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06-04 11:45:37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教案范文集锦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小班教案范文集锦九篇

小班教案 篇1

  目标:

  1.观察筛豆子现象,感知容器孔径大小与豆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不能将豆子撒在地上或放入口、鼻、耳中。

  准备:

  1.将两种及以上大小差异明显的豆子(如芸豆、黄豆、绿豆)混装在整理箱中。

  2.各种有孔容器(如筐子、漏勺、蒸笼等),容器的孔径比小豆子大,比大豆子小。容器大小适宜幼儿操作。

  3.铲子、勺子等舀豆子的工具。

  玩法说明:

  幼儿利用有孔容器将混装的不同种类的豆子分类。

  指导要点:

  1.出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不同的豆子混在一起了,有什么办法能把它们分开”,从而引发幼儿的探索和操作。

  2.活动前,帮助幼儿明确“整理箱是豆宝宝的家”,了解筛豆子要在整理箱中进行。活动中,对幼儿及时捡起豆子的行为予以肯定,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避免将豆子撒到外面。

  3.活动初期,观察幼儿是否有使用工具的意识。若发现部分幼儿用手拣豆子,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其关注提供的工具、材料。

  4.在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探索和操作后,引导幼儿关注用有孔容器装豆子时出现的“漏豆子”现象。用问题启发幼儿思考豆子大小、容器孔径大小与豆子能否漏下之间的关系,如:“什么样的豆子从洞里跑掉了,什么样的豆子留在了筐子里?”

  5.当有孔容器中仍有小豆子却不再漏下时,观察幼儿能否用晃动、拍打容器等方式促使小豆子漏下去。

  6.待全体幼儿都参与过活动后,让分得快的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使用工具的经验。

小班教案 篇2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各种食物。知道不同食品给我们人体能够补偿不同的营养。

  2。进一步培养幼儿要养成从小不挑食的好习惯。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喜欢各种食物。知道不同食品给我们人体能够补偿不同的营养。

  活动难点:

  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娃娃家:各种食物、娃娃、妈妈角色头饰。益智区:各种水果和食物小图卡,进行按大小排序。角色区:课前老师或幼儿自备几种食品,绵纸等材料制作不同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平时喜欢吃些什么食品呢?(喜欢吃糖、喜欢吃饼干)原来小朋友喜欢吃这么多好吃的食品,除了吃这些零食,我们每天还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你们知道这些食物对我们有什么用吗?(我们每天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因为不同食品给我们人体能够补偿不同的营养。)

  今天老师在每个区域里都投放了很多的材料让你们去操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介绍各个区域。

  1、娃娃家。

  娃娃家里都有各种食物、娃娃、妈妈角色头饰,今天就要来让我们的小朋友用好吃的食品来招待你的.小客人。。

  2、图书区。

  今天老师在图书区准备了各种关于食物的图书,待会小朋友可以看图书和朋友一起讲讲,看完后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说说。

  3、动手区。

  在手工区老师准备了:卡纸、海绵纸、等材料制作各种食物。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但是我们进区域时我们先要拿好进区卡,只有拿到了进区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区角里面去活动,如果你去的哪个区角里的卡插满了,你就不能再进这个区了,只有把卡插在哪个区里,你就在哪个区里活动。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效果分析: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能逐渐认识一些事物的大小、简单形状等,他们的思维特征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喜欢观察不同的物品,能尝试对其进行分类、对应等,发现其差异。基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孩子的对小熊的兴趣,我结合《三只熊》的主题要求,设计了本次活动。

  通过认识熊的大、中、小,在为三只熊送礼物的过程中区分大、中、小,并体验送礼物的快乐。活动中准备的材料,比如:蛋糕、面包、碗等都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并且材料的准备上也考虑到方便幼儿的理解。为什么大熊一定要分大蛋糕,小熊一定能要小蛋糕呢。因为大熊吃小蛋糕会吃不饱,小熊吃大蛋糕会吃不下。通过这样的理解让幼儿知道区分小、中、大的重要性从而知道物体的对应与区分。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物品,学会区分物体的大中小。

  2、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PPT、人手一套大、中、小熊操作板,大、中、小礼物的'操作材料一套,三只熊。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三只熊

  1、 今天有动物朋友来到我们小六班做客,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动物朋友,动物朋友快出来。

  2、 看看是什么动物朋友来做客,数一数一共来了几只熊,看看这三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一样大吗?请你把最大的找出来,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大熊,把最小的找出来,给它取名叫小熊。中间的熊有点大又有点小的叫中熊。

  小结:原来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样,这只最大熊叫大熊,这只最小的叫小熊,中间这只比大的小一点比小的大一点的熊叫中熊。

  二、播放PPT

  1、 小熊们想请我们去做客,看看小熊的家在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小熊的家?

  2、 我们一起走进去看一看吧。

  你们看到桌子上有什么?这三只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这三张床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轮子的作用。

  2、体验轮子自豪的情感。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环境中布置各种有轮物体的实物或图片。

  2、挂图,故事磁带。

  3、从废旧杂志上剪下的各种有轮和无轮物体的图片。

  活动过程

  1、了解轮子的作用。

  ——蜗牛走路很慢,溜冰鞋来帮助它。乌龟走路很慢,滑板来帮助它。

  ——你们想一想,有了有轮子的溜冰鞋和滑板的帮助,蜗牛和乌龟的走路会怎么样?

  2、听听轮子的自述。

  ——大家都说,轮子可以帮助我们“走”得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轮子自己讲的话,看看轮子会怎样帮助我们。

  ——结合挂图讲述《了不起的轮子》。

  ——听完后,请幼儿说说轮子是怎样帮助我们的。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有了不起的轮子?

  3、分类活动。

  ——请幼儿按有轮和无轮,将准备的图片分成两类。

  ——请幼儿说说它们的不同,进一步感知轮子的作用。

  ——请幼儿添画轮子。

  活动建议

  1、通过拟人化的轮子自述来了解轮子的作用,易被小班幼儿所接受。

  2、可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重点说说什么东西上有轮子及轮子的作用。

  附:了不起的轮子

  我是了不起的轮子。你瞧,玩具汽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溜冰鞋上有圆圆的轮子,自行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摩托车上有圆圆的轮子。它们都因为有了我,而跑得很快很快!火车的轮子很多很多,“轰隆轰隆”地转着,把大家带到想去的`地方。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通过轮子的自述,孩子们对轮子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孩子们到轮子的自豪,知道轮子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轮子是如何来帮助我们的。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基本的饮食卫生常识:餐前要用肥皂洗净双手,生食瓜果须洗净去皮,不叹食街头小吃。

  2、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洗干净的苹果一只,水果刀一把。

  洗净去皮苹果每人一小块,放在干净盘内。

  活动过程:

  1、边讲故事边启发幼儿思考洋洋为什么肚子疼。

  (1)有一天幼儿园放学了,妈妈来接洋洋回家。路上,洋洋的肚子饿了,他吃了羊肉串。

  (2)回到家洋洋又吃了苹果。苹果是从哪里拿出来的?(菜兜里的)

  (3)吃了羊肉串和苹果以后,洋洋怎么啦?(难受、肚子疼)

  (4)洋洋去了医院,你们知道医生对洋洋说了什么?

  (教师可代替“医生”告诉幼儿:路边摊位上的小吃不干净,不能吃;没有洗、没有削皮的`水果也不能吃。)

  2、进一步启发幼儿讨论还有哪些类似的东西不能吃。

  如,路边的糖葫芦、小水饺、无遮盖的点心等。

  3、现场示范:瓜果洗净去皮。

  4、请幼儿洗手、吃苹果。

  目标:

  1、知道天冷要防感冒,注意保暖。

  2、乐意模仿故事中小老鼠的动作。

  准备:故事及故事图片

  重点:知道天冷要防感冒,注意保暖。

  难点:模仿故事中小老鼠的动作。

  过程:

  1、教师出示老鼠图片,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故事。

  师:“有一天,天很冷,有一只小老鼠在外面跑来跑去,不小心感冒了,直打喷嚏,鼠妈妈说:‘小老鼠,快去晒太阳吧!’太阳晒在小老鼠身上好暖和,它觉得舒服极了!”

  2、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内容请幼儿模仿小老鼠跑、小老鼠打喷嚏、小老鼠晒太阳的动作。

  3、提问:天冷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感冒,那我们能怎样预防感冒呢?注意保暖,及时的增减衣服,多运动,坚持锻炼身体,多晒太阳等。

  4、游戏:模仿小老鼠打喷嚏的动作表演。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人物性格。

  2、同伴间轮流扮演角色。

  活动重点:积极参与表演及各角色。表现人物的特点,

  活动难点:运用不同语气,动作特征。

  活动准备:头饰、布置场地材料。

  活动过程:

  1、回忆上节课表演时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复习人物的性格,并个别进行表演。还要根据作品主题思想和情节内容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2、幼儿游戏,提出要求:能形象生动地扮演角色,注意语气和动作在互换 角色后注意动作的表现。

  3、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

  4、游戏结束,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游戏情况。

  活动反思:教师不仅是一个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更是一个观察者。做为一个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幼儿,并对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同时,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好的想法,有创造性的活动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仅能使幼儿更好的进行下一环节的活动,而且,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欲望。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幻想能力与大胆创造表现能力同时都得到了发展,而且还在与同伴诉说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的感受中提高了语言交往能力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经过两周的“春天”主题活动,孩子们对于春天的季节特点有了基本的认识。在寻找春天的活动中,幼儿对于各种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吹泡泡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因此,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印泡泡,在活动中感知不同的颜色。

  2、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吹泡泡玩具人手一个,红色、蓝色、黄色水粉颜料,长卷纸,卷筒纸芯,圆形玩具,纸杯,粗毛笔管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抓泡泡

  教师吹泡泡,幼儿抓泡泡。

  老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领?我们来抓泡泡吧!

  老师:你抓到泡泡了吗?你抓到的泡泡长得什么样子?泡泡是什么颜色的?泡泡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二、印泡泡

  (一)小动物吹泡泡

  老师:今天呀,有许多小动物也要来吹泡泡,我们看看哪些小动物要来吹泡泡?我们帮助他们把泡泡变出来好吗?

  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变出泡泡?

  老师:小纸筒的'本领真大,可以变出泡泡,还有什么可以变出泡泡?

  (二)印泡泡

  老师:你们想要帮助小动物吹泡泡吗?吹的时候,你要说一句好听的话:我想吹(红)颜色的泡泡。

  幼儿印泡泡,教师个别指导。

  三、泡泡满天飞

  老师:今天啊我们帮助小动物吹了好多泡泡,开心吗?你们还想吹泡泡吗?那我们一起来吹泡泡吧!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两人、三人合作平移走"大鞋",发展幼儿平衡能力及互相协作的精神。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小组循环的"大鞋"游戏,充分体验合作运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用木版和宽牛筋自制的"大鞋"若干双,可供两至三个幼儿一起玩,大鞋上分别写有数字1、2。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活动活动筋骨。

  1.两人合作"走大鞋"。

  第一次尝试

  2.幼儿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分别选择一双"大鞋"进行合作"走大鞋"的尝试教师巡视观察,注意发现幼儿在尝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两人迈步不协调步速不一致等,并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3.幼儿说说自己走得怎样?如何才能走得更好?可以用动作配合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

  4.师幼共同总结"走大鞋"的好方法,即动作要领:后一名小朋友扶着前一名小朋友的肩膀;走的时候先出有数字1的鞋,再出有数字2的鞋,同时两人一起喊"1、2,1、2,……"的号子。这样就不会摔倒,两人才能协调一致地向前走。

  第二次玩"走大鞋"的游戏

  (1)在《踏浪》乐声的伴奏下,幼儿再次玩"走大鞋"的游戏。

  (2)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与帮助

  (3)请合作走大鞋成功的.幼儿展示,并鼓励幼儿进行创新。

  二、三人合作走大鞋品尝到成功滋味的、身体平衡能力较强的三名幼儿自由组合走大鞋,方法同两人走,只是难度有所增加,三人必须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才能走好。

  三、放松运动幼儿小手捶捶肩、捶捶背、捶捶腿,使身体放松。

  10:45-11:00 餐前准备(洗手、介绍菜品、进餐礼仪)要求:

  1.在老师、生活老师的提醒下按秩序入厕,不拥挤,大小便入便沟。

  2.在老师、生活老师的提醒下有秩序地盥洗,不玩水,洗好后关紧水龙头。

  11:00-11:40 快乐午餐要求:

  1.提醒幼儿进餐时小声说话.。

  2.把餐盘放在指定位置。

  3.餐后在老师、生活老师的指导下擦嘴、脸,漱口。

  11:40-12:00 餐后散步1.进餐后用温开水漱口。

  2.积极参加餐后游戏。

  12:00-2:30 午 睡要求:

  1.拖好鞋子摆好,脱下外衣、裤子叠好放在指定的地方,然后安静入睡。

  2.安静入寝,不玩棉被、草席,不影响同伴。

  3.嘴里爱叨念,睡前爱动手动脚,东看西瞧的小朋友,都属于午睡习惯不良,请各位家长协助老师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2:30-3:00 起 床要求:

  1.起床后,在生活老师的帮助下穿好衣服、穿好鞋子,将拖鞋放回鞋架上。

  (孩子的衣服、裤子、鞋子要简单,容易穿脱,在家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有一位懒惰的妈妈就会有一位自理能力较强的孩子。)

  2.在老师提醒下吃点心、喝水。

  3:00-3:30 吃 点 心要求:

  请幼儿安静地进餐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3:30-4:00 户外游戏

小班教案 篇9

  一、设计意图

  《黄豆宝宝变魔术》是主题活动《营养的食物》中的活动之一,我们都知道豆浆、豆制品营养丰富,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小班科学活动:黄豆宝宝变魔术,这是依据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选择了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的活动内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用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

  二、活动目标

  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我根据颁布《纲要》对科学领域的要求,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了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

  根据设计意图我制定了以下具体目标:

  1. 知道黄豆可以制作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2. 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3. 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的重点:通过观察比较黄豆及豆制品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整个活动的设计都是以这个重点为主的,主要是通过“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比较干湿黄豆的不同”、“了解黄豆能做各种豆制品”这几个环节完成。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

  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物质准备主要有干黄豆、湿黄豆、豆浆机、豆浆、豆制品录象、卤汁豆腐干等等。知识经验准备是事先请家长带孩子参观菜场。

  四、说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观察比较——知识深入——活动延伸

  关于引出活动,我考虑了很多。在以往的活动开始部分,大多采用游戏、角色对白,引出活动,为了更高的领会〈〈纲要〉〉中将各大领域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有意的创设情境(将黄豆倒在地上,)让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科学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自然的引出课题。在旁观者眼里看来,这样设计也许要乱一些,但我觉得对幼儿收获更大,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尝试。

  基本部分是: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4)通过看录象,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结束部分: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豆腐干、卤汁豆腐干。 请小朋友一起品尝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并教育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而且还很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

  活动延伸:去自然角观察黄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黄豆发芽)。

  整个活动由浅至深,从易到难。

  五、设计亮点

  一、重视幼儿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

  幼儿知有通过探索、操作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幼儿探索科学的操作过程,而急于把答案告诉幼儿,使活动过程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科学活动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对于幼儿来说,操作过程远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因此,重视幼儿的科学活动的才做过程尤为重要。如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操作活动的材料:干湿黄豆,首先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给他们充分的探索时间,并让自己去看、自己去探索,同时为幼儿创设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解答幼儿的疑问,为他们的好奇好问的探索加以鼓励和支持,幼儿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支持,就会态度积极主动去尝试,探索。和谐宽松的气愤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重视幼儿探索活动的评价

  评价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以后探索活动的兴趣,对那些认真参与探索活动的幼儿

  要给予表扬,对每能很好参与活动的幼儿要予以鼓励,一出建议,鼓励胆小的幼儿要乐于参与活动,使幼儿真正感受到探索科学活动是一件很有有趣的.事,恰当的评价活动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

  三、教法的科学化,多样化

  我根据活动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通过观察法、比较法、操作法、游戏法、引导发现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主动进行学习。

  总之,在整个活动中,我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与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这是我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忠旨。

  附:小班科学活动:

  黄豆宝宝变魔术

  一、活动背景: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用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

  二、.活动目标:

  1. 知道黄豆可以制作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2. 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3. 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

  1. 每组一筐干黄豆,一盆湿黄豆,一杯豆浆、一盆豆制品(用牙签 插好的黄山豆腐干和卤汁豆腐干),一块毛巾。

  2. 豆浆机、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锅事先煮好的豆浆,抹布、录音机、磁带。

  3. 豆腐、素鸡、百叶、油豆腐、豆腐干实物各一盆。

  4. 小朋友隔天浸泡黄豆。

  5. 参观菜场上的豆制品。

  四、.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观察比较——知识深入——活动延伸

  1. 教师有意的创设情境(将黄豆倒在地上,)让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幼儿观察,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 今天大家就来和他们一起玩。让我们先来看看黄豆宝宝长什么样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筐里的黄豆宝宝,等会告诉大家。

  (2) 师:“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

  (3) 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在组织幼儿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对黄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黄豆宝宝第一次变魔术,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

  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小朋友昨天也在自然角把‘我’泡一天,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盒,看看、比比,泡过的‘我’和没泡过的‘我’有什么不一样?你可以把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师:“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 :黄豆宝宝只要

  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4.. 知识深入,黄豆宝宝第二次变魔术,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①请小朋友睁大眼睛,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教师操作,幼儿一起说:“变变。”)

  ②师:倒出豆浆后提问:“黄豆宝宝呢?它没有了,变成什么了?豆浆是什么颜色的?”

  ③师:“豆浆是生的,还不能吃,应该怎么?”

  ④师:煮豆浆。

  5.通过看录象,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师:“我们黄豆宝宝本领可大了,除了能做豆浆,还能做许多东西呢

  师:小结:豆腐、百叶、素鸡、豆腐干、油豆腐、都是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

  6.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1) 师:“什么东西这么香?”

  (2) 请小朋友一起品尝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并教育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而且还很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

  (3) 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豆腐干、卤汁豆腐干。并提醒幼儿吃好豆腐干后,牙签放在盆子里,擦干净嘴巴。

  活动延伸: 去自然角观察黄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黄豆发芽)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9-18

小班游戏教案07-02

小班圣诞教案12-07

小班健康教案08-04

小班美术教案10-29

小班绘画教案06-01

小班安全教案03-14

小班安全教案03-03

小班美术教案10-05

小班鱼教案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