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600字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600字

时间:2016-09-24 16:23:5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600字

  爱国主义电影《南昌起义》观后感600字【1】

  电影《南昌起义》风云突变的1927年,老蒋和汪精卫“宁汉合流”的反革命步伐加剧。

  陈独秀置险情于不顾,反对武装工农掌握军队。

  7月15日,汪精卫发动政变,第一次大革命惨遭失败。

  影片反映的正是在这一危机关头,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党,以前委书记周恩来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执行党的决议,冲破重重困难,领导并取得了南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峥嵘岁月。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大败奉系军阀张作霖。

  这时汪精卫突然下令撤兵河南,回师武汉。

  陈独秀没有看清汪精卫的嘴脸,反对武装工农。

  贺龙向周恩来表示坚决跟党走。

  汪精卫准备从湖北总工会工纠队开刀,中共中央先发制人,解散工纠队,将全部人员编入贺龙部队。

  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了。

  在这生死关头,党中央接受了周恩来等人的意见,举行“南昌动乱”,并委任周恩来为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

  周恩来乔装身份抵达南昌。

  汪精卫邀叶挺、贺龙上庐山,想乘机缴械,叶剑英在庐山获悉汪精卫“鸿门宴”的阴谋,连夜下山将此事密告叶挺、贺龙。

  叶挺、贺龙当即把部队开赴南昌,参与起义。

  周恩来听取了朱德的情况介绍,拟订了“南昌动乱计划”。

  敌方派人探听叶、贺部动向,汪精卫的特派员刁铁民胁迫起义前敌总指挥贺龙清党,贺反而将他逮捕。

  张国焘赶至南昌想阻止起义,周恩来与之激烈辩论,多数人拥护周,起义仍按原计划进行。

  因有人出卖起义情况,周恩来当机宣布起义提前。

  8月1日清晨两点,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叶挺、贺龙、朱德率部分路出击,在大家的浴血奋战下,黑姑完成了双喜、贺长生等烈士的遗愿,把红旗插到了城头。

  南昌起义取得了胜利,新世界就要诞生了!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艺,真实、朴素、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影片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创作素材,正确地、艺术地反映南昌起义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使其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和文献性。

  影片中出现的四十多个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实人物。

  为了真实地再现那一段历史,影片特别注意了环境的真实性:它通过一定时代特征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饰装扮;通过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特别是“打倒列强”的音乐旋律的反复出现,使当时的时代气氛更加浓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为现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动、深刻的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教育课。

  通过今昔对比,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

  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现几位领袖人物的独特经历和个性。

  如周恩来的稳健、果断、血气方刚、富有革命牺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着、有勇有谋;贺龙的倔强、爽朗、对党的忠诚等。

  通过他们的具体言行来表现他们伟大而崇高的品格。

  如通过周恩来的“我们都为共产主义在奋斗,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哇哇坠地,长大,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做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

  这段话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通过贺龙的“半辈子经验告诉我,跟着国某党,我个人政治上没出路,整个军队也没出路。

  只有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我铁了心跟着它走到底,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考验我。

  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爱和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杀毅然投身革命阵营的果敢精神。

  通过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前委会与阻挠起义的张国焘之间的斗争,表现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

  这一切都是我们更加崇敬、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们的伟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影片还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南昌起义那火光冲天、枪林弹雨、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

  并通过女战士黑姑踏着其丈夫双喜等烈士的血迹,冲上鼓楼,把红旗插到楼顶的这一细节再次告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都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用先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便没有我们的今天,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要自觉加强思想修养,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改革开放的推动者,才能无愧于我们的先辈和先烈。

  总之,《南昌起义》是一部好的历史文献故事片。

  它使我们牢记过去中国革命的斗争史;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创建的丰功伟绩;牢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奋斗。

  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爱国主义电影《小兵张嘎》观后感600字【2】

  当我看完《小兵张嘎》这部爱国主义电影时,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

  嘎子小时生活很苦,但是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年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

  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

  他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

  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对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和嘎子对比,我显得是那么渺小。

  嘎子为完成艰巨的任务而奋不顾身,即使失败也会坚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败就放弃。

  记得那次学校开展一次“科技小发明”的活动,我当时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师报了名。

  正当我满怀信心地开始制作我自己设计的“动力小船”时,却发现了一个个让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问题。

  如接上电线了电池却不通电。

  等我解决了电池的问题后却发现螺旋桨转不了了,当我解决螺旋桨的问题却发现……这一个个问题把我搞得头晕眼花,头上金星乱飞,我一气之下把“动力小船”摔了个稀巴烂。

  结果认真制作,能持之以恒的同学获奖了。

  望着他们胜利的`神情我后悔莫及。

  是啊,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为何说无难事呢?因为做了,“难”事则转为“易”事不做则反之。

  联系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够为我国的将来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县城找一位亲戚时,却发现那位亲戚帮鬼子拍照,脸气得由绿到红由红到紫。

  嘎子刚正不阿而我却因胆小冤枉他人。

  记得那是我上四年级时。

  我刚到家门口,却发现一个人在开我家的门锁。

  我仔细一看,原来他把我家的锁弄坏了,怎么也打不开了。

  他见我回来了,便立即恶狠狠地说:“你要敢把这件事说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吓得连忙点点头。

  等我妈回来时却撒了谎说是楼上小妹妹弄的,为此我还经常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嘎子哥一样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爱国主义电影《举起手来》观后感600字【3】

  故事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大山沟里,讲述了一群正义的中国人民与外贼抵抗,剿灭侵略者的故事。

  其幽默搞笑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在捧腹大笑之余,我深深地为他们英勇的行为叫好,被他们大勇无畏的精神所感动。

  我陷入了沉思:

  这部电影以幽默的语言和搞笑的动作向我们呈现了一的历史史实。

  翻开中华民族的史册,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1937年日本鬼子践踏到中国这片土地……一百年来,中华民族被侵略、被侮辱、被欺压,被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侵华战争,多少无辜的中国人被屠杀,被蹂躏,直至日本到现在还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为什么?因为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府的软弱无能,自不量力,更是因为中国的落后,贫穷才处处受人欺压。

  “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历史的所有屈辱不正印证了这句话吗?

  为了使我们的祖国不再受欺侮,为了不再发生战争中那些血腥的事件,为了使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不再上演,我们就必须振兴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

  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世纪的曙光,是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希望,我们的努力奋斗,关系着祖国的振兴;我们的刻苦学习,关系着祖国的富强!

  历史为我们敲响警钟:知耻而后勇!新一代的青少年,同龄人,让我们努力吧,为了我们的祖国而奋斗!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1.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

2.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范文

3.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50字

4.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400字

5.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800字

6.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1000字

7.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2000字

8.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