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作文大全>应用文>高职应用文写作

高职应用文写作

时间:2022-07-28 18:47:32 应用文 我要投稿

高职应用文写作

高职应用文写作1

  一、高职院校开设应用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五大核心能力之一,应用文写作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一门拓展素质课,旨在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一定的应用写作基础知识,提高常用应用文写作能力,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它既是一门研究应用写作规律与方法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工具性特征。应用文写作课程在设计理念上强调以满足学生生活、工作的职业能力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教学出发点,以前瞻者的目光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素质为基础,让学生了解掌握与未来生活、职业息息相关的应用文写作知识,使学生具备解决生活、职业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后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全方位培养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设计的思路是选取与学生生活、职业等紧密联系的应用文文种,根据其内在联系,以模块化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学生生活与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分为应用文基础知识、事务文书写作、行政公文写作、宣传文书写作、会议文书、礼仪文书、经济法律文书写作、职业文书写作八大模块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环节上,一般先以“情境导入”或“案例分析”启发学生对某一文体的认识和思考,再以“知识介绍”让学生掌握这种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要领,然后以“相关链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以“问题诊断”和“技能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在课程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写作理论知识是对写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写作实践;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应用文范例,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通过范文的阅读可以直接有所借鉴,在教学中,知识的讲授必须与范例的分析紧密结合,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具有时代感、与学生实际相关的优秀例文进行讲授;悉心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通过集中当堂训练指导和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快速掌握写作规范,提高写作应用文的能力。

  当高职学生通过整门课程的学习后,能够依据规范、借鉴例文练写出符合基本要求的常用应用文,理解各种常用应用文的适用情境、基本特点和写作规范,为今后继续学习相关专业应用文和走向社会的写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职业素养教育。

  二、正确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考

  1.选择性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介入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具有教学优势,但凡事均要从正反两方面来看,是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使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要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机械制图的机构运动需要动画模拟、注重逻辑推理的高等数学、文字表述居多的应用文写作等,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时,要了解学生对之前所学基础知识、现代技术的掌握程度等。

  2.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是表现形式新颖、活泼,教学方式直观、明了,减少了中间过程,增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对提高教学效率有极大的帮助。其不足一是淡化了师生的情感交流,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关注电脑屏幕上的内容,与教师之间的语言交流减少,不利于激活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情感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减少了师生间探讨互动的快乐。二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介入,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忽略了师生的主体作用等。因此,在使用时要扬长避短,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笔者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先采用“粉笔+黑板”教学方式,再以多媒体进行补充和加深理解、记忆,这样既不过分依赖,也不全部回避多媒体,能灵活地、有机地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形式多姿多彩,教学内容相互穿插相得益彰。三是不能很好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由于采用了大量的电脑技术,使得学生更多地关注课件的内容,失去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不能仅仅充当放映员、解说员,而应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高度重视学生表情、语言等信息的反馈,加强课堂互动,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空间,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多方位设计,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多媒体发挥出最佳教学功能。四是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产生“视觉疲劳”,由于长时间观看电脑屏幕,也许一开始几节课对学生来说会有新鲜感,但久而久之,再动感的画面、再好听的音乐,学生也会漠视,而且利用电脑进行教学,授课内容多,使得教师讲授速度加快,学生无所适从,只能不想不问地埋头记录,时间一长思维也时时出现短路或空白,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合理使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做好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做到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提高效果。 "

  3.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如何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关键在于使用者的认识水平。高职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此过程中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结合传统与现代,要恰如其分地利用好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其真正地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思考

  1.课堂教学方面。高职应用文课的教学内容更多是文字的表述,应用文写作内容具体包括应用文写作基础、行政公文概述及公文格式、公告、通告、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从业文书(计划、总结)、述职报告、启事、会议文书(通知、开幕词、闭幕词、会议记录)、会议简报、会议纪要、就业文书(求职信、个人简历)、日常交际类文书(书信、条据、告启类)等。应用文写作课中,大量语言文字描述往往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教师可结合所授课程的需要,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具有的直观性,充分利用教学课件中的声音、视频、动画等进行讲述、启发,自然而然地将所要传授的内容以逐渐展开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将在传统方法难以讲清的重、难点进行突破。

  随着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时,在课时上进行了调整,基本上整门课程只有30学时左右,而文书知识的掌握对高职学生毕业后所具有的意义使得课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任课教师更应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通过回放巩固、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教师备课方面。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可根据所授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需要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在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将案例分析、情景设计、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灵活地融入课件内容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如在计算机教室上课,同时连接互联网,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来补充教学内容(包括上网下载有关电子教案、课件等)。

  3.学生课后自学方面。在当今职业教育改革中,上课前的自学、下课后的可持续学习,也是一个关注的改革话题。高职学生经过高中的学习培养,大部分已具备了相当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自定学习进度,自选学习路径,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创造能力。学生在利用网络的学习过程中,网络给学生和电脑之间提供了一个可控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人机交互、人人交流沟通的信息传递反馈平台,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界面。教师可以将应用文写作课程制作成网络课程,便于学生课后自己通过网络自学,课后学生可以把教师的课件复制带回去,重复学习,加深理解。

  随着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对教师如何用好、会用、用对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在融入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其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我们要从实际教学出发,具体分析,合理利用,这样才能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手中如鱼得水,教学效果也会因此锦上添花,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将使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淋漓尽致,整个教学活动和模式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高职应用文写作2

  摘要:新时期下,由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应用写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由于应用写作课程内容的复杂性、教学方法及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文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对应用写作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

  应用文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实践性、专业性及实用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它跟文学创作不同,在写作中不允许有想象、虚构的成分。它必须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必须联系社会实践,其目的在于解决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1]简单来说,应用文就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体,在业界对其含义的看法比较一致,只是表述有所不同而已。

  1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水平不容乐观,对于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学生甚至不能完整、正确地写一个请假条,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写作能力基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本应该加强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工作,然而,当下许多高职院校应用写作的教学基本上还是沿袭了本科中文专业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仍然停留在课堂上老师机械性地讲,学生填鸭式地学的传统模式上,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而且客观地说,这门课程本身缺乏生动性,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兴趣不高,学期积极性较低,很多学生一学期学下来之后只记住了一些文体的名称和定义,真要动手去写的时候却不知如何下笔。《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2]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严重不能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不仅仅是某一方面,而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学生自身有关,随着高等教育的普遍化,近些年来,高职教育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与此相反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却越来越低,加上高中时期对应试教育的强化,使得学生们缺乏应用文体的系统学习,进入大学后这种轻视的习惯难以一时改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其次跟应用文这门课程自身有关,应用文体不像小说、戏剧,他不讲求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不追求文体形式的创新,它有固定的格式,并且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写作,这些都很难引起年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最后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关,很多教师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加之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教学过程中双方缺乏互动。另外,教材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在订教材时没有结合实际,一味的追求高难度,或没有结合各专业需求“一网打尽”的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所有的这一切导致了当下高职教育应用写作教学的低下。因此,优化应用写作教学模式,满足社会需要成了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本科院校追求学术上的提高相比,高职院校更应把应用文写作课作为一门基础技能课,更应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2优化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的有效措施

  2.1应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用写作教学

  大学阶段跟中学学习不同,中学时期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播,因此所有的学生所学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进入大学之后,学生所选的专业不同就意味着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就业方向有可能会不同。据不完全统计,应用文现在已有上千个文种之多,即使是常用或通用的文种也有一两百个。在各种多的文种中,我们想在一学期短短几十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都掌握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应用文的实用性要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让学生们明白在应用写作学习中为什么写,为谁而写,写些什么及怎样写的问题。这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产生共鸣。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于秘书文体写作,经济专业的学生应侧重经济文体写作、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侧重阐述经济合同、市场调查、预测报告等文体。应用文写作的应用面很广,因此要写好应用文就必须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在应用文写作中,格式只是一个外壳,不能独立存在,只有把相应的内容填充到壳里去,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因此,在应用文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脱离了内容而专注于格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好像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他们遇到实际问题时的茫然与困惑。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有“炊具”而没有米,相信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好饭来。[3]因此,我在给学生讲解内容之前会根据专业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材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给文秘专业的学生讲解会议记录时,我会找来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公司企业的会议记录范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召开一次小型会议,让学生在学的同时加以动手练习。

  2.2摒弃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方式,采取互动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应用文应用文,其最大的特点及优点就是“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的学生坐在板凳上竖着耳朵听的静态模式,让学生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理解文体、熟悉文体,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教学生学习“请示”、“批复”两种文体时,会事先准备好材料,在基础知识讲解完毕的同时,让学生分成上下两级,下级根据所给的材料给上级写“请示”,上级收到后,有针对性地“批复”给下级、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两种文体写作时的要求及语气特点,并结合学生行文时出现的问题加以讲解。一堂课下来学生都保持了充沛的精力,觉得很好玩,教学效果良好。说到应用文教学的趣味性,无论如何是不能与小说、诗歌等文学性写作相比的,但我们不妨设计一些巧妙地手段以增强应用文教学的趣味性。如,讲到书信时,可以用古时的卓文君是如何用一封精彩的顺逆诗挽救了一段婚姻的故事导入教学,让学生感叹书信的神奇力量。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文艺汇演、运动会等,配合课堂教学。教师只要在日常教学之外注意观察、善于利用,随时都可以找到让学生练笔的机会。在我们的校园中,宣传栏里的海报、通知、启事、就业信息、招生简章、管理规定等,都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鲜活的应用文写作范文,我们可以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模仿练习。此外,在张贴出来的文章中,也不乏存在一些不足和错误之处,我们也可以利用起来,让学生们充当实习医生进行初步“病文诊断”,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这时,老师可以扮演主治医生的角色,对于学生提出的修改意见加以点拨和指导。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往往印象深刻,同时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3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过程的生机和活力

  现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带来了福音。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声、像、图、文、色于一体,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任何教材、教师甚至是任何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随着计算机知识及设备的普及与完善,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应该“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和枯燥的单一色调。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很多文体的写作过程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如行政公文中的各类文书,都是通过电脑打印出来然后发放的,所以,当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要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联系起来。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使用教学课件,把一些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成一些写作情景,讲解理论知识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范文,这些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以往非课本例文难以演示的问题,从而很好地把教学内容浓缩提纯,提高了教学效率。其次,在丰富的网络技术和资源的基础上,搭建网络应用写作教学平台,构建网络互动教学新模式。利用网络的广泛性,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堂之外,通过网络,如BBS论坛、博客、QQ的聊天室、电子邮箱、微信等开展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包括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或就某些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讨论,通过这些新鲜的方法,很好地拓展了师生间的交往,跟以往严肃的课堂师生关系相比较,网络交流少了些拘谨,多了份师生友谊。学生间的互动主要包括发表自己的作品,分析、点评他人的作品等,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通过阅读他人的文章,扩大了视野。另外,教师可以在工作之余,结合教学工作积极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如应用写作资料库平台、师生课外交流平台、网络备课平台、作业和成绩管理平台等。

  2.4建立健全应用写作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的考评主要是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这种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立即加以改善。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学生平时的学习与作业练习,网络交流情况、技能训练以及期末的成绩考核等方面,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再是考前花大力气死记硬背,而是注重平时的写作交流与训练。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更公正、更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应用文教学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艺术,作为一名应用文教师,不仅是要教授给他们应用文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地写作技能,因此,要多在教学模式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把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多样、更生动、也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高尚卿.加强高职应用写作课的实践教学[J].语文学刊,20xx(7):112—114.

  [2]岳鲁.提高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之我见[J].辽宁高职学报,20xx(1):45—47.

  [3]李纯明.浅谈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1):68—69.

高职应用文写作3

  高职通识教育研究的勃兴,源自于高职教育对于实现“职业”与“理想”之间和谐、完美统一的心理期许。高职教育“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但人是一种自我与外部世界恒久矛盾着的二重存在:人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展开个体生命,人是一种自然、自由的存在,但人又生存于具体的现实环境中;人既作为纯粹意义上的人活着,但又必须作为某种特定性质的职业人、专业人而存在着。人作为二重性的存在,构成了个体生命发展的张力。高职通识教育的意义就是如何通过教育的力量来弥合作为职业人和理想人之间的缝隙并保持作为二重性存在之张力的平衡。换言之,通识教育语境下的高职教育,其实质就是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职业与情感、现实与理想之间和谐完满的教育。为了实现这一和谐与完满,找到一条联通“职业”与“理想”之间的通达之道,成为高职通识教育成功的关键。

  财经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或专业拓展课,它既承担了对学生财经应用文写作技能训练的任务,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同时也肩负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使命,具有通识的意义。以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探索高职教育的“通达”之道,有举一反三之便。

  一、“通”“专”结合,将通识理念贯穿整个课程体系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常常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分离开来,所以也就有通识教育是否会“淡化专业”的疑惑。现行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通常表现为两大模块三层次的结构内容。

  泾渭分明的两大模块三层次的结构所呈现的高职课程体系很容易让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就是由专业课和公共课(通识课)两大块内容构成,这也是造成“专业”与“通识”之间“强弱”、“浓淡”之说的缘由之一。事实上,这两大模块三层次的结构所呈现的每一部分每一单元的每一门课程之间是互相关联、息息相通的。如财经应用文写作,从课程体系看是属于第一模块的,但从内容上分析,它同时又兼有第二模块的特性。所以说,确立高职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观念非常重要。各门课程所构成的完整课程体系,它们共同承担培养高职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至获得人生幸福的终极任务。

  二、以“通”“专”为要旨,改革课程内容

  “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乃在于其承载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也就是以通识培育通人——而非通才——即培养完整的人”。在这样的理念下的高职教育一方面应充分体现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通”“专”为要旨的高职课程改革就是在满足学生对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求,是一种现实与理想完满和谐的教育。

  以财经应用文写作为例,作为高职经济类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关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同时也包含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以“通”“专”为要旨的课程内容改革,就是既注重学生的素质养成,又兼顾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具体到课程内容的改革,就是要在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段落、文字、标点等基本功训练的前提下,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的目标,针对未来岗位和现实生活的需求,设计符合各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

  三、以“通”致“达”,优化课程教学方案

  通识教育的要义是求“通”,高职通识教育不是简单的“专业”外的知识越多越好,而是看一个人对所学知识的整合与融会贯通的能力如何。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追求课程与课程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通达之道成为高职通识教育的不二之途。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花大力气:

  ( 一 ) 抓住课程内容的本质特征,注重深度挖掘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基本方针,决定了高职通识教育的纵向挖掘也必须围绕养成职业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因此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也就有其显著的特点,即纵向挖掘的重点不在于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而重在课程内容与职业或岗位之间的能力迁移,厘清课程内容的逻辑原点,以及各层次间的逻辑顺序,寻求由理论到实践,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途径,是深度挖掘的重点。以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为例,基于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纵向挖掘,首先应该确立以岗位为基点,以文本沟通为逻辑起点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每一个文本的训练也均围绕其逻辑起点和逻辑顺序,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如求职信的写作,作为事务性文书,应聘岗位是该文本写作的逻辑起点。据此,也就规定了文本写作所必须包含的内容,依次是应聘岗位、获取岗位信息的来源、胜任工作的条件(专业背景、能力、素质、态度等)、表示面谈的愿望、提醒收信人查看所附简历,并请求对方进一步回应等内容。又如借条的写作,作为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凭证性条据,凭据性、证明性是该文本写作的逻辑起点。据此,也规定了该文本写作所必须包含的内容,如:当事人的法定全名、金额的大小写、借还款的具体年月日以及利息、生效标记等。任何学习内容均有其规律性及其逻辑起点,结合生活工作情景,找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联作为纵向挖掘的通道,是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案优化的有效途径。

  (二)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注重横向开拓

  横向开拓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融会贯通,不仅体现通识教育的“通”,也是职业能力的核心部分。“通识教育不是简单地说知识越多越好 ,而更重要的是看这个人的知识结构是不是一个融会贯通的整体。”如果一位老师能注重横向开拓,那么即使他仅仅教的是数学,也能让学生体悟到贯穿于整个自然科学的规律,甚或是文科课程也一样通用的思想和科学精神。还以财经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教学为例,克服单向度的教学思维模式,将课程教学与财经工作的核心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是本课程教学横向开拓的重要途径。如在文本写作的过程中把文字书写作为成绩评判的指标之一,以此训练财经类学生的手工记账能力;以财经类文本的格式训练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财经类文本的阅读分析为重点,兼以文学类文本的对照阅读和欣赏,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等等。总之,通过打通各课程之间的壁垒,找到课程与课程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通达”之旨。

高职应用文写作4

  摘要:许多学校应用写作的教学仍是传统的以教师唱“主角”的“讲授型”和“单一型”的模式,如何走出当前应用写作教学的误区,突出应用写作的特性,突破不适应当前需要的教学定势,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应用写作的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

  社会经济和劳动就业结构的变革,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提高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入改革、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作为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写作,更显示其重要性。正如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应用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课、能力课,应用文是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体,如何更好地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服务,已成为从事应用文写作课教学的教师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许多学校应用写作的教学仍是传统的以教师唱“主角”的“讲授型”和“单一型”的模式,如何走出当前应用写作教学的误区,突出应用写作的特性,突破不适应当前需要的教学定势,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应用写作的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下结合个人的实践,谈谈个人从事该门课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 掌握扎实的写作理论知识是学好应用文的前提之一

  毋庸置疑应用文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同文艺作品相比,既无形象性,又很少趣味性。再加上学生初次接受很难一下便把应用文纳入原有的语文知识结构中,在文种上也不易变通。因此,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的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及其写作,成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体会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选择好每节课的突破点,化难为易,当好设计师。

  应用文每一章节涉及的内容都较为广泛。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反复理解教材内容;其次根据情况,灵活应用,做到经纬分明,重点突出。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既要做到重点突出,又要顾及到面的知识,因而教师成了至关重要的设计师,必须把每一章节的内容做一个科学的安排,让学生在主次分明中获得知识。比如在行政公文这一章,这是应用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公文的写作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有政治思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及社会知识等诸方面的素质。但就本章来讲,学生重点掌握的是公文的结构样式及其内容的写作。其结构样式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一一死记硬背很容易出现差错。因此,我在讲此章的知识点时,直接从公文的结构样式出发,首先在黑板上设计一张“公文纸”,然后按公文结构样式的要求和包含的内容填入“公文纸”上规定的位置,再用不同颜色把选择和规定项目加以区别,这样可以把较繁杂的内容直观的表现出来,学生学起来也就比较容易。当然其它章节仍可以创造出一种比较便捷而又直观的教学方法,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比较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应用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让他们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中掌握一些文体的特点和写法,以加强他们的记忆力,如请示和报告,很容易混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二者的相同点是均属上行文,不同有四点:写作动机不同、写作侧重点不同、写作时间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再通过让学生列表整理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对请示和报告的区别就一目了然,想再混淆都难。这样自然会加深印象,也就能准确的掌握各自的特点。此外,应用文中还有许多章节可运用这种方法。如在讲通知的种类时,就着重评点几种常用的通知在告知范围和内容性质方面的区别,并列举了公文中的任免和聘用干部的通知与一般会议通知的实例。在讲计划时,可将本章中几种不同文种(要点、意见、方案等等)进行比较,分析其作用、目的地、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对于较容易混淆的,如:调查报告和总结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等,这类文体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识同辩异,更好地掌握文体的特点。总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他们在比较中掌握每种文种的不同个性,既加深了理解,又能增加求知欲,拓宽知识面,在教学生“学会”的过程中,也教会了学生“会学”。

  3、运用互动法,使文种之间互相渗透。

  应用写作的文种很多,但不是孤立的,利用文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促成文种与文种的互动。

  有的文种之间是对应关系,如请示与批复、函与复函、计划与总结、起诉状与答辩状等,这一类的应用文体,可以成对的进行讲解和训练,先让学生写了前一种文体,然后让同学之间互相对应写作,这种“就地取材”的训练方法,既让学生练习了写作格式和技巧,同时让学生变换角色,用心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态和需要对写作内容和语言的影响,也增加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给学生材料,让学生写出一份“请示”,让学生体会上行文的写作特点,然后把写好的“请示”随意的发给学生,针对拿到的“请示”写一份“批复”,再体会下行文的语气和写作特点,然后结合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讲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很兴奋,觉得有意思,甚至“好玩儿”,寓教于乐,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素养培养,转变纯理论传授教学观念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应用文写作提出了内容实用的广泛性和文体多样性的要求。应用写作内容涉及面极广,所以要写好应用文必须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笔者认为应用写作的格式只是一个“壳”,是一种形式,不能单独存在,是为所要表达的内容服务的。在应用写作的教学中,如果只是脱离内容讲写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异于隔靴搔痒,当学生遇到实际情况时仍会困惑、茫然。在学生的头脑中首先有了欲表达的内容,又掌握了必要的写作技巧,写作才能成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相当于写作的内容,“炊具”相当于写作的格式,烹饪技巧相当于写作的技巧,烹饪过程相当于写作的过程。让每个优秀的厨师精通各种粮食和蔬菜的种植和特性是不可能的,厨师只需备好各种材料即可施展技艺。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多种素养。针对现实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贯穿一种素养意识,即在传播应用文写作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个写作者应具备的各种素养,理论素养,业务素养,心理素养等。同样,讲授应用写作的老师也不可能精通要写的所有内容,要教好写作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与相关的课程互动。讲授“演讲稿”的写作时,可以与教公共关系的老师台作,学生在“公共关系”课上学完“演讲”的内容和礼仪要求后,结合公共关系课的演讲题目,趁热打铁,讲授“演讲稿”的写作,这样学生对“演讲”有了整体的认识,演讲稿的写作就可以有的放矢,学生写完演讲稿后,与“公共关系”课的老师联合组织学生举行一次小型的演讲赛,由应用写作老师评判学生的演讲稿的写作质量,由公共关系老师从形式上评判演讲的水平,使学生在演讲中,既领悟了演讲的技巧,又学会了演讲稿的写作技巧。“经济合同”的写作中牵扯到许多经济法的内容,可以与“法律基础”课互动;审计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专业性比较强,可以与“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课互动等等。这样,课程之间得到了互补和共长,还节约了课时,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箭双雕。

  三、立体模拟,系统导练

  在以往的应用文写作课上主张学生多练,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岂不知题目越多越好的“题海战术”,那样会使学生感到“苦海无边”而产生“弃学是岸”的念头。练,要有导有引,导是主导,引是引趣。这就给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既要有理论性又要有趣味性,既要注重理论又要加强实践。“写作”即是写写作作,不写不作,是无法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躬行方知写作,应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缺少实践环节,只能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车的,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 引导启迪,使教学主客体之间互动起来。

  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交流合作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帮助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个人生活背景和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角度不同,写作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听老师讲授,更重要的是自己去思考、体验和建构,还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引导、启迪。在教师的策划和组织下,学生在一起讨论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环境,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共享,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讨论、交流的方式还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提高吸收知识的能力。如讲到平行文“函”,我们假定学生临近期终考试,可是出现了不规则的停电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让学生代表学院拟写一份函给当地的供电局,先把一个学生写的函投影到屏幕上,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从函的标题、受文者、正文的诸项内容到函的结语、落款、成文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由发言,反复补充、不断争论,最后根据讨论结果,让每个学生起草一份函,学生就可以胸有成竹的写出规范、完整的函。学生不仅学会了一种文体的写作方法,还明白了“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体会到了应用文的“实用性”。再如简报的版面设计要求很严格,内容可以由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这样的文体也适合把学生分几个小组,他们内部分工,集体设计、排版、撰写,最后完成。笔者做过比较,有单个学生分别完成,从版面的安排到写作的格式,内容的设计与写作完全正确的极少,经过合作完成的简报往往比较完善,学生在合作制作过程中,领会更多,更细的知识点。

  2、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建立应用写作模拟实验室。

  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协调配合,制发文件、办理公务、谈生意签合同、订计划作总结等,与实际密切结合。如“发文处理”的操作性非常强,教师讲完了其程序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草拟、会商、核稿、签发、注发、缮印、校对、用印、签署、分装、传递到立卷、归档、销毁,进行流水线作业,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立体地把一整套工序完成,变抽象、繁杂、枯燥的理论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学生走向社会后就可以轻车熟路的授入到工作中去,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的需求。写作模拟室不仅巩固了写作理论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应变能力。

  3、采用情境模拟法,缩短学校与社会的差距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中成长。

  在讲操作性强的应用文,如求职信、会议记录等文种时,让学生现场扮演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应用文的办事员、秘书人员针对某一事务的处理和处置,或口头,或怎么笔头在规定情境中完成写作;练习给上级写汇报材料,让同学们作现场口头汇报,领导作报告,同学们做现场记录等,使说写结合,丰富教学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

  除课内练习外,适当加强课外练笔,指导学生将所学文体在日常生中加以实际运用,如给亲朋好友写信,给学校广播战、黑板报写稿,订计划,写总结,针对校园中违纪事项或好人好事写通报,为自己家乡的土特产品写广告,针对校内学生进行消费调查。这样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架设了知识能力的转化的桥梁,学生们写出质量较高的应用文的同时,更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四、以评代讲,讲评相融,在作业评析中升华学生的写作能力

  应用文写作课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写作上,只有学会了写作,才可以称得上学好。因此在教学中一般采取的是“教师讲读一一学生练习一一评析作业一一自我改正”这四个环节。其中评析作业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成功的作业评析,是把学生写作活动升华一个层次的重要阶段。在具体实施教学要求时,要研究学生作业的总体情况确定本次作业评析所要解决的的问题,慎重选取方能达到评析的预期效果。一般情况下选取中等偏上的作业,优秀作业更佳。因为即使是优秀的作业,也往往瑕瑜互见。若文中之“瑜”为他人所难见,“瑕”又为他人所多见的优秀习作则更有典型性。这样的例文既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效法学习,又可在美中不足的探索中,解决共同的问题,找到修改途径。这样的评析,可以把学生的写作实践从整体上再提高一步,因为这个评析过程不是孤立的。一方面结合所学的文体理论进行的评析,既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的直观感受,并内化为个人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修改自己的作业找到了可供借鉴的范例。

  应用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课堂上的分分秒秒,传授给他们理论知识,还要根据不同情况善于创造情境并只有这样,才能把“应用写作”课变得更生动、更多样,也更有成效。

高职应用文写作5

  摘 要: 英语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英语应用文写作又是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如何提高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而言尤显重要。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了解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特别是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实际困难,为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案提供参考。

  1.引言

  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除了通过听说学习语言,更要通过用英语进行书写深入理解词汇的用法、语句的构成,进行语句的训练和创造,产出新的语句。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学生需要掌握如何用英语写出实际需要的各种文体的文章。教育部高教司20xx年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使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考虑到高职学生的需求和高职高专英语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探求解决英语写作教学难问题的方法,我们于20xx年秋季学期对我院20xx级5个专业10个班级的350名学生进行了“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问卷调查。

  2.调查对象、目的与方式

  (1)调查对象

  20xx级5个专业10个班级的学生。

  (2)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我院学生的英语应用文写作水平,推进我院的英语教学改革,使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自主写作的目的。

  (3)调查方式

  设计了十个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19份,有效率为91.14%。调查内容分为三部分:对自身英语应用文写作情况的认知程度;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态度与习惯;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的看法。

  3.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 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态度与习惯(%)

  从表1看,96%的学生都认为应用文写作重要。在没有老师布置的情况下主动练习写作的不到5%,在统计学上可以认为高职高专学生(所调查群体)在课堂之外不练习写作,而56%的学生在写作时根本不列提纲便盲目进行。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英语应用文的写作上,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态度和习惯都存在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基于此,我们将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能根据提示写出简单的短文和应用文,培养学生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表2 高职高专学生对自身英语应用文写作情况的认知程度(%)

  从数据看,被调查的319位学生没有过高估计自己的英语水平,76.18%对自己英语应用文写作水平的评价并不乐观,约79%的学生觉得对英语应用文体掌握不太熟或一点不熟。归其原因,学生语言质量不过关,语法错误多,用词用句不规范。语法错误在词语上体现最多的就是用词有误和搭配错误。用词错误是指实意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误用。搭配错误主要体现在各类词组短语惯用法上,当然还有拼写错误。在句子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缺少主语、主谓不一致、主从句时态不一致、从句引导词误用、固定句式错用等。学生的作文中还有很多中国式英语,以及大量非正式用法。

  表3 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的看法(%)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学生基础不是很好,但却希望老师用英语或多用英语授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也说明,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授课语言的方向没有偏离,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上,所调查的学生大多数选择折中的方法。在使用何种语言教学上,54.55%的学生认为英汉对半较好,在课堂上也认为讲练对半较好。关于老师多讲好还是学生多练好这个问题,学生的选择表明教师“满堂灌”或多讲是行不通的,只有讲练结合并倾向于多练才是出路。从调查结果来看,80%以上的学生认为每个单元均应安排一种应用文体的写作。从这三个调查问题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有学好应用文写作的良好愿望,但对自己对于英语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持否定态度。其原因可能有二:学生基础差;教师在方法上还有待改进。应用文体的写作,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是基本要求。可以说,课堂上进行应用文体的写作是大势所趋。

  4.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我院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文写作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次调查问卷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在明白自身英语水平和清楚自身问题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应用文写作所做出的努力很少。毋庸置疑,我们进行英语应用文写作问卷调查只是初步阶段,有待于深入。英语写作不同于汉语写作,不能按汉语的思维模式进行作文,因此学生初步学会了某种写作技巧或模式,不管这种技巧或模式是否适合学生个体,就要求他们很快能够熟练地写出很好的应用文或作文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英语写作课教学必须体现实用性,教的内容要满足学生岗位的需求,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用得着,学以致用是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最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1)在教学内容上能够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所取舍,有所侧重;(2)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英语应用文写作的练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3)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对词汇与语法的掌控能力。

  5.结语

  英语应用文写作展示的是英语综合实力,需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底,准确简明地传达有关的信息。英语应用文写作比母语写作多了一个思维习惯和文化差异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对课堂训练的设计和训练方法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课堂设计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处理好理论与实践、语言与文化、内容与实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xx.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1996.

  [3]束定芳.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

  [4]欧求忠.高职英语写作课教学实验与问卷抽样调查报告.职业教育研究,20xx.12.

  [5]王檬檬.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训练方法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报,20xx.12.

  [6]李桂波.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方法的实证研究[J].工会论坛,20xx,15(4).

高职应用文写作6

  摘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改变高职教育教学中近年来忽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倾向。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定位,找准教学改革突破口,解决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 应用文写作 教学改革

  一、问题提出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在强调技能训练的高职教育中受到冷落

  高职教育强调技能训练和应用技术的掌握,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在某些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正象其他人文学科一样,有渐渐被忽视的倾向,这一点应当引起职业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二)教材内容陈旧

  一些应用文写作教材多年使用一个固定套式,按文种排列,内容是概念——结构——方法——注意事项——例文,十分枯燥。入选的例文不足。例文的内容缺乏时代气息。

  (三)教学方法简单呆板

  应用文写作规范化和程式化比较突出,因此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受到束缚,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讲授,把原本应该多训练、多实践的课程讲得十分僵化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考试方式单一

  按着传统的教材,势必很难摆脱传统的教法,即使有一点点教法方面的改进也只停留在表面,那么考核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方式方法也往往拘泥于传统的考试形式上。

  (五)学生厌学

  学生厌学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原因是懒于思考和动笔,客观原因主要是强调专业动手能力训练的同时忽视理论教学和学习的导向,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包括某些学校对应用文写作不重视,教材教法也是造成学生厌学问题的重要原因。

  (六)人才奇缺

  用人单位反馈,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动手容易动笔难”,甚至写不出合格的应用文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二、改革措施

  (一)解决高职教育教学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定位问题

  在高职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把握应是定位的要点,教材使用、学时安排、采用教法、选取例文、实践训练等环节都应围绕这一要点进行。

  (二)改变高职教学中近年来忽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倾向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更是社会或企业从业人员的竞争需求。一个人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事务语言的使用技巧、架构一篇应用文的基本技能需要足够的教育积累和经验积累,一篇成功的社会市场调查或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长期人文学科教育和市场经验厚积薄发的结果,而应用文写作教学在培养和训练学生应用文写作技巧的同时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有效提高。

  (三)解决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中的具体问题

  1.解决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应用文写作理论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杂、旧。

  (1)“杂”,即教学内容有的随意拼凑;有的面面俱到,刻意求全,内容庞杂。

  (2)“旧”,即一是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师授课脱离实际;二是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相对陈旧,课型单一,几乎是清一色的讲授课,远离多媒体技术或者对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不充分;三是考试方式及题型相对陈旧,多年来习惯于闭卷、笔试、作文。

  2.找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1)教学内容界定

  即教学内容深度、广度与角度的限定。一是优化选用或者编写的教材质量,杜绝选用教材的随意性;二是依据教育对象的需求,确定教学深度与具体教学目标。 (2)进行课程整合

  依据不同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把与专业有关课程内容和必要的内容进行重组,选择具有系统性的课程内容,可以形成适合不同专业使用的内部教材和教参。

  (3)增加实践教学

  应用文写作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有某些相似之处,都要突出其“应用”性利用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将专业课程的某些教学手段移入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来。依据培养和造就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根本需求,决定了必须把实践教学纳入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出进行实际写作训练的教学实践。其目的是切实加强从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基本功训练,增强人才的职业适应性。

  (4)改进教学方法

  应用文写作教学与许多专业课程一样离不开“操作”与“实践”,在充分采用我国职业教育常用的某些教学方法即讲授法、模拟法、案例法、模块法、岗位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的同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和通过模拟实践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深入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多变,学生才能学习兴趣盎然。

  (5)改革考核方式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被充分利用,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考试考核方式仍然因循守旧,有些教师表面在进行着教学改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却调动不起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连学习愿望也淡漠了。考试方式的灵活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优化应用文写作的教师队伍

  即优化教师本身理论教学水平与写作应用文的能力,改变凡是语文教师就能讲授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观念,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性

  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将涉及诸多方面和层面,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和调整一些具体问题,仅靠任课教师或者基础部和教研室很难实现改革目标,因此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改革方案是完成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

  2.系统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境和问题不是单一的教师问题或者教法问题,我们所看到的是各种问题的表现形式,仅仅解决教材问题、教师问题或者教法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改革也应是一个系统工程,能否系统地、全面地解决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改革的关键。

  3.具体性

  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应避免浮在面上或者流于形式,其改革的实质和根本应突出一个“用”字,教师队伍建设应突出一个“专”字,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突出一个“变”字,知识讲授应突出一个“精”字,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要突出一个“辅”字,考试考核应突出一个“活”字。

  4.实效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考试考核成绩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是检验教学改革实效性的依据,建立学生结业考试考核档案,加强对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考核,以系部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职场状况跟踪调查并建立档案。

高职应用文写作7

  摘 要:高职高专培养对象的特点要求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有更强的应用性,让学生获得应有的身份意识是解决教学困难的重要突破点,分析学生缺乏身份意识的原因,通过实例教学帮助学生获得身份意识,学生才能有所收获和拓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身份意识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高职高专层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高职教育中,肩负着培养学生未来岗位工作所必需的文书写作和书面沟通能力的重要任务。但在具体教学中,因为学生自身在社会常识、言语表达和逻辑思维等综合素质上的欠缺,传统侧重文体学知识介绍的教学模式显得过于枯燥,特别是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经过文种的文体学特征介绍、文种结构和例文示范后,学生的习作依然会出现千奇百怪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使后一步的习作修改环节很难有效展开——教师被各种问题弄得手足无措,学生也失去修改的方向和信心,使得学生的独立习作常常只能停留在对例文的照抄或替代性改写上,无法满足应用文书针对具体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的根本要求。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以任务指导的教学模式替代知识介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身份意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一、学生身份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影响

  高职高专的学生,虽然毕业后的出路和本科学生最大的不同

  就在于其更强的实践性和应用能力,但在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上,大多数学生却和接受本科教育的学生起点一样——之前仅通过语文课程中的小应用文写作获得应用文书的基本概念,在进入高等教育前基本缺少踏入社会获得书本外的灵活应用能力。虽然相对本科生而言,他们未来接触到更强调逻辑性和规范性的行政公文的机会相对较少,理性思维上的缺乏不是主要的障碍,但是在分析应对具体问题中所需要的应对能力的欠缺就显得亟待提升了。而中学阶段强调个人自我观点和情感表达的写作训练,以及应用文照搬格式的教学模式已经给学生打上深刻烙印,一旦动笔,就要自动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评论员的角色中,以自以为很正式的语气使

  用些自己都不明所以的“大词”开始洋洋洒洒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写出一大篇无关解决问题的主观情绪极强的“废话”还自我感觉良好,面对这样的习作,教师基本上是无从改起。更有甚者是有些学生甚至提出范文过于枯燥没有文采、没有感染力的观点,这些都是没有充分认识应用文书写作和个人写作区别的谬见,要改变这些固有的错误印象,首先就要让学生具备身份意识的观念,学会从特定的社会角色身份角度进入文书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场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不是随意地大放厥词。

  二、培养身份意识的训练实例

  为了强调实践应用性,教学中要安排更多设定情境的实例训练,特别是身份意识,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文书应用者的处境和目的,以下就举一实例来说明身份意识训练的必要性,此案例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社区学院的《商务写作》课程:情境是文书应用者所负责的工作项目的数据在公司会议上被同事错误地引用,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情境给该同事发一封邮件来澄清这件事。

  在要求学生进行习作前,通过视频形式将原课程里的例文给学生演示一次,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带入到这个职场人的身份里给同事写这封邮件。和过往知识介绍模式相比,这种具体情境下的写作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更大,写作时对范文的依赖程度更小,更有自主发挥的主动性。但也因为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想当然,对范文的优点常是很难自觉领悟的,在具体训练中发现,在学生自己动笔之前对范文的优点进行点评效果并不好,而等到学生写完后,对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典型分析后,再总结范文的优点学生收获更大。

  学生的初次习作中出现的最集中的问题就是身份意识的吻合度不够,主要有以下几种偏误:

  (1)重点放在对数据出错这一事件会引发的后果不断推演,强调对方的这一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重点放在回忆两人私交、强调友谊至上、批评对方不应为蝇头小利损毁感情。

  (3)重点放在表明严正抗议,表示对对方的诋毁行为没有惧怕,表示要通过上报领导甚至诉诸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学生出现上述可笑幼稚的错误都是他们现有社会常识和情商的反映,而这些,也正是未来可能妨害他们工作进步的因素,这些细节都是岗位要求的综合能力的内容,却也是理论课堂里很难涉及的层面。在实际教学中,针对这些想当然的错误进行分析矫正,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环节。接下来对上述三种主要的错误身份立场进行以下点评:

  针对第一种,向学生强调应用文书写作的出发点是为对方考虑,因为如果对方看过后发觉与自己无关要么不会看完要么可以完全的置之不理。不断地强调对自己的影响,对读者而言既无利也无害,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头脑简单;而第二种则是学生人际关系模式简单化的直接投射,在他们的观念里除了长辈外基本就是朋友关系,友谊至上几乎是他们唯一的价值标准,让他们明白社会生活中的友谊关系其实并不是主体,更多情况下是竞争关系或是竞合关系,他们也就能理解和同事攀亲谈感情是多么行不通的想法了;第三种应对方式看起来很有保护自我利益的意识,也很强硬,但小题大做动辄上纲上线也是无能软弱的表现,还是会被人小视,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最后归结下来,这三类看似各自不同的错误其实有着共同的思维出发点——还是强调个人,强调情感因素,还是过往个人文字表达留下的习惯。

  再强调应用文书解决问题而非发泄情绪、强调组织身份淡化个人恩怨的基本原则后再向学生分析范文的优点,学生就能体会到范文的老道和理性。

  范文从头至尾都在强调整体利益,谈到错误数据可能对公司策略的错误影响,谈到同事应该有为公司发展努力的共同目标,这就跳出了个人恩怨的小圈子,而是一个理性的职业人形象,也没有负面委屈的情绪,而是提供详尽资料证明对方在会议上使用资料出现偏差,并积极约谈弥补错误数据可能带来的失误和损失。

  对范文优点点评后,再把范文以Word形式板演,要求学生再次修改之前的习作,学生基本上就能把握这封邮件的写作要点了。

  三、培养身份意识的收效和困难

  通过强调身份意识这一写作任务,在教学中最直观的收效是对学生的习作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更正和点评。通过之前学生自己想当然写出的错误例子对照,学生对看似简单的范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应用文书言简意赅的客观表述有了真切的体会。对应用文书写作的目的和困难也有了更细腻的认识,认识到好的应用文并不是简单的能有规范的格式、能使用规范用语或者专门词语,更重要的在于应景,能找到当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而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角度是什么,当事人又能通过怎样符合身份的途径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此外,对应用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身份带入的方式来理解,而不是以往的死记硬背了。针对身份意识而言,在行文方向上的错误明显少了。以往对每一文种的行文方向,学生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在使用时仍然无法避免诸如在上行文中使用命令要求的语气的错误,强调身份意识后,学生在写作时心里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沟通对象,哪些话该说、该怎么说才更有效,这些过去必须教师反复强调的问题就能被他们自己应对解决了。

  当然,身份意识的获得绝不是课堂几次案例分析就能达成的,它需要是一贯理性积极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习惯。课堂上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当地、当事人的处境和根本矛盾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哪怕一样的矛盾,身处不同角色要在文书中强化和弱化的要素也不尽相同。身份意识的训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训练中也有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甚至认为授课教师故意把本来依葫芦画瓢的应用文复杂化。作为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见缝插针地提示学生进行身份意识的代入训练,哪怕课堂上没有办法给予更深入的分析,对培养学生自主自觉地在实践中体悟该有的身份意识都是意义非凡的。

【高职应用文写作】相关文章:

应用文写作贺信09-12

应用文写作·总结07-20

应用文写作总结06-09

应用文写作基础02-16

应用文写作的语言12-14

应用文写作教案12-14

应用文写作格式11-08

应用文写作格式大全07-14

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总结06-26

应用文写作个人总结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