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04 08:21:1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优秀9篇)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理解图片里讲述的故事,认识一些目的词“旅行包、熊、鸭子、狐狸还有兔子”。

  教学用具:

  图片熊爸爸、大熊、鸭子、狐狸和兔子

  教学过程:

  1、在黑板上画出森林图案,还有几个摊位,分别是烤包、热狗摊,水果摊以及汽水摊。询问黑板上都画了什么?小朋友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去旅行?都买了什么?

  2、课堂口令调控纪律后,以故事的情景模式导入,老师扮演5个角色。以大熊渴望一个大背包去旅行为出发点,然后熊爸看大熊那么渴望,于是便满足大熊。(期间进行2只熊的图片情景对话)

  3、展示森林口闻香而至遇到鸭子开的烤包店,进行图片对话。接着沿着山路相继经过狐狸开的水果摊,还有兔子开的卖水店。

  4、进行不同的情景对话后提问孩子们,突然发现旅行包已经装不下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故事的`互动,有些小朋友会说吃了之前的,或者拿之前的一些和兔子换水等)。

  5、接着继续故事内容,把东西装好后,发现旅行包太沉了。一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给绊倒了,这时大熊滚下了小山坡晕倒了。醒来后发现自己在床下,熊爸爸过来询问大熊怎么了。大熊才恍然大悟的发现那是个梦,于是给熊爸讲述了梦境。这时,熊爸拿出了个旅行包给大熊,大熊开心的抱着爸爸说了一句话。(引入主题大熊的旅行包)

  6、询问大熊的爸爸会和大熊说什么,为什么要装那么多东西?然后摔倒了?告诉小朋友们对任何东西或者美好的时候都不要太贪心的道理。

  7、列出分组奖励的形式,调动课堂气氛再次回顾故事里出现了哪些动物?都和谁买了些什么?(奖励糖果和贴贴活跃)

  8、最后一个问题,这些东西都装进了什么包里?最后大熊有没有得到旅行包?结束课堂。

  教学总结:

  故事的导入瞬间要利用动物卡纸抓住孩子们的眼球,让孩子们渴望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情节?期间遇到了谁?多问多想多引入不同的动物卡片进行情景演说,让孩子们能身临其境的静心听老师解读故事,去刻画每一个动物在孩子们心里的形象。不同的画面感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思索,沿着小路走会发生什么?包包可以装很多东西?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众所周知,中国历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否定传统弊端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作为祖国未来支柱的学前期幼儿,具备了会思考、会学习、接受信息快等素质,却也滋长了一些作为独生子女而引发的不良习气,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长辈,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公共场所不讲秩序等,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许多科学研究都证明:幼儿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期。为此,我设计了大班社会活动——《粗鲁的小老鼠》,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让幼儿懂得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加强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意识。

  活动可视幼儿接受情况分成一或两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懂得初步的交往礼仪。(重难点)

  2、通过游戏,增强幼儿讲文明、懂礼仪的意识。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探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粗鲁的小老鼠》课件。

  2、小老鼠、蜗牛、小鱼、小猪的头饰各一个。

  3、幼儿日常行为(包括文明的和不文明的)图片若干,即时贴做的哭脸、笑脸幼儿人手各一个。

  4、自制的"文明小天使"胸贴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中的儿歌《小老鼠》,导入课题。(计划用时4分钟)(老师带领幼儿随儿歌的节奏,做身体律动进入活动室,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问:

  1、儿歌中说的是谁?(小老鼠、小猫)

  2、小老鼠平时喜欢干什么?(偷吃别人的东西;挖别人的墙角····)

  3、小老鼠见了猫会怎样?(会害怕,然后逃跑,是个胆小的家伙。)

  小结:一般的小老鼠比较胆小,见到有动静就赶快逃跑。可是有一只小老鼠可不是这样,它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结果吃到苦头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小老鼠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播放课件《粗鲁的小老鼠》,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计划用时8分钟)

  提问:

  1、故事中的小老鼠是什么样的?(自以为了不起,说话粗鲁,对别人很不礼貌。)

  2、小老鼠是怎么对蜗牛的?(凶巴巴地让蜗牛滚开,并一脚把蜗牛踢得很远。)

  3、小老鼠对河里的小鱼做了什么?(用石头扔小鱼,把小鱼吓跑了。)

  4、小老鼠后来碰到了谁?(小猪)小老鼠的脚怎么肿起来了?(小老鼠踢到了硬硬的猪蹄上。)

  5、小老鼠为什么低下了头?(小老鼠知道自己对别人不礼貌,结果尝到苦头了,觉得自己做错了。)

  小结:小老鼠自以为了不起,说话粗鲁,对人很没礼貌,最后得到教训了。

  三、展开故事,分角色扮演,引导幼儿懂得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计划用时8分钟)小朋友们,你们有过对别人不礼貌的行为吗?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样很有礼貌地对待蜗牛、小鱼和小猪?

  (教师分别依次请出蜗牛、小鱼和小猪,引导幼儿探索正确与人交往的方式。)

  1、你碰到正在慢慢爬行的蜗牛,应该怎么做?(可以这样说:"对不起,请让一下可以吗?我想先过去!")

  2、你想喝水时,有小鱼在游泳时怎么说比较好?(这样说比较好:"小鱼,你好!我口渴想喝水,你能等我喝完水再过来游泳吗?")

  3、小猪睡觉挡住了你的去路,你该怎么办?(应该这样做:先叫醒小猪,然后对它说:"打扰一下了,小猪,你睡在这里可不好,别人过路会不小心踩到你的,你还是换个地方去睡吧,你说呢?")

  4、如果小老鼠很有礼貌地对待别人,那它的脚会不会受伤?(不会,你不去伤害别人,别人也不会伤害你的。)

  5、在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怎样做个文明懂礼的人呢?(鼓励幼儿畅所欲言。如:不要瞧不起别人,要学会谦让;别人有困难时要出手相助;和朋友要友好相处等等。)

  四、游戏:《我是小法官》,增强幼儿讲文明、懂礼仪的意识。(计划用时5分钟)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五组,每组八人,五组依次进行。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对错,对的在图片上贴笑脸,不对的'贴哭脸。

  五、总结:(计划用时1分钟)小朋友们从小要学习文明礼仪,和别人说话时要轻声细语,不要说脏话、粗话,做人要谦虚,可不要象小老鼠那样,自以为了不起,最后吃亏了才后悔。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活动延伸:

  1、幼儿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交往礼仪,自编儿歌。

  2、家长可以请朋友或同事来家做客,让幼儿学习待客礼仪。

  活动反思:

  本此活动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播放,让幼儿懂得故事中的小老鼠的做法是错的,特别是看到小老鼠踢到猪蹄,脚肿起来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开心。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大大的激发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如:他们在扮演小老鼠看到小鱼时,会想到友好地和小鱼握手,说明他们对平时生活的观察是很细致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扮演着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和幼儿共同完成整个活动过程,同时又引导幼儿从活动中得到启发,达到了预订的教学目标。

大班教案 篇3

  1、学会 b、p、m、f 四个声母,能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声母 b、p、m、f 与单韵母的拼音,会拼读 bá、bù、pá、mā、mù 等音节。

  3、初步学会读轻声。

  4、会在四线格里照样子抄写 b、p、m、f 四个声母。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 b、p 以及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卡片认读带调单韵母。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声母。 声母的发音和单韵母不一样, 它念得又轻又短

  三、教学声母 b。

  1、看图说话引出 b。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b 这个音就是把“广播”的`“播”读得又轻又短。

  2、教学 b 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 而短。

  2)师范读、领读,正音。

  3)忆字形。 启发学生看图:b 像什么?b 的一竖像收音机拉出的天线,右半圆 像收音机。读顺口溜:“我听广播 b、b、b。”

  3、学习 b 的拼音。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和了解狮子的整体、局部、鬃毛等外型特征和表情变化,猜测心情。

  2、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选用绳子并用不同的方法大胆制作狮子的故事,体验创作的快乐。

  3、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连贯地表达描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绳子。

  2、动物眼睛若干,画板人手一个。

  3、一个空白粘贴展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孩子们,你们知道森林中的百兽之王是谁吗?(狮子)

  2、没错,今天苏老师把狮子请到了这里,让我们掌声欢迎它。

  二、了解大狮子的结构

  1、出示图片。

  你们瞧,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狮子王。仔细看看这只大狮子长得怎么样,我们一起好好认识下,狮子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这是狮子的头部,头部有眼睛、鼻子、嘴巴、还有这个像头发一样的`,叫鬃毛、身体、腿和尾巴。

  狮子大王可喜欢我们了,它邀请我们去狮子王国参观呢,我们跟着它走走,看看狮子王国都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

  三、出示各种不同造型和发型的狮子

  1、出示集体狮子,这么多狮子你最喜欢哪一只?为什么?这只狮子怎么了?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谁来学一学?

  2、小结:你们眼睛可真厉害,通过观察狮子不同的表情、动作、造型就能一下子被你们猜出它们的故事,给自己一点掌声。

  四、教师简单示范讲解毛线的玩法

  1、团一团拆一拆

  2、绕一绕

  3、折一折

  4、打个结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拆一拆、饶一绕、折一折、拧一拧、还有打结等等,那么多方法做狮子。

  五、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六、作品展示

  你们的故事太精彩了,正因为你们的帮忙,狮子王国的旅客越来越多了。王国说,要谢谢你们的帮忙呢!

  活动反思与意见

  本次活动我选的这只大狮子特别神气,来动画片《狮子王》。当孩子们看到这只狮子时,都会觉得这只狮子的样子、神态特别帅气,特别神气!在狮子王这部动画片里的这只狮子王每次出现的神态都不一样,于是我就结合园课题意象绳艺创设了这节大班意象绳艺活动《狮子的新发型》,通过各环节的设计来帮助孩子们拓宽思维,展开想象的空间,通过发型和动作把自己想象的故事用各种绳子来造型,表现,最后表达出来。

  第一环节,通过聊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第二个环节主要是了解大狮子的身体结构,实现目标1。通过图片重点展示,幼儿了解狮子的基本特征,知道狮子身体的结构,为后面的创作奠定基础!第三环节,说一说哪只大狮子最神气?为什么,孩子们通过猜测,想象,模仿动作更深入体会狮子的样子!第四环节主要是老师简单讲解毛线的玩法,如团一团,绕一绕,拆一拆,圈一圈,打个结,剪一剪,折一折,通过这几种方法大胆想象不同的毛线造型看起来像什么?打开幼儿创新思维。第五环节,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绳子创作,孩子们的作品大家也看到了,没有一副作品是雷同的,每一副作品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故事!最后作品评价,孩子们也很棒,不仅能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绘声绘色地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狮子的故事!孩子们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通过启发性的引导,创作出来的作品很精彩。材料有限,创意无限,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给足孩子时间,他们一定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广昌白莲闻名天下,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师: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家乡”展厅参观,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多美。

  二、进入展厅。

  1、教师担任解说员,讲解广昌主要景点。

  自然风光有百里莲花带、青龙湖、摩崖石刻、抚源飞瀑等,历史遗址有千年古刹定心寺、明代古寺龙凤岩、驿前明清建筑群、宋代雁塔、恐龙化石、太平军战斗旧址、义军抗清营等、苏区遗址有远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旧居、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第二次、第五次反围剿战场等。

  2、自由活动

  请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解说员。教师给幼儿独立欣赏、讨论的时间。让幼儿畅所欲言,并尝试家乡土特产莲子、莲子汁、黄花梨等。

  3、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好不好?

  引导幼儿创编。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 我的家乡在江西广昌

  广昌的白莲天下闻名——— 广昌秀丽风景天下传

  千年古刹定心寺——— 明代古寺龙凤岩

  驿前明清建筑群―――宋代雁塔在河东

  名胜古迹数不清――― 我爱我的家乡

  教师总结后要求幼儿为诗歌命名《我爱我的家乡》并要求幼儿回去读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听。

  4、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家长在活动前带幼儿到家乡各处风景点旅游。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了家乡名胜古迹的资料,让幼儿获得了对家乡美的感受和体验。

  其次,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欣赏旅游照片,让幼儿通过回忆旅游的过程和观赏带回来的'东西,让幼儿又好似回到了旅游时的那种喜悦的场景,把旅游的画面得以全面的呈现,幼儿学得轻松、透彻。通过教师的解说,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达到了这一环节的引导作用。

  第三,在随后的自由活动中,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的解说员,幼儿们相互自由讨论,品尝家乡的特产,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在活动延伸中,幼儿展开了大胆的艺术创作、表现,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在整个活动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我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彼此互相学习,相互合作,完成的作品,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项链一串。

  2、趣味练习-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教师出时串好的项链,提问:

  1、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除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趣味练习。

  寻找和感受不同事物的规律。

  四、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队的,那我们今天也来玩一个排排队的游戏好吗?

  2、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

  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2)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提示幼儿

  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幼儿间的相互交流。

  1、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教师有目的的与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活动延伸

  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巩固跑、钻等动作,学习助跑跨跳,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体会竞赛游戏的乐趣。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 每队一块海绵,,两只小水桶,钻圈、一只秃头狮子的形象,场地中间设置障碍。

  2、 已学故事——《笑出来的眼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动物运动操

  我是小马,我会跑。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是鸭子,我会走。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是小兔,我会跳。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是候子,我会扭。一二三四、五六七

  2、利用皮筋学习助跑跨跳

  ——小朋友,鳄鱼的眼泪已经笑出来了,都在水桶里。你们想帮助波波送眼泪给狮子吗?

  ——但去狮子家,必须经过一条河。可是波波试了好多次,都没成功。谁来教教他该怎么过这条小河。(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过小河)

  ——学习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过小河。

  3、我帮波波送眼泪。

  ——练好了吗,怕吗?有没有信心帮助波波送眼泪呀?

  ——请小朋友按照你身上的标志和数字,快速排队!分成苹果、香蕉、草莓三组。

  ——怎么送呢,请一幼儿示范,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每队第一个小朋友用一块海绵吸足鳄鱼的泪水,以“S”形快速绕进中间的树林,钻过山洞,跨过小河,到达端线后,把鳄鱼的'眼泪挤在狮子旁边的水桶里,原路返回把海绵交给后面的小朋友,继续游戏。以哪一队先把小水桶装满为胜利。

  ——游戏结束后可请幼儿讨论获得胜利的秘诀。(跑动快速,中途尽量少让“眼泪”流掉)

  4、狮子托托还要眼泪。

  ——托托想让头发长得多一点,想要更多的眼泪。你们还想帮助它吗?

  ——第二次游戏。

  5、放松活动

  ——小朋友瞧,狮子的头发变长了。这都是你们的功劳。你们辛苦了!给自己鼓鼓掌吧。

  ——好,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像小鸟一样,慢慢地飞到小公园里。坐在草坪上好好休息一下吧。

大班教案 篇8

  知识引入:

  立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面组成的正多面体,故又称正六面体。它有12条边和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活动目标:

  1. 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

  2. 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

  3.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多媒体、30个立方体、若干积木、笔、调查表以及操作纸。

  活动过程:

  1. 复习几何形体。

  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辨认,并能说出它们的特征。(告诉幼儿这些图形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方体”。)

  2. 学习数立方体。

  1)看图数立方体

  要求幼儿看清图形,正确点数正方体。(小朋友之间进行校对;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校对。)

  2)幼儿操作活动

  把幼儿分成三组,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要求幼儿说出“我用了几个立体图形拼搭了什么?”

  3)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正确点数立方体,学会将隐藏部分给找出来。

  通过此活动来提高小朋友学习的兴趣。

  3.延伸活动:数高楼

  运用调查表的'形式让幼儿对小区内的高层楼房进行层次的统计,从中了解到我们的楼房也是通过一个个的立体图形而组成的。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人民币

  2、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3、红包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找朋友。

  每名幼儿手拿一个数字,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数字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二、谈话

  1、出示红包

  教师:小朋友,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

  2、小结: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我们把这些钱叫“人民币”。

  三、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四、通过课件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演示课件,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1)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五、游戏活动

  1、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2、游戏:开商店。

  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六、教师小结

  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4-16

大班教案(经典)08-20

大班教案07-23

大班教案(优选)04-29

实用的大班教案07-20

大班美术教案01-24

大班教案【推荐】02-17

大班教案(集合)01-09

[优]大班教案02-29

大班火的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