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电影秒速五厘米观后感
新海诚是日本漫画大师,他的代表作品有很多,以下是为大家介绍:电影《秒速五厘米》观后感,欢迎阅读!
新海诚电影《秒速五厘米》观后感【1】
原来日本动漫不只有天马行空散发着人文气质的宫崎骏,还有细腻唯美透露着诗意情调的新海诚。
日本动漫的精致和成熟总是令人惊奇不已,他们的动漫定位不只是一种青少年的文化商品,从那柔和奇妙的笔触可以看出日本动漫作者完全是将它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待,大概创作态度的不同也是国产动漫与国外动漫艺术作品存在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电影《秒速五厘米》是一部伤感而浪漫的作品,无论画面还是故事都弥漫着浓浓的美感,一帧帧温柔的日本景色、一个个动人的蓝调音符共同勾勒出一首关于纯真情感的诗。
最触动人心的是在那诗情画意中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看到自己最美最真实的倒影,尽管可能那些已成过往,却绝不会像人们说的那样往事如烟消散于风中,初恋纯真在我们心理的印记有多么深刻但凡经历过的人都会明白。
那不仅仅是一段回忆那么简单,也不是一个“美好”或者“纯洁”能够概括的。
三幕剧式的工整结构为我们分别展现了贵树与明里童年、少年、青年对于纯真感情的真实态度,情窦初开的童年可以为了见自己的心上人一面无视距离冒着风雪踏上火车,唯一考虑的就是列车的延误会不会导致自己迟到,单纯而优美;
羞涩含蓄的少年虽已无法和对方联络,但他坚信远处的明里可以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和想法,只是编辑好的短信却没有收信人,只能默默按下删除键,朦胧而偏执;青年的贵树还是无法割舍掉对于明里的思念,但此时真实的生活让自己充满矛盾,与明里擦肩而过的惊奇感觉一闪而逝。
回过头去俩人却被疾驶的火车隔开,多么可笑的事实,童年火车使他们相见,而现在火车却将两个背影隔开,他们在茫茫人海中能做的就是不断在脑中重温那棵樱花树。
其实“长大了就不单纯了”这句话很有味道,当然这个“单纯”不仅仅是思想和认知的成熟。
童年的贵树单纯到为了一封信一个诺言就可以冒着风雪千里迢迢去见明里,童年的明里同样也可以一个人在冷清的小站等到深夜。
这种勇气恐怕也只有孩子才有。
慢慢地成长,渐渐的真实,天真的幻想一点一滴地在不停地消逝着。
终于火车也不知道该坐开往哪个方向的,短信也没有了合适的收信号码,甚至擦肩而过也会因火车而错过久违的彼此。
于是遗憾为故事画上了伤感的省略号,整部电影也愈发显得纯美。
我羡慕贵树和明里,他们可以始终活在13岁那晚的樱花树下,始终抱着彼此在一起的执着,在都市的忙碌与平凡中会为了一个身影而落寞踌躇。
樱花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落下,火箭以每秒五公里的速度升空,这两种事物都像极了人们自己。
樱花落土的时候知道自己不孤独,火箭进入宇宙也知道有人会记得他想念他,尽管那只是心灵上的执着,但现实因为这种执着而灵动。
这是爱,贵树与明里的爱,也是深埋在每个人心底的纯真情感。
不是“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刻骨铭心,而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淡淡忧愁。
即使他们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感,甚至无名指上有了戒指,也无法让两人割舍掉对彼此的思念与牵挂。
初恋最暖,回忆最美,残缺的遗憾或许无可避免,心灵的丝连却可以无视现实的重重雾霭。
新海诚处理情感戏的敏锐性和掌控力将观众深深地折服了,感谢他精心打造的这部《秒速五厘米》能让我们重拾往昔的纯真,去触摸依稀可辨的梦境。
沉浸在“再一次,再一个机会”的曲调中,蓦然发现,原来爱可以如此纯美。
《秒速五厘米》观后感:献给看得云里雾里的【2】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过,“追求的终极永远是朦胧的,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
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总想象有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也许就会永不复存在。
《樱花抄》
入夜以后的东京,其实比烟花更寂寞。
舔着地平线的最后一缕黯淡的余光,被深蓝的夜空吞没的最后一片残云,向远方一盏一盏地蔓延开来意兴阑珊的灯火。
新海诚创造的画面唯美得让人心疼。
其实在很多处地方,大可以给画面做一个长时间的定格,像城市的广角镜头,雨天的足球场,残破的邮筒,荒芜草地里掉落的牙膏皮,晚霞里天空中飞机带过的长长云线,清晨一个人在教室里写信的贵树的孤单身影,暴风雪里的车站明灭闪烁的信号灯,倒视镜里渐渐退去的夕阳。
如此细腻的画面,与新海诚有些时候刻意定格的瞬间,可以看出他所想表达的一种幽微委婉的淡淡忧伤。
每一个静止的画面的背后,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伤。
而在影片的很多地方,新海诚过于快速的切换画面反而让观众大脑跟不上眼睛,来不及体会到影片深处汹涌的暗流,对于那些只看过一遍电影的观众,尤是如此,相当遗憾。
而那些画面如果观众在看电影时静静地分解动作,慢八拍重放,或许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整部影片所体现的深入骨髓的伤逝之情。
影片里曾有过一只叫声清脆的大斑啄木鸟,出现在贵树前往探望明里的前夜。
贵树疲惫地趴倒在桌上睡着了,梦里变成那只飞鸟,一心只想翻山越岭,前往见明里一面。
啄木鸟飞过夜的东京,细碎而忧伤的月光和冰冷的城市,头顶漫天的星空,穿越到云的彼端。
冬末呼啸的烈风和遥远的`距离,都无法阻挡少年的决心。
第一话结尾时,还是那只飞鸟,在凄冽的叫声中,贵树和明里就此开始走向每秒5厘米的告别之路,从此再也不曾见面。
整场大雪和路上不断晚点的列车只是整个阴霾情绪的铺垫,而整个煎熬的过程在换乘站小山贵树丢失了那封花了两个星期写给明里的信件丢失后把这份隐忍的情绪推到了极点,这是封命运攸关的信,如果在好莱坞的片场里,估计主人公此时一定是呼天抢地地跳下站台,不顾疾驰而来的列车,冒着被撞死的危险也要捡回信件。
但贵树没有这么做,如果考虑到这封信在后面的剧情中对明里和贵树今后一生命运有可能完全不一样的决定性的作用时,那么贵树没能把它拾起的确只能说是造化弄人了。
不过对于只有13岁的贵树来说,也许真的不能太苛刻了。
况且那时前往高崎的两毛线列车已经离站台近在咫尺。
在强烈的列车前灯里,那一刻像犯了错的孩子一般伤心欲绝地站在站台上的贵树,身影是那么的单薄和消瘦。
影片里有些微妙的细节,不容易被观众察觉,但却是两人此后命运的风水点。
两人在岩舟车站分离的那一刻,新海诚再次给出一个细微得难以觉察的剧情。
列车启动的最后一刻,可以看到明里表情有一下明显的抽动,她的手指在胸前的背包上轻轻触了一下,最终还是放弃了,只是轻声说了一句,“贵树同学今后也一定会很顺利的,绝对!”一句话,却和无数恋人间生离死别各自天涯只剩下祝福彼此的桥段无比相似。
那一刻,电影给出了一份强烈的不详的预感。
明里最终选择了深藏那封写满对贵树倾注所有感情的信,只留下一份淡淡祝福,而贵树也没有告诉明里他弄丢了一封写了两个星期载满了所有想对明里倾诉的思念的信件,两个人都选择了沉默,却都没有想到这份沉默终有一天生长成了天荒地老的陌路。
“在树下那吻的前后,我感觉似乎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变化”这是小说里,两个主人公都曾说过的话,也是彼此都没有送出为重逢而写下的那封信件的最终理由。
究竟什么发生了改变,新海诚没有说,但我们可以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类似的感情经历来细细品味一下…
对于九州的鹿儿岛与宇都宮以北的岩舟究竟有多远,请读者自己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距离对于恋人来说是可怕的力量,而日渐逝去的时间给了可怕这班车一个永远都到达不了的终点。
贵树一直在努力寻找和渴望着那股保护明里的力量,却始终无法逾越现实给他带来的无比遥远的距离和永无边际的无助。
明里一直在等待着贵树终有一天能跨越那道鸿沟,再次来到她的面前,但却终于被吞没在时间的洪流里…
《秒速五厘米》观后感【3】
唯美的画面加上青春的印记,秒速五厘米这部电影真的勾起了对青春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新海诚的电影永远在用他精致的画面征服着我们,但也从来不缺乏韵味。
这部电影依然延续如此,在精致的画面中,也不忘把我们关于青春的美好与无奈描绘得如此生动。
说实话,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感觉并不是直接出来的,而是细细品味后,才发现许多共鸣的地方。
第二话[宇航员]中,澄田对原野树的默默的爱,代表了我们每个人青春时代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暗恋情结,那种感觉是美好的,也是单纯的,就只有静静地喜欢,默默无闻的关心,对方的一举一动都会给自己带来龙卷风般的情绪波动。
当然,这也是无奈与痛苦的,对于电影名字的理解,个人觉得那五厘米其实是说你我距离如此之近,却永远不知道或不承认我内心对你的悸动,这种感觉想必我们都曾有过吧,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虽然最终大都会随着时光淡然。
但是处在其中的辛酸,恐怕没人会释怀,电影中澄田知道自己不可能和原野树在一起时,在心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对原野君的期待也一定不会实现,就算如此,我……我对原野君,不管是明天、后天、大后天还是永远,依然是喜欢得无可救药”然后流着泪水睡去。
澄田一直在说服自己,只要能再次站在浪尖之上,就去跟原野树告白,但是关于爱情一切美好的幻想,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时候,却失去了一切勇气,终究说不出那句话,没错,如果他拒绝了我怎么办?与其如此,还不如让自己在这个小小的幻想中继续留下一些幸福吧,继续陪着他去便利店买他喜欢的咖啡牛奶,继续骑着脚踏车让他陪着回家,继续让自己在心里拥有他。
澄田的天真印刻下了青春时代我们卑微的痕迹,澄田的泪水也抒写了曾经我们心中的那份无奈,正如我们都说的,青春是美好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着自己的人生,在没有扎根之前,一切的美好的悸动都只不过是悸动罢了。
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无奈,不可能拥有想拥有的一切,包括那个人。
青春让我们经历了许多,给了我们每个人许多美好的憧憬,那些单纯而又没有疑虑的憧憬。
谢谢你,让我喜欢你,即使,即使,你从来都不曾知晓。
第三话延续了第一话[樱花抄]未完的剧情,最终结束了整部电影。
相爱的人最终却并未走到一起,这是青春的无奈,也是青春的谢幕。
第一话中,明里与贵树君的恋爱也格外的动人,和第二话不同的是,两人的相恋没有澄田的无奈,因为两人都是真心喜欢着对方,这几乎是青梅竹马的恋爱如此美好,经历过了距离的考验,也经历了成长的剥蚀,但是最终也躲不过时间的消磨,两人最终陌路。
明里在青春时代坚持的书信与贵树坚持的相聚,在进入社会后,都消失了,只不过,后者的消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者的漠然,虽然贵树依然在心中留有明里的位置,但是时间已经让明里明白了许多,有些誓言是注定要成为无奈的。
那些在樱花下共同散步的日子,那些在雪夜彼此依偎的时光,都成为了青春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我们最终都逃不过时间与社会的洗礼,所以贵树其实也没有必要迷茫,要知道,有些美好,不能延续,只能驻停,明里如今已嫁做人妻便是例证,明里没有错,贵树也没有错,青春更没有错,错的只是时间与机会。
片尾曲有一段“one more time,不要让时间匆匆走过,one more time,在一起嬉戏着的欢乐时光”也说出了这些,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紧紧握着你的手,再也不会松开,但是,永远也不会有了,这是无奈,也是青春。
最后一幕,贵树看着消失在铁道口的明里的身影,淡然一笑,然后,转身离去,他终于明白,这是无奈,也是青春,所以——————
谢谢你,让我喜欢你。
【新海诚电影秒速五厘米观后感】相关文章:
3.秒速5厘米观后感
4.秒速五厘米观后感
7.秒速5厘米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