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稿件>演讲稿>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交流会上的演讲稿

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交流会上的演讲稿

时间:2020-12-31 10:23:36 演讲稿 我要投稿

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交流会上的演讲稿

  演讲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怎么去写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交流会上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交流会上的演讲稿

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交流会上的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结合外出学习的情况,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之路,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形成教学质量、达成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省基本规范40条的实施,又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学校没有师资优势,没有生源优势,在不延长教学时间,能够达到“低负担,高质量”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改变目前的教育教学模式,“求变”,“应变”,解放学生,解放教师,实现教学合一,低耗高效!这次江南之行可以说是一次“轻负担,高质量”的探索之旅!

  东庐中学原是一所面临撤并的农村薄弱学校,但是从1999年开始,该校广泛借鉴各地先进教学改革经验,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学生课业负担轻、教师主业发展水平高、教育质量提升快,借助于“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新路子。“讲学稿”是备课组老师“剪刀+浆糊”的自造产品,其备课模式可以概括为“超周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教案、师生共享”。通过改革实践,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中考成绩名列南京市前茅,学校曾被授予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连续多年被溧水市评为教学质量一等奖。学校的教改经验在基础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参观东庐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把一件事持之以恒的做好,时间长了就会带有哲理性的东西存在!反观东庐,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集体备课质量的提升,“教学案”的使用,新的课堂模式的实践,还有学校质量的逐年提高,东庐经验给我们注入了信心,——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立足校本,扎实开展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等待!

  后六中学——任谁看来都是一个奇迹!一所硬件、师资、生源都很一般的农村学校,曾一度频临被撤并,但是仅仅两年时间,却异军突起,一鸣惊人,成绩从全市排名靠后进而拔得头筹,把很多城市学校远远抛在后面,更是我们农村学校实现“三级跳”——首先兼并城市学校的楷模,让我们一行人目瞪口呆,惊叹连连。但是更惊奇的是,早读课教师不坐班,不增加课时,不延长教学时间,学生不知道甚么叫晚自习和节假日补课,能够很好的落实课程方案,没有疲惫的老师,更没有疲惫的学生,真正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低负高效”的结果。走进课堂,听了学校领导的汇报,一个公式深深印进我的脑海:“常规+细节+过程=奇迹”——“把常规抓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量变实现质变!反观后六中学,给了我最大启示是——教师的力量和能力挖掘有多深,教师发展学校之路走得就有多快!

  苏州中学——吴文化底蕴的厚重,无不流露在每一位师生的脸上!可以说到了苏州一中才知道什么是文化的作用!苏州一中的精细化管理做的很到位,把做教育的文化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苏州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文化大师和著名学者,但是今天的苏州一中人人然没有放弃文化领先的优势,发挥着非常好的文化引领作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之高令人羡慕,学校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阐述了“教育组织”的含义——那就是在这样的管理群体中,奇思妙想无处不在,不同管理层的领导和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让这些奇思妙想不断地展现出来,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教育是文化的教育,文化是教育的灵魂!作为文化宣传的主阵地的学校,对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力争用优质的文化资源去丰富学生内涵、去启迪学生的智慧、去引导学生的良知,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正在继续前行!

  扬州中学——的精致深深打动了我们学习的每一位!学校建设的精致,学校管理特色的精致,教师对待工作的精致追求更是学校成功发展的主要原因。置身扬州梅岭中学,如人在画中行!看梅岭中学的特色教育开展,如置身素质教育的海洋之中。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付出,让每一位扬州梅岭中学的学子,在以“四辆碰碰车”为主载体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健康成长。扬州梅岭中学教师的敬业精神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当天下午5:10分放学以后,教师自发留下来给学生补课的情形,到今天一直留在我脑海中!我们在看到梅岭中学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梅中奉献的情怀。

  感受最深的是——坚定了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模式探索的信心,反观梅岭中学的做法,有一些也正是我们在开展的,要把这种培养学生素质的实践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创新活动模式和思路,让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多彩!

  下面我结合外出学习体会,谈一下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反思、存在的问题、优势及不足的问题:

  1、教育局关注教学质量、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举措是明智之举,那么如何突出对课堂教学、教学成绩、教师发展的评价权重,让其更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交流会上的发言相关文章:在全市班主任研讨会上的发言稿“社区公德之星”表彰会上的讲话稿参加市“初中语文观摩研讨活动”的评课发言

  2、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是否加强业务指导,推进课改,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是唯一的渠道。

  3、课程开足开齐,课时紧张、师资不足、地方课和实践课的指导问题。两张皮的矛盾何时了。校园设施的不配套和利用问题难以保证学生真正提升素质。

  4、教师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离不开听课评课,定位一定要准确。教研室在深入学校指导时要引导学校和教师准确认识听评课,避免把听课评课成为对教师管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听课和评课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一个诊断、交流、合作的活动,是一种学习、反思、研究的活动,是一种观念更新、思维转换、行动改进的活动,因而它是一种教师自主建构和专业发展的活动。所以更重要的要教师主动参与、并深入其中。听课评课除了“听”、“评”,还要重在“说”和“改”上下功夫。

  5、自习课利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要真正把自修时间还给学生,因此预习课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余文森教授提出三条铁律:之一: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之二: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之三: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所以提高教师预习指导的能力显得更关键,东庐中学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6、学校中层业务教干从教师走上管理岗位,大多工作热情高,但管理知识及业务指导能力不足,平时往往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缺乏专业引领,有必要进行相关理论培训。

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交流会上的演讲稿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谁不渴望那郁郁葱葱的草地?谁不愿自己的校园变成花城一样?谁不希望在温馨洁净的校园内读书?现在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切,可是,大风偶尔吹起的是那白色的垃圾,这是谁的错?

  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读书时,哪能不全神贯注?当我们在整洁优雅的环境中学习时,定会倍感心情舒畅。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收获,吸取着营养成长。

  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学校的主人,建设靠的是我们。在我们新一届同学刚入住新校区,我们的家更需要我们的爱,我们倡议全校师生“爱我校园,从我做起”的校园文明行动。

  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校师生一齐来保护现有草木,全不践踏绿地草坪,不攀摘树枝花朵;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株幼苗保护校园环境的倡议书保护校园环境的倡议书。

  二、节约用水,不乱扔废纸、果皮纸屑,使用过的塑料瓶等废品不要随手丢弃,不随地吐痰,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不在墙壁、树木上乱写、乱画、乱刻,不磨损墙壁;

  四、看到地面上有纸屑等杂物,要主动拣起并监督;勇于同破坏公物的不良现象作斗争。

  让我们从点滴做起,爱护校园环境,自我约束,相互检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让我们一起: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

在此

敬礼!

姓名:xx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交流会上的演讲稿】相关文章:

1.在会计学习交流会上的演讲稿

2.我在军训动员会上的演讲稿

3.在宴请酒会上的致辞

4.在公司年会上的致辞

5.中小学校长竞聘演讲稿

6.公司领导在表彰大会上的演讲稿

7.在奶奶追悼会上的悼词

8.在追悼大会上的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