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教案1
一、学习目标: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掌握课文出现的成语,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情感目标
有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老师再接来的这些日子,一起去看看祖国的美丽河山吗?
那今天,老师就先带小朋友们去看看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
出示课题《日月潭》齐读。
二、新课教学:
1、打开课本翻到39页,轻声的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小朋友都预习过课文了,那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预习得最认真,老师手上有些生词卡,哪组的小朋友可以来开火车读读,(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3、小朋友们,你们可以把这些词从课文中找出来吗,比比谁找得快,
4、同桌互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好
5、那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环绕:围绕(造句)
茂盛:(植物)长得多而且茁壮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建筑:建筑物,(举例说)
清晰:清楚
朦胧:不清楚(说出反义词:清晰,清楚)
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比喻景物优美的地方。(课文中说哪里是仙境呢?)
6、日月潭如同一个神话中的仙境,那一定是非常美丽,那小朋友,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课文,感受一下美丽的日月潭吗吗?
7、齐读课文。
8、日月潭美吗?那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他的名字叫日月潭呢?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它名字的由来?
9、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10、小朋友你们认为他读得这么样子?谁愿意也来读一读和他比一比?
11、齐读。
三、指导书写。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前我们来个抢答赛,小朋友想参加吗?
日月潭在哪里?
日月潭中美丽的小岛叫什么?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课文中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二、新课教学:
1、课文介绍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时的美丽景色,小朋友你们想先去看看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以下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教学顺序可根据情况调整)
2、教学第三自然段:
a、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b、清晨的日月潭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c、你们觉得它美吗?那要怎么把日月潭的美读出来?(轻声,舒缓)
d、4组比赛那组读得棒
3、教学第四自然段
a、教师朗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日月潭中午的景色
b、说说自己的感受
c、指名读本段
d、学生评
4、日月潭美吗?小朋友想不想动手来画画日月潭呢?
5、指名介绍自己的画
6、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画
三、指导书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老师手里有一些生词卡,小朋友你们能读好吗?(课后读读记记)
2、这些词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3、交流
4、小朋友你们自己再读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里有没有那些词、句可以住进我们的好词好句本的呢?
二、新课教学
1、朋友你们自己先读读课文,看看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2、交流
3、小朋友喜欢这篇课文吗?那你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起来吗
4、自由背诵
5、除了日月潭,你们还知道台湾有哪些好地方吗?
6、交流介绍
7、介绍收集材料的方法。
教学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这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他们不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丽,还大大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情感。
二年级学生上学期学过《看雪》,对台湾有一些了解,但是,他们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那里有所了解。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文本的学习得以拓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一、借助插图,感悟美景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明确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画面中领悟词句意思、感受日月潭的秀丽景色。如:理解日月潭周围的环境时,学生对“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的理解,我结合文中的插图,给学生直观的印象;认识日月潭的位置、形状时,也是图文结合,感悟“圆圆的、弯弯的”等词语意思,了解日月潭的名字是依照形状命名的;欣赏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美景,利用直观的画面,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并在欣赏画面中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这样,既避免了教师枯燥的讲解,又避免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生自主地去感悟,真正实现了有效课堂。
二、同位合作、调动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同位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比如,认读生词时,让同位互读一遍,既能起到互相检查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还调动同位的积极性,帮助同位读正确,充分利用学习的资源;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我又让同位合作读中午的景色,又一次给同位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机会。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并请同位上台展示朗读,因此,同位有合作学习的成就感。
三、抓住机会,训练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学习第二段时,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说话要有依据,比如,为什么叫日月潭呢?让学生通过读课文,然后在交流时,要将依据说清楚,我让学生上台看着图片说,学生有了阅读,有了老师的提示,大多数同学都能说得有理有据,我还进一步训练学生运用“因为所以”来说。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
课堂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我的课堂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如在理解日月潭在“雾中、雨中、早晨、中午”等不同情况下迷人景色时,我留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机会不多,更没有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想像的时间,感觉课堂不够生动,形式有些单调,应该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见解,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朝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向发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教案2
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领大家到一个地方去玩一玩、看一看,去哪儿玩好呢?对,就去这个地方(屏幕出示日月潭的课文插图)!你们猜一猜,这是哪里?——日月潭。(板书课题并齐读。)
看到课题,你有想问的问题吗?
比如:日月潭在哪里?为什么起名叫日月潭?日月潭的风景如何?教师归纳学生问题并板书。(板书:位置、名字、风景;并在前面各加上问号。)
细心的孩子一定会是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识生字
先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教拼音宝宝,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文章有几个自然段,你标出来了吗?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宝宝了吗?
1、出示生字:
方法:一个字一个字地出示,认读并组词。
(1)“环”、“绕”两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环=王 不,组词;“绕”可以同“浇”“烧”做比较。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朦”“胧”“境”。
(3)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坏——环、镜——境,并进行扩词练习,帮助区分字义。
(4)找到词宝宝:朦胧、环绕、环境。再送词宝宝:清晰、隐藏、围绕、茂密。
2、出示词语:词语宝宝也来凑热闹,赶快读读吧!(一行一行地出示。)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雄伟建筑(读得热情)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隐隐约约 一片朦胧(读得温柔)
太阳高照 湖水碧绿 人间仙境 风光秀丽(读得热情)
三、再读课文、做分析
收获了生字新词,让我们先去日月潭看一看吧!(播放日月潭朗诵视频)
1、日月潭的位置
日月潭美吗?这么美的风景,它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从地图上找到台湾、台中、日月潭,强调“台湾最大湖”。(板书:台湾、台中、高山上)。
出示日月潭全景插图,问:这就是日月潭全景图,你看,日月潭那里——(日月潭周围环境怎样啊?)
屏幕出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结合图片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理解“名胜古迹”:万里长城、北京故宫都是名胜古迹。举例日月潭周围的名胜古迹,如玄光寺、慈恩塔等。
日月潭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如果再有人问起,你该怎样告诉他?指导朗读第一段。
第一个问题就这样被我们轻轻松松地解决了,我们接下来去解决哪个问题呢?
2、日月潭的名字由来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
出示:“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分析句子,抓住比喻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板书:日潭、月潭...)
指导朗读,“圆圆的”“弯弯的”要读出美感。
能不能用“因为...所以...”告诉大家这名字的由来?
屏幕出示课本插图:就是这个小岛把湖水分成了两半(板书:...分两半),这个小岛叫什么名字?
再看日月潭很深,湖水怎样?(湖水碧绿)
屏幕补全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读。
3、日月潭的风景
日月潭很美很美,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日月潭的美?
屏幕出示三四自然段,自由读一读,请你找出来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你最喜欢。
读完后交流:
你最喜欢什么时间的日月潭呢?(根据学生的意愿,调整清晨和中午的先后顺序。)
、清晨的日月潭
屏幕出示清晨中的日月潭图片,问: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
屏幕出示: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清晨中的日月潭介绍了哪些景物?(板书:晨雾薄薄、星、光)
天上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理解“倒映”这个词。(板书:映。)
晨星和点点灯光倒映在湖水中,有一个词用得很美,你觉得会是哪一个?(隐隐约约),理解“隐隐约约”。
指导朗读:那么怎样才能把清晨的日月潭读得更美呢?大家得抓住早晨的特点,大家想一想,天刚蒙蒙亮,日月潭还没有游客,显得怎么样啊?读时要读出“美”、读出“静”的感觉。
师示范朗读,指名学生朗读,齐读。
?、我们来看看中午的日月潭吧。
晴天的日月潭:
屏幕出示晴天的日月潭,问:这是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晴天的)
出示: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个晴天呢?(太阳高照)太阳高照下的日月潭有什么特点?理解:清晰。(板书:日照清晰)
让我们热情地赞美一下中午的日月潭吧!指导朗读。
雨中的日月潭: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情,是怎么描写的呢?
出示: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如果说太阳高照下的日月潭是清晰可见的',那么雨中的日月潭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呢(出示雨中日月潭图片)?(板书:雨朦胧)理解“朦胧”的意思。
你觉得哪些词语很美,可以积累下来?(蒙蒙细雨、轻纱、仙境。)理解蒙蒙细雨、轻纱(轻飘飘的纱)、仙境(很美的地方)。
指导朗读,雨中的日月潭要读得温柔,突出下雨时的朦胧之美。
?、让我们再次欣赏美丽的日月潭,读三四两个自然段。
4、日月潭,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板书:游客来)。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美就是——风光秀丽!(板书:风光秀丽。)
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朗读整篇课文。
四、了解台湾、爱祖国
台湾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通过预习查资料你都知道了哪里?(澎湖湾、阿里山等)快快发动小火车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美丽的台湾》视频:你爱台湾吗?你有什么愿望想告诉大家吗?
老师这里送给大家一首诗。
屏幕出示:
我要去台湾
一只船,扬白帆,/漂呀漂呀到台湾。/台湾岛,小朋友,/和我紧紧把手牵。/阿里山,日月潭,/山清水秀比天堂。/台湾宝岛与大陆,/和和美美心连心。
请同学们记住我们的诗歌,有一天当你去台湾时,请你把它带给台湾的小朋友。让我们祝福台湾,祝福祖国,希望你们早日长大,实现梦想!
作业:日积月累
将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下来,自己写作文的时候要学以致用。
板书:
9:日月潭
台湾台中高山上
日潭月潭分两半
晨雾薄薄星光映
日照清晰雨朦胧
风光秀丽游客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01-14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27
部编语文五年级教学总结03-13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03-19
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01-14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01-24
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4-17
部编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10-31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