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稿件>发言稿>北大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

北大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

时间:2016-12-29 18:08:09 发言稿 我要投稿

北大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

  温馨提示: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北大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北大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

  北大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1)

  “今天我们没有什么隆重仪式,我个人来与同学说几句家常的话。

  北大的历史,先生们都已知道,然而新来的教授和同学或许不很清楚。”

  “北大今年是四十八岁,还不够五十,这四十八年是中华民国的多难之秋.常常开不成学、回忆四十八年的历史,不无可纪念的地方,我现在将北大的历史分作几个时期来说 “第一个时期,是北大的开创时期,从戊戍到民国五年,从一***八年至一九一六年,是称为京师大学堂,甚至被认为官僚养成所,那时参加学术的人都是丈化人,北大已经是当时的文化中心了。

  第一次革命时,,北大学生有响应的思想,也有响应的传单。

  民国三年,二次革命也有响应的传单与思想,所谓官僚养成所者已引起了满清政府典袁世凯政府的注意。

  几有解散的危险,假使没有老辈帮忙的话,北大是早就解散了。

  “第二时期是革新时期,自蔡先生民国五年来北大,到国民革命时代,十一年中可算是北大的革新时期。

  蔡先生的言论诗文,你们都已读过。

  同事中也有不少是北大的学生。

  蔡先生的文章是不带情感的,不善于说话和呐喊, 写文章很少三五百字以上的长章。

  我们和他同事过,知道先生大公无私的精神,致力为学术的目标。

  “那时候来的新人组织的委员会,剥削了校长的权力,尤其是用人权。

  组织聘任委员会,负责聘请教员的事。

  校长用人也要提交聘任委员审查资格,合则留,不合则退。

  我举这例子表示蔡先生确能作领袖,替北大建立新制度。

  关于剥削校长权力的提议,他说:胡先生提不好,还是我自己提吧!因此能从全国物色人才,民国五年列十六年,包括五四时代、文学运动、思想革命,北大都享有很大的名誉但是我们现在回忆起来,感觉在蔡先生领导之下,人才并不够多。

  那时的北大轰动了全国,同时,也引起了外界的猜忌,因此蔡先生曾经数次辞职到欧美去休息。

  “我们前任校长蒋梦麟先生是蔡元培先生的得意学生,以教育家的资格来长北大,蔡先生大遭政府和军人的猜忌,常以蒋先生的帮助,渡过很大的难关。

  北大从此被确认为全国学术思想的中心,然而,当事者亦感觉人才不够,到国民革命的前夕,重要教职员学生都不能站在革命的前线,牺牲在军阀之下的颇有人在。”

  “第三个时期可以说是过渡时期,国民革命虽然成功,军阀势力仍然存在。

  蔡先生此时有志整顿北大,但是政客们不容许这样做,他们想将北大掌握过去,将北大作为政治的工具。

  结果北大从十七年起等于没有了,变潮平大学区中的一个学院。

  旧同学奔走呼号恢复北大,那时我们在上海。

  我说学校不能够永远不死,一个学校的名字虽然没有了,然而既有一段历史就不能被取消或埋葬的。

  就像历史上的人物不能不死一样。

  一定要恢复的话,就要把北大做的更好,所以那时候的复校运动并不对学校员责人感到兴趣。

  这是从民国十六年到二十年的时候,可以说是北京大学差不多没有了的时期。

  “第四个时期,是北大的中兴时期,蒋先生辞去了教育部长来任北大校长。

  我那时正因办编译委员会的事情北上,在浦口听到蒋先生被迫辞去部长的职务而回家的消息。

  傅先生和中外学者朋友都觉得应该请先生回来,大家协力助整北京大学。

  那时侯,北京的教育界真是乌烟瘴气。

  北平的校长不愿到北平之外,到全国去请教员,只是在机关里请人兼课,因此有一身而兼三十点钟课的,兼三四处课的教授、主任、院长。

  而有系统的缺课法被发明,每周缺一处的课,像本周缺师大的,下周缺华北的,再下周缺北大的。

  蒋先生来了,找了百万基金来维持北大,利用中华教育基全,设廿二研究讲座,整个改造了北大,理科除了一位教授外完全解聘,这不能不说是蒋先生的伟大领导。

  不知者不能了解,当事者知道北大的中兴时期是蒋先生和现任文法各院长和各位基本教授所造成。

  蒋先生以大公无私之精种,从全国聘请人才。

  蒋先生请刘树杞先生主持理学院,请周炳琳先生主持法学院,都付之以完全整顿之权当时文学科因为老朋友多,改革不能像理法学院的彻底。

  蒋先生说:“适之你做请新人的好事吧!去旧的恶事让我去做,你做院长新人由你去聘”。

  这事情我常常和同事同学提起。

  不要忘记前校长在中兴时期的伟大贡献和伟大领导。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七日北大开学了,经九月之筹备,一日而恢复了北大的光荣,甚至比过去更为光荣,至少理科法科更为充实。

  开学时大家真高兴,不幸第二天就起了九一八事变。

  那时候起到七七事变的民国二十六年,这七年是北大的中兴期,也是北大最困难的时期,现在在座诸位旧同事是知道的,打到热河、长城,离北平朝阳门只有三十里了,教育文化机关纷纷将东西南迁。

  蒋校长坚决地主张北大不应该搬,绝对不搬一件东西,一本图书。

  不然北大就不能继续做研究工作。

  因为不搬而得偷来时间努力,二十二年到二十六年的功夫,安心做了四年的工作,那时候省下钱来,盖房子,造了三大建筑、地质馆、新宿舍、新图书馆,但并没有向政府增一钱的预算。

  造房子安定了人心,他们以为蒋先生一定是有内线的,非但不迁而且添盖房子,大概局势是不要紧的吧!大家充分地利用了蒋先生给的时间,因此北大进步得很快。”

  “第五个时期,是抗战开始以后,局面变化得太大,北大放弃了北平,在南京筹备第一个临时大学,这可说是流亡时期,清华北大南开成立联合临时大学。

  起初迁长沙,一年以后要迁云南的昆明,奉昆明八年称为西南联合大学。

  对于这一时期,在座许多北大的同事和同学从昆明来的,知道得比我多得多,因为我并没有参加这一时期,我从外面看去觉得至少有两点伟大值得提的。

  一、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在极困苦中做研究的工作,使得未受苦的人起了百分之百的敬意。

  兄弟在国外听到教授洗马桶、抱孩子、煮饭,甚至于教授太太摆小摊卖东西以补助生活,我真是逃避了现实,不配来谈这段北大重要的历史。

  二、是合作精神。

  各校沦陷后纷纷迁往内地,组织了不少临大和联大,八年中只有西南联大能够支持到胜利,合作了八年。

  且看最近的三校联合报考和迁校的合作。

  这点合作精神,不能不说是北大领导之功。

  蒋先生说合作是不容易的,要办只有北大老大哥让请华南开去出锋头。

  所以选张伯苓为校务委员会委员长,对外就是联大校长。

  八年抗战和二年的复员,凡是可以出锋头的地方.都是让他们去的,这种合作精神是很值得崇敬的,凭着这,我相信能够建立新的基础。

  “我们现在不敢说,„新北大‟、„大北大‟然,北大是可算新的,因为抗战时期北大已经消纳于联大中,除了在精神上还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北人人。”

  “胜利复员之后,人数是大大的增多了。

  现在报告北大的人数:从联大复员来的七百五十九人,从临时大学补习班分发来的一千五百六十二人,一年级新生和试读生四五百人,第二是工学院北平区新生九十二人,全国七区招术先修班新生六百八十六人,医学院试读生七人,总计是三千五百一十四人。

  工学院南京区新生、涛旸区新生还未发榜,此外加上青年军读读生,以及抗战有功将士的子女和其它政府分发来校的,总计大概要超过四千名,比起联大来还大一倍,比老北大大三倍。

  从前抱残守缺地只设文法理三院,现在加医农工三个学院,这局面实在很大,(记者纷纷上前摄影)我们觉得责任和前途也正很大。

  希望不必说得太高,理想也不要成为梦想,今天我们觉得困难还很多,可是我们的财产,精神的财产,物质的财产都不少,精神上有蔡蒋二位先生的传统,三十年来蔡先生的仪风,自由讲争独立研究的精神,加上抗战八年之中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更不要忘记教员在沦陷期间的奋斗,如尊事教官白雄这给敌人捉去重刑拷打而不屈不挠,敌人亦无可如何,的确是北大精神的表现,我现在代表北大来谢谢白先生(白先生起立,在大家鼓掌声中坐下。

  )还有孟心史先生、马幼渔先生、钱玄同先生皆在沦陷期间替中国保全了清白和忠贞而逝世了。

  还有许多职员冒种种困难替学校保留财产。

  有一位同人抱了蔡先生的油画像回来说,他在多年困难中收藏了这张像片,我看了不禁流泪。

  还有一位秘书冒极大的危险将研究所有的古物带到上海香港转运美固。

  又如沈兼士在辅仁大学作地下工作,后来隐藏不住冒险到内地。

  这是八年中的吃苦和坚忍的精神遗产。

  至于物质遗产,北大在国立和私立大学之中是最有点基础的。

  这里第四院的十一万册图书,一本都没有损失,北大图书馆五十万卷国书亦未毁坏。

  仪器方面,虽毁去一些,但大体上还很有基础。

  农学院是新设的,医学院我在这里可以替北大登登广告,在世界的地位且不说,在全国不说第一,至少占第二,人才方面都选全国最好的人才担任,设备方面在国内

  恐怕只有上海医学院和中大医学院差可相比。

  凭这种人才和设备,我们应不悲观,我们可以鼓励作小小的梦想。”

  “我希望大家把学堂当作学堂,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使先生半生在全囚学术思想人格上努力作最大努力,贡献吾人最大的贡献。

  这样的理想不能算夸大,不能算梦想。

  “至于如何把北大做到最高学府,我想有两方面,可以提供给先生批评,给同学考虑。

  一、提倡学术研究: 望先生携学生多做研究,做独立的创见,做In—dependent 0rinal Research。

  希望各位先生对此精神作高深的学术研究。

  二、对于学生希培养成能够充分地利用工具,能够独立的研究、独立的思想。

  这一方面是研究学问,另一面是做人。

  外面贴着欢迎我的标语,这“自由思想,自由学术”,为什么不说“独立思想”呢?我用“独立”,因为独立和“自由思想,自由研究”不同。

  北大向来的传统是如此,思想当然自由,学术也当然自由,不用再说,而独立精神倒是值得一提的。

  自由是对外界束缚的,北大三十年的传统,并没有限制先生的思想和学士的研究,自由当作当然的信守。

  什么是独立呢?“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这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傍门户,不依赖别人,不用别人耳朵为耳朵,不以别人的脑子为脑子,不用别人的眼睛为眼睛,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学校当然给你们自由,然独立是靠你们自己去争取的。

  “最后,对同学们说,我是无党无派的人,希望学校也成无党无派的。

  这意思不是说个人不能有政治思想,就如宗教思想一样,我们可以信耶稣,也可以信天主、佛教,或回教,学校是不干涉的。

  思想左或右,参加政府党的左派右派甚至其余各党派,都是可以的。

  我再说学校只承认各人是学生,不分宗教政治的信仰,绝不因学生思想宗教而遭歧视,但同时希望个个学生教授把学校当作学校,当作你们的母校,求学问和研究学问,求知做人和训练做事的机关,不要使得学校惭愧,这是老生常谈;我再说句老生常谈的话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

  我五十六岁才觉得这话意义真深刻,我们若忘了自己是学生,我们会把事情把问题看得容易,所以我批评孙中山先生知难行易是把行看得太容易,这是武断,不肯以求知方式去行。

  八十五六岁了还在做学生,当初学农,后来学文学、哲学以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学史和历史,但今天我还是学生。

  我说对政治不感兴趣,昨天安徽同乡问我安徽主席是谁教育厅长是谁,我皆的确不知道,的确我还未曾学列。

  人家说我作一年半载小学生是逃避发表意见吗?是客气吗?在我的确希望对政治问题和其它一切问题上永远保持学生的态度。

  我送诸君八个字,这是与朱子同时的哲学家文学家,作《东莱博议》的吕祖谦先生说的“善未易明,理未易察”。

  我以老大哥的资格把这八个大字,送给诸位。”

  北大校长开学典礼的讲话(2)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十分特别并将永远铭记的日子。

  来自五洲四海的新同学汇聚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古老的燕园因你们的到来再次焕发勃勃生机,北大的大家庭又迎来了新的力量。

  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衷心祝贺同学们脱颖而出,成为光荣的“北大人”!

  同学们,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其实不大,但因为独特的精神魅力和伟大的学术传统,被世人称为“圣地”。

  在这里,传统建筑庄严壮丽,古典园林清幽柔美,无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秋日的黄叶纷飞,都令人陶醉;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师与学子教学相长,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而那些你们今后朝夕相处的“牛人”,也许会让你感到“压力山大”,但更能激励你奋发图强;在这里,图书馆藏书浩如烟海,学生社团争奇斗艳,校园活动目不暇接,国际文化多元融合,你会真正地体会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片园子、这所大学之所以令人神往,更因为她始终连着外面的大天地。

  从戌变法到五四运动,从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小平您好”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在115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各个历史阶段为民族解放、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百余年来,一代代北大人始终以执着的、向上的努力,昂扬走在时代前列,其间既有静守书斋、醉心学术的淡泊与从容,又有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豪迈与气概。

  这些历经百年风雨洗礼而沉淀下来的精神气质与高贵追求,仍在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每一位北大人。

  大家知道,北大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和地位,与新文化运动是分不开的。

  百年前,发端于北大的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将“德先生”( Democracy意:“民主”,所谓“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未名人未名人注)和“赛先生”(赛先生Science意:“科学”,所谓“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未名人未名人注)引入中国,对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过一个月,我们的数学科学学院和物理学院就要相继举行百年庆典。

  一百年前的那个秋天,北大其实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危机,当时的北洋政府准备停办北大,我们的老校长严复先生写下了著名的《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

  就在最困难的时候,北大的数学门和物理学门两个基础学科克服万难,招收了首批学生。

  这是北大数理高等教育的里程碑,也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引入了科学的火种。

  北大不仅为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科学启蒙,更站在思想革命的高度,弘扬了怀疑、批判、考证、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科学”一词的使用,也逐渐从自然科学拓展到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更广阔的领域。

  近百年来,北京大学始终是中国最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思想文化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她见证、参与并且引领了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峥嵘历程。

  在这里,我不打算全面回顾北大以及北大人为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辉煌属于过去,在今天这个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的典礼上,我们更应把目光着眼于未来!我希望与今天在场的全体新同学共勉,我们要一起奋斗,一起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我们要把北大校园建设得更加高雅和美丽,让校园的学术氛围变得更加浓厚,让每个人一旦步入燕园,都能感受到宁静致远、深邃博大的最高学府气质;我们要引进和支持更多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扎扎实实培养北大的精英人才,让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北大求学的同学们,接受最优质也最科学的学术训练,将来成长为最出色也最富潜力的领军人才。

  同学们,未来几年,大家将在燕园度过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近些天,我一直在想用什么话在你们入校第一课上表达我内心的祝福。

  思前想后,我想把一句话赠予刚刚入校的你们--做一个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

  北大是精神的乐园,自由的乡土,但她首先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知的最高学府。

  在北大,同学们会有很多选择,学校和老师们也尊重同学们的选择,创造条件鼓励大家个性化发展。

  但无论如何,大家都要珍惜韶华,静心读书。

  1941年,毛主席曾专门给在苏联上学的两个儿子写信,他说:“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

  ……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如果不考虑这段话的具体背景,毛主席从一般意义上对年轻人提出了希望,那就是潜心学问。

  只有打下了扎实的科学基础,将来才可能在各个领域成就大事。

  同学们,进入北大,你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充满挑战的起点上。

  唯有做好心无旁骛、一心治学的思想准备,才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里走得顺畅。

  今年5月,在范曾先生的倡议和主持下,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和莫言先生在北大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精彩对话,参加过今年北京高考的同学们应该很熟悉,因为这就是今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材料。

  当时我也在对话现场,很受启发。

  科学和人文,是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观察、发现和理解世界。

  爱因斯坦曾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在北大,文理兼修、通融并蓄的学术资源是得天独厚的。

  我们的文史哲、数理化和医学等基础学科,经过百余年的历史积淀,都已成为国内外的最佳品牌。

  2010年,学校专门为研究生开设了“才斋讲堂”,邀请文理医工等各学科的名家大师走上讲台,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融会贯通的高端平台,许多本科生也都慕名旁听。

  同学们,你们历经十余年的辛苦来到北大,千万不要辜负了这大好时光,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吸收一切有益的养分,多去图书馆、多去自习室、多去体育场,不断健全自我的智识,不断丰盈内心的世界,视野开阔了,气象会更宏大,就能为未来更好的成长打牢基础、累积势能。

  讲到这里,我还想问问2013级的同学们,在你们北大生活开始之前,你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为何来到北大?几年后,我又将以怎样的身影告别北大?如果想过这个问题,并有了清晰的答案,那你们应该为自己鼓掌;如果还没想过,那么不妨多用点时间去想一想。

  对这个问题,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回答。

  作为校长,我不会给一个标准答案,我只想提醒大家,以你们的智商和经历,可以拥有很多的选择,但为什么单单选择来到这里。

  从一个更大的层面和意义上讲,你们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期望?

  今年3月,我参加了一年一度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的“影响世界华人盛典”。

  我校92级校友王俊因为在生物基因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获奖。

  王俊校友曾于2012年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科学界年度十大人物”,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我记得,他当天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们研究基因技术,不仅仅是为了在顶尖杂志上发表好的文章,更要让这个世界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水平因为基因科技而改变。”

  回到刚才提给大家的问题,同学们来北大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出国、读研,或者找工作,这些现实的发展,可以是短期的奋斗目标,但不能成为人生的终极意义。

  要记住,树立了什么样的志向,就决定了什么样的道路;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就拥有了什么样的人生。

  同学们是当代青年群体的佼佼者,你们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传播承担更多的责任。

  在燕园的几年,同学们不仅要认真研究怎样做好学问,也要思考如何立身做人;不仅要恪守学术道德,也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心去慢慢沉淀和培养一种为学和做人的高贵品味;不仅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也为他人、社会和国家发出印有你们标记的一份热度。

  同学们,刚才我与大家分享了一些思考和希望。

  其实作为校长,我也一直在问自己,学校应该给同学们提供些什么?让大家感到有所收获。

  今天,是我第一次作为校长对全体新生讲话,我也谈一下自己对北大教育目的的想法。

  我认为,北大的教育是要向学生传授被普遍认可的.道德观,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每位学生会因有一段在北大的学习与生活经历,而成为一个有格局、有底线、做人做事皆有品味与追求的人。

  简单地讲,我希望北大的学生都能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同学们,未来的路,就在脚下。

  百余年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曲折历程和深刻变革。

  你们是幸运的人,出生和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

  2013年的这个秋天,在燕园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你们满怀憧憬地走进北大,将在这里开启人生新的一页。

  我校历史学系阎步克教授曾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仍未结束,五四以来的学术浪潮还在延伸。

  在未来一百年中,中国学人大有可为,而北大学子在引领学术潮流上应该当仁不让。”今天,属于你们的崭新生活已经在燕园开始,北京大学115年厚重的历史长卷此刻就呈现在你们面前。

  如今,她正期待着你们意气奋发、当仁不让地来书写一个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同学们,北大欢迎你们,北大祝福你们!

  北大校长开学典礼讲话(3)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家长,各位亲友,亲爱的2016级新生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个金秋时节,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们正式加入了北大光华这个大家庭。

  你们之中,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本科生,硕士博士生,MBA和EMBA的新同学,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光华-凯洛格EMBA,国际MBA,和其它项目中的国际留学生。

  我相信,你们是用了“洪荒之力”,才实现了北大梦,光华梦的。

  我代表光华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和教诲,亲人的关爱和支持,都是最重要的力量。

  今天很多的家长和亲人来到开学典礼现场。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

  你们怀揣着梦想,来到北大光华求学。

  北大浓郁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光华优秀的师资和良好的环境,为大家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

  我相信,诸位不会满足于在未名湖畔“葛优躺”,虚度未来几年的光阴。

  你们会过得紧张而充实,不断地提高和进步。

  但到大学求学,还不只是学习知识和技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那么,在北大光华的这几年,除了知识和技能,你们还应该获得什么?我的建议是,你们应当积极去感受和体会北大的传统和精神,不断去发现自己,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

  而北大的独特,北大的最大优势,正是在于她有最纯粹的大学精神。

  充分利用这个宝贵的精神资源,提升自己,你们才会真正不枉费自己的北大光华岁月。

  北大的思想先驱们提出了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两面旗帜。

  而民主和科学也成为了北大精神的两个基石。

  新文化运动以来, 民主一直是中国人孜孜不倦所探索和追求的。

  直到今天,我们对民主的认识仍然在不断深入,讨论的热情也很高。

  相比较而言,“赛先生”似乎从一开始就不如“德先生”受到重视。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技术进步也成绩显著,现在大家又在期待人工智能、量子通讯、基因测序等“高精尖”的技术突破。

  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好像使得人们不必再讨论“赛先生”了。

  但是,我认为恰恰相反,“赛先生”对于今天的我们尤为重要。

  “赛先生”指的不只是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突破。

  “赛先生”更是指科学精神。

  陈独秀说:“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要有一个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根据客观事实和证据,运用理性的逻辑分析,反复求证,才能不断的加深理解。

  而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少谈些主义,多研究问题”等等,都是对于科学精神的阐述和宣扬。

  将“赛先生”引入中国的,是这些人文社科的大家。

  从一开始,“赛先生”就不只是自然科学的事情。

  其实,自然科学的落后并不是最可怕的,条件改善了水平自然会上来。

  反而科学精神的缺失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巨大的灾难。

  “亩产万斤粮”的大跃进,就是一个惨痛的例子。

  当然,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国社会的进步,这样完全不顾规律和常识的事情也许不会再发生了。

  但是,我们也应该思考,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什么一些问题,比如房地产调控,始终难以解决?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工作的各个层面,是否存在对事实掌握不准,对问题研究不够,对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不足的现象?在去年的股灾中,在P2P的泡沫中,为什么理性的声音那么微弱?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通讯技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形态。

  手机成了我们获得信息和交流的主要工具,把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同时也把完整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和读书的时间,打得七零八碎。

  某个个体事件,瞬间可以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甚至成为反转新闻,不断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在全民围观之下,大众道德审批之中,事实真相,问题本质,社会意义,制度修订等等,经常被群情激奋所淹没。

  一个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必然面临很多复杂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需要理性的讨论,仔细的研究,在社会各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达成理解形成共识,推动社会一点点的进步。

  没有“赛先生”,这是不可能的。

  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人,会有健全的人格;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国家,会有高质量的民主。

  作为北大人,光华人,我们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和责任。

  培养科学精神,对我们就显得尤为重要。

  你们是管理学院的学生,人们常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那么,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就必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如何算是有科学精神呢?80多年前,担任过北大校长的胡适先生说,他希望北大的学生,“应该努力做个不受人惑的人。

  ”而要做到不受人惑,就必须有科学精神。

  今天是你们走进北大的第一天,我想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做一个真正不受人惑的人。

  我们如何做到真正的不受人惑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方面:

  第一,要有怀疑的勇气,敢于批判和自我批判。

  宋代思想家张载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同样,笛卡尔说,“我疑故我思,我思故我在”。

  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基础。

  不加批判的接受,就容易受人所惑。

  怀疑需要勇气。

  你们会有机会接触诺贝尔奖的学者,商界传奇,各类大师,他们的名气、地位、成功,很容易让我们仰视甚至跪拜,让我们很难自信地去批判性思考他们的观点。

  而比批判别人更难的是自我批判。

  我们每个人都难免带着自己的偏见,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式和习惯。

  有人说,你们在观过世界之前,就被植入了大量的世界观。

  每个人又都有自我保护自我强化的心理机制。

  反省自己的先入之见,做好颠覆自己的心理准备,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希望你们记住,在北大这个校园里,没有思想上的权威;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平等独立的人格。

  因此,尽管大胆地去怀疑,大胆地去批判和反省。

  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怀疑是放空自己。

  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是更好地充实自己。

  独立思考,不是说学习知识不重要。

  光华有优秀的师资,但再优秀的老师也没法给你现成的答案。

  系统地学习经济和管理的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批判地吸收和领会,才能提升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

  忽视人类智慧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无知无畏地独创一派,那不是独立思考,那是愚昧。

  独立思考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为反对而反对、为批判而批判”的逆反思维,那是另一种形式上的从众。

  独立思考更不是一个人闭门苦思,而是要以积极探索的心态,与老师同学相互交流切磋,在思想激荡之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未来的几年,我希望你们学会运用逻辑,追问证据,保持质疑精神和批判思维,主动交流讨论,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这一过程中,你们经历的挑战、遇到的困难,甚至犯过的错误,都不是别人的、而是你们自己的。

  我希望你们能够开放自己的心胸,发现自己的热爱,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学点不那么实用的知识,将来你们就会发现,“无心插柳柳成荫”,大学结交的诤友、内心的那份纯粹、课余学习的无用之学,都是人生重要的资本,会让你受益终身。

  第三,坚持自己,放眼长远

  怀疑和思考,批判和探索,放空自己之后再更好地充实自己,这些可能还不能保证真正地不受人惑。

  我们都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有时,你们会有压力,要去迎合父母、同伴、学校、社会的期待,接受别人给你的选择和生活。

  有时候,你会担心,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会有风险,会影响你的工作发展和事业;而随波逐流,逢迎虚伪,既轻松又安全。

  有时候,你会受眼前利益的诱惑,被短期得失所困惑,迷失自我。

  一位校友谈起在北大的经历时说道,北大给了他“重新定义生活的能力。”这句话显示的是,坚持自己,放眼长远的自信。

  每一个北大人,都应当拥有这样的一份自信。

  怀疑,思考,坚持,我们就可以做到真正地不受人惑。

  北大传统中的“赛先生”,是一种“求真”的品格、一种“止于至善”的追求、一种孜孜不倦的专注,和一种精益求精的执着。

  发扬这种精神,你们就能够发现最真实的自己,获得思想的真正自由。

  发扬这种精神,理性之光就会照亮社会进步的方向。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的北大光华岁月就正式开始了!借用一位同事的话祝福大家:在这里,你将度过也许不是你最幸福,肯定也不是你最灿烂,但必定是你最怀念的一段时光!

  再次欢迎你们!谢谢大家!

【北大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相关文章:

1.北大校长开学典礼讲话

2.北大校长开学典礼讲话稿

3.北大开学典礼讲话

4.北大校长开学典礼发言

5.北大校长开学典礼致辞

6.校长开学典礼的讲话

7.校长开学典礼讲话

8.开学典礼校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