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四大名著的读后感

四大名著的读后感

时间:2017-02-15 18:08: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四大名著的读后感

  课外阅读是非常好的习惯,对于语文学科甚至其他学科帮助非常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读四大名著的读后感范文几篇,欢迎阅读参考。

四大名著的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

  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

  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

  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

  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

  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实在是一本妙书,有些人看到忠义,有些人看到叛逆,有些人看到友情。

  儿时读,只觉打打杀杀,很黄很暴力:少时读,憎恨奸诈小人,崇拜各路英雄;近期,偷闲重温一遍,对梁山的三代领导人有了一些奇葩看法。

  梁山先后一共产生过三代“领导人”。

  第一代领导人即人称“白衣秀士”王伦——以权压人,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第二代为“托塔天王”晁盖——以情待人,把自己弄得很真实;第三代“及时雨”宋江——恩威并施,真情假意同上,把自己弄得很像官。

  如果让梁山的员工们进行民主投票,最好的领导是晁盖,最能忽悠的领导是宋江,最没出息的领导是王伦。

  无疑,晁盖是个好人,但好人不一定是好领导,同理好领导不一定是好人。

  梁山三代卓越的领导人武功排名是这样的:晁盖,宋江,王伦;文化程度排名:王伦,宋江,晁盖;心胸气度排名:晁盖,宋江,王伦;综合能力排名:宋江,超盖房,王伦。

  假设让大家选在哪个领导手下发展,自己心里琢磨去吧。

  说起来,王伦和晁盖是悲剧人物,两个人都曾是梁山的领导核心,但都是在梁山大业未成的时候就驾鹤西去了,没看到革命胜利的一天,有些可惜。

  在水浒中,除王伦、晁盖、宋江是三任领导集体核心外。

  其实还有一位有领袖气质的人,不得不说,也是书中我最喜欢没有之一的人——柴进,柴大官人实际是梁山的恩主,伟大的缔造者之一,梁山上有一半的人都曾在他的山庄里蹭吃蹭喝过,三代领导人也不例外。

  但他与领导核心擦肩而过,是因为他本身对权力不感兴趣,再者如果他当核心的话,那么梁山聚义的性质就变了,就变成了前朝遗属要复辟了,属于“反宋复周”概念了,那是渴望招安宋江等人所不愿意看见的。

  说白了柴进估计也不在乎,征方腊后索性辞官不做。

  什么是贵族,这就是贵族。

  一个让21世纪的官二代们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的人物。

  话题让我扯远了,咱还是说说梁山三代领导人。

  对于王伦而言,梁山就是他一个人的梁山,杜迁、宋万、朱贵这三个人就是给他打板子的人,至于林冲那只是一个外人,一个摆设,一个所谓的四哥,梁上的是一般都是王伦说了算,即使有什么大事,只要一提以举手表决,杜迁、宋万、朱贵就跟着举手,林冲就是反对,也是四票赞成,一票反对,说到底梁山还是王伦的;对于晁盖而言,什么你的我的,梁山是大家的,只要兄弟们有肉吃,有酒喝,什么官府,什么天下,跟咱们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晁盖的共产主义;而对于宋江则不同,他上梁山就要追求不一样的东西,他要在梁上实现自己的人生飞跃。

  王伦就像一个村里作坊的小老板,只要够吃够喝就可以;晁盖就是一个家族企业的厂长,只要兄弟满意,有点产值够喝酒吃肉就可以,关键是兄弟们满意,自己脸上有面子;宋江则是一个经营上市公司的志向远大老总,他要把手上的优质资本引入政府题材然后寻求上市。

  所以梁山上几乎90%的人都愿意和宋江一起被招安,因为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利益。

  对于宋江而言,梁山聚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一个平台,三个人,三条路。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

  因此路线冲突,决定王伦和晁盖注定要先后推出梁山上的历史舞台,这是定数……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在寒假读它的时候,感受到了几分当时社会的场面。

  小说主要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故事中孙悟空不畏强权,大闹天宫,他斗智斗勇,力保唐僧西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猪八戒的贪婪、好色虽然为人不齿,但他却也活得真实。

  小说中人物描写十足,人物活灵活现。

  其中有几个场面给我深思。

  当时真假孙悟空闹进了地府,地藏菩萨让神兽谛听来辨别真假,谛听虽然能分辨,但害怕假悟空的`本领,就没有说出来;真假孙悟空又到如来佛祖那里去,如来法力高强,道破假悟空的原形后就把它捉住了。

  谛听因为假悟空势强而不说,如来道破真身并捉住它,两者形成了强烈对比。

  如来强大,所以捉住假的,而谛听弱小,真假孙悟空本事都差不多,所以不敢说。

  这中间就关系到一个敢不敢说真话的问题。

  面对弱智谁都敢,但如果面对一个可能威胁到自身安危的人,就肯定有人说谎了,虽然这可以理解,但我依旧觉得,做人就应该诚实。

  应该不畏强权,作者塑造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就是例子。

  除了说真话,在孙悟空一路打过的妖魔鬼怪中,我发现了一个特点,凡是没有背景,或以其它妖怪为背景的都被打死了,只有两三个被菩萨收为弟子。

  剩下的妖怪最差也就是在天庭等发落,像菩萨的坐骑都被收走了,连个惩罚也没有。

  这是多么可怕,孙悟空一路打杀过来,有实力的收了,有背景的回去了,只有没实力没背景的妖怪都被干掉了,孙悟空沙僧他们联手都能干掉不少,照这样只要找到妖怪的主人,就能降妖了,还好孙悟空任劳任怨,要是我早罢工不干了。

  我在想,这是否反映了当时有官家背景的一些人的嚣张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西游记》虽是一本志怪小说,但我都能从中了解很多信息,它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里戏良缘,富贵真假谁能辩?功名利禄离不了,糊涂一生青丝断。

  每个人读了红楼梦都是有他自己的见解。

  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我从小学就读,从图画,到白话文,原文。

  从懵懂无知,只是觉得他们生活的很奢侈,到唏嘘无奈,再到如今的批判不喜。

  这一回再读,心中五味杂陈混在一起,只是一声叹息,最后合上书竟不忍再去回忆。

  诗曰:“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我感此书是浸透了脂粉香味,满目矫情文字,读来赚足了眼泪,句句无不锥心。

  篇篇皆荒唐,字字皆泛凉,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红楼梦》主要讲诉了贾宝玉与贾家中的姐妹悲欢离合的故事,曹雪芹所著前八十回,批阅五载,增删五次,题名《石头记》。

  记中人物个性鲜明:林黛玉-----林中待玉(宝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细探因缘 ;妙玉-------庙里的玉石; 王熙凤----昔日凤凰;李纨------(结)李完;秦可卿-----情可亲 ;贾雨村言---假语存焉。

  贾化,假话。

  时飞,实非(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甄士隐——真事隐去 名费,“真废”;贾王薛史----家亡血史,假史枉写。

  贾宝玉行为偏僻性乖张,林黛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薛宝钗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一出红楼梦唱尽了人生无常有定,只知结局“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全书共计721人,十二金钗,十二丫鬟,十二家人等。

  全书不过一梦,梦醒了,才知道何为富贵一场空,情爱为何?虽然两手空空,但胜在六根清净灵台清明。

  原先我在书中最喜欢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但骨子里自尊自爱,对爱大胆追求。

  一首《葬花词》: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细飘春榭, 落絮轻粘扑绣窗。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道尽了多少愁怨,对爱情的迷茫。

  小心翼翼的爱着,生怕自己爱的人负了自己,因此流了一生眼泪,木石前盟抵不过金玉良缘,自比落花,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无情总被无情扰”。

  内心细腻,自尊心强掩饰了自己的寄人篱下,常常小肚鸡肠状但也因心直口快得了不少姐妹。

  最后香消玉殒,魂归离恨天,还了一生眼泪,爱而不得,终究破不了封建礼制,将自己终身误。

  后来因此不喜欢黛玉,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爱情上面,活脱脱赤裸裸的一个痴女子。

  错将真心付与风流公子,还白白念着一生一世一双人,就算宝玉爱她如何,生在着诗礼簪缨之族又有几人能得个自由身,自己白白浪费了眼泪。

  天天生死挂在嘴边,是也因对生活无什么希望,自己随花飘到荣国府,虽然表面上亲情温暖,但终究是一个外家的,不姓“贾史王薛”没出生在着花柳繁华的金陵。

  我看不得她痴心妄想,看不得她自命清高,看不得她沉溺于甜言蜜语之中,故,不喜。

  细想来,书中便是无一个喜欢的人物。

  书中所讲的痴男怨女,真实的而让人生厌。

  一个个好好的女子竟然生活在金银污秽的世家大族之中,生时做不了主死后一个土馒头,草草了事。

  纵你有停机德咏絮才,纵你是其如兰貌如仙,都挣不脱逃不掉,女子不过是联姻的工具。

  仕途的铺路石。

  在那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王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却读出一批小人为这自己的私利,违背自己的良心,纵你胸中有点墨又如何,不过是些穷酸文人,无一有君子之风。

  那个灯火辉煌下却尽是哀怨之气的时代让我不喜,那个时代之下每个人沾染的世俗之气我所不喜,那是封建王朝行将就木时垂死挣扎的残尽之气。

  感怀一二,虽是些疯言疯语,但也尤为伤感。

【四大名著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1.四大名著读后感

2.《四大名著》读后感

3.四大名著读后感

4.关于四大名著的读后感

5.四大名著的读后感作文

6.读四大名著的读后感

7.暑期四大名著读后感

8.四大名著读后感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