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锦集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幼儿知道用线来放风筝,用绳作跳绳、游戏…… 但是孩子缺乏一定操作经验,故开展了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孩子探索与学习多方面的生活经验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自讲、互讲、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线和绳,能够比较各种线和绳的不同特点,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
2.感知线和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准备:
1.布置丰富线绳原材料的活动室。
2.收集各种各样的线绳,探其用途。
3课件《我和我的外婆》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师:先请小朋友听一个故事,听听、看看故事里讲了什么。
2、听故事后,教师提问。
教师:故事里讲了什么?都有什么是长长的`?(电话线、马路标线、毛线、阳光线)可请幼儿反复听几遍故事,加深理解。
二、寻找线和绳
教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线和绳,我们来找一找吧!
1、寻找身上的线和绳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身上和同伴身上哪里有线和绳,如:衣服上的线、鞋上的绳、女孩系在头发上的松紧绳等。
2、寻找活动室中的线和绳。
引导幼儿观察、寻找活动室里有哪些线和绳,如:电线、运动时用的跳绳、玩具上的天线等。
三、感知、交流
1、向幼儿逐一展示各种各样的线和。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比较它们在长短、粗细、软硬等方面的不同。
3、引导幼儿说说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教师: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了线和绳?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如:毛线—织毛衣用,纸绳—包东西用,网线—上网用,彩绳—包装礼品用,丝线—刺绣用等,让幼儿充分的讨论各种线和绳的用途。
4、引导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说自己还在哪里见过什么样的线和绳。如:铁丝线、包装用的绳等。艺术品中有哪些是用线和绳做的。
四、操作游戏
1、指导幼儿尝试玩翻绳游戏。
2、指导幼儿用线和绳摆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
3、指导幼儿弯折电线,大胆设计各种造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进行简单推理,初步理解二维座位号的意义。
2.发展空间方位能力,感受乘飞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布置飞机场景(图一:第一排座位靠背上贴座位号,其他每排在一个座位靠背上贴座位号,中间走廊地板上贴排号,每张小登机牌对应的座位下藏验证号),飞机机舱图(图二),大登机牌l张,小登机牌l2张(座位号各不相同),饮料推车,饮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登机牌
1.师:你们坐过飞机吗?要凭什么才能登机?
2.师:这里有一张登机牌,我们来看看上面这些信息代表什么意思。
二、认识机舱图
1.师:这里有一张飞机机舱图,图上的信息,你们看懂了吗?
2.师:你能找到这张登机牌上的座位4A吗?为什么觉得在这里?(根据孩子给出的答案和解释,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数字、字母各代表什么。)
3.师:我给你们每人买了一张机票,我们一起坐飞机去北京吧!
三、尝试寻找座位
1.师:看看自己的座位号,你能在机舱图上找到自己的座位吗?
2.师: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找自己的座位并向大家解释。
提示:此环节并不要求每个幼儿在机舱图上准确找到自己的座位,而是给幼儿一些时间思考,理解同伴的'想法,尝试将自己的座位号与机舱座位建立关系。
四、参观飞机,对号入座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飞机模拟场景中。师(戴上绶带):各位旅客,我是本次航班的乘务员,我带你们参观本次航班的飞机,你们看到了什么?
2.师:各位旅客,欢迎乘坐本次航班!飞机还有30分钟就要起飞,请您在登机口依次排队,准备登机,登机时请出示登机牌,对号入座。
重点关注:幼儿寻找座位的策略,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间互动,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寻找座位。
师:各位旅客,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请尽快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系好安全带。
3.自我验证并调整。师:请低头看看椅子下边的座位号,你坐对了吗?
小结:恭喜各位旅客,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帮助,都成功找到了座位。
五、体验乘飞机
1.起飞前。师:请您保管好登机牌,下飞机后凭登机牌领取行李。飞机马上起飞,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教师扮演乘务员坐在第一排,也系好安全带。
2.飞行中。师:飞机已经飞上天,现在很平稳,请您放下座位前边的小桌板,我会为大家提供饮料,请坐在座位上不要离开。喝完饮料后,可以按座位旁边的服务按钮,我会走到您身边收回杯子。
3.飞机降落。师:飞机已经在北京上空,马上就要降落,请您收起小桌板,系好安全带。飞机已安全降落,谢谢大家乘坐本次航班。请您依次排队下飞机,再见!
重点关注: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和安全教育。
活动反思
通常,幼儿园都会在中班进行有关二维位置的活动来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能力。常见的做法是借助平面的材料来进行,如在平面的楼房上找相应的房间号。也有使用看似立体教具的,如将玩具送到对应号码的橱柜里,但在我看来,这也是平面的材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途径符合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吗?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吗?便于幼儿将经验迁移到其他生活情境中去吗?我认为,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强的中班幼儿来说,让他们作为活动主体,在立体的、接近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对他们有意义的问题,更有利于他们感知空间方位,积累寻找二维位置的经验。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一个个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不断地思考、探究。“登机牌上的信息是什么意思?机舱图上,我的座位在哪儿?飞机场景中,我的座位在哪儿?”幼儿为了能玩“乘飞机”的游戏,为了能顺利登机去北京,必须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不是用灌输的方式告诉幼儿如何理解、推理,而是利用幼儿希望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富有个性地探究,提出可能的解释,交流彼此的想法,最后自我检验,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这个活动让我深深认识到真实的问题情境、有效的对话合作对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幼儿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知数学是有用的。如何让数学的集体教学也走进幼儿的生活呢?我认为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是一条最基本的途径,可以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加强感知,突破难点,激活思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班级:中一
科目:科学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纸在生活中的用途,教育幼儿要爱护纸。
2、通过玩纸游戏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手脑协调及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3、让幼儿初步了解纸是我们中国人发明制造的。
二、活动准备:
纸飞机一架,成品纸风车、剪纸花、纸偶、纸船、图片、各种纸制品(书、纸箱、画纸、薯条袋,纸巾、纸板等)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架纸飞机,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问:小朋友,知道老师手上的飞机是用什么做的吗?(纸)除了纸飞机,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用纸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各种纸制品,让幼儿一起讨论。
3、出示各种纸张,让幼儿通过看、摸、折、撕了解各种纸的特征。
①看:观察纸的颜色和光度。
②摸:感知纸的光滑和粗糙。
③折、吹:发觉纸的厚薄与软硬
④撕:比较哪种纸容易撕
四、制作活动:
制作纸球、纸尾巴、撕纸、折纸
五、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时让孩子继续体验自己制作成就《玩纸球》《揪尾巴》,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手脑协调能力发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园实地探寻蚂蚁、观察蚂蚁,对蚂蚁的生活环境、蚁穴感兴趣。
2.感受寻找蚂蚁、观察蚂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找到一处蚂蚁较多的地方,准备好一点饼干。
2.幼儿用书第3册第4~-6页。
3.蚂蚁生活环境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蚂蚁在哪里?
1.我们的自然角里有一位新朋友小蚂蚁,你们知道蚂蚁生活在哪里吗?
2.蚂蚁到底生活在哪里呢?今天,我们一起去幼儿园的空地上,找一找蚂蚁的家吧!
二、蚂蚁的足迹。
1.实地观察蚂蚁。
这附近有许许多多的蚂蚁,现在请小明友和白己的`同伴一起来找一找小蚂蚁,看一看小蚂蚁住在哪里。老师这里有一些饼干屑,等下请小明友们分組找一块空地,教在空地上。过一会儿,你就能发现蚂蚁,并跟踪到它们的家在哪里了。
2.幼儿分组自由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3.提醒幼儿爱护小蚂蚁,不要踩到小蚂蚁。
三、我的蚂蚁朋友。
1.回到教室,讨论观察结果
2.刚才我们小朋友都发现蚂蚁的家了吗?它们的家到底在哪里?
3.分组上前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4.教师小结:原来,小蚂蚁喜欢在地下挖洞筑巢,它们的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蚁穴。它们通常把家安在比较干燥的土壤中,我们可以在树根、草丛、石头缝等地方找到它们的家。
四、蚂蚁的家园。
1.观察幼儿用书,进一步认识地下蚂蚁王国。
2.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6页,说说蚁穴的内部形状,又如有许多的小房间,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每个“房间”的不同用途。
2.小蚂蚁在家里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呢?这一个个的小“房间”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答案,下一次我们来分享答案,好吗?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实验材料:
各种型状的纸卡、牙签若干、橡皮泥若干、大小不同的`圆形纸卡
实验步骤:
一、请在各种不同形状的纸卡中心穿入牙签。
二、转动它们,比一比哪个转得最快。
三、分别转动大小不同的圆形陀螺,比一比哪个转的时间长。
四、请分别在两个大小相同的陀螺中心和边缘处安放橡皮泥,再转动它们,比一比哪个转得快。
结论:
1、不同形状的陀螺转动时圆形转得最快。
2、大小不同的圆形陀螺转动时最小的陀螺转得最快。
3、重量在中间的陀螺转动得最快。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自从有关“水”的主题生成了后,孩子们进行了各种玩水、运水游戏。特别是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运用材料进行运水游戏后,孩子们在探索的真实情景中又发现了新的现象:杯子有的时候会浮在水面上,有的时候会沉到水下去;调羹总是沉到水下去的……因此,经常会出现孩子们故意把运水材料放在水里的现象。看到孩子们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我就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沉浮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大胆探索,并根据沉浮现象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了归类,然而在归类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雪花片、碗、杯子、纸等材料有的时候会沉下去,有的时候会浮在上面,他们对这些会发生沉浮变化的材料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探索愿望。但是对于现象单一的材料,他们的使用频率明显地降低了。
看到这些现象,我想何不利用孩子们对材料沉浮变化的探索动力,及现有的材料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孩子在问题的指引下,积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尝试使材料现象发生变化的各种方法。而活动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让孩子们在探索沉浮变化的过程中,发现事物之间的可逆性与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体验到创造性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探索快乐。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材料的沉浮特点,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探索各种使之发生逆向变化的方法。
2、 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幼儿事先在生活环境中收集各种探索活动所需的材料,并已根据材料的沉浮现象对材料进行了分类。
2、 牙膏盒人手一个,装水用的大脸盆若干,幼儿存放材料的塑料筐若干,塑料袋、气球、发泡板、石头、磁铁等辅助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前一次沉浮游戏的结果提出新问题,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开展探索活动。
1、前几天,小朋友在玩沉浮游戏的时候发现红筐里的材料宝宝浮在水上,蓝筐里的材料宝宝是沉在水底下,那你们能不能让红筐里浮上来的材料宝宝沉下去,让蓝筐里沉下去的材料宝宝浮起来吗?(幼儿自主回答)
2、你们都说能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玩“沉浮变变变”的游戏,让沉下去的材料宝宝浮起来,让浮起来的材料宝宝沉下去。等一会儿,请小朋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材料宝宝,然后试试能让它发生沉浮变化的方法,看哪个小朋友想出的办法多?如果你需要使用别的材料帮忙,可以到百宝箱里去找一找。
3、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探索,教师及时指导。
二、结合使用的辅助材料,交流自己的方法、。
1、跟好朋友说说,你用了哪些好方法让材料宝宝发生了沉浮变化?(幼儿自主交流)
2、谁愿意把自己选择的材料,使用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根据情况进行实验)。
3、教师小结。
三、创设比赛情景,让孩子们根据皮鞋油空壳沉下去的特点设想各种使它浮起来的方法。
1、你们想出了那么多让材料宝宝发生沉浮变化的'方法,我这里还有一个材料宝宝,看看是什么?皮鞋油的空壳到水里会怎样呢?(教师当场实验)你们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2、皮鞋油空壳在水里是沉下去的,我们来比一比,谁让皮鞋油空壳浮起来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和别人的不一样?
3、幼儿根据皮鞋油空壳的特点进行各种探索,教师观察使用不同方法的幼儿。
四、结合所使用的辅助材料交流自己的方法,分享探索的快乐。
1、我们来看看谁让皮鞋油空壳浮上来的办法多?你几种让皮鞋油空壳浮上来的办法?
2、引导个别方法与众不同的幼儿介绍。
3、交流中有争议的可让个别幼儿操作或延伸至区域继续探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树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增进对树的了解。
2、制作树的朋友。丰富主题墙面的环境的布置。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做“树的朋友”的调查。
2、图片:太阳和树、雨水和树、松鼠蹲在树上吃松果、藤条缠绕在树上、有鸟窝的树等。
3、制作用的材料。
4、集体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调查表
1、每位幼儿都调查过树的朋友,知道树有哪些朋友了吗?
2、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
3、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在集体记录表上。
二、树的朋友真正多。
1、根据幼儿的交流,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树的朋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3、启发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商量怎么样分配角色 ,表演与树关系密切的事物。
4、引导幼儿互相欣赏每个小组的表演,说说他们分别演了哪几件与树关系密切的事物。如:花在树旁静静地开放,一只小松鼠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一头熊在树洞里东面,一只啄木鸟在为树捉虫等等。
三、丰富“树的朋友”的主题墙面。
1、引导幼儿观察“树朋友的家”的主题墙面,启发幼儿把“树的朋友”增加到原来的主题墙面上。
2、幼儿自选内容,制作某一样与树关系密切的事物。
3、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主题墙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叶子的各种食用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3.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教育幼儿多吃蔬菜,不挑食。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食用的叶子:大白菜、包菜、生菜、香菜、枇杷叶、鱼腥草等。
2.方篮若干个(标有生吃、熟吃、做药等图形标志)。
3.课件《可以食用的叶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活动
1、师生共同回忆叶子的'用途,许多叶子我们人可以吃。
(1)教师:小朋友们平时吃过那些叶子呢?你是怎么吃的?
(2)集中讨论:你吃过那些叶子,你是怎么吃的?
2、教师小结:原来叶子有这么多的吃法呀,有的可以煮熟了吃,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作药吃。
二、分类活动:
1、第一次分类:
教师:今天,林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可以吃的叶子,请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
那些叶子你吃过,你是怎么吃的,然后把它放入三个相应的篮子里。
(依次出示三种标志并作解释)。
2、教师检查其中一组幼儿分类情况,指出明显的错误,引导幼儿进入第二次分类。
教师:小朋友分得这么多,老师都检查不过来了,请小朋友也来当当小老师,检查一下别的小朋友分得对不对,好吗?
如果不对,请你把它找出来,放在合适的篮子里。
3、小结,请幼儿说说:你发现哪些叶子分错了,你是怎么分的。
4、教师:其实我们可以食用的叶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1)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叶子的食用方法。
(2)显示一些可以食用的叶子,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叶子叫什么,是怎么吃的。
5、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可以吃的叶子,你们知道它是从那里来的吗?是谁种出来的?
教师鼓励幼儿将平日里看到的农民伯伯及爷爷奶奶种菜的样子大胆的表现出来。
三、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品德教育:
1、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
2、知道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要尊敬他们。
延伸活动
1、制作叶子拼盘。
2、制作生菜沙拉。
3、继续了解可以食用的叶子的名称、食用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虫子食物秘密的兴趣;
2.通过观察、发现,初步了解虫子进食的方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虫子吃什么
2.虫子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虫子吗?你见过什么虫子?
知道这些虫子喜欢吃什么吗?
二、 展开
1.课件演示
提问:小朋友们,认真观看图片中都有哪些虫子?想一想,它们喜欢吃什么?
2.讨论:虫子吃什么
(1)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呢?
(吃土中腐烂的东西,也吃地面上腐烂的叶子。)
(2)螳螂长得什么样子?它吃的食物是什么?
(吃蚜虫、蚂蚁、苍蝇、飞蛾、蜻蜓等大大小小的虫子,它都吃。)
(3)你喜欢蜻蜓吗?蜻蜓吃什么?
(喜欢捕捉蜉蝣、蚊子、苍蝇等作食物。)
(4)我们都喜欢七星瓢虫,它是益虫还是害虫?它吃什么?
(吃蚜虫、辣蚧等虫子。)
(5)可爱的小蚂蚁吃什么呢?
(吃一些含糖分的食物。)
(6)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小蜗牛,知道蜗牛喜欢吃什么吗?
(蜗牛的舌特别发达,很喜欢舔嫩树叶吃。)
(7)知了知了叫的蝉吃什么呢?
(吃树干内的液汁。)
蝉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蝉主要吃树干内的液汁,所以蝉不拉屎,只有很少的尿。)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了吗,虫子也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3.虫子分类
比如,有些虫子吃蚊子、苍蝇、飞蛾等,我们把这些虫子称为肉食性虫子。
还有的虫子吃草、树叶之类的,我们把它们称为草食性虫子。
请小朋友们自己把这些虫子分分类,把吃同类食物的虫子放在一起。
4.趣味练习:正确的找出昆虫的名字
看一看昆虫的图片,并贴出它们正确的名字。
三、 延伸
小朋友们,可以继续探索有关虫子食物的秘密,可以用绘画方式记录下来,及时与小朋友交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0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6-07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2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5篇02-23
【精品】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4-19
【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04-22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25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06-01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4-28
【热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