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家庭和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读后感

家庭和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读后感

时间:2016-07-27 19:00: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家庭和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读后感范文

  最好的礼物读后感

家庭和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读后感范文

  今天,我读了普方的故事。

  亚星—奔驶公司的德方副总经理普方在南京家里被4个刚成年不久的青年杀害,他们开始只是打算偷摩托车,后来到一户人家偷东西,被普方发现,情急之下就杀人灭口。可是,普方的母亲却请求法官免除他们的死罪,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改判,但为了纪念普方一家,住在南京的德国人和外国侨民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专门救助罪犯家乡苏北的贫困儿童上学。

  为什么普方的母亲让法院免除罪犯的死罪呢?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那些罪犯的死,代表不了什么,也挽回不了什么,就像他们所说的:“那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法院还是没有改变主意,判了他们死刑。

  尽管这样,他们和他们的同胞,在中国成立了基金会,有一个圣诞树,上面挂满了他们的愿望,经过的外国人就会摘下一个,帮助那些贫困的学生,完成他们的愿望。

  其中一个因为他们资助而上了大学的学生说,他将来要当一名合格的老师,来教育农村的学生。正所谓,教育改变人生,他要用教育来改变家乡的现状。

  篇二 《爱心树》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棵大树之间的故事。小男孩喜欢上了一棵大树,大树也很爱男孩,小男孩经常到大树底下采集树叶做王冠,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之王,小男孩和大树都很快乐。随着男孩慢慢的长大, 他对大树需求的东西越来越多:他把苹果变成了钱,树枝变成了房子,树干变成了船,尽管小男孩几乎要了它的生命,但每一次大树都给得很快乐。

  假如我是文中的小男孩,我每次要完东西会给大树浇水,施肥,捉虫子,让大树也同样快乐,更茁壮、健康的成长,我不会锯掉大树的树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就象爱心树,他们都愿意给孩子最多的爱,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快乐!父母爱我,我也要学会爱父母,不能索求过度。

  夫妻关系是孩子问题的根源

  每个来找我做心理辅导,希望我能帮他们改变孩子状况的家长,在第一次见面后没多一会儿,都会毫不留情地给我一个白眼——无一例外。

  通常情形是这样的:落座之后,还没等我将咨询的基本规则、原则介绍完,家长们已经急切地开始数说孩子的诸多问题与不是,或表情无奈悲伤,或语气激情气愤,有的扑簌簌眼泪汪汪,有的甚至拍大腿咬牙切齿。最后,你总能听到几个类似的句子:真不知道欠这孩子什么!您说他究竟是在跟我们较的哪门子劲……

  此话出口,家长们苦与悲的倾泄算是告上一个小小段落,此刻我会问上一句:你们夫妻的关系怎么样?有的时候,我也会把问题问得尖锐一点:您知道您欠孩子他爸(妈)什么吗?您在家里是怎么和孩子他爸(妈)较劲的?接下来,听清楚我问题的家长,白眼已经翻了过来;多数家长会以为听错了,皱着眉停顿一下,侧耳过来——我一定重复一遍我的问题,打断家长们一贯的、对孩子指责性的思维定式——当然,继而,白眼必然是要送过来的。

  都是白眼,含义却各不相同。有的是突然被问懵了,困惑“这跟我和孩子他爸(妈)的关系有什么关系?!”有的确实是出于不满,带着这种情绪的家长往往反唇相讥:“老师您没搞错吧?您说我们能有什么问题?!”也有的表现出更觉无力的痛楚……

  最近一二十年心理学家对家庭问题的研究表明,孩子出了问题,通常是孩子父母的关系出了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去除孩子的病症,该吃药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解决孩子的问题,要从夫妻关系的改善做起。很多家长难以接受这样的观念。但无论如何,这是孩子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自然也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夫妻关系决定着孩子的成绩

  朋友圈里有位张先生,常在周围人一片啧啧声中,眉飞色舞地描述自己如何与妻子共谋,养出个非常棒的女儿,给人感觉他有个令人艳羡的和睦家庭。没想到,有一天他悄悄找我,求助帮帮他女儿,“最起码能让孩子做到每天去上学”!

  他女儿上初三,身体健康,但是两年半里,每学期到学校去上课的天数,竟然不超过两个月,有几次连期中、期末考试也不按时去参加。女孩不去上学,倒也从来没去过别的地方,就待在家里不出门。学校是如何容忍这情形的,在此恕不赘言,总之女孩考试都过了关,有的科目还能达到优秀,说明她智力绝对没问题,甚至有超过同龄人的自觉自学能力。但是,眼看就要中考,女孩又一次“旧病复发”……张先生格外焦虑,同时非常不满地表示:“她妈对女儿从来就没真上过心!”这与他之前屡屡向外界“秀”幸福的情形,大相径庭。

  和一家人分别面谈多次以后,我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是,女孩妈妈有婚外情将近3年,夫妻俩为此背着女儿纠缠了很久。他们以为隐藏得很好,女儿不可能察觉……但实际上,女孩不出家门、不做她的年龄和身份通常应该做的事,是在用极端的、病态的方式“守护”妈妈,不要妈妈离开家,是在潜意识的支配下,维护家庭的完整性……

  事实上,孩子能够觉察到父母关系中极其微小的疏离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和生理发育的极大障碍。因为孩子的生命来自父母双方,由于这样天然的基因关系,在孩子眼里,父亲母亲同等重要。孩子潜意识里的需求,是父母手牵手、肩并肩,一起支持自己向前迈进。也就是说,孩子成长中需要得到的基本安全感,来自父母关系和睦的稳定性;在确知这样的安全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孩子才更愿意、更有力量,去做他该做的事情。

  令人庆幸的是,张先生和妻子后来接受了一段时间的亲密关系辅导,度过了那段情感危机,女儿上高中后没有再出现不去上学的情况,成绩确实变得很优秀。张先生说,现在女儿像吃了“定心神丹”一样!

  拯救孩子从改善夫妻关系做起

  相信还有很多父母困惑着:感情上的事,大人自己解决就是了,怎么就能对孩子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孩子根本用不着,也没能力操这份心啊!

  话说得好像没错,但往往事与愿违。

  孩子就像父母关系的忠诚卫士,除了觉察到父母有所疏离便会去“拯救”家庭,还会传承父母的相处模式。心理学家从生理、心理的多重角度探索发现,一个人是否有爱、懂爱、会爱,都与他所认知到的父母关系密切相关。

  夫妻之间彼此内心关闭、关系疏远,孩子会发生什么问题?

  首先,从心理上看,会出现因爱的缺失而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认知上看,会缺乏爱的模式的学习机会;从神经科学上看,跟爱相应的神经网络无法得到完善和充分发展。

  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孩子通常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表现为至少其中一方或者双方都不接受孩子。如果张先生抱怨妻子对孩子不上心的那句话属实,就说明女孩的妈妈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基本忽视了孩子;而张先生之前经常“秀”孩子如何优秀的做法,事实上也是不接受孩子的表现——他心中想要的孩子,是他跟同事朋友“炫”出来的那个样子,而不是他家里真实的那个。孩子能感受到这样的否定,于是,必然在亲子关系上出现缺失,感受不到来自父母一方(更糟糕的是双方)的关注。

  如果这种状态出现在0岁-7岁,危害会更大,因为0岁-7岁的孩子处于心智发育最旺盛的阶段,正是发展适应周边环境生理基础、完善神经元连接的关键期。整体上,那些神经网络的建立,采取的是一种筛选的方式,经常使用的就保持,越来越粗壮;不用的那些则可能慢慢萎缩。如果孩子每天看到对抗、逃避、麻木状态的父母,他就不可能得到足够的爱的滋养,跟爱相应的神经网络就无法连接,以至慢慢萎缩。所以,夫妻关系差,忽视孩子,从生理发育的角度看,跟给孩子脑袋一闷棍的伤害程度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大。如果错过神经网络的最佳发育阶段,这些神经网络的不完善,以后修复起来,要多用上几倍、几十倍的气力。很多人长大之后不知道什么叫爱,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就是这样的结果。

  其次,爱有“被爱”和“去爱”的两面性,虽然“被爱”出现缺失,但孩子那种“去爱”的本能还在,他会用尽一切办法,为了挽救家庭、把父母整合在一起而异常地付出。通常以为孩子“得到”才会“付出”,在研究中却发现,心理最缺失的孩子,说不定对家庭的付出最多——他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使命,变成了拯救家庭,而不是快乐地做自己。其中有一种典型的表现方式是:孩子发现了父亲或母亲内心的空洞,会直接跳进去填补父母的空虚,成为父母的.心灵伴侣,这种现象被称为“身份错位”。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有什么危害?孩子无法学习到正确的两性相处之道。如何跟异性相处,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是从小对父母相处模式的模仿,这种模仿往往不曾被孩子自己明确地意识到,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继承。

  如果父母的常态是对抗、逃避、麻木,孩子认知、感受、模仿到的两性关系,也就是这些。这个孩子长大后遇到爱人时,爱情的火花与体内异常的激素产生化学反应,会驱动头脑重新搭建与爱相关的神经网络,两个人因此敞开心扉走到一起。问题是,当爱情的火花散去,往往内在新的改变还不够稳固时,他会不自觉地回到童年形成的旧模式中,遇到冲突就启动防御模式,关闭心灵,麻木感受,疏远关系——复制父母的相处模式。上一代的遭遇,就这样在下一代身上重复出现了。

  如此说来,夫妻之间是否恩爱,和睦关系是否稳定,成为孩子是否拥有安全、滋养的成长环境,以至人生发展是否顺利的最重要因素。家长更多要学习的,是如何用良好的心智模式与观念,去面对现实家庭,修复亲密关系,达成夫妻和谐,进而修复亲子间断裂的爱,让孩子回归他们本来该在的位置,踏实、坚实地走自己的路。总之,让恩爱的模式成为今人与后代间传承的礼物,实现快乐幸福的生活追求。

  中国夫妻之间的“十二杀手锏”,每一招伤害的首先是孩子,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未来,请诸君对照自省,切勿使用!(作者孙聿为,系资深媒体人、青少年教育与亲密关系心理辅导师)

  最好的礼物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文章。读完后,我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也许,经历时,没有任何感受,但经历后,再细细的回想,就觉得震惊了。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孩子在出世的那一天,母亲就去世了,他经常自卑,后来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对他进行了正确的思想引导教育,使他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心情愉快。

  我大概浏览了一遍后,再次走进了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句话: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初读完,我觉得这个孩子很可怜,但又仔细读了一遍后,我联想到这个孩子的母亲应该是为了生下他难产而死,从这里,我能看出,母亲为了孩子无私奉献,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为了孩子,她无怨无悔。读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我的母亲。她虽然在生我时没有难产而死,但是我后来才知道妈妈生我时的痛苦,那是正常人忍受不了的。接着,我又看到了孩子碰见了老人,老人对他进行思想的教育、心灵的开拓那几段。就像老人所说:“我们降临在世界上时,母亲已经把世界给了我们。母亲让我们闻到花香;触到世界;听见鸟儿的歌声;看到世间最美好的一切;感受到世间的爱……”。为了我们,母亲忍受了多少痛,流过了多少泪?就在我们出世时,母亲就把全世界送给了我们。难道这不是母亲送给你最好的礼物吗?

  记得我在四、五岁时,酷爱玩具和零食,经常要求父母给我买这买那,父母从来都没有拒绝过我,我还常常抱怨父母给的我太少了,父母说都不能说。一说我,我就又哭又闹,觉得自己是他们领养的孤儿。可现在跟文中的孩子比,我真的好幸福。

  现在我长大了,也懂了怎样去体贴父母。因为我心里清楚我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我的每个生日,都是为了纪念妈妈生我时的痛苦。我也要更加体贴母亲,也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爱。

  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母爱,母爱是一把阳光伞,她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己在人间的地位。一个人拥有的最富贵的东西不是财富,而是一个世界,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拥有的最好的礼物,不是昂贵的东西,而是一个世界,母亲对你的所有思想灌输;一个人拥有别人羡慕的一切时,他有一颗感恩的心,而这个人就是一个别人想要超越却永远超不过的富翁。

  一个人要学会满足,满足母亲给你最好的礼物,并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母亲为你付出的所有,不要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对生命永远充满信心,回馈那最好的礼物!

【家庭和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2.你是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3.给孩子的教育读后感

4.给孩子的诗读后感

5.给孩子的诗的读后感

6.给孩子的祝词

7.给孩子的信

8.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范文

上一篇:互联网冲击读后感 下一篇: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