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时间:2017-03-31 18:04: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范文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历史能够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过去的史记,还有许多你尚未参透的哲理,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欢迎阅读!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范文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1】

  在这部书中,作者的角色更像是一架摄像机,他带领着我们看美国,把镜头伸到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美国的方方面面就都出现在我们眼前了,至于我们的感受仍留给我们自己体会。

  他基本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美国,也让我们思考美国得以成为如今超级大国的原因、美国人为自由付出的代价以及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国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自由的国家,生活在那的人们拥有着无尚的自由。

  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对还是错;可以斥责当权政府,尖刻而大胆;可以拥有自己的枪,不管你是为了防卫或是行恶。

  可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是个堕落的国家,犯罪率居高不下,种族歧视严重,在充当全世界人权维护者的同时又严重破坏人权,而当“水门”“虐俘门”“特工门”事件层出不穷。

  这一切都成了美国是个地狱论断的有力依据。

  突然想到一个笑话:如果你爱一个人,请送他(她)去纽约吧!那儿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请送他(她)去纽约吧!那是地狱。

  纽约应该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了,华丽而富有,但同时也充满罪恶与丑陋。

  这也是美国的真实写照。

  第一个让我有所触动的是美国的枪自由。

  它就出现在《权利法案》的第二条:“组织良好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是必需的。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

  首先,这样的语言表达就让我感慨。

  它并不是说“宪法规定人民有拥有武器的权利”或“宪法赋予人民拥有武器的权利”,而是说“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美国的建国者认为,这种权利不是任何人给予、恩赐的,而是天赋人权。

  书中给出了犹太裔美国人对此的精彩诠释:枪不是一种工具,枪是一种权利。

  当然,枪自由到现在为止还是个争论中的话题。

  毕竟,书中也告诉我们,美国人为此付出的代价:青少年中的流血的事件、绑架案增多……甚至总统的生命。

  然而如果换作是我,如果我也是美国的一员,我也会未来自由而反对枪管理的。

  纵然有那么多误伤的案例、那么多玩具枪完成的犯罪、以及那些重大的代价,上天赋予的权利是不能够被剥夺的。

  这是一个民族的权利,也是每个个体的权利。

  德国原本也不是禁枪的,希特勒禁枪的后果我们有目共睹,那可以说是全人类都应该为止忏悔的。

  禁枪的可怕后果,可以是一个种族的消亡,而这和美国现在支付的所谓的“代价”相比,不知要严重、要严肃多少倍!纵使是总统的生命,和一个种族相比也不是可同日而语的。

  这种自由不是写在他们脸上、张贴在广告板上、或是浮在他们生活表面上的,而是已然深入世代美国人的心中,已经被他们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由”。

  他们自由的环境孕育了更高的国民素质,从而又能更充分地、以更小的代价享受自由。

  另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法制上“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的原则。

  在看到第四、五、六、七条修正案时,我就发出了“真是宁放过一千,不误杀一个”的感叹,不想和美国人的原则不谋而合。

  在看这几个条款时,我心中疑虑重重。

  第四条讲到“……人人不受无力的搜查和扣押的权利……除非有合理的理由,加上宣誓和誓愿保证,并具体指明必须搜查的地点、必须拘留的人或必须扣押的物品,否则一改不颁发搜捕状。”那么警察找个嫌犯如此受限,搜查、逮捕需要的手续如此困难,会不会有人钻空子?该怎样保证犯罪率?又如第六条:“……被告人有权要求获悉被控的罪名和理由、要求与原告的证人对质、要求以强制手段促使对被告有利的证人出庭作证;并要求由律师协助辩护。”不仅逮捕、搜查不易,被告人拥有的权利也很多,会不会有很多罪犯因此被放过?

  这与国民素质不无关系。

  也许,正是他们这种崇尚自由的观念,使得这种环境中“孕育”出的罪犯就要少得多。

  政府政策和国民素质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只有有国民素质做基础,政策才能更民主;而为人民着想的政策会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反过来提升国民素质。

  林达也告诉我们,美国的强国之路是不可复制的,中国不能将其硬搬过来。

  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

  它的全部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陌生人。

  美国的自由、浮华、民主都是属于美国的阳光,可是阳光背后,定会产生类似于罪恶、丑陋的阴影来。

  我们无法消除这些阴影,因为人始终都要追寻美好的“阳光”。

  美国人为了自由、法律、政治制度等付出的代价正是作者的忧虑,而这种忧虑却来自两百多年前的一部伟大法案《权利法案》。

  是它确立了美国法律和生活秩序的基本,两百年来,所有美国人都小心翼翼的遵循着这部基本大法,因为这部法律在保护着所有美国人的权利,无论当局怎么钻空子,也无法撼动它。

  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民族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的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后,做出的一个选择。

  而且,这并不是一锤定音的终极选择。

  自由除了质的定义,还有量的'测度。

  在不同的时代,自由所经受的冲击和支付的代价是不同的,人们的认识程度和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

  当必须支付的代价超过了承受能力,人们往往会选择放弃一部分自由。

  自由和代价是两个不分开的话题。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2】

  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和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隔洋相望,误解和隔阂不仅源自于遥远的距离,更主要的因为两者有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这和历史有关,和文化有关。

  要穿过误解的迷雾看清这个热衷于向全世界推荐“自由”和“民主”国家,我们就得走进它,走进它的历史,了解它的“自由和民主”到底是什么。

  在《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这本书中,林达以他在美国草根层摸爬滚打的经历、感受写下了对美国民主制度、自由、美国历史的深刻观察、认识。

  书中以委婉的笔触、平易近人、朴实的文风把美国复杂、历史背景深远的法律、制度的渊源梳理得井井有条,让大陆民众读到的不是法律的繁文缛节,也不是政治理论的高深晦涩,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将深远的道理复杂的过程、美国人民两百年来的思考娓娓道来。

  作者的眼光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但他的很多话、很多事,都有在投射大陆,给我们以思考、启发。

  说到美国,我们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自由。

  是的,美国人有着典型的西方民主制度价值观,这从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

  但是,正如林达所说,要想理解美国的自由,你得先看到美国的不自由。

  在欣赏美国自由的同时,我们所不能忽略的,是美国人为了自由而付出的代价。

  美国人热爱自由,他们甚至可以为了自由而选择承受随之而来的牺牲,即使在经历了如诸如恐怖袭击、种族冲突、信任危机等情况下,也不轻易放弃自由,虽然有时候,他们为了自由,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代价。

  "不自由,毋宁死",在这个国度得到最真切的还原。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总是以一个强势蛮横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了解美国的建国历史,才发现政府在民众面前,也是一个不可信赖甚至要小心提防的野兽。

  人民得时刻担心它滥用人民赋予它的权力,做出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龌龊事,并尽一切可能限制它的权力。

  这同样让我大开眼界,对于称呼政府为“父母官”的中国人民来说,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林达在辛普森一案上花了大量的篇幅,案件的来龙去脉,检辩双方法庭上精彩的唇枪舌战,证据证人的攻守,以及案件给美国人民带来的影响和思考,案件走向的冷静理智分析,这是我看过有关辛普森案最为详尽全面的资料。

  “公正的审判”,“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的法律精神都由衷的让人感到敬佩,和向往。

  书名历史深处的忧虑,指的就是过去、现在都存在并会在将来一直存在的“自由的代价”罢。

  美国人民必须得为自己追求的“个人自由和权利”付出惨重的代价,包括生命。

  比如言论自由可能带来的危害,比如枪滥用带来的灾难,比如“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的司法谨慎让凶手逍遥法外带来的危害……

  但每一缕阳光下,都有一片阴影。

  追逐享阳光,就得面对阴暗冰冷的阴影,这就是“自由的代价”。

  美国人民选择“自由”,就必须自己的选择承担这个代价。

  我庆幸我读了《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不仅仅因为它让我更加了解美国,更因为它让我开始努力去思考一些没有思考过的事物,让我开始以全新的视野去看待社会。

  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够踏上美国的国土,去感受一下现实中的美国,我更希望我们的国家——中国,能够不断繁荣富强,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前大的国家,她的人民自由的生活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不再有历史深处的忧虑。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3】

  读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一直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忧虑呢?况且还藏身与历史深处。

  美国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自由的国家,生活在那的人们拥有着无尚的自由。

  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对还是错;可以斥责当权政府,尖刻而大胆;可以拥有自己的枪,不管你是为了防卫或是行恶。

  可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是个堕落的国家,犯罪率居高不下,种族歧视严重,在充当全世界人权维护者的同时又严重破坏人权,而当“水门”“虐俘门”“特工门”事件层出不穷。

  这一切都成了美国是个地狱论断的有力依据。

  突然想到一个笑话:如果你爱一个人,请送他(她)去纽约吧!那儿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请送他(她)去纽约吧!那是地狱。

  纽约应该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了,华丽而富有,但同时也充满罪恶与丑陋。

  这也是美国的真实写照。

  林达写过了,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

  它的全部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陌生人。

  美国的自由、浮华、民主都是属于美国的阳光,可是阳光背后,定会产生类似于罪恶、丑陋的阴影来。

  我们无法消除这些阴影,因为人始终都要追寻美好的“阳光”。

  美国人为了自由、法律、政治制度等付出的代价正是作者的忧虑,而这种忧虑却来自两百多年前的一部伟大法案《权利法案》。

  是它确立了美国法律和生活秩序的基本,两百年来,所有美国人都小心翼翼的遵循着这部基本大法,因为这部法律在保护着所有美国人的权利,无论当局怎么钻空子,也无法撼动它。

  说到这,就不得不谈谈中国的法律了,中国也许是几千年君权至上的律法习惯了,在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明主之后,法律所保护的仍是当权者的利益。

  我们看到过许多人因为发表反动言论而被动权者以“反党反国家”的罪名逮捕,却从未见过当权者因批评某些党派、团体而锒铛入狱的。

  仅在正常人权利这点来说,已有很多的不平等,更不用说其他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了。

  很多人在批评美国的巨大贫富差距,而我却觉得贫富差距在中国似乎更厉害,富人们一掷千金,而且更为愿意去国外消费,很多项调查均表明,在纽约最繁华街上房产的拥有者70%都是华人,而出入各种高消费场所的也以华人居多。

  而中国一些边远地区,饥饿仍然是种折磨,而这种折磨比SARS、禽流感更为可怕。

  而美国的贫富差距相对要均衡一些,至少那些所谓“穷人”也能有口饭吃,而且年收入还不低。

  这样的现象就好比假如一个人需要两个苹果才能吃饱,而一个美国富人和中国富人有大片大片苹果园,谁大谁小暂且不谈,反正一定能供给丰富的生活。

  一个美国穷人会拥有2-20个不等的苹果,过日子没问题,但一个中国穷人往往只有半个或一个来裹腹。

  然而并不是说美国就没有真正的穷人,也有穷困潦倒的,但就普遍情况而言,应该是上面提的那样。

  换过来想,美国和中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国情不一样,历史文化不一样,只是希望能互相借鉴,兴利除弊,美国让为自由等权利付出的代价减到最少,中国呢,也为自由和权利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