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工作总结1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查漏补缺,我仔细地翻阅了学生们的试卷,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本次检测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卷内容分析
此次试题就总体而言,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有一定的难度,覆盖了前4个单元的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成绩分析:
本班参考人数40人,最高分99分,最低分22分,不及格8人,优秀人数25人,平均分76.63分。
三、取得成绩及问题:
1、第五题确定位置,学生掌握很好,几乎没有出错的。
2、有些同学还没有弄明白最简单的整数比,以至于此题错的较多。
3、解决问题时学生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思路不够清晰,导致失分。
四、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要通过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复习课,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继续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努力把中间学生培养成优秀生。
3.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针对部分学困生,要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并在课堂上多提问,有点滴进步及时表扬,督促小组长对他们帮助监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工作总结2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向学生揭示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并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围绕能够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本次期中测试我们八个班的均分均在90分以上,大大缩小了班际平均成绩的差距,这说明我们的集体备课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现就我们六年级数学学科学生期中检测试卷完成情况,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
一、试卷概况及测试目标
本次六年级数学测试卷共分为六部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填空、判断、选择主要检测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灵活解题的能力;计算题里包括:直接写出得数、解方程,主要检测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题主要检测学生对确定位置及图形的放大缩小掌握情况;解决问题主要检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试卷共100分,计算题占20%,基本知识占40%,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占40%。
二、各题完成情况分析
填空、判断、选择的分析:这一部分从全年级的得分来看,填空只有第9题错误较高其余九题完成较好。判断的第4、5两题理解起来有难度。选择题的第3、4题由于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故错误率较高。
计算题的分析:这一部分全年级得分率最高只有少数学生粗心大意失分。
动手操作的正确率为90%关键错在角度画的不准,长度确定不好,还有个别学生将放大画成了缩小。
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为88%这一部分主要是第2、3两题错的较多,第2题主要是还不会用比例解决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起来不太好想思路;第3题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三、主要优势
1.数学概念透彻、清晰,掌握扎实,能够灵活运用。
一直以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组内的老师都在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通过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使数学概念变得感性直观不再那么抽象枯燥。
2.多数同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思路清晰,方法多样。
应用题在教学中是一个难题,是学生最难理解的知识,但应用题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加强教研外还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存在问题
1.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计算中还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
4.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考训练。
5.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
五、解决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立足于长远,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发展,立足于学生实际,在课堂上本着发展学生能力,为学生创造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
2.夯实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计算与混合运算练习,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保证正确率。
3.平时注重挖掘概念的辨析深度,教给科学的辨析方法,给学生有效的指导,提高对概念的同化认识。
4.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从读题到分析到解决问题给孩子科学的指导。
5.做好补差的工作,对差生平时要多给他们吃小灶,查漏补缺,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工作总结3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查漏补缺,我仔细地翻阅了学生们的试卷,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本次检测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卷内容分析:
此次试题就总体而言,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了前2个单元的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成绩分析:
本班参考人数60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5分,不及格人数5人,优秀人数36人,平均分79分。
三、取得成绩:
1、成绩较上学期有所提高。
2、第四大题:解比例考试成绩比较理想。这是由于我平时教学中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口算为基础(课前练习口算),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以笔算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3、这次的应用题,多数学生完成较好,一是题目不是特别难,第二也说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
三、不足之处:
第一大题:错的最多的是第1、9、10小题,分别是单位换算、圆柱圆锥体积的关系和正比例和分比例的判断。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是不扎实,计算的过程中粗心,计算准确率不高。
第四大题:图形的应用和理解从在缺陷,比例尺的应用还不熟悉,画图时图形工具不会使用,不能灵活的运用方法。计算不准也造成了丢分。
第七大题:解决问题,错的最多的是第3,4小题,这是整个卷面体现我教学失败的'最明显的地方,第3小题是先求出圆锥的体积,再求削去多少立方分米的木料?主要原因是个别学生计算圆锥的体积时没有乘1/3,而在求第二问时学生都知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2个圆锥的体积,但是由于第一步结果错误导致了第二问也出现了错误。平时在做题时强调同学生们看好求什么,求圆锥的体积时要把圆锥的字样画出来,这次考试时忘记强调了,导致了部分同学丢分,实在可惜。另外,从学生的错误答案中可以分析得出,学生对于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待于培养和提高。
四、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要通过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复习课,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作为教师的我要继续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3.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针对部分学困生,我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并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和家长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我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希望孩子们能在毕业考试时再创辉煌。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六年级数学工作总结11-20
数学期中考试检讨书02-05
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05-21
六年级数学工作总结15篇03-09
六年级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07-2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04-25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05-26
六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07-21
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5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