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3篇
观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1】
观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坚定不移贯彻群众路线,深入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铸造优良的工作作风。
近日,廉江市工商局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
这部电视专题片展现了以国家主席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八项规定,狠抓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
反映两年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的工作实践。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国家主席指出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也就是说领导干部既要加强党性修养,最全面的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又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既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又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既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又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观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2】
观看《永远在路上》——这部廉政教育警示片是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片,以大量详实的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党员干部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要始终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始终牢记党员形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牢记党纪国法,干爱岗敬业干实事。
要在政治上负责任,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在作风上负责任,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在本职工作上负责任,加强作风建设,立为民服务之本。
观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3】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国家主席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
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
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己不正,焉能正人。
要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十八大后,以国家主席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人民,抓作风、改作风,转“四风”、树新风,成为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的起点和支点。
从中央政治局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到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十项规定,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到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26条规定,等等,作风建设始终在路上。
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是从治风开始的。
作风是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最重要的软实力,优良作风出战斗力,不良作风则是战斗力的腐蚀剂。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没有奋发向上、励精图治、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和军风,我们就缺少担当和完成历史使命的坚强力量。
以转作风作为新征程的开端势在必行。
作风无时不显、无处不在,大到大手笔、大投入的工程项目,小到怎样出行、怎样就餐的日常举动,广大群众往往从这些直观的表现中实际感受、作出判断。
“失民心者失天下”。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正是由于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作风不转,就很难消除群众心理的隔阂,动员群众同心同德、激发活力。
下决心从作风抓起,是我们党向人民群众作出的一个庄重承诺,从哪里丢掉的就要从哪里找回来。
“四风”问题屡禁不止、成为顽症,是前进路上的一块拦路石,也是对党的先进性战斗性的一块试金石。
这4年,改进作风的一系列行动及其一个个成就,充分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破除障碍、革除弊端的决心、勇气和智慧,凝聚了党心和民心,增强了信心和希望。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风建设正是进行这场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赢得这场伟大斗争的重要保证。
这几年,我们转作风,意义重大而深远,启示深刻而宝贵。
1.作风问题的严重性和转变作风的艰巨性,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
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形成和蔓延并非一日之功,在各个领域和层次都有表现,解决起来也不是一件轻易简单的事。
而且,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
因此,不抓则已,抓则必成。
一步一个脚印,一事一件成效。
能不能在纠治“四风”上较真碰硬,本身就是一种作风。
2.作风问题的实质是能否经受长期执政的考验,要从加强权力监督、强化制度机制的层次加强作风建设。
一个长期执政的党,面临着严峻考验,集中起来就是党员干部能不能正确运用权力、正确对待利益,有效抵制诱惑、有效防止腐朽。
作风问题很多情况下都是源自于此。
例如,过去享乐主义、请客送礼很多都是公费埋单的,这也反映了经费管理、财务制度存在漏洞。
转变作风,既依靠思想道德自律,也依靠制度刚性约束。
管住“钱袋子”、“账本子”,才能管住“嘴巴子”。
3.作风建设具有扩散效应,要推动从领导作风到党风、从党风到社会风气的转变。
这几年改进作风之所以效果显著,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上而下、以上率下,中央政治局给全党做出好样子,军委给全军做出好样子。
好的风气传递正能量,不良作风传递负能量。
改进领导作风,加强党风建设,是对全民族的积极引领,为全社会做出的良好示范。
作风建设的主体是人,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转变作风的主体工程和重要目的。
作风塑造人,人也塑造作风。
4.作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要使作风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相互促进。
作风建设不可能孤立进行,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转作风要在党的各项事业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出来,是否改进作风还要通过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得到证明。
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同样,只有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风建设才有目标和意义。
【观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