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旋风九日的观后感

旋风九日的观后感

时间:2017-11-30 12:32:4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旋风九日的观后感

  《旋风九日》是以邓小平出访美国为主题的记录影片,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旋风九日的观后感,供大家阅读参考。

旋风九日的观后感

  篇一:旋风九日的观后感

  不管影片《旋风九日》最后票房如何,它接续严肃电影《闯入者》继续拷问中国影市的历史使命已无可逃脱。

  《旋风九日》与《闯入者》一样,都具有穿越历史的力量,所不同的是,后者是艺术的纪录,而前者是纯纪录影像。《旋风九日》以邓小平1979年第一次出访美国为背景,讲述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为时九天的出访美国奇遇。众所周知,1979年的中美建交不仅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了政治与经济上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还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而这段邓小平出访美国佳话正是历史要冲。《旋风九日》的出现,让中国电影史和政治史上有了第一部以邓小平出访美国为主题的影片。

  揭秘性是《旋风九日》最大特点。影片循着历史真实的轨迹,从美国采购了大量当年一手视频影像,这批珍贵资料不仅弥补了国内对这一历史的纪录空白,而且对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进行了解密。影像不仅记录了邓小平1979年从北京到华盛顿、亚特兰大、休斯顿、西雅图的一路“超规格”待遇,还真实还原了邓小平在这九天里遭遇的游行、暗杀、袭击以及各种“意外”,面对不欢而散的美国议员和问题尖锐的记者,邓小平攻守兼备、从容不迫,充分展现了一位东方智者的涵养,也预示着东方大国在此后数十年的奋起与腾飞。此外,影片还以追访的方式接触了多为美国政坛大咖,借基辛格、老布什等的视角回忆着邓小平当年的不凡之旅。相比海外一手珍贵影像史料之丰富,《旋风九日》国内影像部分显得略薄,有些地方只能靠动画来丰富和弥补。

  《旋风九日》虽为纪录影像,可看性却远超一般娱乐片。邓小平1979年九日的美国之行,远比谍战片来得惊险刺激,邓小平与各方政要和记者博弈所见睿智,是宫斗戏不能企及的,邓小平当年的每一句言说,也比一般电影台词经典,尤其是九日里经历的各种反对和暗杀等,一如陈可辛和陈德森当年以孙中山抵港为题材演绎的电影《十月围城》,也可堪称中国版《美国往事》。

  尽管首映礼上有老艺术家田华、王晓棠,名导翟俊杰、尹力捧场,影片片末甚至还有姚明、朗朗、柳传志、俞敏洪等跨界大咖以讲述着的身份现身,不少明星大腕还表示要自掏腰包包场,但《旋风九日》与王小帅的《闯入者》类似,任将陷入严肃电影市场之困。而且比《闯入者》遭遇的青春片挤压以及《速度与激情7》扫尾还更甚,《旋风九日》不仅要受青春片的扫尾,还要与强悍的《复仇者联盟2》正面碰撞。相比王小帅的境遇稍微乐观点的是,《旋风九日》由曾经推出过《周恩来外交风云》的傅红星执导,该片曾在1998年创下过5000万的票房,这也是中国纪录电影的最高票房记录。时隔7年,中国影市越发没了严肃电影的位置,纪录影片能否借着一代伟人邓小平的光环为当下严肃电影博得一席之地,在此一拼。

  篇二:旋风九日的观后感

  今日观看了傅红星导演拍摄的讲述邓小平先生在1979年访问美国的纪录片。看完后心情感觉很复杂同时也很激动,邓小平先生开启了中美建交的九日破冰之旅,在这九天里一位以过古稀之年的老人为了祖国未来的发展,人民未来的希望与出路不辞辛劳的奔走着忙碌着。

  但在当时的纪录片里根本看不出来他有任何疲倦的感觉,不管是他与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友好会谈,还是与美国国会的议员们舌战群儒班的会务,表现得都是那么机智幽默且谦逊有礼,就算碰到了敌对份子的抗议甚至是刺杀他都可以随机应变坦然面对。当我看到他老人家当年参观美国福特汽车厂、波音公司制造厂、休斯顿航天中心的画面时不由得一阵落泪的感动。

  虽然我是90后并没有赶上中国改革开放大发展时期,但我对由邓小平先生主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所创造的业绩感触良多。

  我所知道的中国在距今五十多年前是一个经济落后、生产技术落后、科学技术落后的农业国家,在通过中国人民不懈努力改革发展现如今的中国已经是拥有了“世界工厂”、“亚洲金融经济中心”、“从中国制造逐步改革成为中国创造”等等这样响亮的名头,这些名头加在了这个曾经不被看好饱受战争摧残满身伤痕的国家。正是有小平先生九日出访美国的契机与后来全国人民的积极参的改革创新共同求发展的行动才使得中国为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位古稀老人在短短的九天时间里用他的智慧和勇气做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伟大创举。谢谢您为中国所做的一切。

  篇三:旋风九日的观后感

  1979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应时任美国总统卡特邀请访问美国,整整9天,在美国掀起了一场“邓旋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意义重大。2015年5月12日,正值中美建交36周年,邓小平诞辰111周年之际,由知名导演傅红星执导的以当年邓小平出访美国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旋风九日》正式公映,这部影片的面世,同样意义重大。

  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素材宝贵,耗资巨大的商业大片,以“邓小平出访美国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故地故人重访”的形式,为观众带来当年“邓旋风”席卷全美的盛况,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绝密。当然,对于擅长“报喜不报忧”的国人而言,当年邓小平出访美国一事,放开的只是正面的报道,《旋风九日》第一次用360度的回放,呈现出全景式的历史,这绝非是一次充满了鲜花与掌声的外交访问,相反,处处埋藏着不确定因素,从登机启程的那一刻起,惊险和意外连连,赴美飞机中途要在上海经停,就遭遇了密云和大雾,似乎已经预示这一程的艰难与险阻。

  从《旋风九日》我们才可见,邓小平这一程的出访美国,虽然是在两国刚刚建交之后,但这里不仅有亲切的握手,热情的款待,伟大的成果,也有不怀好意的议员,居心叵测的记者,超过三万人的游行,以及在访问行程中的屡次意外。特别是那次被3K党暗杀未遂事件,确实极其凶险,影片用影像资料和当年中美两国的安保人员的讲述,还原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或许是有关邓小平遇刺事件在国内的首次公开,就这点而言,《旋风九日》的史料价值无疑是重大的,而题材上的突破又是空前的。

  但《旋风九日》的价值绝非如此,影片全程回顾了邓小平出访美国这九天的主要行程,如果用数字统计,这九天时间,邓小平参加了80场活动、20多次讲话、20次宴会、10多次跟记者谈话,还有那些抗议、反对和暗杀,这既是一次中美关系解冻的“破冰之旅”,也是一次如履薄冰的“溜冰”之旅,但是两个世界超级大国 ,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两个针锋相对的国际阵营,终于在碰撞之中融合,而邓小平的人格魅力和外交能力,也在这九天之作显露无疑。

  影片不仅从美国各机构浩如烟海的当年资料中选优取精,而且也将当年最重要的见证人“一网打尽”,邀请和接待邓小平的美国前总统卡特,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帕斯科、前驻华大使芮效俭,以及中美双方的安保、陪同人员,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回顾当年邓小平那场意义非凡的访问,所有的印象与阐述汇聚到一起,给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饱满的卓越领袖,尽管当时邓小平在职务上只是国务院副总理,但他所受到的待遇,以及他所行使的职责,无疑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

  尽管密料多多,但是给战台烽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非外交场合,邓小平所展现出来的亲和,甚至那一点点童真的可爱。一次,他应邀参观位于休斯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这里,邓小平一行不仅参观了博物馆的阿波罗 17 号指令舱以及月球车和登月复制品,还体验了宇宙飞船的驾驶舱以及当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使用的月球车,在模拟驾驶舱内,他像一个顽皮的孩童,兴奋的盯着前方的屏幕许久,这觉得是公众所难以见到的邓小平可爱的一面。

  其实邓小平出访美国后,有一张特别有名的照片,就是他戴着牛仔帽的造型,这是一次上佳的展示中美亲和力的机会,但在牛仔帽背后,他的这次九日行程,有着更多的互溶互动,比如观看美国篮球队表演,观看美国牛仔表演,参加政府晚宴,光临私人家宴,甚至有一次,他还步行去访友,当然,这次私自的行动还是惊动了美方的安保人员,应急的安保造成了西雅图史上最大的堵车事件,而在以往,这样的事情是完全不可能被公布于众,而今,都可以通过《旋风九日》一睹究竟,真实的,才是珍贵的,影片用客观的角度,为公众带来这一段的历史,功过是非,要任公众自行评判了,这无疑是一部没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广义世界观电影。

  本片导演傅红星,法学专业研究生,国家一级导演,电影学硕士生导师,执导本片前任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曾执导作品包括《周恩来外交风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雪域明珠》,非常善于从历史题材中挖掘深意,从平常事件中发现话题,而为拍摄《旋风九日》,毅然辞去所担任正厅级官职,,就是希望本片以独立的商业化运作面世,这种为艺术创作而下的决心无疑值得赞扬,不愧被称为中国版迈克尔·摩尔。

  而本片的另一位核心人物,则是制片人吕木子,这是一位极具气质的优雅女性,犀利的眼神仿若洞穿人间的一切,吕木子亦出身革命家庭,父亲曾任中央领导警卫,十年前的电影《小平你好》同样是她制片,今次同样为《旋风九日》竭尽心力。而为制作《旋风九日》在美国所购买的宝贵影视频,都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尽管有些资料都超过了250美元/秒,但毫无疑问的是,创作者只为让曾经的历史真实再现,带观众走进这段真实的'外交大冒险。

  篇四:旋风九日的观后感

  《旋风九日》是一部外交题材纪录片,被誉为中国迈克尔·摩尔,曾拍摄《周恩来外交风云》在1998年获得5000票房的纪录片名家傅红星执导,是近二十年来最受瞩目的国产纪录片。影片以1979年 1月28日至2月5日,短短九天时间,就在中美建交元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美国,为期九天,一直被视为改变中美两国甚至是世界历史进程的外交大事件,第一次公诸于世。

  这九日的影响力,影响了世界,中美“融冰之旅”名副其实,而这历史上最不寻常的一段旅行,却并不是想象中的恭喜光临,一帆风顺。实际上,这九天的曲折险阻,风云变幻,都远非常人能想象,而电影,就是在海量的历史质量里捞干货给你看。

  跟随当年的真实进程,从北京到华盛顿,亚特兰大、休斯顿、西雅图,九天里,首次披露的“超规格待遇”,游行、暗杀、袭击,接连不断的意外,特殊环境下,必须最冷静的大脑,最缜密的思考,才能在瞬息万变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尤其当时国际形式是那么复杂,这位伟大的老人一次有又一次化险为夷,挽狂澜于将倾。有趣的是,虽然因重中之重的重大题材,影片基本是不能有艺术加工痕迹的,可是影片仍然出现了一些让普通观众也能领会的黑色幽默,一群美国学生合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还要意外的刺客,因为改变行路线引发大堵车,都有喜感,真实的未必就非得严肃,这也是中国电影逐渐进步的体现。

  比宫斗,谍战,更惊险大气的的效果。来自真实,在各种类型中,只有纪录片能达到百分百的真实,也只有《旋风九日》这样的纪录片,可以揭开历史最珍贵的真相。尘封近三十多年的共和国往事,10万多英尺的绝密资料,就这样首次出现在大银幕上。

  现在的80后,90后应该对着改变历史的9天一无所知,现代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娱乐生活让年轻人遗忘了当年的中国处境。冷战风云,立场权衡,发展利弊,困扰着还未崛起的中国。就在当时,美国已经孤立中国二十多年,在谈判桌上较量了十几年,双方斗智斗勇,不见硝烟的博弈也是空前紧张。正是这短短的九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大家现在可以在家看美国电影,看NBA比赛,可以去美国旅游,工作,甚至定居生育,都是拜那九天所赐。假设当年没有这此旅行,世界肯定不是现在的世界。

  中国并不缺优秀的纪录片,只是缺明星式的纪录片,有影响力的创作者,遗憾总是要被弥补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没有,只是还未曾发生。值得欣喜,这一年还没过半,就已经出来的两部星光闪闪包装到位记录片,除了《旋风九日》,另一部是柴静的《穹顶之下》,从两者不难看出纪录片的几个成功要素。

  第一个成功点是要有大众关注的真材实料,《穹顶》有来自官方的数据和分析,有官方和各界的信息支持,加上主创的明星效应,构成了全民化的关注,可它毕竟是一部网络播放的电影,《旋风九日》作为一部历史重大题材影评,全部视频资料都是从美国高价购买,特别是一些之前从未曝光过的珍贵画面和历史细节,例如此次出访美国和多位政坛大佬的对话,例如鲜为人知的暗杀,例如演说和会晤的内容,这些资料的公开,对于现代史的普及,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旋风九日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1.《旋风女队》观后感

2.旋风女队观后感

3.邪教的谎言观后感-观后感

4.隐形的翅膀观后感-电影观后感

5.我的长征观后感-电影长征观后感

6.我的旗电影观后感-电影观后感

7.我的旗电影观后感-电影观后感

8.火灾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