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大全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主题名称:我爱我家
活动名称:爸爸本领大(适宜的年龄段:中班)
活动目的:
1、引导孩子尝试在多种途径信息收集的基础上交流爸爸工作和生活中的本领。
2、萌发幼儿亲近爸爸、尊敬爸爸的情感。
设计意图:
无论在歌曲还是节日活动中,妈妈总是耳熟能详被称赞的对象
。而在生活中,爸爸默默无闻地做着奉献。说起爸爸,很多孩子会说:“我爸爸会开车”、“会赚钱”、“他总是很晚回家”。为什么会晚回家?孩子们不是很清楚。对爸爸的本领还停留在一个粗浅的认识上。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爸爸,体会到爸爸的辛苦,感受到爸爸无私的爱,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采用家园互动方式,把三位“爸爸老师”请进课堂,从爸爸和孩子的交流互动引导孩子直接对话,了解爸爸工作中的本领。又结合照片、录像等资料让孩子们感受爸爸细致、聪明、爽快、计划性强鲜为人知的一面。从而萌发幼儿爱爸爸、崇敬爸爸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录像:爸爸生活中的本领
2、“爸爸在工作”的照片展览会
3、三位爸爸现场说说他们工作中的本领
4、收集爸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如:公文包、袜子、剃须刀、打火机、男士皮带、领带、皮夹子、地图、保温杯、男用美容品、手表、报纸、书、高尔夫球棒、运动帽、球鞋、葡萄酒、营养品、各种饮料等等)
(二)经验准备:
1、幼儿在主题开展前期已用“爸爸调查表”向爸爸进行过采访,了解爸爸的姓名、年龄、生肖、工作、喜欢做的事情、爸爸日常用品、喜欢的饮品。
2、观察过自己爸爸在生活中的本领。
活动过程:
一、 谈话:父亲节引出主题
你们知道周日是什么节日?(父亲节),对了,6月17日是父亲节,因为爸爸很辛苦,所以为了感谢爸爸付出的辛劳,把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
二、爸爸工作中的.本领
1、爸爸每天都去上班,那么你知道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2、我知道你们除了了解自己爸爸的工作以外还想了解别人的爸爸,那么我们就一起到“爸爸在工作的照片展览会”去看看。 要求:你可以向别人介绍你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也可以向别人询问他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3、幼儿参观照片展
师:这是谁的爸爸?猜猜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5、你对哪个爸爸工作中的本领最感兴趣?
6、你们刚才说了很多爸爸,我今天也请来了3位神秘的爸爸,你们猜猜这是谁的爸爸?(看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后猜想)
7、三位爸爸同时出来和大家问好。
8、请照片中的三位爸爸来介绍自己工作中的本领。(庄天臣爸爸、周润麒爸爸、沈展平爸爸)
(1)庄天臣爸爸(出示学校图片的形式):
我是庄天臣爸爸,我是开学校的教书的老师。我开的这个学校叫环球西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是教MBA的学校。猜猜我教的学生他们的年龄是怎样的?教他们的外国老师都来自哪些国家?
师:庄天臣爸爸本领真大,你小时候读书怎么样?没有知识本领就没办法教别人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
(2)周润麒爸爸出场(穿好警察服装,媒体介入的形式):猜猜他是做什么工作
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介绍:我是周润麒爸爸,我是警察。在静安公安分局工作,我是搞刑侦技术工作
的,不管坏人做了什么坏事情,我们做警察工作的人就有本事把他们抓出来。
师:你怎么知道哪些是坏人呢?
周爸爸: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个小故事。(破案的例子,突出指纹识别技术) 教师小结:所以今天我们要好好学本领,带着眼睛去观察和思考。
(3)沈展平爸爸出场(穿好医生服装,带好医疗器械的形式):猜猜他是做什么
工作的?他是什么医生?
沈爸爸介绍:我是沈展平爸爸,我是一名小儿脑瘫医生。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
系工作。我不给大人看病,只给小朋友看病,而且看的也不是普通
的小朋友,而是一群特殊的小朋友,他们有的走路歪的,有的头抬
不起来的,这样的孩子我们叫他们脑瘫病人。我今天就来给大家看
看我怎样给他们治病的。(出示银针和娃娃,演示做针灸)
幼儿和医生爸爸互动,例如:为什么在头上扎针?他疼吗?
沈展平爸爸介绍百会穴及当场给小朋友进行按摩。
小结:平平爸爸要给病人扎针、按摩,他也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苦练,不断地学
习才有今天的本领的。而且他读了很多的书,你们知道吗?他读书很棒的,是一位医学博士。
三、媒体介入新信息:爸爸生活中的本领
1、刚才我们都看了爸爸在工作时的照片,了解了爸爸的职业,那么爸爸除了工作中有许多的本领以外,在生活中爸爸还有哪些本领呢?(爸爸胆子大,天黑他不怕,可以保护我和妈妈)
2、幼儿讨论交流
3、看录像:爸爸生活中的本领
4、师:录像中爸爸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本领?爸爸对你们说了些什么?
小结:有的爸爸的方向感很强,出门总能找到路,不认识路的路通过查阅地图也
能找到;有的爸爸做事情计划性强,买东西很爽气的,买完了就走;有的
爸爸很勇敢,敢骑摩托车、开汽车;还有的爸爸力气很大,抱孩子看病、买米扛都是爸爸的活。除此之外,爸爸还精通高科技产品,会打电脑、制作光盘;爸爸很能干,会修理家用电器、制作玩具,还会炒菜拖地板。 爸爸在录像里对你们说要好好学本领,虽然爸爸很忙,但都是为了你们,为你们赚钱,让你们上好的学校学本领。
四、我给爸爸选礼物
1、爸爸的本领真大,那么宝宝想对爸爸说些什么?(爸爸我爱你,虽然你很忙,没有时间陪我,但是我还是想把好吃的、好玩的送给你)
2、父亲节快到了,我们快到超市选购礼物给爸爸吧,你准备选什么呢?说说为什么选这份礼物给爸爸?(例如:爸爸经常到其他公司开会,有的地方他不认识,有了地图他就不会迷路了)
延伸活动:
1、给爸爸画肖像画
2、玩爸爸小时候的“弄堂游戏”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歌的内在情感脉络.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初步学习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
4.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带幼儿到户外看看、摸摸、闻闻,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归属关系。
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的头饰,教学挂图一张
场地四周分别布置成蓝天、树林、草地、小河和花园
教学过程:
1。游戏:《找家》
〈1〉请几名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和蝴蝶,告诉幼儿它们迷路了 ,请幼儿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幼儿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2〉游戏后,教师提问:你帮谁找到了家?为什么这么找?[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2。理解学习诗歌内容。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内容。
〈2.〉教幼儿整体 朗读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并教幼儿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
〈3〉请小朋友按意愿分别扮演各角色,大胆用肢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
3。仿编诗歌。
〈1〉教师提问:蓝天、树林、草地、小河、花园还可以是谁的家?[引导幼儿 大胆想象]
〈2〉学习仿编,请幼儿将大家说的这些内容编进诗歌里,注意诗歌的准确性。
〈3〉请个别幼儿上来朗读自己编的诗歌。[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4.幼儿自由创编,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让幼儿了解符号有不同的含义,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离不开它,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大挂图一张,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大的一套。
小图20张,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小的20套。
实物环境创设;微型立体娃娃城。
活动过程:
一、 巩固认识已学的符号,并认识新的符号。
1、 引出课题:教师对着幼儿,用食指贴在紧闭的嘴巴上,看看幼儿懂不懂教师的意思,问:教师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安静),待幼儿回答后,出示这个符号。复习已学的符号。
2、 认识新的符号。
师:今天还有许多新的符号朋友来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它们是谁呢?(逐一出示各种符号),你认识这个符号吗?它表示什么意思?在什么地方出现?
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新的各种符号及各表示什么意思。
二、 学会运用符号。
1、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会遇到这些符号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图片,请你们互相商量帮助符号朋友找到合适的地方。然后想一想,符号朋友为什么站在这个地方,表示什么意思?
2、 幼儿分组放符号,可以互相商量、合作完成。
3、 幼儿集中讨论,并在大挂图上张贴符号。
1) 请个别幼儿上台把符号朋友贴到合适的什么地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发言。
2) 为什么让符号朋友站在这里?符号朋友站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3) 教师小结:符号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多的,当我们看到这些符号时,就知道这是哪里,或告诉我们它表示什么意思,它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4、游戏:寄信
活动延伸:
幼儿园需要符号吗?哪些地方需要呢?我们下次区域活动时去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好吗?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安全知识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根子,其安全自卫和防卫能力将有较大提高。使幼儿真正地感受到了标志与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活动中提供了幼儿充分地自由表现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促进了幼儿个性发展。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有的幼儿经常感冒或生病请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健康对人很重要,增强做健康娃娃的意识。
2、让幼儿知道怎样做才有利于健康。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怎样做才有利于健康。
活动准备
1、运动员获奖图片若干张。
2、 幼儿身高、体重记录图表和应达标的图表。
活动过程
1、 出示运动员获奖图片,让幼儿说说图片上运动员在干什么,这些运动员身体怎样,他们的'身体为什么那么棒。
2、 在幼儿看图上,老师加以引导,让幼儿明白运动员的身体之所以那么棒,是因为他们坚持天天锻炼身体,有了好的身体,才有可能为国争光。
3、 组织幼儿讨论:自己身边哪些人的身体很健康?他们的身体为什么那样健康?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白在各行各业工作的人身体都很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坚持上班做好工作。
4、 请幼儿把自己的身高、体重记录图表和应达标的图表比一比,说说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娃娃。
教学反思
活动后将幼儿应达标的身高、体重图表贴在教室里,让幼儿随时观看、对比、激励幼儿争做健康娃娃。
健康的娃娃不容易生病,身体在不断地长高长重。健康的娃娃不挑食、很少吃零食,所以长得不会太瘦也不会太胖。健康的娃娃爱锻炼,讲卫生,有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娃娃有一双好眼睛,有一口好牙齿。健康的娃娃能和朋友好好地玩,碰到困难不爱哭,能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所以他们总是快乐的。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寻找合适的地方并脚从高处往下跳,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
2、尝试用椅子搭高跳,培养幼儿勇于挑战困难的品质。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不同高度的椅子、桌子若干、 幼儿穿合脚的球鞋、垫子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准备活动: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到老师身边来,找个合适的位置,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吧。
鸟飞、蹲站、膝盖绕圈。脚腕运动。轻跳
二、 尝试从椅子上往下跳
1、引导幼儿想出多种跳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要用椅子来练习跳的.本领,请你试试看你能怎么跳,带上你的椅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去跳跳吧。
集中 师:你是怎么跳的。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
(个别幼儿展示)重点讲解方法。
讲评某一幼儿动作:她好在什么地方?她的脚是怎样的?落地时声音怎么样?
(双脚并拢、轻轻的跳落、脚尖着地。)
师:有这么多跳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练习其中的一种,双脚并拢从高处往下跳。(老师边说边跳。)好再去合适的地方练习一下吧。
幼儿一起学习正确的方法
再次分散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正确的方法:提醒幼儿双脚轻轻落地,就练习一种方法。
2、鼓励幼儿搭高椅子跳。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保护,纠正不正确的姿势,鼓励胆小的幼儿 大胆练习。
A鼓励幼儿从高凳子上往下跳。
师: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高低不同的椅子,请你再去试试看。
这次要求不但脚尖轻轻的着地,还要稳稳的落地。好、去试试吧。
指导语:你落地时真稳,象体操运动员一样的。
你跳的不错落地时还要再稳一点。
B引导幼儿搭高往下跳。
师:有没有信心向更难的挑战?请你想想怎样可以再增加点高度?马上请一个小朋友去搭,(这么高啊。真有点的危险的。大家想想要怎么保护他呀?想想看这么高还需要谁的保护?)
勇敢的孩子们让我们再去试试吧。
结束活动
放松运动。刚才我们玩的很累了,现在我们来做做放松运动,你觉得刚才那里比较累了来放松一下,让我们来动动手,动动脚 动动腰吧。
1、挑战高度的感受。
你刚才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来有什么感觉。
2、谈谈保护的方法。
也许你觉得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来很刺激,但是这个活动也有点危险的,你要注意保护自己,也要保护别人,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勇敢,挑战了不同的难度,下次如果你还要玩这个游戏的话,一定要有大人和垫子的保护。
现在让我们去教室里喝点水,擦擦汗,休息一下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泡沫拼板在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具有色彩鲜艳、质地柔韧、安全多变等特点,深受幼儿喜爱。本次活动中充分依托拼板,在幼儿探索单块拼板多样玩法的基础上适时推出双脚并拢侧身跳的'动作,并从原地练习自然过渡到行进间完成此动作。在整个活动中材料运用与孩子身体动作发展自然契合,并呈现出丰富想象和无限创意,感受一物多玩的有趣。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并拢侧身跳,保持身体平衡,提高动作协调性。
2、探索拼板的不同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3、勇于接受挑战,形成乐观向上、互相合作的态度。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知道拼板的特性,安全、轻巧。接触过拼板,并有一定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拼板每人一个,背景音乐,颜色标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活动。
师:冬天到了,让我们开着小汽车一起去锻炼吧。
二、探索玩法,学习双脚并拢侧身跳。
1、探索拼板的多种玩法,感受一物多玩的乐趣。
(1)自由探索一块拼板的玩法,并互相学习。
师:我们把一块小拼板变成了方向盘,开汽车玩,还能变什么?可以怎么玩呢?请你找一个空地方变一变,玩一玩。
(2)分散玩拼板:“刚才把拼板变成什么”?
(3)个别交流动作,集体学做。
2、借助拼板,学习双脚并拢侧身跳
(1)按颜色拼长条:有几块拼板?像什么?
(2)学习双脚并拢侧身跳,讲解要求。
(3)分组游戏,练习侧身跳。
(4)放松运动,休息片刻。
三、游戏“争抢站拼板”,体验合作能力。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创设情境,小朋友扮演企鹅,根据音乐变化玩游戏。
2、第一次游戏,每张拼板上站一位小朋友。
3、第二次游戏,减少拼板数量合作玩游戏。(教师提醒游戏中的安全)
四、延伸活动,探索新玩法。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不同的。
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发展观察和想象能力。
3、对探究活动感兴趣,乐意在同伴面前进行分享、交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人手一份20xx年的年历,可以挂历、台历或日历。
3、字卡年、月、日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出示课件年妈妈的图片,介绍年妈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年妈妈家做客。
①今天陈老师要带我们小朋友去做客,去谁家里做客呢?
②她是谁。你认识她吗?我来介绍一下,她叫年妈妈,而且是20xx年妈妈,她是什么妈妈呀?
③年妈妈有许多的孩子,她呀,给孩子们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孩子们的名字叫什么呀?
④你们来看看年妈妈家的房子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
⑤年妈妈为什么要盖这么多房子呢?为什么有的房子大有的房子小呢?下面我们来听个故事。答案就藏在这个故事中。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
教师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①提问: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一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教师写数字)。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个什么名字?(教师写12月)为什么有的房子大,有的房子小呢?大房子里住着多少日娃娃,小房子里住着多少日娃娃(教师写数字)大月房子有哪些?请你来指一指,说一说。
小月房子有哪些?请你来指一指,说一说。
在这些月房子里有一座最小的月房子,是几月份?为什么2月的房子是最小的呢?
三、认识年历,并在游戏中能初步查看日期②介绍年历。原来年妈妈的家就是在这样的一本年历里,小朋友家里有年历吗?你们知道年历有什么用吗?
教师总结:年历是我们用来记录或者查看日期的工具。年历有很多种,除了老师手中这种挂在墙上的叫挂历以外,还有这种可以房子桌子上的叫台历,还有一种像本子一样每天撕掉一页的叫日历。
③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虽然年历是用来查看日期的,那要怎么查呢?小朋友,你们你们最喜欢过的节日是什么节呀?它是几月几号呢?如,6月1号的话,我们要先找到月份,6月,再找到日期,1。在哪儿,我们把它圈出来。六月一号是星期几呢?集体来查看1-2名幼儿的生日。
④幼儿操作。尝试在年历上找节日或生日,可以和爸爸妈妈来找找。用笔把它圈出来。小朋友们,既然我们用笔圈起来了这么重要的日子,当那天来临时,你们可别忘了,要经常看年历哦!
附故事: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顶小顶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上点儿,每座有30个娃娃。那座顶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人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活动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由于我们这是农村,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马上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马上兴致勃勃的。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乘坐小汽车去参观”日历展,由于孩子收集到的日历只有4本,我把办公室的日历都用上了,可是由于日历的种类不同,有两组孩子使用的是台历,在找生日、节日时遇到了困难,此环节由于材料的短缺遇到了不小阻力。
从整个活动来看,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复杂的内容变生动、简单的方法真的很不错,值得在今后的活动中借鉴;还有材料的准备是一个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收集材料方面我们有时也确实遇到两难的境地,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艺术教育目标中指出:"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在日常活动中幼儿总喜欢边听音乐边拍手,但个别幼儿总是不能掌握节奏随意拍手。为了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愉悦,同时又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能力和良好的倾听习惯,生成了本次活动。我想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使幼儿在很好的掌握音乐节奏的同时感受音乐的快乐,从而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音乐的节拍动动小手与小脚。
2、学习按信号和指令进行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重难点:
1、感受音乐的节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学习按信号和指令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1、底板较硬的小手和小脚卡片各一张。
2、粉色和红色的小脚、小手各一张。
3、录音机,《小手小脚》乐曲磁带。
4、音乐区中准备小脚、小手卡片。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小手变变变",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幼共同玩"小手变变变":小手变变变,变只小兔跳跳跳。引导幼儿将小手变成小兔耳朵,然后学兔跳。
2、引导幼儿用小手再变出其他的小动物,如:小鸡、小狗、小鸭等,并学学这些动物的叫声。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节拍,学习游戏规则。
1、幼儿欣赏音乐《小手小脚》。
2、再次播放音乐,请幼儿随音乐拍手或跺脚,感受音乐的节奏。
3、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听音乐,看到小手的卡片就按节奏拍手,看到小脚的卡片就按节奏跺脚。
三、玩音乐游戏,跟着音乐有规律地拍手跺脚。
1、幼儿坐在位子上,跟着音乐看卡片拍手或跺脚,此时教师翻卡片的速度要稍慢。
2、引导幼儿边走边做游戏,先四小节换一次卡片,然后两小节变化一次卡片,加快速度。(先请个别幼儿参与游戏做示范,再集体练习游戏)
四、变化方式继续玩音乐游戏。
1、教师出示"粉色"和"红色"卡纸制作的小脚和小手,分别代表"轻"和"重",请幼儿根据所出示的不同颜色的小脚和小手或轻、或重的拍手、跺脚。
2、教师请个别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教师出示的卡片进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3、幼儿集体练习游戏。
4、教师点评幼儿活动。
活动延伸:
教师在音乐区中准备小脚、小手卡片,让幼儿互相翻卡片做该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设计的,运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就连平时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也在活动中玩得很快乐。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按信号和指令进行游戏,不仅掌握了节奏,并把它表现出来,有效的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说明:
枯树不会发芽,惹人讨厌;绽发芽、苞、叶子的绿树,生机勃勃,人人喜爱。故事运用树木的这一现象以及人们对此的心理感受,既揭示了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拥有积极情感的重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情景,知道树枝发芽才会成为一棵喜爱的绿树。
2、感受故事中的'确社会性意蕴,形成开朗乐观的态度。
3、知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活动准备:
1、挂图第8号。
2、故事磁带。
3、音乐《嫩芽长出来》
活动过程:
1、组织活动
——幼儿随音乐《嫩芽长出来》翩翩起舞
2.智力活动
1)不发芽的小树
——出示挂图。看看哪些发芽、长叶子了,哪些不发芽、没长叶子。(只有一棵小树没有发芽、长叶子)
——你喜欢发芽、长叶子的树,还是不发芽、不长叶子的树?(喜欢有嫩芽和绿叶的小树)
2)不高兴的小树。
——我们来听一听故事《不高兴发芽的树》,想一想这棵小树为什么不高兴发芽。
——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
——去年,小鸟为什么在上面做窝?老奶奶为什么在树阴下卖冰棍?风筝的线为什么会缠在树上?
——引导幼儿认识绿树的可爱。小鸟喜欢绿树,所以在上面做窝安家;树阴下凉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卖冰棍。风筝喜欢绿树,所以飞过绿树的上面。
——小树不高兴发芽的时候,小鸟住在哪里去了?老奶奶还到树下来卖冰棍吗?风筝还喜欢往这儿飞吗?(小树不发芽、不长树叶,大家都不喜欢它,都不来了)
3)着急的小树。
——倾听故事录音。
——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挖掉不高兴发芽的树?(因为不高兴发芽的树不发芽,别人以为它已经枯死了)
——不高兴发芽的树听了环卫工人的话怎么样了?(吓傻了,急得浑身发热,急得发出了嫩芽)
——不高兴发芽的树最后发芽了吗?环卫工人为什么搔搔头皮走了?(找不到不发芽的树,以为自己昨天看错了)
——人们为什么不喜欢不发芽的树?为什么喜欢发芽的树?(树不发芽就没有叶子,没有树阴,大家就不喜欢;树枝发了芽,就会长出叶子,变成一棵绿绿的树,大家都喜欢绿树)
3、能力运用
——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p20—p22。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3-26
中班教案07-21
《冬至》中班教案11-24
中班健康教案12-12
中班教案计算07-16
中班活动教案07-08
中班冬至的教案12-19
中班音乐教案12-26
中班安全教案01-08
中班教案(通用)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