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个人总结

时间:2021-01-23 17:55:33 个人总结 我要投稿

【实用】教师的个人总结6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的个人总结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教师的个人总结6篇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1

  重新接触六年级的学生,感觉他们好小、好天真、好可爱。开学之初,许多同学还未退去童稚,上课时很难遵守课堂纪律、不懂得自觉学习,下课还时常像小鸟儿那样飞来飞去,欢声笑语,无拘无束。但经过一年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他们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学习的自觉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这一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和睦相处,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我班成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1、加强安全教育。这年,我们注重学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三次安全教育。开学的第一个月,我们把它定为“安全教育月”,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安全教育周”,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们就是安全教育课,重点讲解了道路交通安全。期中考试之后,特别是全国两次较大的校车事故及本校学生的一次乘车事故前后,我们有针对性的又一次对学生进行教育,防超载、防黑车、防酒驾。进入12月份,我们再次对学生进行《安全条例》的宣传教育,反复强调生命只有一次,责任重于泰山。

  2、加强公民素养及行为规范的教育。这年,我们利用班团课、国旗下的讲话、晨会、午会等各种场合,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公民素养及行为习惯的教育。班团课上,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等,结合思品等课程,加强学生公民素养的教育。每天坚持做好一日常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针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晨会、午会的时间,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有了这些措施,学生的行为习惯大有好转、公民素养明显提高。

  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本年,我校举办了几次大型的集体活动,如:“十一”文艺汇演、秋季体育运动会、“一二九”演讲比赛等,元旦前夕班级还举行了一个联欢会。“十一”文艺汇演、“一二九”演讲比赛,由于老师的精心组织、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我班都校三等奖的好成绩。体育运动会,同学们积极参与、勇于拼搏,我班获得了拔河、跳长绳、女子4×100米等团体项目的第一名、20×25米团体项目的第二名,班级总分获得丙组的第二名,并且获得了学校的“道德风尚”奖。元旦联欢会,师生共聚一室,联欢庆祝,分享了彼此的快乐,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组建了一个得力的班干部群体

  开学之初,我们根据小学信息反馈选出了班长、学习委员、清洁委员、生活委员等主要班干部,然后根据分班成绩进行了学生分组、再在小组内选出各方面的表现突出的同学为组长,各科任老师选出各自的课代表,班级干部初步定型。然后根据能力大小更换或增减。各个班干部以身作则,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班级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得力的班干部群体,为班级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四、定期召开班级例会

  本年,我们老师每周坚持召开班级例会,各科老师畅所欲言,对上星期的情况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一方面总结成绩,一方面查漏补缺,并对下一周的工作进行讨论、交流。每次考试后,认真进行质量分析,确定学优生和学困生,进行培优补差。

  五、重视培优补差工作

  期中考试后的质量分析,我们把我校的成绩与全区的成绩进行了一个对比,发现七年级数学成绩太差,英语成绩也不理想,而这两科是得(失)分的关键科目。学得好,很容易缩小差距,反之,则会拉大差距。在班级例会上,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很快形成共识,针对数学、英语两重点学科进行培优补差。具体措施是:数学老师负责数学教学和培优、班主任补差,第一步是“消灭”“个位数(考几分的)”;英语老师负责英语的教学和培优、定岗实习的殷老师进行补差;其他统考学科的老师针对各自科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培优补差。各个老师团结一心,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接下来的一次月考就取得了较理想的差距,数学消灭了个位数,总体成绩也明显上升。

  六、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本年,我们参加了各级各类的各项比赛,语文有市“语基”竞赛、市主题读书活动竞赛,数学、英语有区级竞赛,英语有校书写比赛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市教科院组织的人文实践活动——纪念辛亥革命某某周年中学生历史知识竞赛,我班有二人活动一等奖、三人获得二等奖,五人获得三等奖,可喜可贺。通过这些竞赛获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七、“两课”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

  本年,省教育主管部门提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我班老师积极参加。各科老师都参加了学校的教学大比武获得,连定岗实习的殷老师和年过五旬的田主席也不例外,并有多人获得学校的嘉奖。“课外访万家”,除平时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家访外,我们组织了两场有全部主科老师参加的大型家访活动。第一次是走访偏远的中洲以及唐涂——童周玲——北咀——新华——大屋陈一线,一次是较近的界镇一片。这两次家访,我班老师与家长广泛接触,与学生交心谈心,增进了家校联系,增加了师生感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有力的促进了我们的教学高中。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我班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期末考试,我班取得了很理想的成绩。五个统考科目,除英语居第二外,其他四科不论是人均分、还是及格率或优秀率,都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至于年级排名,我们班也在年级中居优。

  当然,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工作中的失误与不足肯定存在。我们要找出这些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争取来年取得更好的成绩,来回报学校、家庭和社会。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2

  辅导学困生,我认为主要抓两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后辅导。课堂教学方面,要给予学困生特别关注,提供优先参与机会。

  1、课堂发言优先多数学困生不喜欢举手发言,其实有时也是没有机会轮到他们发言,久而久之,对上课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成为课堂学习的陪客。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让学困生发言,比如:新课一开始复习旧知时的发言机会,例题讲完后巩固练习是的发言机会以及复习课上的发言机会,我都会优先留给学困生。开始他们不举手或很少举手,回答时吞吞吐吐,声音很低,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就逐渐会比较自觉地举手,只要他们会一般就会举手,而且发言时越来越爽快,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2、课堂板演优先学困生一般都会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而我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偏偏选一些学困生到黑板上板演。主要是一些难度不高的例题、配套例题的练一练以及练习中的基本题。开始几次他们往往会因为胆怯而处处出错,甚至会心慌意乱而不能板演。到后来就会慢慢习惯,甚至抢着板演。

  让学困生优先发言和板演,首先能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教师有时还可以收集一些“反面材料”;其次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变学习无动力为有压力、有动力。

  3、巡视指导优先当学生独立试解题和课堂练习时,我总会有目的地巡视,我的主要巡视对象就是那些学困生。开始,我一站到他们身旁,他们会紧张地做不出来,或者写一会儿用橡皮擦的动作掩饰,我们可以与他们交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善意,然后随着次数增多,就会慢慢习惯,这样,我们发现了问题,就可以及时指出,当面辅导,这也是帮助学困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方法之一。

  除了课堂教学中给予学困生优先参与机会外,还要进行适当的课外辅导。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3

  在国际间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教育为本”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至于如何实施教育,我们的目光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立足于协调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在德、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 贯彻素质教育,则要明确以下问题。

  一、引导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与的知觉活动。观察是思维的源泉。由于低年级学生思维形式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对具体事物(如插图)进行仔细观察,结合直观教具的演示,为其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教学《刻舟示剑》,初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领会图意,明确课文是讲一个过江人宝剑掉进江里的事出有因。

  启发学生抓人物的神态、动态、语言的特点,思考以下部题:

  1 、这个过江人宝剑掉进江里之后,面部表情怎样?(一点儿也不着急)

  2 、这个人在做什么?(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3 、这个人当时是怎么想,怎么说的?

  4 、同舟人又会怎样想,怎样说呢?

  在学生理解课文后,要进一步帮助他们明白过江人的想法、做法错误的'原因。我在黑板上画上波浪线表示江水,把硬纸剪成的小船挂在上面,再有硬纸剪成一把宝剑,演示宝剑从船上掉入江中的情景。让学生在船舷上刻“记号”,再拉动纸船到“岸边”捞剑是捞 不到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地明白了为什么捞不到宝剑的道理。即:船移动了,船舷上的“记号”也随船移动,但掉入江中的宝剑却没有跟着船移动。进而启发学生理解其中寓意:事物发生了变化,如果再有不变的眼光来看待,那便要犯错误。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生在阅读这首古诗时,教师要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使他们看到白鹭翔空的情景,听到黄鹂欢鸣的叫声,甚至嗅到令人陶醉的气息,体会到诗中动静映衬画面的盎然生机。只有当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来,诗人当时的喜悦耳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才能为学生所理解。要把学生带入文章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一方面靠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靠图片、幻灯等直观性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装自己人把文章中所描述 的生活情景在头脑中变成活生生的画面。这种“把话变成‘画’”的探索正是阅读教学中形象思维的训练。

  二、启发、培养学生的纪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钢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法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可以用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因素,训练其思维能力 如教学《狐假虎威》,当学生理解到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以后,可以提出“狐狸为什么要走在老虎的前面?如果走在老虎的后面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这样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认识事物,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落花生》一课,学生理解了“父亲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外表好不好看作比较,称赞花不爱炫耀自己,不好看但有用”之后,引导学生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不怕风吹雨打,勇敢地把果实挂在枝头,甘愿为人类送去甜美和清香......这样训练学生辩证地思考,不要死盯住一个角度看问题。

  三、通过复述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的练习,发展语言

  在熟悉、理解文章内容之后,复述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促进思维的方法 。复述一方面要求语言的连贯性,条理性,另一方面,要示有一定的速度,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教学中应充分利有这种方法。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练习,例如:《翠鸟》描述翠鸟外形那一段课文,先许它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再说“它颜色非常鲜”,描述它头上、背上和腹部羽毛的颜色,最后写“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的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细长的嘴。”这一段作者用了两个总分句群着重介绍翠鸟的色彩和玲珑。学完了这一段,教师请学生按照翠鸟身体部位的高低顺序来叙述翠鸟的外形。这要示学生装的头脑里呈现出翠鸟的形体,面对这一段课文内容光焕发进行整理 ,然后按翠鸟的头、眼、嘴、背、腹、爪的顺序,用并列关系的句形进行描述,这种语言的不同形式的训练,就是进行语言训练 的好方法。

  四、在教学中渗透美育。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弱。而美育因素往往蕴含于教材中,相对抽象。为了便于学生感知美,我常通过插图、投影等直观教具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其求美欲望。新教材图文并茂,这些图画不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是渗透美育的好材料。例如《美丽的公鸡》一课,六段文字与六幅一一对应。教学第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图,他们立刻被图中那只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公鸡所吸引住。“这只公鸡的外表怎么样?”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公鸡真美!”接着,让学生按顺序说说公鸡美在哪里。栩栩如生公鸡形象激起学生的说话兴趣:“公鸡有大红的冠子,有花羽抟,有油亮的脖子,还有金黄色的脚,他真美丽!”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观察、说话、审美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如能抓好上述的几个问题,问读教学的效率必定能大大提高。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4

  新课程下的教育评价观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再是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更关注的是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心;不再是以淘汰一大批“差生”为手段而是择出另一批“精英”;不再是着力于学生的眼前状况,而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这一评价教育观早在50多年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并进行实践了。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评价观,对于指导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评价,具有针对性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评价观作一简单的分析。

  1.要十分重视教育评价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定期使用教育评价这一工具。但如何发挥教育评价工具的作用,不同的教师却不同的观点。有的教师把评价当作惩罚学生的工具,如果学生成绩低了,就要对其进行惩罚。而有的教师却把评价当作激起学生学习愿望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赞同后一观点的教育家。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中曾说过:

  “教师的工作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他要经常地评价自己学生的工作。在衡量知识质量(也就是劳动质量时),教师的评价带有明显的道德含义。评价里包含着刺激,应当使儿童在这种刺激的影响下确立一种要学好而不要学坏的意向。通过这种评价,不应当使儿童对于人们怎样看待他(是爱劳动还是懒散的)抱无所谓的态度。评价所起的这种微妙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就是它一定要跟儿童的内在的精神力量结合起来。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学习的愿望,帮助形成这种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374页)

  2.要慎重对待学生的评分

  在前苏联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评价也用划分数来体现,它在每节课中都以“五分制”的形式来进行。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成绩评价的作用,并提出“评分是一种最微妙的教育工具”,一定要慎重对待对学生的评分(2-591)。他说:“不要把对知识评分当做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划出来。只有当师生关系建立在彼此信任和关怀的基础上,评分才能成为促使脑力劳动积极起来的推动力。”为了慎重地使用好这一工具,他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每节课都对学生进行评分。他说:“宁愿评分的次数少些,但要使每次都评得更有分量、更有意义。”因此,评分不可滥用和多用,一定要在关键时刻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和激励的作用。

  对不理解分数作用的小学生,先不要使用分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7岁的小孩还不能理解评分是取决于自己的劳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的,这时他暂时还做不到的。……而是要等到孩子已经懂得了自己的智力劳动质量要取决于自己在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这个道理的时候,才在他身上使用分数。”(3-103)只有这样去做,才能真正发挥分数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和激励作用。

  3.不应把学习成绩当成评价的唯一工具

  苏霍姆林斯基在看待学生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不应当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评价的惟一工具,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他说:“不能,也不应当使集体中的任何一个人成为‘没有任何才能的人’。不应当把学习成绩,形象地说,看做是惟一的土壤,即培育了人品的土壤。在那没有任何别的土壤的地方,个别的学生永远会感到自己是学习差的、落后的学生。”(2-383下)单凭学生成绩的评价来看待学生,会使有些成绩低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

  4.学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就不要打分数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谈到学生成绩评价时,他再三强调,如果学生没有完成某项任务的学习,就先不要打分数;“如果一个学生还不能完成某项学习,我们什么分数都不打。分数只能表示学习的肯定结果;没有分数,就是还没学好。这样做,可以避免负责日志的学生与班集体在相互关系方面出现不正常现象。”(2-808上)他进一步分析,这样做,防止学生把成绩记在日志里或让家长看到后认为孩子没有学好。他再三提醒教师们:“如果你发现学生的知识含糊不清,发现他们对正在学习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念有点不明确,就根本不要作任何评分。”(2-592)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来不给学生打‘2’分,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有经验的教师就是这样做的:当一个学生还做不好作业时,教师就不给他打任何分数,永远不堵塞他争取好成绩的道路。”(4-658上)因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划一个低分,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2分和1分,这是十分锐利和精细的工具,聪明而又经验的低年级教师问题备而不用的。……只有当教师掌握了人学的最高智谋会尊重孩子的无知的时候,2分才能成为那种最锐利、最精细但在小学从不运用的工具。”(3-103下)

  只有等到孩子们全部掌握了所学知识后,老师们才给他打分数;要等到孩子们懂得自己的智力劳动质量取决于努力时,才给他打分数。

  5.评分的项目要多样化

  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总是尽量避免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回答划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和全方面的评价,评价的项目要多样化:“我总是对学生在某一的学习给予评分,这种评分包括好几个项目在内,如回答问题(可能是对几个问题的回答)补充同学的回答、书面作业(少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性作业长远等。我定期研究学生的知识状况,学生也感到了这一点。”(2-591)

  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性的多项评价,既避免了孩子们因一项作业没有完成而得一个低分数,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又可避免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牢固。

  6.不要考察学生已经背熟了的东西

  关于对课堂学生作业与问题的检查和考试的命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当避免提出这样一类问题,即要求的答案只是十分准确在重复教师讲解过的东西或从书本上背熟了的东西。……知识的转化应作为复习的基础。”(2-593)因此,教师检查的命题要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和运用情况。如果只检查教师讲过的或学生背熟的知识,就可造成学生在课堂不不动脑思考和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

  7.要慎重对待学生的综合评定

  在一个学期或学段学习任务结束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在帕夫雷什中学,在学季和学年结束之前,对学生划定操行分数。同评价学生的成绩一样,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慎重地对待学生操行的评定。他们的评定标准是:“我们评定操行的依据是这样一些要求:能进行自我教育,能认真劳动(包括学习劳动的公益劳动),爱护并人民财产,诚实,尊敬劳动人民,尊敬父母,尊敬老人,尊重妇女,不容忍坏事,积极参与对低年级同学和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能为别人做好事。”(4-314页)他们还认真组织好评定的过程。“这个对学生非常重要的问题,要在教师(班主任)和学生有同样表决权的会议上作出决定。学校里还有一条规则:如果班集体在评定操行分数和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就把问题交给校务会议作最后决定。但我们学校还从来未发生过必须把问题提交到校务会议解决的情况。”(2-808)

  正是这样非常慎重而灵活地运用了学生成绩评价的杠杆作用,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下的帕夫雷什中学校园里,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即使是个别头脑迟钝或发展不全面的学生,也会在教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取得最大的进步。愿我们的学校和教师们,也能从苏霍姆林斯基评价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启迪,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学生成绩评价工作。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5

  翻开教育信息报,一行显目的大标题映入眼帘:没有快乐的老师,就没有快乐的学生。看着这行大字,我感受颇深。

  上个星期,学校举行了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学生的成绩并不让我感到满意。有甚者,竟然不合格!从成绩出来那一刻开始,我脸上没有了笑容。此后,每次进教室,都是绷着一张脸,神情异常的严肃。望着我的神情,闹哄哄的教室马上恢复了宁静。以往我都是笑着进教室,今天却没有,学生个个一脸无辜的望着我,好像在跟我说:杨老师,我今天没做错事啊?拿到试卷后,学生似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一个个头都低在那里。但我的脑子里一直出现那个不及格的分数,“迫使”我下了一个决定:以后不能再对他们笑脸相迎。或许就是因为我不会批评他们,才导致他们无心学习。

  连续几天,我都是如此走进教室,以往闹哄哄的教室消失了。可望着一片宁静的教室,我没有丝毫的成就感。往常,学生总喜欢围在我的身边,跟我说这说那。但现在我的身边只有那些被我“抓来”做作业的人。我脸上没有了笑容,学生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少了……

  一天改语文作业时,看到一个学生造的句子:同学们取得好成绩,杨老师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我哭了,学生是多么希望我再笑着进课堂啊。那天晚上,我在床上辗转反侧,计划着明天我该如何让我的学生像以前那样喜欢我,而不是惧怕我。

  第二天,我笑着走进了教室,学生先是一愣,但马上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天,我向孩子们道歉了,而且约定:以后不管什么原因,杨老师都不会向你们发脾气,每天我都会笑着走进教室,笑着面对你们每一个人。有困难,我们一起解决。让我意外的是,在我说完之后,学生也给了我一个承诺:我们一定不让杨老师失望。此后,教室里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我的身边又不停地有学生围着。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书”的同时,不能忘记“育人”,育一个快乐、健康、向上的人。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自己就应该是快乐、健康、向上的。因为,教师不快乐、不健康,我们的学生是不可能快乐健康的。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给予学生快乐的教师吧!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6

  踏入教师行业我倍感责任与压力之大,孩子幼小的心灵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我们为人师者不但要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更要教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引导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描绘理想的蓝图。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语文以及班主任,作为一位新老师,我在这个月的语文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对教育有一点肤浅的体会和认识。

  首先,我利用语文课固有的思想性较强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教学《在家里》时,教育学生要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锻炼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培养自己独立的性格。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德育教育可谓无处不在。

  其次,配合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这学期我们一年级的孩子第一次参加运动会,孩子们每天坚持训练,结果获得不错的成绩。在赛后的总结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在集体生活中,大家必须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儿,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前段时间品德与生活课了解我们的国家,我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加深对国旗、国徽、国歌的认识,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广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结合建国五十周年的阅兵式,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祖国正一天天强盛,让他们从内心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要为人师表,自己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在平时尽量严格要求自己,衣着朴素、整洁,上课铃响,准时出现在教室,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在参加义务劳动时,跟学生一起动手,顶着烈日,坚持到最后。无论课堂内外,都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即使在批评他们时,也注意不使用过激的言语和动作,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要时刻注意不要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容忽视,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人。

【【实用】教师的个人总结6篇】相关文章:

1.【实用】教师的个人总结五篇

2.【实用】教师的个人总结3篇

3.【实用】教师的个人总结4篇

4.【实用】教师的个人总结8篇

5.【实用】教师的个人总结7篇

6.【实用】教师的个人总结5篇

7.【实用】教师的个人总结三篇

8.【实用】教师的个人总结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