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班数学教案范文汇编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
材料准备: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二、1、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2、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够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游戏进行二、三次,小结,游戏结束。
四、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课后观察与反思:
1、用手偶表演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效果很好。幼儿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
2、以自身为中心认识上、下方位,幼儿容易分辨,用词也正确;以近处物体为中心认识方位,内容较多、广,能引发幼儿很多想象,准备在课间活动中再进一步开展活动,巩固学到的知识。
3、用游戏来检验幼儿学习的情况,一目了然。有92%左右的幼儿达标,有8%左右的幼儿还找不到自己的房子。
4、要积极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生活当中从多方面巩固、认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小班数学活动设计:送图形宝宝回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让幼儿能正确的分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活动准备]
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教具各一个,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师:小朋友们喜不喜欢交新朋友啊?
幼:喜欢。
师:今天老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遇到了三个图形宝宝,它们听说我们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是即聪明可爱
又好客,它们想和小朋友门成为朋友,所以老师就把它们带来了,小朋友们欢迎不欢迎它们啊?
幼:欢迎。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图形宝宝的自我介绍吧。
2、教师出示图形并学着图形宝宝的口吻来自我介绍。
出示正方形宝宝:小朋友们好,我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正方形。我想你们成为好朋友,(接着出示三角形宝宝)小朋友你们好,我也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三角形,我也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出示圆形)小朋友们好,我也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圆形。我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你们能接受我吗?
师:小朋友们听图形宝宝的自我介绍了,现在都知道它们的`名字了。那我们看看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分别像这些图形宝宝啊?
教师出示图形宝宝让幼儿说像什么,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如说正方形像手帕时要是幼儿想不起,就可以提示说我们在吃东西时,把小嘴弄脏了幼儿园里的老师是用什么给小朋友们把小嘴擦干净的呀?等之类的话来引导幼儿
3、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
(1)在地板上分别画出大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游戏对象全班,游戏规则:当老师拿出正方形全体小朋友就要站到正方形里去(如人数过多,站在图形外面也算)。这样当老师出示哪个图形小朋友们就站到相应的图形里去。
(2)把图形卡片发到幼儿手里(一人一张,一部分幼儿发三角形,一部分幼儿发正方形,一部分幼儿发圆形),游戏规则:当教师是说麻烦小朋友们把图形宝宝送回家时,幼儿们就要站到与自己手中相同的图形中去,这样再让幼儿互换手中的卡片重复游戏。
[活动延伸]
利用折叠、剪纸、绘画等作图形,涂画图形,引发幼儿拿图形与具体实物的形状联系、对应、玩相同游戏。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买礼物”、“送礼物”的游戏活动,学习将物品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
2、在游戏中,继续巩固“1和许多”的概念。
3、培养幼儿观察、归类的能力,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创设“商店”、“叮当猫家”两个场景,圣诞树两棵,货架、道具(“玩具”、“服装”、“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叮当猫”的生日邀请卡,引发幼儿给“叮当猫”送礼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叮当猫”过生日,我们一起去商店买些礼物送给他,你们想买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随机渗透“吃”、“穿”、“玩”的定义。
二、游戏“买礼物”,初步理解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教师带幼儿来到“自选商店”,观察“食品区”、“玩具区”、“服装区”,初步理解物品的分类。
2、幼儿自由购物,并互相说说:“我买了什么,有什么用”
3、教师以“看看小动物们都买了哪些礼物”的形式,帮助幼儿再次区分物品的用途。
4、随机复习“1和许多”概念:每个小动物都买了一个礼物,合在一起是多少礼物(许多)。
三、游戏“送礼物”,学习将物品按类摆放。
1、教师启发幼儿把礼物按吃的、穿的、玩的分别挂在树上, 边挂边说:“叮当猫,我送你XX,祝你生日快乐。
2、出示几篮的'礼物,进一步引导幼儿将其他的礼物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摆放。
四、幼儿的操作,大家围着“生日树”唱生日歌。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活动重点:能按相应的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活动准备:
花园场景、红、黄、兰三种颜色的花数朵、蝴蝶头饰数个、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表演蝴蝶飞律动,调动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
二、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尝试简单的分类
按花的颜色分成红花和黄花、兰花三类,感知由红花和黄花、兰花组成的集合。
1.猜颜色
①出示红花和黄花、兰花,让幼儿观察有几种颜色。
提问:花园里有什么颜色的花姐姐?(红花和黄花、兰花)
②请幼儿猜猜教师藏起来的是什么颜色的`花。
花姐姐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猜一猜什么颜色的花姐姐藏起来了。
2.分类活动:请幼儿将红花、黄花、兰花分别送到相应颜色的花园。
花姐姐和宝宝们做游戏真高兴,现在花姐姐想回家了。我们送花姐姐回家好吗?
三、有大小干扰的按颜色分类
游戏:蝴蝶找花(提高幼儿按红、黄、兰三种颜色分类的能力。)
花姐姐想请小蝴蝶到花园去做客。
请幼儿把蝴蝶按颜色、大小的不同分别送到花姐姐家。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学习将5以内的数量与物体进行匹配。
3、乐意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卡纸大房子一座,贴有五种不同小动物的头像。
(小狗1只、小猫2只、小鸡3只、小羊4只、小兔5只)2、1到5的数字卡和圆点若干。
3、肉骨头、小鱼、毛毛虫、小草、胡萝卜的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森林里面发洪水,小动物的房子都被洪水冲走了。天气晴了,小动物们一起动手建了一座很大的房子。小朋友想不想看看他们的大房子?(出示房子)2、哇!房子好大呀!如果再发洪水,它们的大房子也不会被水冲走了。我们一起看看小动物的房子盖了几层楼呀?(5层)可是小动物们还没来得及给楼层贴标号,我们一起帮帮它们好吗?(一楼贴数字标号1,二楼贴数字2,三楼贴数字3,四楼贴数字4,五楼贴数字5)3、今天是小动物搬新家的好日子,看,谁来了?(小狗)今天小狗来得最早了,它搬到了大房子的一楼。
喵!两只小猫也来了,住上了二楼;三只小鸡跑来了,它们住在了三楼;咩咩!来了四只小羊,它们高高兴兴地住上了四楼;蹦蹦跳跳来了五只长耳朵的动物,它们是谁?(小白兔)五只小白兔跳到了五楼住下了。
4、小动物搬新家了,我们小朋友给它们送点礼物吧!送什么呢?(幼儿展开讨论,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已的`想法)好吧,因为它们刚搬新家,家里都没吃的食物,我们就给小动物送点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吧!要送多少呢?
小狗说:“我是一只,我只要一根肉骨头就行了。”请一个小朋友给小狗送一根肉骨头吧。(给小猫、小羊、小鸡、小兔送食物)四、小结(小动物收到了小朋友送的食物非常高兴。)刚才,老师接到了大象伯伯的电话,大象伯伯知道小动物搬新家了,给小动物写了许多的贺卡祝贺它们。可是,大象伯伯今天临时有事,它想让我们的小朋友按照贺卡的标号分别送到各楼层的布袋里。(放音乐,让幼儿操作)
课后反思:
1、在这个课程中,课程的设计是数活动,所以思路一定要清晰,而且逻辑性一定要强。在第一个部分的时候我出示小动物的时间有些拖沓,因为我的重点并不是小动物的习性,而是后面的数数活动。第二个部分的时候,也有些乱,可能是因为紧张,把后面的第三部分的一些内容也插放进去了。
2、在目标制订上也存在问题,在本次活动中,并没有达到数物对应的效果,这个课只是在听声取物,和数数。所以目标也要修改。因为所有的活动都应该围绕制订的目标而循序渐进的。
3、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说的比幼儿说的多了很多。在教幼儿的过程中,更应该让幼儿去说、去想。而不是只有老师说幼儿回答。
4、在第三个环节中,幼儿听小动物的叫声,数数,再给小动物送食物的这个过程中,我一直用手指提醒幼儿,其实应该让幼儿自己来听。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这个环节中,幼儿上来操作的时候,放的数量不明显,没有办法让幼儿自己去验证。所以教具也是有问题的,应该很明显的就能看到,是几条鱼或几根骨头几棵草。而不是幼儿上来之后,老师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谁送对了,谁送错了。
5、在结束的环节中,还是有些突然。从延伸活动一下就到了小便洗手。这个结束的环节也应该要注意。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听声音辨别5以内的数量,并学习按照听到声音的数量找相应的点卡。
2.在活动中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听声音辨别5以内的数量,并学习按照听到声音的数量找相应的点卡。
活动准备:
1.贴有各种乐器标记的记录表人手一份,贴好双面胶的1-5的点卡人手一份,铃铛、木鱼等乐器,录音机。
2.认识各种乐器,并能听声音找出相应的乐器标记。认识了1-5的点卡。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出示分别画有2-5个数量不等的小动物卡片,引导幼儿学学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并注意:一只小猫叫一声,两只小狗叫两声。教师通过手指点着小动物带领幼儿叫的动作提示,隐性提示幼儿有几只小动物就叫几声。
二、动物音乐会,听辨各种乐器
1.创设小动物们去听音乐会的情境,在屏风后依次打击各种乐器(铃铛、木鱼、锣、大鼓、圆舞板)。
2.听乐器演奏声,并找出相应的乐器标记。教师有意识地将幼儿依次找出的乐器标记摆进设计好的操作表格中。
三、和乐器宝宝玩游戏,听一听数一数
1.创设乐器宝宝和小朋友玩游戏的情境,要求:请你听听是谁在唱歌,唱了几声?数在心里。
2.幼儿交流,并能找出相应数量的点卡。教师将点卡摆放在操作表相应位置。
3.幼儿介绍自己听声音数数的好方法,如:听到一声就数一下,或者听到一声就伸出一个手指来表示等等。
4.组织幼儿用这些好方法进行个别操作。
四、展示操作记录表,简单评价。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教学策略上。小班的.教学趣味性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所以我在设计这节活动课是,采用几个游戏贯穿于活动。首先第一个环节,我用学小动物叫导入活动,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第三个游戏是与乐器宝宝做游戏,由于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各种打击乐器,所以孩子们充满好奇心,在乐器唱歌的时候,听的特别认真,并且掌握了一边听一边数的办法,但是在选择相应点卡时,部分孩子会说却不会操作,我将会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引导这部分孩子继续活动,帮助他们掌握操作方法。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一、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一套(请大、中、小、小小)幼儿,幼儿操作材料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体的大小进行排列,并学说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能初步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排列。
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请来了小客人,你们西哪个知道他们是谁吗?(请出幼儿)
2、现在老师就把他们请出来,是谁啊?是大班、中班的哥哥姐姐,后面两个是小班和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客人们来了,我们先请他们坐一下,那你们看看这里谁最大了?谁最小了?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橘子,请几个小朋友来分一分,看看哪个小朋友分的最好了。
3、他们到我们班做完客人,还要到小青蛙家去做客人呢?那
他们要走了,我们跟他们再见。
4、刚才有动物宝宝们打来电话想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把他们请出来,是一群牛宝宝们,你们看到他们发现了什么啊?他们是排着队伍来的,是从最小的到最大的是吗?先在他们口渴了老师这儿有牛奶你们说怎么分好?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牛宝宝走了,又来了一群小动物,但现在不告诉你们是谁?请
你们轻轻地把小椅子搬回去看看到底是谁?这个小动物说我们很能干给他们排排队分一分好吃的东西好不好?
1、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并对操作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2、帮助一些理解能力差或不会操作的幼儿。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认识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区分图形的大小。
能将图形与影子匹配,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材料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包(no12),相应的`彩色图形纸,浆糊
重点与难点:
图形与影子配对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认识的图形:
出示彩色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图形?
2、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颜色不同、大小不同)
3、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二、图形和我捉迷藏:
出示图形的轮廓,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和我们玩游戏,看,它们藏起来了,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三、图形宝宝找家:
根据形状和大小,把彩色的图形宝宝贴到画面中相应的位置上。
要和彩色的图形宝宝形状、大小相同。
四、幼儿操作:
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五、结束活动:
整理学习用品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一、活动名称:数字拼拼看
二、活动目标: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区分0-9的数字。
2、培养幼儿分类归类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4、培养和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和能力。
三、活动准备:
10个动物图画(每个动物图画都剪成如干块,每个动物图画的每一块写有0~9的数学数字,每个动物的每一块上的数字是相同的)、背景音乐、将幼儿均分成两组。
四、活动进程:
A、以谈话导入,激发幼儿。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许多小动物,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呀?想不想知道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什么呀?
2、让老师告诉你吧,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要大家努力才能看得到。
3、小朋友们,老师现在手里拿的`就是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不过这些小动物呢,是在一块的,他们身上的数字是相同的,只要大家找的相同的数字拼起来,就可以看到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了。大家想不想玩呀?
B、带领幼儿开始拼图。
1、拼图结束后教幼儿说出相应的动物的数字和动物的名称。
2、重新引导幼儿学习10个数字。
3、请幼儿读出并学习写出0-9十个数字。
五、自然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十个数字,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可爱的动物和数字哦。
小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比较大小活动的乐趣。
2、能区分两个大小明显的同类物体,发展初步的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大小篮子、拱门个1、ppt课件。
学具:大小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1、以开汽车看望兔宝宝的`情节导入和贯穿活动。
2、感受大小
(1)、区分洞的大小,幼儿选择钻过山洞,说一说从哪个山洞钻过来的。
(3)、拔萝卜,比比说说萝卜的大小。
3、理解大小
4、结合ppt认识小兔大兔。
(1)、送萝卜给大兔小兔。
(2)、结合ppt参观兔宝宝家。
5、区分大小。
(1)、区分大小杯子,请兔宝宝喝水。
(2)、区分大小毛巾,跟兔宝宝一起洗脸。
(3)、区分大小床,请兔宝宝睡觉。
6、延伸活动:巩固认识大小。
(1)、告别兔宝宝,开汽车“回家”寻找生活中的大小。
(2)、在《幼儿用书》中寻找大小,并正确表达比较结果。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7-20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4
小班数学教案:修路07-19
(优选)小班数学教案07-26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07-21
小班数学教案糖果11-03
小班数学教案:小熊请客09-29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4篇10-10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3篇10-07
小班数学教案15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