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失乐园读后感

失乐园读后感

时间:2017-03-02 15:44:2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失乐园读后感

  失乐园读后感,渡边淳一的小说,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失乐园读后感,欢迎阅读!

失乐园读后感

  失乐园读后感【1】

  《失乐园》是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代表作。

  它是一部以婚外恋为题材描写成熟男人和女人追求终极之爱的小说,是一部梦幻与现实、灵魂与性欲、欢悦与痛楚交织纠葛令人震撼的杰作。

  《失乐园》十五年前在日本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巨大影响和广泛争论。

  随后,小说又被拍成了同名电影和电视剧。

  《失乐园》被译成中文之后,先是出版了删节本,将书中约有三万余字有关性描写的内容全部删掉,对有些不好删除的情节也都做了模糊处理。

  直到2010年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失乐园》中文版全译本,这才使我国的广大读者有幸读到原汁原味的《失乐园》。

  读这本书是因朋友推荐,再加上这本书在日本产生的影响,应该说对这本书的期待挺大的。

  然而真正读起来,并没有马上产生多么深刻的感受。

  书的前半部分叠加了大量的性描写。

  尽管渡边先生并非用拙劣的文字去渲染性爱,而是用唯美的语言去客观描写性心理、性感受和性喜悦,但还是容易让人感到他如此热衷于性描写,是为了吸引、迎合、取悦读者。

  但是读到后来特别是接近尾部的时候,我才渐渐透过表面的性描写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一部寓意深刻的书。

  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早已被渡边先生深刻的写作意图所感染,被他挑战现实的勇于精神所鼓舞,被他唯美的语言和生动细腻的描写所降服。

  渡边先生说:“我创作《失乐园》的主旨就是表达爱到极致的一种境界。

  我希望大家通过小说感受一下什么是爱,什么是男女性爱的交流,然后结合自己的体验,对爱进行一个全面的思考。”《失乐园》的确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性爱到极致的境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个体差异对性爱的体验也不尽相同。

  有的人可能体会过极致的感受,有的人可能只感受到一些,有的人可能完全没有感受过。

  无论人们是否体验过性爱到极致的感受,但当小说将读者引入那种极致境界的时候,对爱进行一个全面的思考便成为一种自然的事情了。

  钱钟书的一部《围城》让人们记住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婚姻就像围城,有的人想进去,进去的人想出来。”看了《失乐园》之后不禁让我想起了这句话。

  《失乐园》讲述的是一对中年男女冲出婚姻的围城而演绎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婚外恋情。

  至于什么叫婚外恋,我上网百度了一下,给出的解释是:婚外恋是指已婚者与配偶之外的人发生恋情。

  在婚外两性交往之中,男人往往重性,女人则习惯于重情。

  百度如此解释,想必具有一般规律的性质。

  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遵循这样的规律靓丽登场开始表演的。

  男主人公从性出发,由性生情;女主人公从情出发,由情生性。

  经过频繁交往、接触和磨合,他们的性与情、灵与肉渐渐地相融相合,最终和谐一致地攀上了性爱的颠峰,大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

  当他们站在情爱之颠享受无尽快乐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将分别肢解各自的家庭,然后整合成一个新的家庭,形成常态化的回归围城。

  而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却没有选择回归围城,他们似乎在逃避、躲藏、惧怕,好像一旦回归围城,历经千辛万苦斩获之爱将得而复失。

  渡边先生如此设计情节无异于直白地告诉人们:婚姻的围城将那种极致的性爱挡在了城外。

  这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好像是同一命题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于是有人提出经营婚姻的良策,试图通过经营婚姻来提高城内生活的质量,以抵御来自城外的种种诱惑。

  至于经营婚姻能否消除婚姻生活的单调、乏味、懒惰、疲惫等异化之物,与婚外恋抗衡,我们不得而知。

  但就目前普遍的婚姻状况而言,婚外恋似乎不可避免的与婚内恋长期共存。

  足见,经营婚姻可谓任重而道远啊!

  社会进步有许多标志,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宽容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管婚外恋叫“通奸”,后来“通奸”嬗变成了“第三者”,近些年来“第三者”又实现了一个华丽转身变成了“婚外恋”。

  “通奸”这个词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在某一特定时期还被当作犯罪行为。

  而“婚外恋”则是个中性词,甚至会因为一些特殊色彩而为某些人津津乐道。

  我在想,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我国都变得如此宽容,那么在“性解放”、“性自由”的日本婚外恋一定泛滥成灾了。

  据说日本已婚男人每临周末,倘若下班后直接回家是会被人耻笑的。

  因为周末是会情人的黄金时间。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日本男人的老婆们对此既不吃醋也无怨言,这恐怕要让中国那些大老爷们羡慕嫉妒恨了。

  情况果真如此吗?读过《失乐园》之后就会有一种深刻的感受,事实并非如此。

  男女主人公从始至终几乎每时每刻都置身传统伦理道德的重压之下,并进行拼死的抵抗。

  他们刚开始幽会的时候,不仅惧怕碰见熟人,甚至连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的疑问眼神,都会让他们心神不定,惶恐不安,更不用说触及那些诸如工作、事业、婚姻、家庭、亲情、友情、同志情等敏感而又致命的问题了。

  尽管发展到后来,男女主人公最终还是抛弃了这一切,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猛烈升腾着挥之不去的罪恶感。

  可见,日本社会对婚外恋的态度并非像传说的那样更开放、更自由、更宽容,事实上也是有道德底线的。

  由此我们做出一个基本判断:无论婚外恋有多大的魔力,它都无法撼动婚姻恋爱的主体地位。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如此,日本如此,西方发达国家亦如此。

  从古到今,因爱殉情而死的人不计其数,殉情的方式也千差万别,而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为我们上演的殉情方式,不仅浪漫,而且极具创造性,堪称空前绝后。

  这我们不得不佩服渡边先生的精巧布局了。

  他煞费苦心地安排男女主人公频繁幽会,使他们的爱情不断升温,很快就达到了沸腾的状态,成功地为读者展现了那种爱到极致的境界。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乐极生悲的结局似乎在所难免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乐极生出来的并非是通常意义上的悲,尽管同样是死亡,但似乎早已不能与悲搭界了,用渡边先生的话叫复活之死,用男女主人公的'期待叫爱的超越、幸福的永恒。

  如此寓意深刻的死亡,似乎必须选择更庄重、更完备的方式才能与之匹配。

  正当男女主人公一筹莫展的时候,渡边先生独出心裁地引入了阿部定杀死情夫和有岛武郎与情妇殉情上吊两个在日本颇具影响的案例。

  此举可谓一石两鸟。

  它极其奏效地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使读者恍然觉得并非是在看一部虚构的小说,而是在读一个真实而浪漫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鲜活的参照系,在为男女主人公提供决策参考的同时,也为他们实现超越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于是,一个堪称完美的赴死方案终于形成了。

  当方案付诸实施的时候,小说随即达到了高潮,那些精心的铺垫、插入的案例、埋下的伏笔以及有力的逻辑推理,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强烈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最后,渡边先生竟出乎人意料地用两份尸检报告为小说画上了句号。

  如此完美结局,真的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

  渡边先生曾说,“虽然《失乐园》以两个人殉情来结束这部小说,但这个死并不是一个悲剧,而是复活之死,是将情感升华到永恒之死。

  这是克服了很多困难、困惑,实现了超越,最后达到了一种极致。”这当然是渡边先生的一厢情愿了,而读者是否都认同他的观点恐怕并不尽然。

  男女主人公在追求极致之爱的路上,的确付出了沉重代价,直到他们失去婚姻、家庭、亲情等所有一切的时候,才最终达到了那种令他们魂牵梦萦的极致。

  就在他们陶醉在极致之中的时候,尚存的一点理智挣扎着告诉他们一个残酷的现实:能够成为极致的访客就算幸运了,成为极致的永久性居民简直是痴心妄想。

  一旦签证期满,他们必须无条件离开,要么回归正常生活;要么跌入万丈深渊。

  然而此刻,构成回归正常生活的充要条件早已荡然无存,跌入万丈深渊、杀身成仁似乎成了惟一选择。

  如此说来,男女主人公所谓从容殉情,并非出于他们的本愿,而是无奈之举,被迫所为,绝望表现。

  他们哪里知道,为了追逐极致之爱而不惜抛弃的那些世俗之物,每一件都承载着传统伦理道德的躯体,流淌着传统伦理道德的血液,闪烁着传统伦理道德的灵光。

  与其说是他们抛弃了世俗的一切,不如说是世俗的一切抛弃了他们,而真正主导这一切的无形之手恰恰正是传统伦理道德。

  也正是从他们成为传统伦理道德弃儿的那一刻起,他们才开始坠入孤独、恐惧与绝望的深渊,踏上了通向死亡的不归之路。

  从这种意义上说,《失乐园》应是一部挑战传统伦理道德的悲剧。

  《失乐园》的确是一部引人思考、耐人寻味、难得一见的好书,值得一读。

  失乐园读后感【2】

  失乐园,听着这个名词我们就会有很多想象。

  到底什么才能称为失乐园,又是什么把他们引向了失乐园。

  一直以来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影。

  所以总是很好奇,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怀着这样强烈的心情,今次终于读到这本书了。

  《失乐园》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所写的,关于现代人婚外情的小说,被誉为绝唱。

  小说出版后,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渡边淳一与他的《失乐园》由日本远扬国外。

  小说描写了端庄贤惠的医学教授之妻松原凛子与某出版社主编久木祥一郎,在一次社交场合邂逅相识。

  工作狂的丈夫对凛子的冷漠,因工作变动而失意的久木与妻子不冷不热的麻木关系。

  无爱的家庭婚姻与难于抵御的情感诱惑,使凛子与久木陷入“婚外情”的漩涡。

  精神共鸣和感官的欢悦体验使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意义。

  放纵的迷醉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凛子的丈夫以“不离婚”进行报复,久木被匿名信困扰面临降职而不得不辞职。

  亲人的疏离与世人的白眼使他们秘密同居——偷食禁果的人被逐出乐园。

  为了返回乐园,永久的生活在乐园里,他们踏上了不归之旅,却道:“活着太好了!”

  本书的内容分为了上下两部分,除了对男女主人公内心的深刻剖析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把奇妙的心理活动与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溶入到异域特有的四季更迭的绮丽环境里,令人感觉荡气回肠。

  他们在梦幻与现实、灵与肉、欢悦与痛楚相互交织中,渐渐沉迷,最终无法自拔。

  深陷在那在他们眼中至纯至美的情与欲中,离社会越来越远,最后选择在幸福最顶点时结束生命,把幸福保留在最完美的时刻。

  这样的方式在凛子与久木的心里是最美的,但是,在一部分读者心里恐怕就不是这么想。

  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发表什么言论。

  但是,对他们而言到底什么是乐园。

  是两人同居的屋子,还是两人幽会的时光,亦或是两人死后要去的地方。

  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这样的乐园对社会大多数人来说却是禁地,是会失去快乐的地方。

  只有深陷在里面的人,才会认为那是快乐的乐园。

  所以,失乐园,仅仅只在他们的眼里是可以真正感受生命、体验爱情与欲望的伊甸园而已。

  失乐园读后感【3】

  《失乐园》是弥尔顿晚年口述创作的第一部叙事长诗,也是诗人最伟大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常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

  它的题材主要取自圣经《旧约?创世记》。

  在《圣经》中,人类失去乐园的故事只有寥寥数语,弥尔顿却以惊人的博学和丰富的想象把这个简单的故事演绛成了长达12卷的宏伟史诗。

  长诗的情节由两条线索相互交织而成,一条是撒旦率众反叛,被贬入地狱,他立志复仇,引诱人类堕落,最终受到严惩;另一条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的诞生、堕落和失去乐园。

  两条线索通过撒旦引诱夏娃偷食禁果的情节联系起来。

  诗歌的主旨,根据诗人自己的说法是“申明永恒的天命,对人类证明上帝的公正”,然而诗中的上帝却并不可亲,形象也不清晰生动,反倒诗中那位堕落天使——撒旦被描写得有声有色,成为长诗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

  诗人倾注了自己作为一个坚定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激情和革命理想,将撒旦塑造成为一个意志坚强,敢于蔑视权威,有着不屈不挠的勇气的叛逆者。

  对于这个形象的刻画,诗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很不相同,当撒旦决心采用诡计复仇,附身于毒蛇去引诱无辜的人类始祖时,他的形象就使人感到猥琐可鄙了。

  也许史诗真正英雄是那两位可亲可爱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

  他们的形象寄寓着诗人对理想人格的企盼;他们的爱情抒发了诗人对理想婚姻的赞美;他们的故事则展现了一幅人类从理想的云端走向坎坷的现实的壮阔图景,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严肃思考。

  整部长诗规模宏伟、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瑰丽。

  长诗采用抑扬格五音步无韵英雄诗体,创造了如江河奔流般碎碟流畅的节奏和音响;结构上采用典型的史诗技巧,从倒叙开始,层层深入,主次分明。

  诗歌不仅有波澜壮阔的叛乱场面的展示,也有对亚当、夏娃生活细节的捕捉,更有对乐园里自然景物的优美描绘,使作品兼有恢宏壮阔和柔和细腻之美。

  全诗共有一万多行,这里选取了反映亚当、夏娃堕落前后生活的代表性诗段来欣赏弥尔顿如何用诗的语言讲述人类原罪的由来。

【失乐园读后感】相关文章:

1.失乐园读后感范文

2.失乐园语录

3.失乐园经典语录

4.渡边淳一失乐园语录

5.《童年》读后感-读后感

6.红岩读后感-读后感

7.《活着》读后感-读后感

8.雷雨读后感-读后感

上一篇:红与黑读后感 下一篇:死魂灵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