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职场文书>总结>工作总结>中期总结评估报告

中期总结评估报告

时间:2016-10-18 17:20:11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中期总结评估报告

  中期总结评估报告【1】

中期总结评估报告

  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总结

  20X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长沙市十二五整体规划纲要及劳动保障专项方案精神,坚持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克服经济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破解工作难题,创新工作举措,全面推进人社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其中多项指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一、十二五规划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1、努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

  20XX年-20XX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2.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均控制在3%以下,零就业家庭保持100%动态清零。

  (十二五规划指标任务为每年新增1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以下,零就业家庭100%清零)

  2、劳动者素质整体提升。

  20XX年-20XX年上半年,全市职业培训44.89万人,农村转移培训14.09万元,创业培训7.82万人,高技能人才培训2.25万人。

  (十二五规划指标任务为职业培训100万人,农村转移培训30万人,创业培训5万人,高技能培训5万人)

  3、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截止20XX年6月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0.7万、149.11万、96.4万、120万和99.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90万、513.32万人。

  (十二五规划要求各项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5%以上,目前暂未启用此统计口径)

  4、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截止20XX年6月底,全市稳定就业的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率在98%以上,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91%。

  (十二五规划要求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90%)

  二、主要措施及亮点

  (一)创业就业整体联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一是就业扶持政策逐步健全。

  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就业扶持政策的前提下,我市从实际出发,在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创业扶持、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困难援助等方面加大了就业扶持力度,构建了以“七补两贷三扶持”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就业政策体系,被人社部誉为“就业政策的摇篮”,列为首批“全国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城市”。

  20XX年至20XX年上半年,全市共争取各级就业专项资金6.74亿元,为推进我市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形成。

  近年来,我们从平台建设、队伍保障、信息化管理服务等方面着手,打造了覆盖城乡、层级清晰、功能互补的服务模式。

  市、县区分别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全面提供就业指导、职业测评、政策咨询、求职登记、招聘服务等公共就业服务。

  20XX年至20XX年6月,全市共举办招聘会1134场,提供岗位97.49万个,进场求职人员达92.41万人次,17.54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全市104个乡镇、80个街道、618个社区、1248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基层工作平台,组建了2800多人的协管员队伍,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城乡居民家门口。

  三是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较好解决。

  近年来,我们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问题,全力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月、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活动,积极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平台,为用工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截至6月底,全市共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10.9万本,认定就业困难人员7.3万人,累计帮助6.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近1万人在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连续七年实现100%动态清零;建成各类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324家;积极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交流,以产业经济发展为依托引导农民就地就业,新增农村转移就业14.36万人。

  四是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来按照国家创建创业型城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创业之都的决策部署,我市建立健全了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创业服务、孵化基地等一体化的创业扶持体系,扶持建立创业基地102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14个、个体经营项目53个,20XX年以来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9亿元。

  20XX年,长沙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五是技能人才培训全面推进。

  深入开展职业培训年和百城技能振兴专项活动,坚持以订单式培训、岗位培训、校企合作培训、送培训下乡等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20XX年以来,全市职业培训44.89万人,职业技能鉴定14.39万人。

  出台全市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步入快车道。

  (二)城乡社保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服务创新完善。

  一是政策体制更加健全。

  近年来,我市以五险为核心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率先在中部地区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解决了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并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待遇水平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对接;率先在全国完成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并轨,启动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医疗保险;出台了城镇小集体企业职工、“五七工”和“家属工”的养老保险参保问题;工伤保险实现所有职业人群全覆盖,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二是待遇水平逐步提升。

  完成企业退休养老金第九次调待,调待后全市人均养老金达1662元,市本级达1826元;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20万元,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7%,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调整为10万元,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2%。

  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不断扩大,建立了失业金上调与物价挂钩的联动机制。

  率先建立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今年达到每人每月90元,十二五末期将达110元。

  三是经办服务创新完善。

  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年底将实现全市范围内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即付即补。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工作在全市全面推行,我市该项工作经验被人社部在全国推广。

  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失业认证 “人脸识别+活体检测”工作,今年还将推行使用失业人员自助签到一体机。

  采用网上银行开展养老金发放工作,与银行签订网银服务协议,通过网上银行将养老待遇直接拨付到每一位退休人员的账户。

  社会保障卡发行前的准备工作全面完成,五险统一征缴模式、退休人员自主选择银行领取养老金模式在各区县(市)全面普及。

  四是维护社保基金安全。

  修订完善《长沙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基金监管责任,规范基金管理行为,并提请市政府修订发布。

  出台《长沙市规范用人单位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行为若干规定》,强调五险统一参保、统一征缴,建立制度规范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20XX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险欠费及滞纳金清缴行动,共追缴欠费4.8亿元。

  (三)人才引进工程持续开展,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实施大规模引才计划。

  实施引进国际高端人才“313”计划和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计划,累计引进国际高端人才101人,团队17个,引进各类优秀青年人才一万多人。

  20XX年我们正制订新一轮国际高端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加大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

  二是人才服务工作有序推进。

  实施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2009-20XX年累计拨付引进国际高端人才专项资金1.2亿元,拨付引进储备青年人才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

  组建了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办事窗口,建成了长沙市国际高端人才和专家数据库。

  目前正全力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择优录用到市直事业单位的工作。

  全市已有31家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XX年以来,做好了近14万人的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组考及评审工作,申报7名专业人才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选。

  全力开展引智工作,成功申报省级引智项目立项88个,国家级引智项目36个。

  三是人才市场功能显著发挥。

  健全人才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优化配置,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市人才市场共举办招聘会415场,参会单位37798万家,提供职位约64万个。

  组织各园区企业赴广州开展系列招聘活动,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对接,进一步在高校建立分市场或工作站,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四)公务员管理规范有序,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公务员考录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逐步取消地域、学历、性别、身体条件等限制,探索从基层和生产一线优秀工人中招录公务员的途径和办法。

  20XX年以来先后面向社会计划考录1322名公务员,严格实施全市集中面试、面试考官持证上岗、异地交流、临时抽签分组等制度,打造阳光招录品牌。

  加强考核奖励综合管理,严把市级表彰活动审核关,全面铺开全员绩效考核工作,深入推进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全市公务员信息数据库。

  二是公务员培训和考试工作屡创佳绩。

  抓好公务员“四类培训”,将“新三观”教育纳入培训必修课,培训经费纳入部门财政预算,各类培训人数超过7万人次。

  举办7期“公务员大课堂”,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登台讲授,多个高端培训项目被部、省纳为示范培训班。

  组织各类招录类、职称类、职(执)业资格等各类人事考试共130项、报名24.5万人次,多年来一直保持了人事考试“零事故”记录。

  三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妥推进。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首批纳入实施范围的227家市本级和1256家区县(市)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人员聘用及认定等工作全面完成。

  稳妥推进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以政府名义出台了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四是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创新开展。

  坚持 “三公开一监督”原则,改革军转安置办法,修订了计划分配团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营职以下及专业技术军转干部考试考核安置办法,进一步提高了考核量化计分的科学性,全面完成省里下达我市的724人军转安置任务。

  全面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报请市政府审核通过企业军转节日慰问、医疗救助新标准。

  (五)劳动者权益维护有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一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断健全。

  启动全市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清理调查工作,截止6月底,全市有劳务派遣机构200家、派遣员工68403人,派遣用工单位490家、用工34620人。

  继续加大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力度,全市各类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稳定在98%以上。

  以机关事业单位编外工作人员的工资审批为契机,加大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实施力度,目前市本级累计有7万人次进行了劳动用工备案。

  二是监察执法水平显著提升。

  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清欠、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日常巡视检查、禁止使用童工、妇女合法权益保护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20XX年以来,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并处理举报投诉5466起,为 7.5万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和押金 1.5亿元,举报投诉案件法定时效内结案率100%。

  三是劳动争议调处机制不断完善。

  成立运行长沙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加快各级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我市街道(乡镇)调解组织组建率达70%以上,50%以上的案件可以在基层调解组织处理。

  20XX年以来,共办理劳动争议案件14070件,立案受理5155件,案内调解成功率将近40%,到期结案率达到98.5%,有力地维护了稳定和谐的劳动人事关系。

  (六)基层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一是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

  20XX年,全面启动农村就业社保信息维权全覆盖工程,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农村行政村人社服务平台,1256个农村行政村均建立了相关机构并配备了1-2名专职或兼职的协理员。

  20XX年,我市将进一步实现城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覆盖,并逐步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目标。

  二是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速。

  就业、社保、医保等管理系统升级完善,网上信息查询、政策咨询和业务在线办理全面实现,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网络全面覆盖到街道、社区,我市被评为金保工程建设全国示范城市。

  城区所有社保业务全部实现统一软件、统一流程、统一数据。

  目前,我市正探索社会保险、就业和人事人才几大系统间基础数据的整合方法,努力实现“同人同城同库”。

  三是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人社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精减,行政执法、行政收费规范有序,行政许可项目全部实现在线办理,行政效能明显提升。

  政务公开机制进一步健全,所有经办业务和行政审批项目全部放入政务大厅办理,基本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我市社保经办服务大厅被评为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单位。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尽管近年来我市人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十二五规划的任务指标进展顺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距离。

  具体体现为:

  (一)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用工需求总量和用工需求率有所下降,20XX年我市企业用工需求总量、用工需求率分别为24万和17.4%,较20XX年分别下降2万和3.3个百分点。

  驻长高校(含高职院校)毕业生数达22.4万人,长沙户籍高校毕业生达2.7万人,长沙作为省内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地,就业压力非常大。

  很多劳动者就业观念落后,理想和现实错位,“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有待进一步普及。

  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短时间内难以破解,我市企业中级和初级技工需求量占全市用工需求总量的47.5%,而现有从业人员中,中级和初级技工仅占12.7%,存在较大的用工缺口。

  (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一是《社会保险法》的政策配套尚未完善,涉及病残津贴、调待机制、制度衔接、覆盖范围等重要内容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尚未明确,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

  目前我们正抓紧与部、省厅衔接。

  二是社保资金压力大。

  近年来,随着企业社保待遇的连续调整,我市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呈刚性增长,与此同时,基金征缴的欠费问题,严重制约了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

  另外,随着我市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被纳入征地社会保障的农民越来越多,由于人多地少以及征地社会保障成本逐年增加,促使社保基金面临着巨大支付压力。

  (三)引才政策有待进一步延续。

  我市2009年起实施的两大人才引进工程取得了良好的引才效果,但20XX年政策到期后一直没有出台新的引才政策,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尤其是园区和企业的发展均急需引进大量的高层次人才,迫切期待我市尽早出台新的引才政策。

  (四)劳动维权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企业用工和劳务派遣不规范,工资收入水平偏低,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屡禁不绝。

  而机关事业单位尤其是园林环卫部门,涉及到大量职工未参加社会保险,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存在很多隐患。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全力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是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就业工作,抓好就业政策和就业观念的普及宣传,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二是积极争取部、省、市各方支持,落实上级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就业资金,统筹安排发放就业资金,确保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

  三是进一步强化就业援助服务,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尤其当前要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广泛开展“送岗位、进校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等活动。

  四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推行精细化管理服务。

  五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税费减免、孵化基地等创业政策,及时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跟踪扶持。

  (二)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进一步梳理现行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政策,抓紧与省厅衔接,确保现行制度与《社会保险法》相对接。

  建立工伤认定、待遇享受公示制度,强化工伤医疗现场监控,加大对交通事故、意外伤害事故、县市区疑难事故的调查力度。

  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一村一策”的方法解决城中村改造转户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是深化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巩固和扩大单病种包干付费方式成果,积极探索总额预付结算办法和按人头付费办法,逐步实行医保基金区域预算包干预付制,逐步实行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三是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力争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重点做好城乡居民、农民工、非公企业职工的参保工作。

  四是全面加强基金监管工作,完善和落实基金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开展基金使用情况检查,完善基金监管和反欺诈制度,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督,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三)全面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总结“313计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台新一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研究实施细则和资金管理办法,推动新一轮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

  青年人才引进方面,今年将重点做好引进优秀青年人才择优进编的具体实施工作。

  二是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建设,探索建立我市外国专家、高端人才、海归人员一站式服务机制。

  完成长沙人才网和市人力资源网的功能整合和升级改造,建立国际高端人才、优秀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的信息数据库。

  三是全面推进技能振兴专项活动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实施,组织好技能大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评选工作,推动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创新发展。

  四是严格落实职称评审政策,进一步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实现继续教育工作与职称评审工作的互动深入发展。

  加强博士站管理,做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单位考察工作。

  (四)不断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做好公务员考录和选调工作,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公务员工作力度,规范全市公务员选调工作。

  二是积极探索公务员培训新思路,逐步完善公务员信息化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全员绩效考核,规范考评体系,不断完善公务员综合管理。

  三是研究制定事业单位改革配套办法,研发推广使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合同制。

  四是严格按考试考核办法保质完成政策性安置任务。

  完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体系,抓好就业培训,加强就业指导。

  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切实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

  (五)推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是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扩大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重点推进非公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劳动合同签订工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广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全面实施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和欠薪报告制度,确保劳动者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三是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和“12333”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对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并按网络程序处理劳动保障监察业务,形成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覆盖、分类管理的新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

  四是扎实推进全市劳动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努力把劳资矛盾就地就近化解。

  中期总结评估报告【2】

  我县完成梅毒控制规划中期自查评估

  为了解全县贯彻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各项工作和中期(2015年底)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科学评估梅毒防治效果,总结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梅毒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更好地实现梅毒控制规划终期目标,我县按照省市要求及时组建评估工作组开展了自查评估工作。

  4月下旬,工作组赶赴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皮肤病医院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开展了现场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梅毒预防和诊疗服务专业人员、孕产期保健人员对梅毒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性病诊疗机构主动提供梅毒咨询检测服务情况和梅毒患者接受规范诊疗情况等。

  另外充分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全国性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对评估指标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在收集与汇总后,及时准确录入和分析数据,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按期完成了本级评估数据上报工作。

【中期总结评估报告】相关文章:

1.梅毒中期评估工作总结

2.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期评估总结

3.总结评估报告

4.评估总结报告

5.风险评估报告总结

6.演练总结评估报告

7.应急总结评估报告

8.总结评估报告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