅
刚刚听了张老师的话让我想起了我自身和我的一个学生。
刚才前面几位张老师已提到我们从一名学生突然变为一位老师,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大学到小学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刚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
但后来想想,环境是不可能改变的,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
就如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所说“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
还有我的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
可能以前的班主任都非常宠着他,但我不像其它老师那样向着他,他做错了事我该说的说该罚的罚,于是他就产生了一种抵触我的情绪。
课下我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
他说:“我以前老师不是这样教的”。
我告诉他:“既然你已经成我的学生,就应该想办法适应我的方法,老师教了那么多学生,不可能使你们都能一下子适应,只有你们慢慢地适应老师,你回去好好想,希望你以后能够好好配合老师。
”我跟他那样说了之后,他好像也明白了许多,后面的日子里他进步了不少。
可见,人总要面对一个不尽人意的环境卫生,总人从改变自己做起。
才能适应环境,进而使环境朝着如人意的方面改变一丝一毫。
——宋萍萍
总结语:我校的张枝、张梦雅、宋萍萍三位老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及张婷媛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谈到了自己对《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的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级虽小,但它却像一个社会,也存在着一个管理问题。
作为教师,要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集体,就必须掌握一些班级管理的理论、方法、技巧,学习借鉴一些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而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正谈到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方面面。
班主任工作十分繁琐、复杂,听了以上老师的发言,我们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一些启迪。
魏老师在书中还写道:一个人首先要适应环境,享受美好生活,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
当代人应该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
人应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能力。
只有自己不断更新了,世界在我眼里就总是新的。
这是多么纯朴而富有哲理的话语。
通过我亲自读书与交流,我深感: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要做学习型与反思型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承担教育的重任,只有时刻思索才能不断发展,我愿所有的教师都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好书伴随教师成长,让阅读成为习惯。
学生交流稿
读《岳飞传》有感
《岳飞传》是一部以岳飞抗金的故事为题材,带有历史演义色彩的小说。
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
他英勇善战,兵法出众,奋勇抗金,生前身后都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
最后被奸臣们陷害了。
这本书写得是在南宋立国未稳、金兵大举进犯时,以岳飞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们英勇抗金,而以秦桧为首的奸臣们主张卖国求荣的故事。
宋高宗生性懦弱,主张偏安一方,便站在了投降派的这一边,这就注定了岳飞的悲惨命运。
当我看到岳飞在战场上奋勇抗金,最终死在汉奸之手时,心中真是又气又悲。
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为国杀敌无数,为南宋立下了悍马功劳。
他的精神,让后人不禁动心,让后人永远铭记。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东耿王小学 黄东方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写得是一个真实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读完了它,从中收到了许多收获。
这本书记述了鲁滨逊的一次危险的航程。
鲁滨逊不从父命,天生爱冒险,曾三次远航,在一次远航中遇难漂上荒岛。
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辛勤的劳动,不但生存下来,还改变了生活环境,开垦出种植园和牧场,盖起了住所。
24年后,鲁滨逊救下邻岛的一个野人,给他起名叫“星期五”,作为自己的仆人,后来鲁滨逊帮助一艘停泊在岸边的英国船的船长制服水手的叛乱,夺回船只,鲁滨逊搭该船驶返英国。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首先要学会生存;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学会面对困难,学会坚强,学会克服困难,只有这样,做事情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