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活动方案>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

时间:2023-12-30 10:30:07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1

  一、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借端午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操,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3、端午节也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二、活动时间

  xx月xx日――xx月xx日

  三、活动安排

  1、举行一次“品味端午弘扬传统”主题班会。(每班上交2张有代表性的电子照片)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3)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4)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

  2、“我向长辈学一技”主题活动。(每班上交2张有代表性的`电子照片)

  (1)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2)和家长共同动手制做香囊、五彩丝线,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3、体验端午情怀。(每班上交2张有代表性的电子照片)

  (1)同学们将制作好的香囊、五彩丝线送给家人,表达对家人的爱,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他们平日的养育之恩。

  (2)同学们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到学校来与朋友、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培养孩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

  (3)能够背诵有关端午的诗词名句,或介绍屈原的故事。

  四、活动要求

  1、班主任认真组织,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作好记录。

  2、各班要做好资料收集,xx月xx日上午10:00以前将6张电子照片统一发送到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2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中,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口,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标

  围绕“过一个有仪式感的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活动内容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有仪式感的端午节”?

  四、活动设计

  (一)说一说,包一包。

  对象:1―2年级学生

  要求:通过班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说说与端午节相关的知识。学习缝制端午节香囊和包粽子。

  (二)找一找,画一画。

  对象:3年级学生

  要求:从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要求: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手抄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

  (三)写一写

  对象:4―5年级学生

  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在彩色信纸上写一篇小作文。

  (四)比一比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以“六一我作主、端午我进步”为主题,进行故事演讲比赛。故事内容可以是学习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气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学习一项技能的小故事。以班级或级部为单位积极向学校公众号投稿。

  五、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的端午节最快乐”或“吃粽子、话屈原”主题班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同时让学生爱护他人、珍惜生命。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3

  一、相关资料: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

  2、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让队员了解屈原的故事,培养他们爱国进取的精神。

  3、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5月8日——16日)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全体队员要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都能了如指掌,争取更多的队员成为端午节知识的“小专家”。

  具体安排:

  第一步:活动准备阶段(5月8日——5月15日)

  各中队有效利用这一段时间之内的晨会课、班队课,通过有效的形式组织队员主动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习俗活动等相关知识,同时认真部署好本中队开展现场知识竞赛准备工作。

  第二步:三到六年级开展各年级段端午节知识竞赛活动(每个中队由2名队员参加比赛)

  时间安排:5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

  奖项设置:

  中年级:一等奖2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3名

  高年级:一等奖2名 二等奖4名 三等奖6名

  (二)活动二: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5月8日-5月25日)

  各中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搜集有关诗篇,先在本中队进行诗歌朗诵会,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参加学校的赛诗会。

  比赛时间:5月25日下午第三节课

  比赛地点:四楼多媒体教室

  奖项设置:

  低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1名 三等奖2名

  中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2名

  高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三)活动三: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活动

  在临近端午节期间,各辅导员布置学生在家与妈妈共同包粽子,并写一篇日记,在班队课上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4

  一、活动目的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粽子飘香,古风流长,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文盛路小学大队部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开展“寻根追溯,粽香文小”端午节特别活动,旨在提高队员们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队员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同时,端午节也是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二、活动时间

  xx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

  三、活动安排

  阶段一:活动准备阶段

  1、知识储备。自己搜集有关端午的知识。

  2、准备各种材料。如:折纸,彩线,布,针线,晒干的艾叶,晒干的有香味的花瓣(制作香囊、荷包用)等。

  阶段二:活动体验阶段

  (一)主题班会话端午

  各班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xx月xx或xx月xx日班队会)。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搜集古诗文进行交流或赏析。

  3、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4、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

  (二)心灵手巧端午展

  端午手工坊:

  1、折纸:折各种创意新颖小粽子(制作时需做挂绳,标注好班级姓名)。(1-6年级)

  2、编织:动手编织精美五彩绳(制作时需做挂绳,标注好班级姓名)。(3-4年级)

  3、针线:缝制精美香囊(荷包)(制作时需做挂绳,标注好班级姓名)。(5-6年级)

  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中一两样来动手制作。

  端午书香坊:

  1、硬笔书写端午诗句。(1-3年级)

  2、软笔书写端午诗句。(4-6年级)

  3、《粽香文小端午节》手抄报。(1-3年级)

  4、《粽香文小端午节》写作。(4-6年级)

  以上作品用纸统一发放。

  端午亲情坊:

  与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时的亲情画面可拍下来洗出照片(要求照片清晰)。

  xx月xx-xx月xx日集中展示。学校将大厅内留出专门展示区域,xx月xx日各班挑选创意小粽子、精美五彩绳、精美香囊(荷包),书写作品、手抄报、写作。xx日以班为单位挂到展区。照片端午节后开学第一天带到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挂到展区。

  (三)浓浓情意品端午

  1、“我向长辈学一技”。

  (1)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

  2、体验端午情怀

  (1)同学们将自己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来与朋友、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培养孩子之间、师生之间的友情。

  (2)能够学唱一首端午民谣。

  四、活动要求:

  寻根追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端午节主题活动是我校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情怀的人”的一次实践体验,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查找相关资料,积极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5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本校博雅文化特色,通过“博雅情怀,端午显爱”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本次活动将从以下几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活动设计

  (一)找一找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从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说一说

  通过线上活动小组,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说说相关的知识。

  1、对象:1―2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

  2、对象:3―4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

  3、对象:5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屈原的诗词。

  (三)画一画

  对象:1―4年级学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为主题画一幅画或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一二年级为绘画,三四年级为手抄报。

  (四)写一写

  对象:5年级学生

  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5年级学生以写信的方式为“512”灾区的的小伙伴写封信,说说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小伙伴分享端午的快乐,或者进行屈原诗词钢笔书写比赛。

  (五)学一学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以“我向长辈学一技”为主题,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六)比一比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端午我进步”为主题,进行线上故事演讲比赛。故事内容可以是学习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气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学习一项技能的小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中,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6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再次向我们走来。提到端午节,我们是不是只能想到美味的粽子、壮观的龙舟比赛、伟大的屈原呢?

  合肥市育新小学少先大队邀请全体少先队员一起拨粽思乡,踏实学习;食粽遥思,玩转端午。快来加入我们的活动,一起过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端午节吧!

  活动时间:

  xx月xx日――xx月xx日

  活动对象:一、二年级

  活动要求

  ①和家人一起阅读有关端午节的亲子绘本,并用照片记录精彩瞬间。

  推荐书目:《小艾的端午节》、《端午节的故事》、《神鱼驮屈原》、《奶奶的丝线爷爷的船》、《小粽子,小粽子》……

  ②可以和粽子拍一些九宫格的创意照。队员们可以参考模板,比比谁的九宫格最有创意。

  上传要求

  以电子照片形式上交,在电子照片右下角备注中队+姓名,每中队择优上报2份作品。

  活动对象:三、四年级

  活动要求

  ①制作手工拼贴。

  ②学习编织五色绳。

  上传要求

  以电子照片形式上交,在电子照片右下角备注中队+姓名,每中队择优上报2份作品。

  活动对象:五、六年级

  活动要求

  ①跟着家里的.长辈学习包粽子,并用美拍、抖音等小视频记录、分享制作过程。

  温馨提示:小视频需画质清晰,衣着整洁,内容积极向上。

  ②队员们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并整理屈原的故事,感受他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始终不改初心、忠贞爱国的高尚品德,并通过美篇、绘制端午书签、图书推荐卡等形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小伙伴们,与大家共同缅怀屈原。

  上传要求

  每中队择优上报2份视频作品,2份屈原故事学习作品,屈原故事学习作品以电子照片形式上交,在电子照片右下角备注中队+姓名。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优秀】相关文章:

端午节活动方案06-15

端午节活动方案06-16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12-05

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方案10-07

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1-21

端午节中班活动方案01-02

【精】端午节活动方案01-24

端午节活动方案【精】01-28

端午节活动方案【热】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