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交际礼仪文书>倡议书>资助贫困生倡议书

资助贫困生倡议书

时间:2017-05-10 18:00:46 倡议书 我要投稿

资助贫困生倡议书

  让我们传播需要一份爱,关于倡议书怎么写呢?以下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供您写作!

资助贫困生倡议书

  资助贫困生倡议书一

  亲爱的同学们:

  在我们的校园里,贫困生占了一定的比例,他们家境贫寒,他们吃苦耐劳,他们渴望别人的关心,他们比正常人成才更多一份磨难--在他们中间,有父母亲双亡的,有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家庭的,有家庭成员中患重病或残疾的,有失去顶梁的爸爸或慈爱的妈妈的……

  他们家庭收入微薄,每日三餐都成了问题,为此他们正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经济压力.虽然学校及社会各界作了大量工作,学校通过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等系列措施,使众多贫困学生得到帮助,

  得以维持学业.但是,由于财力有限,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仍不能完全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仍有许多贫困学生需要持久帮助.

  在我们的社区里,孤寡老人因为膝下无子或子女不孝而需要赡养.有这样一个场景:两位老奶奶为了捡一些废纸而引起了争执.其中有一位老奶奶瘦得只剩下骨头外包着一层皮,脸上布满了皱纹,

  眼神是那么痛苦和无助.她在不停的诉说着,可是我们没人听得懂--她不能说话,而只能"伊伊哎哎.…"的诉说,眼里闪烁着泪珠…困难的家庭需要你们的爱心,和谐的社会需要你们的支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请献出您的一点爱心,为帮助每一位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做贡献,为孤寡老人送去一丝暖意.虽然捐助的数量是有价的,但爱心却是无价的.我们呼吁:同学们,请伸出您的双手,奉献您的爱心,让您的名字早日书写在永春三中爱心行动的丰碑上.

  您的善款,校学生会爱心助贫基金会将主要用于资助我校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蓬壶镇部分生活贫困的孤寡老人,关于款项使用的详细情况,我们将及时公布.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带来希望!让三千六百多名学子共同行动起来,您的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学生一生的希望! 足以抚慰每个孤寡老人的心灵!

  资助贫困生倡议书二

  据统计全国仍有几千万家庭贫困学生读不起书。

  虽然全国已基本实现了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可仍有许多学生无法支付那微溥的生活费与学习用品费,政府在努力转变着这些,但在我们这个拥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凭着仅仅开放三十年的国家经济能力,在一定的时间里还不能正真意义上地解决这些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

  我们希望那些家庭贫寒的孩子能上的起学,从而整体提高中国人口的文化总水平。

  综上所述,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爱心1站全体成员倡议,全校以班级为单位资助一个贫困学生,班级大学生自愿每月定期为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截至2010年,南财在校生超过2XX人,以50名学生一个班级计算,共有456个班级,每班每人每月资助2元人民币,每月给予受助贫困学生的生活费便有100元,从经济便有456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同时这些贫困学生还能得到大学生的知识教育,“班对一”结对子,帮助贫困学生学习知识,使他们成长为国家栋梁,也为国家差轻了负担,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推波助澜。

  在校高校生中其中有20%的贫困生,如还有80%来做,也有352名贫困生能得到资助。

  建立大学的宗旨与使命是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大学首要任务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其次便是学习科学知识。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晚,政府也正尽己所力为中国的教育普及做实事,才有了近年真正的九年义务教育。

  但在一些西部地区与边远山区,还有几千万家庭仍未摆脱贫困,一些微薄的生活与学习用品费用他们还是无没承受。

  在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072班进行学生调查,全班47名同学中有43名同学愿意参加资助,加入校园爱心小站。

  鉴于此事尚未操作过,又深知此事学生的力量比教师的力量大,更具号召力,建议“校园爱心站”的工作人员由学生担任,不想看着此事成为高校虚设工程的又一景点,以下为开展“爱心小站”的简单试行方法:

  资助方式:每班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爱心小站”等机构,接受同学们资助金,志愿式资助,多少不定。

  在学校建立一个“校园爱心站”,为班级提供受资助学生,同时负责每月定时转寄班级资助款项。

  全资助:全资助为从班级开始资助至贫困学生大学毕业,该班大学生毕业后仍有义务每月将资助的款项交给指定人员,由指定人员转交学校资助机构。

  流动资助:流动资助为从班级开始资助至贫困学生大学毕业,原则上为每班资助至本班毕业,再将受资助的学生转接给大一新建立的班级,确保受资助学生一直得到资助直至大学毕业,各班每月将款项交给指定人员,由指定人员转交学校资助机构。

  (个人认为流动资助比较可行)

  建立爱心书库:考虑到大学生的`特殊性及自身的定位,若条件允许,我们将在资助学生所在学校建立爱心书库,注重从知识文化方面支援贫困地区。

  一、书籍类型:

  书库的主要捐赠对象为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为让捐来的每一本书都能发挥作用,请挑选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书籍捐赠,比如课本、辅导书、工具书、课外读物、各类适合少年儿童看的杂志以及适合当地教师充电的书籍,比如中小学各学科的学科指导类,参考类书籍,或者是进修书籍、光盘磁带等等。

  二、书籍成色、版本:

  1、书籍新旧不限,若有破损,请在捐赠前适当修补。

  英语类语言参考书能有相关磁带配套最好。

  2、版本原则上不限制,但是诸如参考书、辅导书等时效性很强的书籍,太老的版本不建议捐赠。

  三、捐赠流程:

  1、有意赠书的同学,请整理您将要捐赠的书,挑选出适合捐赠对象的书籍

  2、请到学校“爱心站”领取书库汇总表登记您的书目。

  格式为:书名,出版社、中/小学用书、捐赠人姓名、联系方式(匿名的同学可以不写姓名和联系方式)。

  3、学校“爱心站”工作人员负责整理捐赠书籍统一邮寄到当地爱心书库。

  宣传:建立“爱心小站”工作站,利用班级、社团、网络在全校进行宣传,也可以与学校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交流与推广。

  不定期组织爱心小站成员到受资助学生所在地进行慰问走访,甚至可以接受资助学生到大学来与大家进行交流

  机构建设:班级成立爱心小站按申请先后的顺序统一命名为“爱心1站”、“爱心2站”……,以此类推

  一、在班级成立“爱心小站”,原则上全班同学自愿成为小站成员,全班投票选出“爱心小站”工作人员:

  1、“爱心小站”站长,负责协会总体事务。

  2、“爱心小站”外联,负责与贫困组织联系及受助者联系。

  3、“爱心小站”财务,负责每月接收班级同学资助款项。

  4、“爱心小站”学习指导,负责定期对受助者进行学习了解辅导。

  二、建立南京财经大学“爱心站”,负责向社会相关贫困组织进行联系,为自愿资助的班级提供受助者。

  并每月定期收集各班资助款额,分别寄给受助人。

  南京财经大学“爱心站”由学生组成,由老师进行指导。

  下设:

  1、“爱心站”站长,负责“爱心站”总体事务。

  2、“爱心站”联络,负责与受助者联系。

  3、“爱心站”会计,负责每月接收各班级资助款项。

  4、“爱心站”出纳,负责每月定期把各班款项分别寄给受助人。

  5、“爱心站”内务,负责站内个爱心小站的档案管理。

  6、“爱心站”管理,负责对外接待与管理及爱心书库的建立。

  7、“爱心站”宣传,负责爱心站推广工作及后期网站的建立。

  8、“爱心站”外联,负责与贫困组织联系及商家赞助事宜。

  五、各班级与学生视家庭条件自愿参与资助活动。

  资助贫困生倡议书三

  亲爱的同学们:

  在我们的校园里,贫困生占了一定的比例,他们家境贫寒,他们吃苦耐劳,他们渴望别人的关心,他们比正常人成才更多一份磨难--在他们中间,有父母亲双亡的,

  有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家庭的,有家庭成员中患重病或残疾的,有失去顶梁的爸爸或慈爱的妈妈的……他们家庭收入微薄,

  每日三餐都成了问题,为此他们正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经济压力.虽然学校及社会各界作了大量工作,学校通过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等系列措施,使众多贫困学生得到帮助,得以维持学业.但是,由于财力有限,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仍不能完全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仍有许多贫困学生需要持久帮助.

  在我们的社区里,孤寡老人因为膝下无子或子女不孝而需要赡养.有这样一个场景:两位老奶奶为了捡一些废纸而引起了争执.其中有一位老奶奶瘦得只剩下骨头外包着一层皮,

  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是那么痛苦和无助.她在不停的诉说着,可是我们没人听得懂--她不能说话,而只能"伊伊哎哎.…"的诉说,眼里闪烁着泪珠…

  困难的家庭需要你们的爱心,和谐的社会需要你们的支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请献出您的一点爱心,为帮助每一位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做贡献,为孤寡老人送去一丝暖意.虽然捐助的数量是有价的,但爱心却是无价的.我们呼吁:同学们,请伸出您的双手,奉献您的爱心,让您的名字早日书写在永春三中爱心行动的丰碑上.

  您的善款,校学生会爱心助贫基金会将主要用于资助我校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蓬壶镇部分生活贫困的孤寡老人,关于款项使用的详细情况,我们将及时公布.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带来希望!让三千六百多名学子共同行动起来,您的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学生一生的希望! 足以抚慰每个孤寡老人的心灵!

【资助贫困生倡议书】相关文章:

1.关于资助贫困生倡议书

2.爱心资助贫困生倡议书

3.贫困生资助感谢信

4.资助倡议书

5.贫困生资助申请书范文

6.贫困生资助工作总结

7.贫困生获资助感谢信

8.贫困生受资助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