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班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大班幼儿对影子这一有趣的光学现象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和影子做游戏,因此我们经常会开展有关影子的科学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围绕着影子产生的原理展开,幼儿较难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本次活动我们运用反证的方法,通过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让幼儿自己对有关影子的错误或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理解纸挡住光就会出现影子,而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就能透过等粗浅的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探索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的方法,知道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能透过,反之则产生影子。
2.能与同伴合作观察和记录,并对生活中的光和影的现象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剪纸动物的头饰、手电筒、剪刀若干、背景板一块、幼儿记录纸若干。
2.教师演示材料: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已剪好眼睛的兔头、手电筒、集体记录纸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说影子,引起兴趣
1.师:这几天我们都在玩影子游戏,你们发现影子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幼:影子有时会变得很长,有时又会变得很短,有时又会消失不见。
幼:我跑影子也跑,我停下来影子也会停下来。
幼:影子的颜色都是黑黑的,有的深,有的浅。
2.小结:影子真像一个魔术师,有时会出现,有时又会躲起来;有时会变长,有时又会变短。
(分析:在本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刚刚结束的'影子游戏进行交流,教师在提问时特意突出“有趣”二字,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特性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回顾关于影子的各种经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比较不同的影子,记录各种猜测结果
1.教师演示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幼儿根据局部特征猜测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影子。
2.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个影子和前面看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3.猜猜为什么兔子的影子上会有眼睛,幼儿结伴商量并记录猜测结果。
4.交流各种猜测记录。
猜测一:在兔子头像上画两只眼睛;
猜测二:在兔子头像上贴两只眼睛;
猜测三:在兔子影子上画两只眼晴;
猜测四:在兔子头像上剪两只眼睛。
5.教师在集体记录纸上记下幼儿的各种猜测,并提出要求。
师:请你们用商量好的办法试一试,然后再用手电筒照一照,看看小动物的影子上能不能看到眼睛。
(分析:教师通过演示动物影子的PPT,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图片,引发幼儿对两种影子进行比较,从而自然地过渡到猜测、记录阶段。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大胆猜测“如何才能在动物的影子上看到眼睛”,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开始初步验证自己的各种设想。)
三、实验验证,寻找答案
1.幼儿运用猜测的方法进行验证,并进行记录。
师:请你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记录下实验结果。试过自己的方法后,也可以试试别人的方法。
2.幼儿根据实验情况交流自己的发现。
●光透过动物头饰上的小洞后影子上就会有“眼睛”
师:为什么给动物头饰画眼睛、贴眼睛都无法让我们在影子上看到眼睛,而剪个小洞就能看见呢?
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纸上的小洞后影子就会有眼睛,而画眼睛或贴眼睛都会将光挡住,所以影子上就看不到眼睛。
●洞的大小和“眼睛”大小之间的关系
师:小动物的眼睛都一样大吗?为什么?是不是洞剪得大眼睛就大,洞剪得小眼睛就小呢?
小结:剪的洞越大透过的光就越多,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大。反之,剪的洞越小透过的光越少,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小。
(分析:实验验证后,当幼儿开始交流实验结果时,教师的开放式提问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鼓励幼儿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较为复杂的光学原理。教师预设的一些关键提问,能够帮助幼儿对光和影子的一些错误或是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并通过同伴间的引导、自己的操作,从而进一步理解“影子上如何才能出现眼睛”的光学现象。)
四、延伸活动:手影游戏
1.出示手影游戏的PPT,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
2.幼儿在区角中模仿手影动作进行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玻璃在生活中的用途,感知玻璃透明、易碎、能遮挡等特点。
2.愿意观察、发现玻璃的特征,感受透过玻璃看世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
2.玻璃、泥工板、布料、纸若干
3.特别的玻璃:凸透玻璃,雕花玻璃,厚玻璃,磨砂玻璃,有色玻璃
活动过程:
一、寻找玻璃,感知普通玻璃的特性
1.自由探索,寻找透明的玻璃*今天我们要透过一样东西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给你们提供了四种材料,你都放在眼前看一看,找出你认为最合适的拿在手里,回到位置上。
*你为什么觉得它最合适?
2.再次探索,感知玻璃的特性*你再用手摸一摸、敲一敲、捏一捏,看看还能发现什么?
小结:原来玻璃不仅是透明的,能看到对面的东西,而且还很光滑,硬硬的……*取放玻璃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玻璃还有个缺点呢,就是易碎的`,小朋友在取放时要轻拿轻放哦。
*那现在请你轻轻的把手里的玻璃放在小椅子下面。
二、观看PPT,感知玻璃的作用*你都在哪里找到过玻璃?
*那我也去找找吧!
观看PPT*蛋糕店这是什么地方?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小结:透过蛋糕店的玻璃,我们可以看清楚里面摆放的蛋糕,还能遮挡苍蝇和蚊子。
*商场这是什么地方?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小结:商店的玻璃橱窗,让我们看到漂亮的衣服。
*玻璃房这是什么?为什么要建玻璃房?
小结:通过玻璃,暖暖的阳光可以照进来,可以阻挡大风,大雪,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外面的美丽景色。
*汽车汽车上为什么要有玻璃?
小结:玻璃窗让我们能看到外面的道路,更加安全的驾驶。
*水族馆这里是哪里?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小结:透过大玻璃,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海里的动物快乐地游来游去。
小结:原来玻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呢,如果没有玻璃我们就少了许多乐趣呀!
三、特别的玻璃
1.自由探索,感知特别玻璃的特点*除了这种玻璃,你还见到过和这个不一样的玻璃吗?
我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四种,你每一种都去摸一摸,放在眼前看一看,时间到就把玻璃放回去,回到位置上。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你认为这些特别的玻璃有什么用?
4.观看PPT我也找来了一些特别玻璃制作的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小结:玻璃的用处真大,其实特殊的玻璃还有很多种,针对玻璃易碎的缺点,人们经过改进发明了钢化玻璃,还有磨砂玻璃会让外面的世界变得很朦胧,你们可以回家继续去找找看哦!
四、亮眼看世界那请你选一面你最喜欢的玻璃,带着它,我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世界,和同伴分享你的发现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2、教具:小动物头饰,用尾巴。
活动过程
一、导入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捉你藏的游戏吗?我数1、2、3你们藏起来吧。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二、展开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教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呢,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2.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等。)
3.讨论:
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教师小结:隐身。
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
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再次观看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如:硬刺--刺猬 ,自切--壁虎
5.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三、游戏:动物隐身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2.交代游戏玩法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
相出最好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看谁保护的最好。
教师:打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快快想办法吧。
幼儿在游戏中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2-2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11-0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
大班科学教案【推荐】03-29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03-28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08-14
(热门)大班科学教案08-15
【热】大班科学教案03-27
(通用)大班科学教案08-22
【热门】大班科学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