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结婚祝词
古人结婚都说什么祝词?古人结婚祝词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古人结婚祝词,欢迎阅读参考。
民国结婚证书上的祝词
我国乃礼仪之邦,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礼”字。
相传“三皇五帝”时期的伏羲在结婚时创造性地为新娘披上了一块兽皮,于是之后部落结婚都争相效仿这一做法,中国最早的婚礼习俗便由此形成。
《礼记·婚义》谓:“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名焉。
必以婚者,取其阳来阴往之义,日入后二刻半为昏。”
《仪礼·士昏礼》谓:“昏礼下达。”
古人认为黄昏时刻阳气消退而阴气上升,为阴阳交古之时,因而会选在黄昏之时行夫妻结合之礼,称为“昏礼”,这便是如今的“婚礼”。
中国最早出现的由官方颁发的结婚证则出现在清朝,称为“龙凤帖”。
男女在订亲之后的7至10天,双方应当去当地县衙领取龙凤官帖并纳税交款。
帖上的内容包括:定婚人的姓名、年龄,双方家长、主婚人和媒人的.姓名,而且均需签押、盖章,以示郑重。
经官府认可,盖上大印,证明婚姻已经取得合法手续。
到了民国时期,结婚证书上大多印有“偕老百年”、“百年好合”、“以白头之约”等美好祝愿,以及男女双方的姓名、生日时辰、证婚人、介绍人等内容。
此时的结婚证书上女方姓名完整,开始体现出男女双方地位的平等以及对婚姻自由的追求。
结婚证是良缘永结的伊始,是两姓联姻的证物;是双方共结连理、风雨同舟的意愿,更是男女盟订齐眉、同心偕老的承诺。
民国结婚证书上的祝词特别典雅清新,令人对婚姻心生向往。
古人婚礼祝词【1】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好将红叶之盟,栽明鸳谱。
此证。
古人婚礼祝词【1】
一阳初动,二姓和谐,请三多,
具四美,五世其倡征风卜。
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凑八音,
歌九和,十全无缺鸳鸯和。
古人婚礼祝词【2】
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
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
古人婚礼祝词【3】
从兹缔结良缘,订成佳偶,赤绳早系,白首永偕,花好月圆,欣燕尔之,将泳海枯石烂,指鸳侣而先盟,谨订此约。
古人婚礼祝词【4】
礼同掌判,合二姓以嘉姻,诗咏宜家,敦百年之静好,此证!
古人婚礼祝词【5】
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
诗咏关雎,雅歌麟趾。
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
同心同德,宜室宜家。
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
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
此证!
古人婚礼祝词【6】
古风今韵,相映成趣,珠连壁合,天作之美!
古人婚礼祝词【7】
还有陶行知先生的:
天也欢喜,地也欢喜,人也欢喜。
欢喜我遇到了我,我遇到了你。
当时是你心里有了一个我,我心里有了一个你。
从今后是朝朝暮暮在一起,地久天长,同心比翼,相敬相爱相扶持,偶然发点小脾气也要规劝勉励,在工作中学习,在服务上努力,追求真理抗战到底,为着大我,忘却小己,直等到最后胜利再从容生一两个孩子,一半儿像我,一半儿像你。
结婚人:陶行知 吴树青
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凤凰山育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