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个儿子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个儿子教案 篇1
一、拓展。
(1)如果前面两个孩子,听了老爷爷的
话,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他们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呢?是啊,这三个儿子都是妈妈的
好孩子。
(2) 那你们呢?把你的“特别的表现” 先告诉你的同桌。
二、读文与学文。
(1)学习妈妈的话。小朋友的表现都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所有生字,妈妈看了一定会夸奖你的、她会说些什么?
(2)看了第三个孩于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3)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妈的好孩子吗?告诉你的同桌吧!
(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 江飞飞)
1、重点读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聪明,也没有力气。
生2: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生3:也许是她的儿子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4:也许是她妈妈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她的儿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个妈妈。
生二:你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2、表演(想象补充,四人小组合作)。
当这个孩子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这三个妈妈会怎么说。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个好儿子。
生2(羡慕地):您还说您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3(微笑着):他还经常帮我干活,经常对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三、实践活动。
小记者访谈:实话实说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山西省太原市大南关小学 李海萍)《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片段
1、实物演示,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拿出你们准备的小镜子,让我们一起试试看,当时爱迪生是怎样做的。(以小组为单位把镜子拿到窗前让镜子反射太阳光,再把镜子放到灯光下、老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说说发现了什么?)
2、作业建议。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这个故事的感受、想法并写下来。(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四小学 关宏莹)
三个儿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一个词语胳膊;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
【教学重点】
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并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要这样说。
【教学难点】
懂得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桶满满的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小黑板出示课题)
2、师:小朋友们,老师先要考考你们上节课生字学得怎么样?谁来接受考验!
课件出示:
既 然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走 走 停 停
胳 膊 沉 甸 甸
师:大家真不错,把词语都记住了!
二、自读自悟三位妈妈说自己孩子的话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井边,这一天三位妈妈一起去打水。他们边打水边说话,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讨论的内容,划好后自己读一读。
2、学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并读一读。
3、学生交流反馈。可以一名学生也可以请三名学生说说妈妈谈论自己儿子的话。
师逐句出示:
一个妈妈说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三位妈妈在谈论什么呀?
生1:在谈论他们的儿子。
生2:他们在夸奖自己的儿子。
5、师:那就请你当当妈妈,来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生自由读读三位妈妈说儿子的话)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师:谁来当当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1、出示: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⑴ 学生读到第一个妈妈说的话。
⑵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妈妈的话?
(学生自由说说理由:很骄傲、很自豪)
(师板书: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⑶ 谁能读得更自豪些?
(指2生读)
⑷ 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其余学生尝试评价,师做适当引导)
⑸ 我们一起来当第一位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齐读)
过渡:
第二位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样的'呢?谁来夸夸。
2、出示: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学生当第二个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
⑵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她很自豪。
生2:我知道她的儿子唱歌很好听,所以她说得那么自豪。
(师相机板书:第二个 唱歌好听。)
⑶ 师:谁也想来试试?
(指2~3生读)
⑷ 师: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生:她的谁也读得特别重。
师:是啊,谁也读重了夸奖的味更浓了。
⑸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吧!
过渡:
前两位妈妈眼中都有位优秀的儿子,那第三个妈妈呢?
3、出示: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学生当第三个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⑵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出来,他跟前两位妈妈说的不一样?
生1:语气一点儿也不骄傲。
生2:因为她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她读得非常平淡。
(师相机板书:第三个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⑶ 师: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会这样读,那这特别的地方你指的是什么呢?
生1:是指没有像前两位儿子那样的特长。
生2:她的儿子很普通。
⑷ 师:谁也想来读一读!
(指名2生读)
⑸ 齐读!
过渡:
现在,我们都了解了妈妈谈论的话题,我们连起来读读吧!读时你可以把自己当成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
(齐读)
四、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1、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这里共有几个儿子?
(生:3个)
2、师质疑:可最后在旁边的老爷爷却说:三个儿子?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课件出示:三个儿子?)
(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1:明明有3个儿子,怎么只看见一个呀?
生2: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
4、师:老师也很疑惑,请小朋友们赶快到课文中去找找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读课文,找找答案)
5、反馈交流。生自由说说后来发生的故事,及三个孩子的表现。
(师相机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师:请小朋友们好好地读一读这三句话,读好后请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7、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不用给予肯定,指导朗读这三句话。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这三句,知道三个孩子的不同表现。
8、师: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个沉甸甸,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我想告诉大家这桶水很重。
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描写水桶很重,请你找一找。
9、出示: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桶水,我们也来感觉一下这桶沉甸甸的水。
(4、5生试)
学生试后,教师作记者采访学生提水后的感受,相机理解词语:晃荡、走走停停。
10、指导写字:
师:是呀,这么重的一桶水,胳膊都痛了,我们来写写胳膊着两个字吧!
⑴ 课件出示:胳膊(带田字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注意点。
⑵ 学生各试写一个,教师巡视。
⑶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进行对比。
⑷ 教师范写,边写边指导,重点指导膊。
⑸ 学生再次练写。
师:小朋友们,我们写了一会会儿字,胳膊就开始酸了,而妈妈们却还要提着这满满一桶水,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妈妈的辛苦吧!一桶水可重啦!
(引读第8自然段)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
(引读三个孩子的表现)
11、看着这桶沉甸甸的水,再看看这三个孩子的表现。你明白老爷爷说的话了吗?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又为什么要这样说?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吧!
(同桌讨论)
12、交流反馈,学生畅所欲言。
13、教师小结:是呀,一个真正的儿子,他懂得妈妈的辛苦,他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师:如果你是他的妈妈,你可以怎么夸自己的儿子呢?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 。
学生尽情夸赞。
2、师:看来,这位儿子并不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我们的板书哪里需要改一改吗?
师按学生要求将板书第3个儿子的下面补上:
孝顺、懂事
3、齐唱《天下游子同此情》,感情升华。
师:是呀,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成为这样的子女。在我们德清也有一位大孝子,他叫──孟郊。让我们借着一曲《天下游子同此情》来赞扬一下所有的孝子吧!
(师生齐唱《天下游子同此情》)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胳 膊
第二个 唱歌好听
第三个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孝 顺、懂 事)
三个儿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难点:
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觉得好孩子是什么样的?好孩子,人人爱,这节课有“三个儿子”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自学生字,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词。
强调“嗓”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四、练习朗读。
1、教师范读。
2、自由练读,注意三个妈妈说话的语气。
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拎、桶、停”三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这三个字的“点”的写法。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
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划出来。
(1)小组内交流: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指名读。
(2)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妈妈的心情。
a、自由练读:把自己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 b、教师范读。
c、指名读,教师提示读的'语气。
(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速平稳)
d、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用“﹏“划出来。
(1)指名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2)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
(3)说话训练:一个(只)____。一个(只)____。另一个(只)____。
3、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1)分角色朗读一个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
(2)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读出老爷爷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
三、拓展延伸
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聪、胳膊、甸、晃荡”。
2、引导观察,演示书写顺序。
3、教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
4、学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讲评。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一个 一个另一个
翻跟头 唱歌提水(好儿子)
孝敬父母
【三个儿子教案】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教案09-09
《三个儿子》 教案03-08
三个儿子教案3篇04-14
三个儿子教案九篇04-23
【必备】三个儿子教案4篇05-03
【热门】三个儿子教案四篇05-13
《三个伙伴》教案12-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狐狸爸爸鸭儿子》03-22
爸爸给儿子的寄语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