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肖申克的救赎500字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500字观后感

时间:2017-03-14 17:23:2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肖申克的救赎500字观后感

  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这句英文出自肖申克的救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500字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

  《肖申克的救赎》值得看两遍,甚至更多遍。

  大部分电影如同时装,赶一个时髦,过上一把瘾,就永远过去了。

  但是确实有些电影是可以沉下来的,它将在这个世界永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

  有些电影,给我们感官上的快感,让我们暂时降低智商,如孩童般地快乐;有些电影,

  给我们人世间没有的奇景,满足我们白日间想入非非的幻想;而《肖申克的救赎》不同,它是一部感动我们心灵的电影。

  最初听到《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片名,以为肖申克是个人名。

  实际肖申克不是这部片子中两个男主人公的任何一个,它是一个地名,即 "鲨堡监狱"。

  这个监狱,是座人间炼狱,不仅是因为它那里狱卒残暴、狱霸横行,而且是因为它对人的精神的磨蚀。

  在那种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弃希望变 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来。

  但是在监中服无期徒刑的安迪不同意这样,他像是用一件无形的护身罩护住自己,心中永远有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什么感动了我们?是安迪历经20年的牢狱之灾、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

  奔向自由?是安迪的朋友阿瑞在被关押40年后在假释审查官面前那番看似无谓,却令人动容的话?("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我回过头去看看往昔, 那个愚蠢的男孩儿犯下了可怕的罪行。

  ......小男孩早已不见了,只剩下这个厌物,垂垂老矣。")

  ──是这些,却又不仅是这些。

  电影是在一点一滴的叙述中渐渐渗入我们的心灵的。

  如果要全讲述出来,就要把电影整个重讲一遍。

  是的,一点一滴地叙述,那 撞击我们心灵的东西在你不设防间直触你的内心深处。

  即使在唯一能证明安迪是无辜的证人被监狱长枪杀了以后,安迪仍不肯放弃希望。

  阿瑞看到他在神思恍惚间讲 述自己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与梦想,以为他快要精神崩溃了,"人的忍耐总是有限的......"他这样解释安迪。

  其实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会如此原谅安迪:曾有多少人 被残酷的环境毁掉啊!

  但是──这真是好莱坞式的──电影竟然不给我们这个充满必然的悲剧结局。

  安迪没有被命运毁掉,他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

  他重获自由,惩罚了监狱长等恶人,还与老友阿瑞在海边重逢。

  知道这情景是梦,好莱坞制造的梦,但我们仍然感激这梦,因为它实在是太美好了。

  回想一下这部影片,虽然讲了那么多残 酷的事,但留在我们脑海中的竟然都是美好的记忆。

  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队长进言,为狱友们赢得了一箱啤酒,

  大家在阳光下畅饮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顾一切进入监狱长办公室为大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场面:你从来没有觉得自由的阳光是如此灿烂,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美妙。

  那些平日里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这一瞬间都变 得高尚美丽,容光焕发......这时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人类在经历了那样多的苦难与沉沦之后,还能生存,因为美好永在,希望永在。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

  假期,利用晚间的时间,认认真真把《肖申克的救赎》看了一遍。

  这部拍摄在十几年前的美国电影给我的感受远远的超过了我的预期,在影片在外,我感受的更丰富,也更能明白许多非直观性的电影内容。

  尤其重要的是,慢慢的,我也开始学着去懂得“希望与生活”这一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融洽在一起的这组关系。

  乍看影片,以我不成熟的想法,我认为这只是一场悲剧,一次冤案,一次花费了一生的代价,用去了未来无数可能的'机会的莫须有的“救赎”。

  当看到那个知晓真相的年轻罪犯出现,看到他道出案情的实际,联想到瑞德说的整个监狱除了他之外都是无罪的类似于玩笑话的时候,

  我想这实在是一场开的有点太大的玩笑,也是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代价最大的一次“救赎”——用时间,用着可能创造无数未知的未来的时间去救赎,去赎罪。

  无论是从影片本身,还是以我个人的阅历,用尽自由与未来为代价,我想,我是承担不起的。

  而安迪做到了,用二十年。

  从一个高高在上的银行家,到一个完全没有自由的囚犯,开始我猜想或许是瑞德说的体制问题,他被诬陷为杀妻,被判处无期。

  一个前途无限的身份,转眼到了暗无天日的境地,起初我的想法与瑞德的也是不谋而合的——他一定会是最难承受监狱第一晚的那一个人。

  不仅仅是因为他看上去体质弱些,更主要的是因为身份的变化太大。

  然而,瑞德输了,我也输了,输的很彻底。

  他不仅不是最初的那个,而且似乎他反而成为了最有精神的那一个,也是最有希望的那一个。

  起初,我是很难知晓他的希望,他的精神来自何方的,直到影片逐渐进行,直到结局慢慢到来。

  十年,二十年,以我现在的年龄也仅仅是经历过如此而已,而其中,我自认为我遭受的有很多。

  可是影片只给了一个红章,一个瑞德申请假释驳回的红章。

  不知道来自何方的勇气,不知道从哪里到来的希望:刻棋子,教“学生”,办图书馆,帮忙洗黑钱,

  甚至是用二十年的时间坚持挖出了一条瑞德认为需要六百年时间才可能完成的短短的隧道。

  “压力”,“时间”,这是安迪认为坚持挖的最关键的东西,他也确实如此过。

  这在影片临近结尾时通过瑞德点出的生存根本,这影响着同一间房内瑞德与布克斯不同归宿的关键,这被安迪说成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的哲理成为了表面的点睛处。

  在这部时长达二个小时的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当然不止几个,而是特别丰富的。

  而最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不过主要是安迪,瑞德,与布克斯而已。

  就遭遇,目标,理想来讲,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却也都给了我很深的感悟与触动。

  很多的时候,我是不怎么爱看电影的,因为我觉得电影让人不像人了。

  几十年的光阴,在电影里,只是两个多小时而已,每一个十年只是换来了一个红章。

  我其实是害怕这种生活的。

  而也正是这两个小时,这些略微的苦难让我都不怎么愿意坚持下去,何况安迪他们面对的是真实的二十年。

  没有自由,掩盖着希望,前方仿佛没有多少的盼头,我很难想象这种比贫穷,挫折更深沉的东西。

  典狱长对安迪说,读《圣经》能获得救赎,信上帝能获得庇护。

  然而罪人还是罪人,不是罪人也成了罪人。

  安迪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若一定要说他多么伟大,一定要辩称上帝多么万能,倒不如去实实在在感谢一个人,感谢一个真实的上帝——瑞德。

  如若不是这个运输车一般的商人,不是他带来的那把小锤子,或许故事是需要改写的。

  正如结尾处安迪迎着闪电用石头砸出那个洞,锤子也正是在安迪的心里砸出了这么一个洞,一个关于希望的洞罢了。

  看完全集,我才开始懂得二十年并不一定是安迪需要在监狱里呆着的时间。

  以他向州议会申请图书馆资金的毅力,若是他用来辩解自己,或者说用来说明自己的无罪,他一定也能成功。

  但是没有,他没有这么做。

  一切的一切,在影片的最后才慢慢的开始明了:他是为了对妻子赎罪,一次他认为需要的,一场用尽他的青春与未来的对爱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500字观后感】相关文章:

1.《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2.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3.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英语

4.【荐】《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5.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范文

6.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7.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8.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英语

9.《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