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伊丽莎白观后感

伊丽莎白观后感

时间:2017-12-10 20:52:4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伊丽莎白观后感

  对于伊丽莎白,后世的历史学家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伊丽莎白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伊丽莎白观后感

  伊丽莎白观后感一

  她,是一个一个不平凡的女人,因为她是一位不平凡的女王。她是一个开明的君主,她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君主。在她的带领下,英格兰和爱尔兰逐渐走向强大,逐渐迈向现代工业。她为英格兰和爱尔兰这个小岛国称霸世界一时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就是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不平凡的经历造就了一个不平凡的女王。生于王室的伊丽莎白一世虽然看起来很风光,但是她确被新教会认为是私生女。不平凡的童年经历使她不平凡。在良好的教育下,童年的伊丽莎白学到很多,使她成长起来。

  伊丽莎白一世是一个聪明很具有政治头脑的女王。在她统治初期,她既鼓励英格兰人在海上进行贸易,抢夺当时海上霸主西班牙的海上生意,但有不得罪西班牙国王。这是非产明智的举措。这是两面派做法,但对当时的英格兰是很有利的举措,所以她是一个聪明、具有很强政治头脑的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是一个领导能力非常强的女王。1588年,西班牙国王忍受不了英格兰人抢夺自己海上贸易而派出超强无敌舰队攻击英格兰,想一举荡平英格兰。但是伊丽莎白一世能领导全国海军抗战成功,歼灭浩浩荡荡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这不单一场军事较量,也是领导人的领导能力较量,若伊丽莎白一世没有超强的领导能力,根本无法号召、领导英格兰人,从而抗战成功。

  伊丽莎白一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胸襟广阔的女王。她希望能使英格兰强大起来,所以即使有人跟她唱反歌,她也不在意。

  因此,伊丽莎白时期是英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学,尤其是诗歌和话剧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即使舞台上有人辱骂她,她也照样在台下观看喜剧表演。这样的女王,怎能不具有雄才大略、怎能不具有领导能力?

  伊丽莎白一世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也是一个可怕的女人。因为她能为了国内政治稳定,为了不带来政治斗争,她终生未嫁!这样的女人是不是很了不起,也是不是很可怕?

  她聪明、具有很强的政治头脑、胸襟广阔,为英格兰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也不是神,她也有失策的时候。比如她在英格兰的非洲奴隶贸易和她在爱尔兰的失策,就影响了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发展。

  后世的历史学家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她在她统治时期竭尽一生为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英国率先踏上工业革命的步伐。

  这是一个让我非常佩服的女人!

  伊丽莎白观后感二

  在王室题材电影中,印象里似乎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居多,从贵族名媛到公主王后,也许身为女性就天然地引来更多的话题。而女王,更注定在历史上和故事里扮演耐人寻味的角色。温柔感性——这是人类对女性特质的归纳,被认为是女子的天然属性;而王权则是政治能量的至高体现,需要靠强力与威严来塑造,是一个充满雄性气概的词语。当女性与王者这样两种对立的性质结合于一身,女王的身份变得复杂起来,男性君主的的自我与身份是合一的,而女王却不得不面对性别和身份的对立乃至分裂。

  在那些生逢乱世的女王身上,自我的冲突尤其激烈,因为她无法同盛世的女性统治者那样,以女神的象征形象安享太平,拥有政治风云之外的另一种生活——爱情和家庭。她必须作为斗士,要比男性更加勇猛、果决、足智多谋,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女性的身份在王权角力场中处于下风,不被信任,难以找到同盟者,却有太多可以被敌人利用、偷袭的弱点。而在危机局面中力挽狂澜的女子,被证明是真正的王者。

  电影《伊丽莎白一世》描绘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青年时代,她作为女子的快乐与痛苦,身为女王的荣耀与哀愁。16世纪英国风云变幻的政权更迭只是背景,以伊丽莎白为中心,她与身边所有男性的关系交织成一张网,不断牵扯的过程中,伊丽莎白最终是胜者,而胜利需要代价。

  片中总共出现了三位女王,除了主人公伊丽莎白一世,还有她的异母姐姐、号称“血腥玛丽”的玛丽一世,以及同名的苏格兰女王玛丽。虽然,她们的关系彼此敌对,欲置对方于死地,但她们的困境本质上并无差别。

  “血腥玛丽”

  “血腥玛丽”女王最先出场,她身材臃肿,缺乏女性魅力,与丈夫貌合神离。当支持她的公爵诺福询问侍女她的近况,侍女神秘地笑说:“女王怀孕了,但这根本不可能,亲王已经很久不与她同床了,对此他非常厌烦。”

  身为女子,却不拥有约定俗成的女性优点——柔情和美貌,无法获得丈夫的爱和生理的满足,“血腥”玛丽除了王权几乎一无所有,她对宗教狂热地痴迷,屠杀与自己的天主教信仰不同的新教徒,也因此获得了这个血腥的外号。

  她的死直接与性别有关,长久不与丈夫同床的她天真地认为“怀孕”乃是上帝赐予的奇迹,然而正好相反,这是可怕的诅咒。她患了肿瘤,有些医学常识的人会知道,这就是极恶性的“葡萄胎”,症状与怀孕相似,是女性的致命杀手。怀孕的喜悦化为死亡的恐惧,作为女人的最后一点希望破灭了。

  原本打算处死伊丽莎白永绝后患的玛丽改变了主意。也许,虔诚的她认为是自己意图谋杀亲妹的行为,带来了灾祸,当伊丽莎白直视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神暴露了内心的脆弱。也许,是担心自己死后之后,英国王室旁落他人之手,尽管仇视伊丽莎白,但身为君主,她有责任维护王室血脉的延续,王者的责任胜过私人的怨恨。不管是出于女性的脆弱还是出于王者的理智,玛丽最终选择放过伊丽莎白,即便诺福公爵强势地要求她在处死伊丽莎白的命令上签字,她只是痛苦地扭过头,不予理睬。

  至于玛丽仇视伊丽莎白的原因,有两人信仰的差别(伊丽莎白信奉新教,当年姐妹俩的.父亲亨利八世推崇新教,残酷迫害身为天主教徒的玛丽母女,迎娶伊丽莎白的母亲)、有对伊丽莎白母亲的厌恶(伊丽莎白的母亲乃是加封不久便因通奸而被处死的安妮王后,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电影《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中曾详细讲述她的故事),还有,恐怕是对一个比自己年轻貌美的女人的本能嫉恨,贵为王者,但千金散尽也无法买来青春。

  苏格兰的玛丽

  苏格兰女王玛丽也是许多小说和传记的理想对象,她隶属的斯图亚特家族与伊丽莎白姐妹隶属的都铎家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占据了英国历史的很大篇幅。在本片中,对她着墨不多,某些关键情节有违史实,但这一形象仍然十分突出,她是伊丽莎白的强大对手,看上去更年长、更成熟,甚至更有王者的气魄。

  玛丽的母亲是法国贵族,因为苏格兰王位之争,她少年时长期旅居法国,第一次婚姻是与法国王太子。在本片中,她站在与法国结盟的立场上对抗伊丽莎白,她也是天主教徒,在罗马天主教会看来,她比伊丽莎白更有资格继承英格兰王位。

  第一回合的交锋,伊丽莎白听信左右主张,发兵苏格兰,反被打败。当时尚属冷兵器时代,交战场面十分残忍,战场上满布英格兰人的尸体,而苏格兰人手持刀斧将那些苟延残喘的战败者一一杀死。玛丽的首次现身就是在硝烟未散的战场上,她威风凛凛地策马而来,英气与魅力兼具。她从士兵手下救下了一个尚存一息的男孩,温柔地微笑着看着他,展现了女性的一面;然而随即她以王者的姿态表达了对伊丽莎白的藐视,她将染有英格兰人鲜血的法国国旗交给那个孩子,让他活着回去,把国旗带给伊丽莎白。如她所愿,伊丽莎白愤怒之极,与其说是对苏格兰,不如说是对主战的臣子愤怒,更后悔没有坚持自己停战的主张。

  第二回合,法国国王派安茹公爵来向伊丽莎白求婚,安茹公爵是苏格兰玛丽女王的外甥,尽管完全没有兴趣,为了避免苏格兰的步步进逼,伊丽莎白勉强同意与安茹见面,甚至考虑答应他的求婚。玛丽又胜一筹。

  最后一局中,安茹的异装癖被揭穿,与伊丽莎白婚事告吹,灰头土脸回到苏格兰姑妈家。安茹对伊丽莎白百般抱怨,玛丽则像对孩童一样宠爱着他。安茹虽然只是一无是处的贵族纨绔,但种种原因使他可以在伊丽莎白面前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在玛丽面前又成了乖巧的宠物,可见政治上玛丽占尽先机。但是,她毕竟是个女人,一个非常“热情”的女人,带着法国式的不羁和放浪。当伊丽莎白的亲信威辛汉姆前来投诚,她过于自信,完全没有把伊丽莎白放在眼里,轻易相信威辛汉姆“明珠暗投”的意愿。言辞之间极尽挑逗,将一把匕首拿在手中贴在唇边把玩。匕首如此锋利,靠近她嫣红的嘴唇,让人感到危险和担心。按弗洛伊德的观点,匕首是男性器官的象征,玛丽的这一举止,表现出她对男性强烈的征服欲。

  忙于调情的她,没有注意到威辛汉姆与桌前女仆交换的眼神,也没有怀疑他投靠的诚意。她似乎是被毒死的,一丝不挂死在床上,这样的情形令人遐想(中世纪时,女性大约是不独自裸睡的)。只剩六神无主的安茹公爵趴在她身上嚎啕痛哭,用被子盖住她赤裸的身体,疯狂地诅咒伊丽莎白。

  骄傲的女王,跌在了男人的陷阱里。

  伊丽莎白

  关于主人公伊丽莎白,可寻思的自然更多。她看上去比两个玛丽都要纤弱,但她幸存下来,在人?在天?不管怎样,她在与身边一众男性的博弈中取得了成功。

  伊丽莎白是个冷静的女子,这是她成为王者的基石,与“血腥玛丽”的神经质和苏格兰玛丽的自大狂妄不同,在最危险的境地中,即便心知自己命悬一线,伊丽莎白仍然能够维持高贵和从容。片头她被姐姐玛丽囚禁,被一众教士审问,坚决不肯承认对自己不利的指控,眼神中并非没有恐惧,但仍然坚定。被关入地牢时拒绝一位大臣递来的披风,目不斜视,“我不需要施舍”;面见女王时,她恪守君臣之礼,跪拜祈求宽恕,当她用无遮无拦的目光直视玛丽的眼睛,后者反而慌乱起来,一句:“如果你签字,你就是谋杀亲妹。”说得斩钉截铁。侥幸逃过一劫的她,从清一色男人的朝堂上穿过,众人窃窃私语,不敢走近,欲除之却不成的诺福公爵气恼吼道:“你们怕什么,她不过是个孩子。”伊丽莎白躲在门外暗自发笑。这份冷静和超然来自她庶出的身份,长期闲云野鹤的生活,以及对王室残酷斗争的了解和适应——她那被砍头的母亲,玛丽咒骂她的母亲是婊x,伊丽莎白没有愤怒,她不卑不亢地说,“先王忘记了他是我的父亲。”她没有沉浸在丧母的自怨自艾中,反而更专注于当下的生活。

  王位改变了伊丽莎白的生活,即位后,她最倚重的导师是老爵士威廉。威廉爵士扮演着父亲的角色,他忠心耿耿,照料着女王的一切。伊丽莎白被玛丽囚禁之时,他冒着危险来见伊丽莎白,策划帮助她脱困。而女王登基之后,他又担心外敌会因政局不稳而图谋进犯,催促甚至半强迫伊丽莎白下嫁,以获得支持,最好诞下子嗣,稳定政局。当伊丽莎白质疑这种策略时,威廉爵士强调:“陛下,你是个女人。”德高望重的男性与年轻女性的关系,是扶持也是压制,威廉爵士甚至要求侍女每天将女王的床单交给他检验,以确保女王“身体机能正常”,理由十分充分:“成为女王,意味着身体不再属于她自己,她是国家的。”女性的身体和生育能力被当作筹码来交换,这种交易自原始时代便存在,贵为女王也不能避免被当作物品的命运。伊丽莎白一直听从威廉爵士,然而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之后,她大声宣告:“是的,我的身体是女人,但我有一颗男人的心。”伊丽莎白灵魂的一部分与自身的性别切断了,她要以此来换得自由,她强制威廉爵士退休,“这对你来说是最好的”。当昔日的支柱变成今日的障碍,王者的做法是干脆地铲除,否则永远是戴着皇冠的傀儡。

  那些求婚者象征着强势男性对于女性独立的威胁,只求达成政治联姻的西班牙国王想要伊丽莎白当活寡妇,而荒淫孟浪的安茹公爵则要她做x奴隶。为了争取独立,伊利莎白挑战教会,舌战群臣的一场,充分表现了她对于男性权威的蔑视。

  伊丽莎白的新顾问是从海外归来的威辛汉姆爵士,威辛汉姆是机制果敢之人,这从他靠气场镇住刺客,反刀杀之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与威廉爵士的被动保守不同,支持女王掌握主动权。毒杀苏格兰玛丽,粉碎教会刺杀阴谋,一举消灭诺福及其党羽,这一串杀戮戏的蒙太奇切换让人联想到教父的结尾。依靠威辛汉姆,伊丽莎白站稳了脚跟。从两性博弈的角度去看,威辛汉姆似乎从未强调过伊丽莎白的女性身份,首先将她当作一位王者,而非女人,这是他与片中所有其他男性不同之处,也是伊丽莎白倚重他的原因。“中性人”是伊丽莎白的生存之道,她机缘巧合选择了这条路,是威辛汉姆促使她坚持下去。唯有在面对圣母时,伊利莎白泪光莹然,体内潜藏的女性的一面悄然流露,“为什么人们愿意为了她(圣母)而死?”她看向圣母的眼睛,女性至善至美的化身反照出了她所没有的,也注定不可能拥有。

  伊丽莎白拒绝做“正常的”女人,并不仅仅因为局势所迫,而是因为爱情。爱情曾经带给她幸福,也使她绝望。她倾心于罗伯特勋爵,公主时代便与他相爱,但伊丽莎白从未在他面前表现出完全的依赖,两人之间始终是平等的。成为女王之后,伊利莎白的姿态甚至要更高一些,她有权利命令罗伯特与自己共舞,招他夜访寝宫——史上称伊丽莎白一世为“童贞女王”,但在本片中,她早已与罗伯特勋爵彼此相属,所谓的“童贞”,其实是一种自我的仪式——宣布与爱情决裂。罗伯特爱她至深,却始终无法真正负起男人的责任,因为他已有家室。虽然嫉妒其他追求者,但他最后也赞同把女王当作砝码去交换他国的保护,他亲自去劝说伊丽莎白,下嫁西班牙国王,“国王长住西班牙,不会要求和你同寝。”他的妥协令伊丽莎白失望,他希望伊丽莎白在所有人面前作为女王为国家牺牲,而在他面前又是属于他的女人。伊丽莎白已经被这种痛苦撕扯了很久,放弃爱情,等于完全放弃了女性的自我。

  罗伯特勋爵因为与西班牙妥协而卷入教会谋杀女王事件,伊利莎白赦免了他,“让他活着,是为了提醒我,我曾经与危险多么接近。”——爱情意味着死亡,之前的宫女之死犹如一个启示。那名侍女心仪罗伯特,而罗伯特为了填补失去伊丽莎白的空虚,要对方穿着女王的衣服与他幽会,这样他可以在迷乱之际呼唤着爱人的名字,享受片刻的幻觉。偏偏这件衣服是被下了毒的,可怜的侍女死去了,伊丽莎白看着她的尸体,仿佛躺在那里是她自己。

  至于伊丽莎白的敌人诺福爵士,一直与他私通的那位侍女出卖了他,她也许是威辛汉姆早早安插好的眼线。这名侍女的形象可作为伊丽莎白的隐喻,长久以来不动声色,一击置其于死地。

  影片结尾,伊利莎白纯粹作为君主而存在。她剪掉了飘逸的长发,丑陋的短发让她雌雄莫辨,通过这种仪式,她回归童贞,并立志坚守。当她出现在群臣面前,华服之下,君主的灵魂雄心万丈,女人的灵魂已经枯萎,黄金时代开始了。

【伊丽莎白观后感】相关文章:

1.伊丽莎白镇观后感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圣诞致辞

3.《大鱼海棠》观后感-观后感

4.大鱼海棠观后感-观后感

5.歌剧魅影观后感-观后感

6.华尔街观后感-电影观后感

7.屈原观后感-电影观后感

8.1942观后感-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