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导游词>乌镇东栅景区导游词

乌镇东栅景区导游词

时间:2016-09-20 16:36:29 导游词 我要投稿

乌镇东栅景区导游词

  乌镇东栅景区导游词【1】

  乌镇全称为嘉兴市桐乡乌镇古镇旅游区。

  作为中国人心中NO.1避暑胜地,乌镇的秀美风景,自不在话下。

  任贤齐的《外婆桥》在乌镇拍MV,李少红的《红楼梦》在乌镇取景,还有黄磊的《年华似水》,以及后来的刘若英也在这里做了广告,那种幽静和落寞深深的吸引着每位游客。

  小桥流水,江南水乡,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和祥和。

  处处无敌江南水乡美景,还真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是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曾名乌墩和青墩。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乌镇已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

  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

  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 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乌镇是个水乡古镇,镇上有修真观、昭明太子读书处、唐代古银杏、转船湾、双桥等景点,西栅老街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

  乌镇又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故里。

  镇上的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侧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读书处,现辟为茅盾纪念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江南中。

  主要景点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

  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

  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 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西栅

  乌镇其实是早已开放的东栅景区;西栅则是经过修葺后对外开放的。

  进入西栅得乘渡船。

  用“和谐”来形容西栅是最确切的。

  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6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

  例如,通济桥和仁济桥两桥成直角相邻,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都可以看到一个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故有“桥里桥”之称。

  “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堪称桥景一绝。

  在西栅有许多“老底子”的东西——老街长达数公里、青石板路、屋子有一半挑在水上。

  有几样纯手工的东西可以一看:一是手工制酱作坊,镇上的红烧菜系味道不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产自销的酱油的功劳。

  价格不便宜,一瓶普通酱油25元;二是生铁锅,系手工铸造。

  开价为99元的铁锅据说最受欢迎;三是蚕丝,益大丝号始创于光绪初年,游客可以亲手在老底子的缫丝机上操作。

  夜幕降临时,喝着小酒,看对岸楼台上唱戏,或者到水边放几盏莲花灯,都会令人心醉。

  摄影爱好者千万别忘了带上三脚架。

  这里还保留着一些民俗活动。

  当时,女人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佑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

  到了近代,丢药罐的举动消失了,提灯走桥演化为节日游乐和祈福活动。

  西栅的酒店和民宿也很特别,外壳是明清时期的,内有空调、直饮水、天然气、宽带网络、卫星电视等,游人在古与今之间穿梭,享受着另一种“和谐”。

  西栅的古街上还“藏”着高级商务会馆、SPA养生馆、酒吧等最现代化的娱乐休憩场所。

  江南百床馆

  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座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从富商大贾到极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无不具备,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床内备有化妆间、卫生间、仆人间等)。

  既有贵胄们的奢华,也有普通百姓的俭朴,此展览是中国床文化的集大成者。

  馆内第一展厅陈列的有: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等,采用木架构造形式,造型简洁、朴素,比例均衡,并强调家具形体的线条形象,体现了明快的艺术风格,同时充分利用硬木的色泽和纹理特点,不事雕琢,多用原木漆,浑然天成;第二展厅的有清· 拔步千工床等床,这批床材质优良,工艺复杂,制作精良,是木雕床中的精品,其中清·拔步千工床被誉为“ 镇馆之床”,用料为黄杨木,长217公分,深366公分, 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叠,此床历时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

  这些雕工精美、历史悠久的古床在江南百床馆里可谓目不暇接,它们有的雕工精湛、风格独特,有的装饰华丽、豪华气派,无一不是江南木床中的精品。

  不由人不由衷地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它们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工艺,对艺术的感悟及对结构造型的丰富想象力。

  看百床馆,并不在于穷究其到底能收容下多少数量,而在于细细品味那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丰厚历史与生活内涵。

  或求平安、或求多嗣……当床也能被如此雕琢的时候,人一定是平和与幸福的,这就是古老中国人的心境。

  江浙分府

  江浙分府明代称浙直分署,是乌镇历史上特有的一个政府机关。

  职掌巡盐捕盗,兼理地方词讼,俗称二府衙门。

  自明朝嘉靖间设立,至民国初撤销,几经革复,数易其址,历时三百七十余年。

  乌镇地处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桐乡、石门、秀水、乌程、归安、吴江、震泽)交界,人烟辐辏,河港纵横,杂隶难治,易藏奸宄。

  明嘉靖十九年(1540),原任广东按察副使镇人施儒,奏请分立县治未果,部议添设通判一员,驻镇督理,建廨于普静寺之东,名添设馆署。

  隆庆二年(1568),为前官常有别项差委,不驻乌镇,实在郡城,遂指为冗员,奉议裁革。

  万历三年(1575),因乌镇周边盐盗猖獗,准参政朱炳如、巡抚谢鹏举、巡按萧禀的会疏,改添设总捕同知一员,钦给“督理巡盐捕盗同知”关防,常川驻箚乌镇,专一缉捕盗贼,兼管水利盐法,随便受理词讼,革除奸弊,附近府县悉听约束。

  由是扩建原有廨宇,称浙直分署。

  清初沿袭明代建置,仍为添设同知,署所依旧。

  顺治四年(1647)奉例裁革,廨宇尽毁。

  康熙元年(1662),准分守道张武烈条陈,将湖州府总捕同知移驻乌镇,给以“控制江浙巡盐捕盗”关防。

  镇人董汉策捐西中桥左之空房为廨,名督捕同知署。

  十八、九年间署圮,官员回驻府城。

  雍正三年(1725),镇绅以盐盗不靖,吁请总捕同知仍驻乌镇,以资弹压。

  翌年,巡抚李卫题准,改湖州府总捕同知为乌镇捕盗同知,再无回驻郡城之虞。

  六年(1728)给价买西栅官人桥西之进士唐彦晖故宅,拨官银改建为廨,称江浙分府。

  咸丰十年(1860)兵燹,毁大堂,同治四年(1864)重葺。

  民国成立废同知,衙成空屋,四年(1915)标价售入民间,署宇卸除,渐次成为民宅。

  2004年,江浙分府依照清同治间的旧貌原址复建,以存历史陈迹。

  江南民俗馆

  东栅的金家,曾是这里的.一方富庶,今天他们的居所成就了一段江南生活的记载。

  这儿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 。

  精彩的蜡像塑出了一幕幕婚丧嫁娶的话剧,处处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衣俗厅以实物、蜡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余年前江南民间穿着习俗,可以从中西合璧的风格中窥视历史的缩影。

  节俗厅通过一年不同节气中乌镇人不同的生活习俗,比如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龙大会、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等,生动地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风情长卷。

  婚俗厅以喜堂拜堂为中心,通过新人、媒婆、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轿、嫁妆等实物展示婚庆的热闹场景。

  寿俗厅以老人祝寿为主题,通过厅堂的吉庆实景和字画、寿幛、寿桃、寿面等特有的做寿物品,展示了敬老尊老的中华传统。

  江南木雕陈列馆

  这里原是东栅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厅,以其木雕精美而闻名 。

  它雕梁画栋 ,尤其是门楣窗棂上的人物、飞禽、走兽,通过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等表现手法表现得出神入化。

  如今,它的正室偏屋内更陈列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木雕精品器件。

  木雕馆里的木雕取材丰富,有“八仙过海 ”、“郭子仪祝寿”等民间传说 ,有“打渔” 、“ 斗蟋蟀”、“ 敲锣打鼓 ”等生活场景 ,也有 “龙凤呈祥” 、“ 松鼠吃葡萄 ” 、“ 梅兰竹菊 ”等传统图样,以古朴的风格,细腻精巧的表现手法,刻画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其中的郭子仪祝寿骑门雕花大梁长四米 ,宽约40厘米,用整块樟木精雕而成,雕刻着唐中兴名将郭子仪做寿的场面,人物个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曾有客商出资数十万而欲购不得。

  江南木雕陈列馆藏品丰富,可看性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味。

  细细品味,从中可以领略中国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木雕文化,饱览东方文明的一枝奇葩。

  余榴梁钱币馆

  余榴梁,土生土长的乌镇人,钱币收藏大家,著有《中国花钱》、《中国鉴赏与收藏》、《钱币》、《钱币漫谈》、《钱币学钢要》、《世界流通铸币》等十多部学术专著。

  他苦心集藏四十年,拥有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代钱币近26000余种,其中有金属流通货币、纸币、花钱等,材质有金、银、铜、铁、锡、铝、铅、锑、陶、镍、纸、竹、骨、琉璃、塑料等15种,上起夏商,下至现代,绵延整整三十个世纪,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品种之全在全国首屈一指。

  钱币馆内分批展出的皆为余先生数十年来收藏之精品,在这所小小的青瓦民居里,钱币就是历史的书籍。

  走马观花,当可领略浩瀚钱币世界之一二。

  文昌阁

  立志书院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楼阁,名文昌阁。

  书院与阁之间,仅隔一条不宽的观前街。

  旧时读书人到文昌阁,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来。

  小船就泊在阁下的河埠边,读书人上楼,下人就在过道两旁的长凳上坐着等候。

  清末科举废止,文昌阁便成了镇人游玩的地方,同时由于长期以来造就的中心地位,它又是镇人的新闻传播中心。

  立志书院作为茅盾纪念馆的一部分,按原样恢复后,文昌阁也将重现飞檐临波的风姿。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是嘉兴市迄今唯一的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

  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两次购买。

  老屋临街靠西的一间房是茅盾曾读过书的家塾,故居内部的布置简单,却散发着沈家世代书香特有静雅之气。

  茅盾故居据说本不是他的祖居,当年的祖居在乌镇的乡下。

  此处房屋是他成名后用稿费自行建造的一个住所,故居包括卧室、书房、餐厅等建筑,其家具与布置仍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样子。

  夏同善旧宅地

  离沈雁冰先生故居不足百米的地方,有一处大家的庭院,规模远远超过了沈宅,其大厅中高悬一幅官员的画像,其人身着清朝官服,顶戴花翎一应俱全,俨然当朝一品的样子。

  看后使人不解,经询问方知此人乃是清同光朝的刑部官员夏同善。

  其宅第为夏同善的外祖父家,其中还有一段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有关的故事。

  夏同善本是浙江钱塘人(今杭州市),夏自幼丧母,后其父续娶之女为桐乡乌镇人。

  继母婚后对夏同善关怀备至如同己出,在夏同善幼年读书之时,杭州城里其热无比,因此年年夏天他便到乌镇读书,年深日久乌镇就成了夏同善的第二个故乡了。

  《杨乃武与小白菜》这个轰动江南的四大奇案之一,发生在杭州府余杭县,离乌镇及杭州都不过百里之遥。

  此案最后的审判者夏同善又与杨乃武有些瓜葛,一说杨乃武胞姐杨淑英年轻时曾做过夏同善继母的佣人,通过夏同善的指点,杨淑英才到北京的刑部大堂告御状,使杨乃武一案终于得以昭雪。

  其中另一说更为重要,是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矛盾日深,而此时主政杭州府及余杭县的大小官员俱是慈禧的心腹之人,慈安太后在恭亲王的支持下,借《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为把柄,查处了百余名杭州府的官员,狠狠打击了慈禧太后在江南的势力,才使杨乃武和小白菜走出了狱门。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昭雪后,杨乃武虽然已是举人但从此终生不第,以悬壶济世度过了余生。

  而小白菜葛秀姑却来到了桐乡的乌镇,来到了夏同善的外祖母家,为报答夏同善的救命之恩,情愿为他叠被铺床,侍奉晨昏三月有余,然后到乌镇的一个尼姑庵削发为尼。

  今天悬挂夏同善画像的大厅就是夏同善与小白菜当年交好的地方。

  古戏台

  修真观戏台是道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但1919年的那次修缮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

  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北隔观前街与修真观相对 ,南临东市河,东倚兴华桥 。

  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 ,庄重中透着秀逸 。

  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艺术价值极高。

  台为两层,底层用砖石围砌 ,进出有边门和前门。

  边门通河埠,底层后部有小梯通楼台,亦可通过翻板门从河埠下到船里。

  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雕花矮窗,宽敞明亮;前部是戏台,正对广场。

  旧时戏台两边的台柱都有对联,这个戏台也有一副:“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正中上方悬一横额“以古为鉴”。

  昔日,正月初五的迎财神会、三月廿八迎东岳庙会、五月十五迎瘟元帅会等,都要在戏台演神戏,招待修真观中的诸神。

  平时,还演出一些“罚戏”。

  罚戏是乌镇传统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凡有人损害公益犯了众怒的话,当事人得出钱请戏班子在神前演戏,以示忏悔。

  1937年,上海救亡二团来乌镇宣传抗日,在戏台演出了当时很著名的话报剧《放下你的鞭子》。

  现在,戏台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每天早上8时起到晚上10时,都有演出,演的是桐乡花鼓戏(桐乡的地方戏)。

  汇源当铺

  在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五开间的门面,楼上楼下,1.8米高的柜台,煞是气派。

  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典当行最多时达13家,太平天国前还有7家。

  到了1931年,只有汇源当1家还支撑着,到了日寇入侵之前,典屋也只出不进,不久即告停业。

  自汇源当关门大吉,乌镇典当行的历史便划上了句号。

  今天,汇源当的位置还是在当年的老地方。

  当铺四周有高墙围护,靠外墙脚均用一人头高的条石筑就,使盗贼无法翻墙、掘洞,更有高出屋顶的更楼有人日夜嘹望。

  大门用不易着火的厚实的银杏木制成,外包铁皮,内有坚实的门闩、落地闩,外人很难破门而入。

  进门有关帝堂,以示忠义为本,兼有驱除邪恶的企求。

  头埭为店厅,是收兑典物的交易场所,除汇源当外都设有高柜台、木栅栏。

  当典物者递上衣物后,听凭当里朝奉居高临下吆喝开价,低人一头。

  后埭是库房,为了防火,埭与埭的舍房各不相连,更在庭院中放了不少挑满水的七石缸,称之为“太平缸”。

  汇源当是徐东号第九世孙徐焕藻(茗香)于道光年间创办的。

  徐东号资金雄厚,又好做善事,从以下两事看,他开典当不单是为了赚钱。

  一是不设高柜台和木栅栏,交易时双方可以平等论价。

  二是每年的十二月(初一到月底)千文以下的典户不计息,而且典值也放得比较宽,而且连石臼也可以入典,此举完全是为了照顾贫民。

  所以在乌镇徐东号无人不知。

  乌镇东栅景区导游词【2】

  茅盾故居

  茅盾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巨匠,著有《子夜》等杰出的文学作品。

  其故居位于乌镇观前街中段,为四开间进深砖木结构的清代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一八八五年前后茅盾曾祖父购作住宅,建筑面积四百五十平方米。

  东西两开间两进自成单元,前后左右上下相通,浑然一体。

  第二楼房后面,为一约300平方米的小园子,中有三间书斋,系茅盾用稿费亲自设计翻建略具日本风格的书斋。

  故居东邻有“立志书院”,是茅盾童年母校。

  一九九一年七月经复原整修,作陈列馆对外开放,成为茅盾故居的一个组成部分。

  修真观和戏台

  修真观位于乌镇观前街,北宋咸平元年,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修真得道,乃创建“修真观”。

  自古以来,修真观与苏州玄妙观、濮院翔云观并称江南三大道观,地位极为崇高。

  据载,初建时修真观有三大殿,后屡有修扩,亦屡经兴废。

  元末,朱元璋与张士诚在乌镇争战,观被毁,明朝洪武修复;清康熙十五年,得裕亲王青睐,赐题“修真观”额;乾隆十四年(1749),增建山门和戏台。

  至此,修真观格局基本完成。

  光绪十一年(1885),又于前殿东侧建财神殿和城隍殿。

  而今,布局宏阔、气势轩昂的修真观正延循着历史的格局重放着光彩。

  夏同善翰林第

  晚清进士夏同善钦点翰林后赐府第于乌镇中市观后街,屋宇齐全,经当地政府修缮后,已成为一处集传统民居和江南园林为一体的富有人文气息的景观,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游人可以从中领略清末江南小镇官宦人家的生活情趣。

  夏同善,字舜东,号子松,是杭州人,曾是光绪皇帝的老师,重新审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之28名官员之一,在当时颇有名望,在乌镇翰林第则是读书有成的典型。

  余榴梁钱币馆座落于乌镇观前街与立志书院紧邻的一座清末民居建筑内,其古色古香的廊柱间,一枚枚钱币静穆地泛着幽幽的光泽,传递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源于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0多种钱币,都出于乌镇名人余榴梁近四十年的收藏。

  其中有金属币21000多种,纸币3000多种,花钱1100多种,其收藏之巨、范围之广,堪称“万国银行”。

  他本人也因其在收藏界的成就而享誉海内外。

  被人们称为“江面有钱人”。

  汇源典当及典当博物馆

  汇源当系乌镇首富徐东号业主徐焕藻创设于清光绪(1821-1850)年间。

  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在商业极盛时有十三家典当,至洪杨(即太平天国)前仅存七家。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与清兵战于乌镇,市被毁过半,典当尽毁。

  同治、光绪年间,有葆昌、宝生、汇源、丰泰、淳泰五典陆续恢复。

  入民国后南栅大火,湖匪劫镇,典当损失惨重,四当相继歇业,唯有汇源典当勉强支撑。

  抗战爆发,日军躏镇,民国二十八年(1939)当房中弹起火。

  延烧数日,除柜房、铺面外全部焚毁,乌镇典当从此绝迹。

  公元2000年,为保护古镇风貌,桐乡市乌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委会,复将汇源当幸存之铺面、柜房按原貌修复,以存历史旧迹,并供人们参观。

  访卢阁

  “访卢阁”茶馆开设在中市应家桥南堍,始建于清朝同治三年,是中市的中市,楼下二开间,楼上三开间,店堂宽敞明亮。

  开门见桥,推窗凭河,你可一边清清静静品茶,一边欣赏市河的景色、翰林第的高墙、修真观的飞檐和文昌阁的书卷本色,舒心惬意何哉!

  访卢阁无疑是乌镇最具特色的茶馆,如今已游客必到的一处胜景。

  乌镇水阁

  江南古镇的民居都是沿河,沿溪而建。

  临水的一侧,往往用一些木柱或石柱打在河床中。

  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

  这就是所谓的“人家尽枕河”。

  乌镇水阁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查了,早在1936年的上海《申报》上,便已登载过《乌镇水阁》的照片,可见在当时就是一首独特的风景。

  蓝印花布染店作坊

  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兰布”,“拷花蓝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它始于汉代,发展于宋元。

  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在桐乡民间流传。

  此布以靛蓝印染而成,故名蓝印花布。

  它的原料土布来自乡村,图案也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旧时,在浙江一带农村家家户户都使用它作窗帘、头巾、围裙、帐子、台布等。

  整个工艺流程也全部采用手工操作,制作工艺十分简单,但往往简单的东西更能显示制作者的灵气和悟性。

  你在此作坊,可亲自观摩体验一下制作蓝印花布的艰苦和乐趣。

  米酒作坊

  乌镇人自古就有自酿米酒的习俗,称此酒为“三白酒”,何谓三白?据《乌青镇志》记载:“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其名。

  ”

  三白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在乌镇民间,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谣云“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此酒的魅力可见一斑。

  你在此作坊不仅能观赏到整个酿酒过程,还可自酿自饮,此乐无穷也!

  夜景

  乌镇1.3公里景观线内,装设了近百盏外型独特的路灯。

  每到黄昏,这些路灯使长长的石板老街显得更加幽深、古朴。

  仿佛使人回到了民国初年的江南小镇。

  从修真观到应家桥一带,水中和广场上装置了几十盏漫射灯。

  入夜之后,这些灯使古镇一派流光溢彩,富丽堂皇,尤其是在应家桥,水底的灯光使其化为一轮满月,漂浮于东市河上。

  香山堂药店

  位于东栅财神湾入口处,距今已有120年历史,由宁波药商陆庆馀创建。

  早先开设在“王恒隆”纸马原址,后由其长子陆辛甫搬至“金家厅”对面。

  此后又由其孙陆渠清搬至财神湾开业经营。

  虽几经搬迁,其陈设格局、加工用具都未曾改变。

  桐乡花鼓戏

  花鼓戏又名挑香担,属小戏。

  因其题材源于农村生活。

  剧情短小精悍,曲调流畅活泼,且以方言演唱帮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修真观前的古戏台是上演花鼓戏的主要舞台。

  目前上演的都是一些当地居民津津乐道的传闻旧事为原型的地方戏剧,如《乌镇北栅头》、《陆雅臣卖妻》、《尼姑庵里卖草药》等。

  皮影戏及乌镇拳船

  皮影称为30-40年代的动画片。

  它是用牛皮、羊皮做成各种人物、动物造型。

  表演的时候,在台前竖一块白布,打上特制的灯光,配上锣、鼓等伴奏。

  使人物、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

  拳船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表演形式,是江南一带所独有的。

  它是在此船上搭上木板,边行船边武拳的娱乐活动。

  一九九一年国庆时,曾举行过拳船表演活动。

【乌镇东栅景区导游词】相关文章:

1.乌镇东栅导游词

2.乌镇东栅详细导游词

3.乌镇东栅导游词大全

4.乌镇东栅景点导游词

5.浙江乌镇东栅导游词

6.乌镇导游词

7.乌镇幽默导游词

8.江南·乌镇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