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

时间:2017-07-11 19:01:2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范文

  爱国主义电影看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请看下面的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范文吧!

  影片《太行山上》观后感【1】

  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

  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国x党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

  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

  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

  一位国x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影片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

  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

  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

  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

  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

  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

  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

  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

  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

  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

  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国歌》观后感【2】

  本片再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段屈辱惨痛的历史;塑造了以田汉、聂耳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精英奋起抗日、勇往直前的爱国形象;讲述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勇军进行曲》最初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而诞生的来龙去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国歌》结束了。

  但在我的脑海中,电影中的一幕幕仍然正在回放,我的心脏也依旧在随着国歌而跳动。

  电影主要塑造的是国歌的作词者——田汉,又在其中夹杂一些爱国热血儿女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他们在“9.18”事变、沪淞战役后,在上海、在东北为抗战作出的巨大贡献与牺牲。

  而电影的主线,则是田汉的思想变化。

  从他遇到两位东北学生开始,深入地了解了侵略者对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后来感受到了全世界的华人对抗战的支持与贡献,又差点被日本军队绑架,从而了解到了精神对人类的鼓舞,着手开始拍抗战电影;而在最后,当他经历了好友妹妹与东北学生的牺牲后,完成了思想最后的蜕变,终于一气呵成写下了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也就是后来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这部影片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日寇肆无忌惮地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屠杀我国人民,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恨和反抗。

  而国x党却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中华民族遭到践踏,大好河山沦陷敌手,祖国母亲倍受污辱。

  就在这关系民族生死存亡之时,田汉、聂耳认为必须有一首能够激发人民斗志,壮我中华气势的歌曲,来唤醒中国人民,鼓舞他们不畏流血牺牲,为祖国、为人民而战,于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国歌诞生了。

  “起来,起来,起来……”听着这熟悉的歌词,使我感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田汉先生在写歌词时的那份渴望国家振兴,民族昌盛的迫切心情。

  而且对现在而言,这句歌词也并没有过时。

  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告诫我们不要为眼前的进步和发展而满足。

  虽然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但需要加快步伐去赶追发达国家,增强综合国力。

  让历史的教训不再重演。

  纵观全片,高潮迭起。

  高潮的出现,也使观者的思想处于亢奋的状态。

  在影片的最后,当已身处在监狱中的田汉听到了高墙外人们为他播放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我们的情绪也已到了最高潮。

  当时,就好像全身都充满了勇气和希望,敢于在任何时候都冲在队伍的最前方。

  这是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

  片中田汉意识到对抗战的支持不全部是钱财或士兵的援助,而是精神上鼓舞和振奋人们的力量。

  因此,他想到了用艺术的形式。

  而在不断的摸索当中,也终于明白了歌曲是最通俗、传递最方便,也使最能鼓舞人心的艺术。

  而说到底,其实这些都是精神的力量。

  我们的身体,血肉之躯,会疲劳、会伤痛、甚至会消逝。

  但精神,却延续了我们肉体存在的时间,也让我们的肉体获得力量。

  当军队已经疲劳不堪,无力继续,嘹亮的歌声响起的时候,士兵的精神会为之一动,会为之振奋。

  这不是因为睡觉或吃饭,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满足。

  贝多芬的“命运”,流传于世,被人们所称赞,那是因为作者已将自己的精神传入作品当中,听者,也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振奋与鼓励。

  力量,是我们的思想与精神传递给我们的。

  当我们静静地感受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时,聆听一首歌,或是观看一部电影,我们的内心,也会一点一点地充实起来。

  就好像热量传递到我们的心中,我们的身体上;就好像一块没有点的电池板被一点一点地激活。

  那种力量,能够持续很久很久。

  多少年来,《义勇军进行曲》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

  在战场上,在天安门,在学校里,在我们的心中,它都曾被无数次地唱响过。

  它鼓励着我们前进,支持我们继续。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它永远是最伟大的歌曲。

  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真实的本领。

  如何做才能学好本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学习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主科",而忽略了课外知识的"吸取",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否则,就会成为一名"正宗"的书呆子。

  而要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特别要敢于探索、敢于攀登知识的高峰。

  《红领巾》观后感【3】

  今天下午,我们看了一篇儿童话剧<<红领巾>>,它不但好看,还蕴涵了许多道理.

  这篇儿童话剧主要讲了,几个小学生经过了时光隧道回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遇到了红军儿童团,于是小学生们也帮忙杀敌,最后儿童团的小红军为了保护小学生们,一一牺牲了.是的,都是红军的同志们奋勇杀敌,宁死不屈,消灭敌人,我们现在才有这样的幸福生活.他们都献出了生命,有的变成了残疾,有的被敌人残酷地杀害,有的则能幸存下来.

  他们都是最伟大的,最高尚的,最值得被别人称赞的,也是最令人敬佩的.有了他们,才有我们,要不是他们的坚强和伟大,我们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也不会有我们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和红领巾,因为他们是用血换成的.

  我们要尊敬革命前辈,是他们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的.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

2.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2000字

3.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50字

4.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400字

5.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800字

6.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500字

7.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3篇

8.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