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时间:2016-03-02 10:06: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活着读后感精选

  《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下面是YJBYS为您精心准备的活着读后感,欢迎阅读!

活着读后感精选

  在这个第一个在大学里的寒假,决定充实自己,看一本具有时代意义,反应一个时期,带有对人生深刻的醒悟,富有内涵以及启示的小说,而不是像以前看一些简单的有关青春文学的小说。因为是在杭州读书,喜欢这座充满书韵气息的城市。于是选择了杭州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活着》这本小说。余华并不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自《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活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着》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主人公富贵的人生跌宕起伏,每当日子过得有起色的时候,命运就像跟他开了个玩笑,把他刚刚来之不易的幸福毁于一旦,而他的命运跟他的名字恰恰相反,除了刚出生极短的富贵后,一生都是在穷苦中度过的。给这部小说这个故事添上了浓烈的悲剧色彩。悲剧总是接踵而至,令人无法喘息,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在《活着》中,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讲述一生的故事,有点凄惨有些不可思议,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中国人两千年的封建传统是为别人而活,父母为孩子而活,孩子为亲人而活。当就剩下自己时,我们又为谁而活呢? 在他的一生中,不知失去了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朋友,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如果说龙二的死,春生的死告诉他人生的无常,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那么当他亲眼目睹他的亲人:父母、儿女、妻子、女婿、外孙相继离他而去时,他从悲伤到麻木,又从麻木到平静,当他真正认识到活着的本身意义时,他就以平常心态面对苦难、面对生活。人生的兴衰荣辱,酸甜苦辣他都尝尽,但在任何经历面前,他都不讳地摆着一个态度:“我要活着!” 当一系列的苦难降临,有时甚至是永无休止的苦难就象无穷无尽的风一样袭向作为人的生存之旅,这是人在面对活着、面对生命、面对生存时不得不思考、

  也无法躲避的一个根本命题。小说女主人公塑造的是中国传统女人,温柔贤惠,但同时又有新时代女性的影子,独立干练,不离不弃的一直在福贵身边,到死了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儿女们,虽然跟着福贵吃了不少苦,但临死前仍然希望下辈子和福贵生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家珍的不离不弃,福贵一家肯定会衰败的更快。家珍对福贵的爱看得让人感动。她本来是城中米行的大小姐,跟着福贵吃尽了苦头,却从未想过离开,被自己的父亲强行拉走后还逃了回来,福贵家中穷的实在没东西吃了,还跑回家求了一把米。这让我想到了现代的一些女性,把爱情当做儿戏,把金钱利益看得过高,“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种扭曲了的爱情价值观正是这个社会多少女性的心理写照,女明星一个个傍大款,嫁豪门,相亲前先问多方月薪多少,是否有房有车,家珍这样的纯粹的爱情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现象?是这个社会残酷的现实,随着物价的飞涨,房价的飙升,人们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货膨胀的同时膨胀了人们对金钱的欲望,“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们开始变得扭曲,变得攀比,变得残忍,为了钱什么都可以放弃。此外,女人们开始变得虚荣,她们不光要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还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家珍她不要金钱,她只要家人能团聚在一起;她不懂浪漫,她认为儿女孝顺就是福;她认为平平淡淡的生活就心满意足了。

  一个作家,想要了解他作品的内涵,以及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去了解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时的灵感以及创作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不同的人物性格,余华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不仅反应拉一个时代,更用讽刺批判的手法讲述当时社会的背景以及时光飞逝,物非人已非的即视感,引发读者的深思。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等,作者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后来,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于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读后感精选】相关文章:

1.《活着》读后感精选

2.《活着》读后感(精选)

3.《活着》读后感(精选6篇)

4.活着读后感

5.《活着》读后感

6.活着读后感

7.活着读后感

8.活着读后感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