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千年包公观后感

千年包公观后感

时间:2016-07-19 17:47:3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

  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一身英气匡正义,两袖清风传千古

  纵观上下五千年,细数古今数代朝,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过无数仁人志士。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国家的栋梁,是大众的典范,是人民的偶像……

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

  当谈到“精忠报国”时,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岳飞;谈到“义薄云天”时,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关羽;谈到“鞠躬尽瘁”时,我们自然而然会想起诸葛亮;谈到“清正廉洁”时,我们自然而然会想起包拯包青天。

  从小就听过包公的故事,看过包公影片,从《铡美案》、《狸猫换太子》、《少年包青天》、《包青天》,影片里的包公是一个日审阳夜审阴、半人半神的人物,让人膜拜不已。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进一步深化了我对包公的认识,一千多年前的他,不仅仅演绎在荧屏里,他的精神更融入到我们的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福祉里。包公为官的清廉与公正,成为后世代代相传的佳话,也成为千年以来执法执纪者勉励自身的标杆。

  “七弹王逵”、“谏免张尧佐”的故事,称得上宋朝反贪打虎的典型。1043年,包公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就相当于今天的纪检监察干部。其时,进士出身的王逵,为官贪虐,民愤颇大,但因其善于结交朝中权贵,屡贬屡任甚至不断擢升。包公先后七次弹劾王逵,此前六次弹劾后,王逵仍顺利转任,继续被起用。最后一次,包拯在弹劾奏章中将矛头直指皇帝:“以王逵所在残暴、猥滥之状,彰灼如是,而上下蒙蔽,曲加擢用,亦何示警于后哉?”终于,朝廷将王逵罢官免职。1050年,宋仁宗决定任命自己宠妃张贵妃的伯父——声名狼藉的“昏官”、“庸官”张尧佐为宣徽使等四项重要职务。包公率领谏官上谏,“反复数百言”,言辞激烈以至唾溅君面,直至皇帝将错误任命“罢之”为止。2014年3月,总书记在视察河南兰考的时候,就曾勉励当地的纪检干部,要当现代的“铁包公”。

  包公主持开封府时,城池汛期吃紧,而城内蔡河河道边常被一些权贵强占,修建楼房水榭供其游乐,导致水流阻滞,水患频发。包公即令限时拆除,对过限不拆的“大人物”、“关系户”,不论是谁,一律开具名单上报朝廷请求治罪。这样一来果然灵验,蔡河经整治疏竣后水畅其流,百姓称之为“惠民河”。其实细细想来,这一点像极了我们县今天开展的“九城”活动和征迁拆违,同是惠民利民的好事,偏有一些“钉子户”,依仗“祖上余荫”和“个人利益”至上,严重阻碍了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的脚步。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包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面无私、执法为民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包拯曾有遗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刻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这段话作为包公家训,被刊刻于石碑上,竖在堂屋中,作为严格要求子孙后代的“铭”,对今人也有所启迪。包公的这段家训,至今仍在合肥包公祠中,昭示来者。

  千百年来,包拯作为不朽的清官形象,早已越过历史的长河,为前人和今人,为热爱中国、崇尚清廉的外国人所敬重。“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包拯出仕时写的这首戒廉诗,体现为民者愿,可作“为政者师”。

  如今,我们党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做是关键。我们共产党人要学习包公,必须做到“四讲四有”,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牢记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必须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努力前行,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是“包公”。

  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观《千年包公》学诗明志

  吾一基层纪检干部,今观赏《千年包公》纪实后,对公廉直爱民秉性和律俭家风更肃然起敬,其做人做事为官之情怀是吾无限学思之精髓。今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试学作七律诗一组,以明志自勉亦聊表敬昂一代清官包公大人之情!

  七律一:包公铁面无私

  品洁仁慈大爱生,传扬公德最廉明。

  倡修铁律擒乌贼,制定清规锁败类。

  断讼执法横正气,除奸四海树威名。

  巍巍形象高山挺,矗立丰碑千年颂。

  七律二:包公忠贞报国

  一心为国草根清,过度操劳铁骨铮。

  从不营私除弊洁,但修公德举贤铿。

  丰功伟绩垂青史,成就英雄刻鼎名。

  不屈奸臣高亮节,无畏辛劳迈艰程。

  七律三:包公一身正气

  铮铮铁骨心系民,污泥不染公正心。

  恰似青荷存浩气,坚如鸿雁示忠臣。

  一身正义除奸佞,两袖清风灭恶人。

  垂范先锋尊法律,英名留史刻碑文。

  七律四:包公威名传天下

  皇亲大佬怕包公,重整朝纲铁律明。

  四海扬名家风传,九天环宇响英名。

  逐除贼子担重任,吓死奸臣灭畜牲。

  一世清廉堪玉净,忠贞傲骨胜青松。

  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学习包公精神,做廉洁执法模范

  按照县纪委的通知要求,我在中央电视台观看了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该片分《清心直道》、《铁面无私》、《以民为本》三级。观看后感触很多。当前,全局上下深入开展廉洁执法工作,恰似给全体公安民警加一道反腐的防护林。既提高了思想认识,又增强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热情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廉洁,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官员一直受人崇敬和爱戴,古有诸如包公、海瑞,今有诸如焦裕禄、孔繁森等。他们的形象深入民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诵。掩卷沉思,留在胸中的不仅仅是一位位廉洁之士的高大形象,还有一股浩然正气。 对公安民警来说,如何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是否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是对大家的严峻考验。公安工作有不少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如果将此当成了谋取不义之财,谋取私利的工具,那最终将踏上不归路。公安队伍需要的是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的正直之警。做为政清廉的民警,还得在自律上把牢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须加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在上层信仰上,我们要用毛xx思想、邓xx理论、“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深入践行群众路线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筑牢廉洁根基。在现实细微层面,我们可学习身边先进人物的事迹,以此鞭策自己,查找差距,提升觉悟。

  其次是要处理好自身的各种关系。在多元社会总少不了形形色色的诱惑,这正是公安民警所面临的考验,这种情形下,在提高道德修养的同时,坚持不受外物引诱,保持冷静头脑与淡泊心境,方可智明而勇猛。要自觉接受各种监督,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使个人利益在保证和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来实现,处理好与身边亲朋好友的'关系,不教身边朋友以财色之诱拖下水,不教家中亲人恃你手中之权乱纪律,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真正体现出公安民警的气节。

  最后是要加强自我约束意识。“勤生明、廉生威”的道理谁都懂,个人的廉洁主要来自自律,只有通过不断的廉政学习教育,才能未雨绸缪,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道阻且远。作为新时期的公安民警,要抵御住横流物欲,做清白之人,美节之士。 廉洁从警,是廉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从践行群众路线的高度,深刻领会廉洁的含义,严格遵守人民警察的行为规范,做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扎实苦干求发展。我们作为国家公务员,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仆,更应该以廉洁奉公为原则,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做勤政廉洁的排头兵,树立良好的民警形象。作者:许可(蒙城县国保大队)

  包拯家训给我们的启示  包拯,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公正廉洁,执法不阿,谥号孝肃,后世称包孝肃公。在纪录片《千年包公》第一集《清心直道》中记录了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全文共三十七字,突出了包拯清正廉洁的家风。通过纪录片《千年包公》重读包拯家训,心灵为之震颤,灵魂得以净化。作为今天的我们,应该从包拯家训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一、包拯家训体现我们做人的底线和原则

  清正廉洁是包拯家训的核心。严格廉洁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不以公权谋取私利,始终保持清廉的本色,是对我们党员干部最根本的要求,清正廉洁是“为政之本”,“为官之要”,是品德之基,更是我们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和原则。当前,我县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更加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认真领会包拯家训中“清正廉洁”的精神实质,并在工作中认真践行,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要”:

  一要清正廉洁。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要经得住考验,做到慎欲,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慎权,不当权力的奴隶;慎微,不让小节毁了大节,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二要干净干事。工作中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明、两袖清风,要以党纪国法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明白名节源于修养,境界升于内省,朽败止于正气的道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心存敬畏,多一点正气、达到“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的境界。

  三要秉公用权。我们党员干部对待权力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保持一个党员干部的浩然正气,做人处事有准则、有底线。

  二、包拯家训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里,“公正、法治、敬业、诚信”也体现了包拯家训中清正廉洁的观点。我们党员干部做到清正廉洁,也是对践行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诠释。我们党员干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解决好知责、知足、知止的问题,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公仆,做到“三知”:

  一要知责,做到求真务实不懈怠。履职尽责勇担当。要有知责之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杜绝消极散漫、不敢负责、不思进取、不愿作为、麻木不仁的工作作风。要有担责之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扬正气,不随波逐流;在复杂矛盾面前,果敢决策,敢担责,不错失良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回避,不推诿,挺身而出,勇挑重担。要有尽责之行,自觉做到谋事、做事、成事,切实履行党员干部的时代责任。

  二要知足,做到廉洁奉公不放松。为民掌权须身正。身正就是政治上清醒坚定,作风上清正廉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对权力、对人民常怀敬畏之心,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真正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卑不移公仆心。

  三要知止,做到严谨规范守纪律。我们党员干部要增强守纪守法守规意识,牢记政治红线、纪律红线、道德红线和廉政红线,自觉把红线看作是不能逾越的雷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自觉把规矩规范融入到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以高度的自觉性警醒和约束自己,从思想上谨守规矩,从言行上谨遵纪律,挡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经得起考验。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工作上的带头人,守住做人的底线,守住党员干部的底线,用自己的模范言行为人民群众做好表率。

  三、包拯家训体现“两学一做”的目的要求

  当前,我县在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共产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用党章和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 这为我们党员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朽败斗争指出了着力方向,更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有力保障。作为一名党员,要牢牢把握包拯家训中清正廉洁这一核心,恪尽职守,做好“三个”人:

  一要遵纪守法,做一个明白人。党章党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我们要深入学习,学法、知法、懂法,做一个明白人。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我们应维护党的尊严,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安排,执行组织决定,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坚守正道,弘扬正气。

  二要干净做事,做一个清白人。我们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淡泊名利,甘于清贫,廉洁自律,守住思想这片净土,做一个清白人。

  三要克己奉公,做一个奉献人。克己奉公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思想品德,工作中我们应公私分明,乐于吃苦,做一个有奉献的人,当工作需要时,要勇于承担,乐意接受,并尽最大努力去做好, 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做好我们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的奉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我们通过再次重温包拯家训,更好的理解了清正廉洁是我们党员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我们的在工作中,要更好的落实“两个责任”,当好我县经济发展的先行,做到在发展经济上有新思路,在重点工作上有新突破,在惠及民生上有新作为,用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建设取得的新思路、新作风、新干劲,为“美丽蒙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银行千年包工观后感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句歌词几乎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这一方面体现着人民群众对包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也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现代官员像包公一样为国为民的殷切期望。

  5月24日单位通知全体党员于5月25日——27日晚观看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本以为和以前看的电视剧《包青天》一样呢,看了才知道是不一样的。纪录片《千年包公》依托丰富而详实的史料,以包公人生经历为主线,以写实手法再现了包公的一生,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让“铁面包公”有血有肉地走向观众,展示了包公的可贵、可敬、可亲之处。这使笔者联想到如今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新时期,党员同志需要继承和发扬包公什么精神?

  第一,要营造家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风则是每一个人受教育的底色,时间越久,路越长,就越见其重要。和谐温暖的家庭,向上向美的家风,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精华,呈现着厚重的家庭文化积淀和生活智慧。良好的家风犹如无形的财富,支撑一个家庭栉风沐雨、走向辉煌。《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严格的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包拯家训中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贼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大意是:包氏后世子孙有做官的,如果胡作非为,贪赃枉法,活着,不得再进家门;死了,不能葬入包家的祖坟。在封建社会制度时,不被族人认同,不得衣锦还乡,不能葬入祖坟大茔,是最严厉的惩罚。可见包公治家之威严,训子之严厉。严厉的家风也是一个家庭灵魂的延续,是家族内部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首先要向孩子们宣讲《孟母断织教子》、《岳母教子“精忠报国”》等这些优秀家教故事,引导广大民众从优秀家风家训中汲取培育道德的养分。

  第二要不畏权贵。影视剧中,包公都是额头嵌着月牙的黑脸,很多包公庙里的包公像也不例外,但是历史中一些书籍记述着包公其实是白脸,戏剧、影视剧中的包公,为什么要刻画成黑脸形象。《铁面无私》,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用影视剧手法再现“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等典型史迹,突出了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敢言直谏、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当监察官和谏官五年半时间,包拯一共弹劾了61名各级官员,这是他一生重要而闪光的经历。包公以刚正不阿、伸张正义的公正形象而流芳千古,以至于让后人每每遇到秉公办事、为民做主的官员,老百姓大多会用“包青天”等之类言语进行称颂。作为一名合格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包公严于律己、不徇私情的无私精神。

  第三要以民为本。包拯在以大无畏精神肃贪反庸的同时,又呕心沥血地深察民情为民请命,这类奏议占到全部奏议的1/3。《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展现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当时,赋税名目繁多,最普遍也最难使人应付的是折变、支移以及头子、仓耗。所谓“折变”,是将明文规定征收的物品,按官府临时需要折合成现钱或其他物品交纳。折来变去,官员们从中牟利,纳税人负担加重。包拯得知陈州五县的折变问题十分严重,立即上奏折《请免陈州添折见钱疏》。同时,包拯发现淮南、江浙、荆湖等地同样存在折变问题。他心急如焚,连续四奏免除江淮两浙的折变。包拯的这些奏议,反映的问题翔实有据,提出的建议明确可行,爱民之心,跃然纸上。包拯不仅自己爱民,还苦口婆心地劝说皇帝爱民。他对贪官污吏铁面无私,对百姓却心怀柔情厚意,他把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一千年来,百姓也把他放在心坎里。作为一名党员要立足岗位、廉洁奉公,尽职尽责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只要人们有维护正义、惩恶扬善、渴望公道的心愿,包青天的价值和魅力就不会衰弱,包公形象就不会消失。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时刻铭记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学习包公精神,在“两学一做”活动中,结合自身岗位,像包公一样做人,像包公一样做事。同时勇于同朽败行为作斗争,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相关文章:

1.千年包公观后感-千年包公

2.看千年包公观后感-包公观后感

3.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包公观后感

4.千年包公观后感500字-千年包公观后感

5.《千年包公》观后感

6.千年包公观后感

7.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包公观后感

8.观千年包公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