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导游词>庐山秀峰导游词

庐山秀峰导游词

时间:2024-09-27 13:10:41 导游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庐山秀峰导游词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庐山秀峰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庐山秀峰导游词

庐山秀峰导游词1

  “ 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秀峰的山水之美为庐山之最,在这儿有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千古绝唱的李白诗句,以及众多的历代文人的诗词题刻,让秀峰在庐山的众多景点中显示出与众不同,这里的山有形似展翅欲飞的(鹤鸣峰),像乌龟在爬行的(龟行峰),有形如香炉状的(香炉峰),以及似屠天宝剑的(双剑峰)、姐妹相嬉的(妹妹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 庐山瀑布。 这里的山峰青秀,瀑布悠美、林木葱绿、潭水生媚,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秀峰是个让历代中国人生情眷念的地方。 天才诗人江淹一首《从建平王登 庐山 香炉峰》的诗,点醒了趋仙若骛的天下人。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峰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一时间,天下人都爱到这里感受天地间的仙灵之趣。 到南唐的时候,南唐中主皇帝李景,在做没有皇帝以前曾到这里来买了地盖起房子依山读书。 中主当皇帝以后,就将他少时在秀峰读书的地方,送给和尚们做寺院了。 并赐了寺名“开先寺”,这大概是李景 认为这里是他开国立业预先祥兆的缘故吧。

  开先寺于公元951年建成后,当年,中主李景亲自挑选当时的高僧绍宗大师,到开先寺当住持。 在南唐中主皇帝的直接支持下,开先寺的僧从此就成了中国佛教禅宗青原系云门宗的重要道场。

  以后的宋元明清时期,开先寺在 庐山 的影响越来越大。 清朝康熙年间,开先寺中好事相继而来,寺院发展达到了空前的大规模时期。 超渊大和尚自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来开先寺当家以后,与外界的联系、交往日益增多,也将这里仙灵神韵带洪给了天下人。 当时的康熙皇帝非常向往秀峰的山水,却无缘亲临。 只好将他亲笔御书的《般若心经》、江淹的诗《从建平王登 庐山 香炉峰》等赐给开先寺,以慰籍自巳想念的心绪。

  康熙皇帝在第六次南巡时,特别要开先寺住持超渊大和高奉圣旨在准安迎驾。 这次康熙皇帝给开先寺赐了新寺名“秀峰寺”,就连随行太子也受到感染,为秀峰挥毫留下了“洒松雪”的激情。

  我们还未走进秀峰景区,那 庐山 瀑布的秀姿已早撞入了我们的眼帘,在我们前面山崖上出现的两道较宽长白色布状的下坠物,那就是 庐山 瀑布。 因为距离较远,现在我们感觉她还是静止状态的,此刻此景就是大诗人李白笔下“遥看瀑布挂前川”的诗境。 李白笔下的 庐山 瀑布是东瀑马尾水和西瀑黄崖组成,随着我们与瀑布间的距离的逐步拉近,我们将会一步步的.领悟“飞流直下”的动感,“下九天”的快畅……我们就可以全面感受到李白诗中的山之魂、水之灵的真神趣。

  朋友们,跟着我!我们一同走进秀峰吧!

  走进秀峰中,看那林中的小溪正向我们问好,从林荫道向右转,就转出了一座门,门楣上挂着宋代大书家米芾的书迹“第一山”的大匾。 这是到了历史上 庐山 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旧址了。

  好了,秀峰的观音像就是长着胡子的,大家请看那长着胡子的观音像正在那儿等我们呢!这里的观音为什么会长着胡子呢?请大家想一想,等游完秀峰时,请大家告诉我答案。

  双桂堂是当年秀峰寺的方丈室、堂前这两棵饱经沧桑的桂花树,就目睹了这里许多岁月风情。 双桂堂的后面有一口老水井,这井里的水依然甘甜,他也叫“聪明泉”,聪明泉这三个字还是黄庭坚的墨宝。 我们沿着聪明泉的小路西行右上后山,就来到了南唐中主李景当年的读书的旧地---李景读书台,台边上的围栏依然是当年中主李景依栏读书的旧物,真可谓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了。 那清代康熙皇帝御赐给秀峰寺的御笔书就《从建平王登 庐山 香炉峰》诗所刻的碑,仍还立在读书台的中央。 这块御碑有三个绝妙的地方,第一,江淹这首描写香庐峰的诗好,第二,宋代大书家米芾书写的字妙,第三,康熙皇帝亲自临摹的。 真是好诗、好书法,好心境啦。

  在读书台下的摩崖间还散布着许多的历代摩崖碑刻。 最出名的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大唐中兴颂序》,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七佛偈》,明代王守仁的《记功碑》……我们欣赏完这些名家大作后,右下右行就走入了青玉峡龙潭。

  青玉峡龙潭是 庐山 瀑布两处瀑布水汇聚的地方。 这两股瀑布水分流下垂,合流而入,原本急奔的水流,在龙潭中静下后,方缓缓的从圆润的石头间的空隙处流走,这就叫“漱玉”。 在漱玉亭上,品漱玉是一种妙高境界。 这里被苏东坡认为是 庐山 的两处绝美景色之一。 龙潭的四壁乏上刻满了自宋以来的历代摩崖石刻壹佰多处,宋代米芾书写的“第一山”、“青玉峡”,宋南康太守李亦的“龙”、宋南康守朱端章的“ 庐山 ”……在此间,龙潭让我们在这近的距离来感受山水,与古人交流,来共同分享天地的真趣!你的心会是什么样的……

  在瀑布下面昂头看瀑布,只见瀑水飞泻而下,仿佛与天相接,凝视银河落人间。

  寄情于山,您会情满于山;付情于水,你将会情溢于水!山水可以给人启悟,也让人心升华……所以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我们享受了秀峰的山美,也亲近的秀峰的水秀!接下来就到了回答问题的时候了,秀峰的观音像为什么会长着胡子呢?还先来说一下秀峰的观音像吧,秀峰的观音像是唐宣宗时期一位高僧所画的一幅半身观音像,后来在元代时被画匠姜月境补画成全身立象,从画法上看颇似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画风。 整幅画像采用流畅的线条来勾画出体态丰满庄重的观音形象,充满盛唐时期的风韵,欲称“铁线观音”。 铁线观音像用星子出产的青石刻制的,碑高四米,宽二米。 观音是随佛教一同传入中国,开始进入中国还是男人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适应中国的文化的要求,逐步从男人的形象,向女人的形象转化。 又根据各时代的审美时尚要求,逐步由盛唐的丰满型,进化到明清至到今日的苗条型。

庐山秀峰导游词2

  秀峰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江西星子县,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诸峰组成。 香炉峰如紫烟缭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峰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如行龟遇云。这些山峰,千姿百态,玲珑秀丽,层峦流翠风光旖旎,聚尽山南之美。

  “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名不虚传。记载南唐中李璟少年时曾经在此筑台读书,继帝位后在读书台旧址建寺,取开国光兆之意,名为开元寺。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手书“秀峰寺”匾赐寺僧超渊,引后改名为秀峰寺,俗称“秀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秀峰不但峰秀,而且瀑秀、峡秀、潭秀、林秀、石秀、寺秀、诸秀汇集,各施其妍。

  秀峰寺原名开先寺,在山南鹤鸣峰下,南唐中主李景少年时筑台读书于此,即帝位后九年(公元九五一年)就书台旧址建寺,取开国先兆之意名为开先寺。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一七零七年)康熙皇帝南巡手书“秀峰寺”匾赐寺僧超渊,后遂改名为秀峰寺。

  瀑布

  瀑美。向北仰望,双瀑高挂。一称“开光瀑布”,如匹练悬空,倾泻于鹤鸣、行龟峰之间。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看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的就是此瀑,一称“马尾水”,悬于双剑,文殊二峰之间,瀑水被二崖紧束喷洒,如骥尾摇风,故名。

  潭

  潭秀,上述双瀑落至秀峰两侧和青玉峡龙潭中,卷起千堆雪浪,激起万斛珠玑化作一潭碧水,明沏见底,水中游鱼可数。潭壁之上有一篆书“龙”字旁边有“神龙跃空”四字。潭的东西两侧,有依山临漳的“漱玉”、“观瀑”二亭,乃游客听泉观瀑的好场所。置于亭中环顾青玉峡,苍崖古树,虬杖横空,绿荫蔽日,三面绝壁,险要异常。

  峡

  峡秀,峡壁之上历代摩岩大字题刻瀑布,其中以宋代的书法家米芾所书“第一山”和“青玉峡”六字最为珍贵,仅一“山”字,就可躺一人。不远之处,还有庐山温泉玉帘泉等。寺秀。秀峰寺不但古木参天,建筑挺拔,风景优美,而且古迹繁多。唐中主李璟读书台,清代康熙南巡时所辟的双桂堂,以及聪明泉、浴仙池等,被列入团家级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达144处,自唐氨今的`历代摩岩石刻,更是中国古代书法家的露天展览,为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庐山秀峰导游词3

  秀峰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江西星子县,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诸峰组成。

  目录简介庐山瀑布潭收缩展开简介

  香炉峰如紫烟缭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峰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如行龟遇云。这些山峰,千姿百态,玲珑秀丽,层峦流翠风光旖旎,聚尽山南之美。

  庐山

  “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名不虚传。记载南唐中李Z少年时曾经在此筑台读书,继帝位后在读书台旧址建寺,取开国光兆之意,名为开元寺。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手书“秀峰寺”匾赐寺僧超渊,引后改名为秀峰寺,俗称“秀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秀峰不但峰秀,而且瀑秀、峡秀、潭秀、林秀、石秀、寺秀、诸秀汇集,各施其妍。 秀峰寺原名开先寺,在山南鹤鸣峰下,南唐中主李景少年时筑台读书于此,即帝位后九年(公元九五一年)就书台旧址建寺,取开国先兆之意名为开先寺。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一七零七年)康熙皇帝南巡手书“秀峰寺”匾赐寺僧超渊,后遂改名为秀峰寺。

  瀑布

  瀑美。向北仰望,双瀑高挂。一称“开光瀑布”,如匹练悬空,倾泻于鹤鸣、行龟峰之间。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的就是此瀑,一称“马尾水”,悬于双剑,文殊二峰之间,瀑水被二崖紧束喷洒,如骥尾摇风,故名。

  潭

  潭秀,上述双瀑落至秀峰两侧和青玉峡龙潭中,卷起千堆雪浪,激起万斛珠玑化作一潭碧水,明沏见底,水中游鱼可数。潭壁之上有一篆书“龙”字旁边有“神龙跃空”四字。潭的东西两侧,有依山临漳的`“漱玉”、“观瀑”二亭,乃游客听泉观瀑的好场所。置于亭中环顾青玉峡,苍崖古树,虬杖横空,绿荫蔽日,三面绝壁,险要异常。

庐山秀峰导游词4

  今年五一长假,我随家人去了江西。游览了著名的江西共青城、云雾缭绕景色迷人的庐山、岛岛环连的柘林湖、还有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记》而闻名的琵琶亭……大饱了眼福。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登秀峰。

  秀峰由香炉、鹤鸣、双剑、姊妹、文殊、龟背等山峰组成,据说比庐山更陡,更险。登山前,我自己鼓劲:不登秀峰非好女! 站在秀峰下面的青玉峡龙潭畔仰望,山那么高,天那么蓝,雾又时时环绕其间,简直就是个人间仙境!

  我做了个深呼吸,轻松地登上了秀峰的第一个台阶。听,壮观的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发出巨大的声响,气势磅礴;看,云雾在山峰中飘荡,有时像山峰的帽子,有时又像是山峰的腰带,更像一群淘气的`孩子,蜂拥而来,又慢慢散去;尝,山涧的泉水清又淳,掬一点到嘴里,啊,又凉爽又甘甜……开始我连蹦带跳、连跑带溜,看着四周的风景,伴着山涧的流水大声唱歌。可是渐渐的,我的速度慢了下来,腿好重,每跨一节台阶都很困难,眼睛只看着台阶,连拖带拉,歌声也停止了,终于气喘吁吁地来到了第一个休息区,一下子瘫坐在石头上。

  在清凉的山风中,妈妈说:“不怕慢,只怕站,坚持就是一定能上去!”我点点头。

  休息了一会,我们又继续登山了。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和教训,慢慢的、不慌不忙地爬,还细细地欣赏着山中的景色,脚步也有力起来。

  “我走不动了,我要背。”七岁的弟弟爬不动了。经过商议,姑姑和弟弟坐上了高高的轿子。“我一定会赶上你们的!”我暗暗下了决心,追着轿子上山。

  太阳火辣辣的,身上的衣服从三件变成两件,又脱成一件,包里的矿泉水也越来越少。眼看轿子已经到了半山腰,我大声对自己说:“不登秀峰非好女!”这句话像有神奇的魔力,我两节一爬,三节一跳,很快就赶上了姑姑。姑姑有些不相信:“你是爬上来的?还是也坐了轿子?”。风吹在我的脸上,我自豪地大笑起来。看着山腰上,正在“努力奋斗”的爸爸妈妈,我挥手致意,给他们鼓劲! 继续攀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终于来到了当年让李白也赞叹不已的开先瀑布前,看着对面状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我也像李白一样兴奋。山峰陡峭,只看见一小块蓝天,“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从高高的山峰冲下山来,瀑布的声音像层层叠叠的浪淘冲击着沙滩,又像阵阵狂风呼啸松林。水花四溅,阵阵清凉。都说,“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果真名不虚传,这里的景象,无法比喻!

  我登上了秀峰!我体会了登山的艰难,更品尝了登山的乐趣,我是好男!

庐山秀峰导游词5

  秀峰原是秀峰寺的简称。秀峰又是以香炉峰、文殊峰、鹤鸣峰、狮子峰、姊妹峰的总称,寓群峰竞秀之竟。其实,秀峰不仅峰秀,而且瀑秀、潭秀、峡秀、林秀。 如果说群峰聚集营造了秀峰的阳刚之美,那么,泉瀑溢趣孕育了秀峰的阴柔之美。大汉阳峰涌泉密布,趵突播流,涓涓而聚,成奔流之势,向东涌入秀峰二瀑。其一在鹤鸣峰、龟背峰之间奔泻而出,因崖口窄隘,悬空而泻,坠入数十丈的深壑之中。这就是李白笔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水”。同源异流的瀑布水与马尾水,各自在山涧中喧嚣着奔腾而下,然后合流于青玉峡,聚势而冲,直注“龙潭”,潭水碧绿不见底,深不可测,以致于盛传潭通东海。

  狼奔冢突的涧峡水,在“龙潭”中聚集,平缓地从一道滑如玉的石隙中溢出。有人悟得此景如“漱玉”,于是在龙潭旁建有“漱玉亭”,以彰其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游秀峰时,曾长伫亭中,细细品味这潭亭互映,水石相磨,动静交替的妙境,有《青玉峡漱玉亭》为记:高岩蔽赤 日,深谷来悲风。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余流滑无声,快泻出玉谷。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阙,沉沉水晶宫。愿从琴高生,脚踏赤鲩公。手持玉鞭蕖,跳入青泠中。 山不同则水各异。群峰竞秀,泉瀑溢趣,铸就了秀峰自然美的主旋律。这旋律倾倒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而其中也不乏王侯将相。五代十国时的南唐中主李景,就认定此地“仙灵咸栖”,便依山筑起由“芸阁花宫”构成的读书堂,经年攻读于此。

  公元943年,他即帝位,不久将书堂旧址扩建为寺院,赐名“开先”,取开国继先祖之意。 由于开先寺来历特殊,颇受宋代以后各朝重视,或扩建,或修葺,使之一直保持了壮观宏大的规模,而与归宗、栖贤、万杉、海会并称“庐山五大丛林”。及至清代康熙年间,名僧超渊入主开先寺,因寺院管理得法,深得朝迁赏识。1703年康熙手书《般若心经》一卷命大臣张志栋专程送至寺内供奉,不久,又书赐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1707年春,康熙皇帝南巡时,开先寺主持超渊前往淮安接驾,并一路陪同至松江。康熙感觉到超渊对自己的赤诚,便取开先寺景致神韵,御书“秀峰寺”以示抚慰。当时的太子胤祁也赐书 “洒松雪”三字,一并刻碑存于寺中,为光耀寺宇,昭示皇恩,超渊与当时的江西巡抚郎廷极,主持修建了御书楼、御碑亭、松雪亭。开先寺从此称作“秀峰寺”。寺后有高出寺院数丈的李景读书台。

  层层书台故垒的石亭中,残存有紫石雕花栏杆,属南唐风格,附近尚有宋代书法家、诗人黄庭坚手书的“七佛偈 ”“明代王守仁题识”记功碑;还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手书“大唐中兴颂”碑刻。秀峰寺于搞日战争期间被日军炮火破坏,仿尚存双桂堂,堂前两株千年老桂,仍然香飘四处。龙潭寂静且洁净,步入其中,如若走进了一部蕴藏丰富的巨著,令人怦然心动,那一幅幅古朴的题刻,便是一页页精美的篇章。 米芾勒于潭旁巨大上的“第一山”、“青玉峡”摩崖大字,雄强劲逸,浑厚挺拔。宋代南康守朱端章的“庐山”两字,气势恢宏,字径2米*15O米,“山“字每竖均可容一人卧睡,游人至此,都喜欢以身卧量,寓意“身在此山中”。龙潭入口处,有“龙”、“虎”两字“盘踞”似乎昭示着青玉峡那湍急的泉流,如龙腾虎跃一般的威猛。“龙”字系宋代南康太守李亦所书,“虎’字则为元代丞相刺不花所题。

  两字一左一右,扼住青玉峡奔向龙潭的隘口,无怪乎,急流入潭后,变得那么柔和驯顺。 还有明代乔宇的“瀑布泉”,清代宋荦的'“漱玉亭”,彭玉麟的“天河垂象’等到数十处题刻。如此名家荟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题刻集于一处,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将政治、宗教、民俗、民风,融合成优美的和弦。登上文殊峰,可览秀峰群峰秀色。那形如鸣鹤飞翔的鹤鸣峰,那挺拔锋利的双剑峰,那面目狰狞的狮子峰,那飘飘欲仙的姊妹峰,那眇履蹒跚的龟背峰,一一尽收眼底。难怪有人一到这里,就会产生“行者当茅屋,长伴此峰居”、“但偕夙所好,永愿矢人间”的念头。

庐山秀峰导游词6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我向望了很久,今天爸爸妈妈终于可以带我到庐山秀峰旅游了。庐山的山道像条长龙似的在欢迎我们,山道两旁的树阴差不多遮住太阳光,不时漏下一个一个的光圈子像和我们捉迷藏似的,多么迷人啊!我们顺着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石道逐级而上,不一会我们来到龙潭,许多游人在潭里划着小船,悠闲荡漾,米芾勒于潭旁巨大上的“第一山”。“青玉峡”摩崖大字,雄强劲逸,浑厚挺拔,宋代南康守朱端章的“庐山”两字,气势恢宏,“山”字每竖均可容一人卧睡,游人至此,都喜欢以身卧量,寓意身在此山中。

  龙潭入口处,有“龙”。“虎”两字“盘踞”似坐昭示着青玉峡那端急的泉流,如龙腾虎跃一般威猛。我们又接着山间小路往上爬,刚过观瀑亭,突然听见轰轰隆隆的声响,似千军呐喊似万马奔腾,只见一条瀑布直泻而下,就像许多闪光的白玉练子合在一起,悬挂在崖上,随风飘荡。我们又开始攀登了。终于来到山崖下。陡立的峭壁,好像有谁用巨斧砍去了一半,直上直下像一面镜子。粗数十围的大瀑布,像条发疯的银龙,直捣潭心,水声轰轰,激荡起阵阵狂风,喷迸出如雹的`急雨,这就是李白笔下“飞流直下三干尺”的瀑布水。这次庐山一游使我感受到祖国的山山水水的美丽。

【庐山秀峰导游词】相关文章:

最新庐山导游词04-12

庐山导游词(15篇)02-18

庐山导游词15篇02-16

庐山景点导游词08-09

为庐山设计广告词160句12-05

作文导游词长城导游词09-11

导游词07-02

盐湖导游词01-03

北京的导游词01-16

故宫经典导游词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