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教学文书>教案>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24-05-17 11:40:49 教案 我要投稿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还在为准备主题班会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1

  一、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关心残疾人,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尊重残疾人的态度。

  2、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价值,无论是否有残疾。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助残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班会准备

  1、准备一些关于残疾人的感人故事或者成功案例,展示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2、收集一些关于助残活动的信息和资料,包括本地区的助残机构和活动。

  3、准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PPT。

  三、班会流程

  1、开场引导

  老师简单介绍全国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强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重要性。

  2、知识普及

  通过PPT或视频,向学生展示残疾人的.种类、生活困难和挑战,以及社会对他们的支持和关爱。

  3、故事分享

  讲述一两个关于残疾人的感人故事或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勇气和毅力,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4、小组讨论

  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探讨一个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5、制定行动计划

  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全班一起制定一个助残行动计划,包括可以在学校或社区进行的实际活动。

  6、 总结与反思

  老师总结班会内容,强调助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行动计划。

  四、班会后活动

  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助残志愿者活动,如探访残疾人家庭、参加助残公益活动等。

  2、在班级内设立“助残角”,定期分享关于助残的信息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助残意识。

  五、教育意义

  通过这次班会,学生将更加了解和关心残疾人群体,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同时,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助残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这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2

  [活动目的]

  1、 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尽自己的能力为残疾儿童捐献钱物,让他们知道要同情并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2、 讲解残疾人的故事,特别是通过残疾人张海迪成才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残疾人资料,准备蒙眼布,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主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时,当我们在广阔的操场上奔跑游戏时,我们的一些同龄小伙伴却因为残疾不能像我们正常人一样过我们正常的生活,做他们想做的事。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2、生:他们真的太可怜了!

  生:老天对他们真的太不公平了。

  生: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

  3、小结:是的。当我们在享受世界的美好的同时,应该想到还有许多人他们因为自身的'残疾而不能看到蓝天,而不能看到光明,他们太需要帮助了。

  二、讲解故事,励志教育。

  1、课件出示张海迪的图片。

  2、师讲解残疾人张海迪成才的故事。

  3、师:听了她的感人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谈自己的感受。

  4、师小结:有许多像张海迪一样的残疾人,虽然他们身体残疾了,但他们的志不残,他们积极进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出许多令我们都震撼的成绩。

  三、捐献钱物,送去温暖。

  1、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太需要我们的帮助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我们为他们献出我们的一点关怀,他们就会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光明和感受到世界的温暖,现在捐献活动开始,你们尽力而为,不要去趁能,毕竟我们现在是学生。

  2、捐献活动开始。

  总结:

  让我们共唱《感恩的心》来结束本次班会活动。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3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让学生尽自己的能力为残疾儿童捐献钱物,让他们知道要同情并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2、讲解残疾人的故事,特别是通过残疾人张海迪成才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3、了解全国助残日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残疾人资料,准备蒙眼布,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主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时,当我们在广阔的操场上奔跑游戏时,我们的一些同龄小伙伴却因为残疾不能像我们正常人一样过我们正常的生活,做他们想做的'事。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2、生:他们真的太可怜了!

  生:老天对他们真的太不公平了。

  生: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

  3、小结:是的。当我们在享受世界的美好的同时,应该想到还有许多人他们因为自身的残疾而不能看到蓝天,而不能看到光明,他们太需要帮助了。

  二、讲解故事,励志教育。

  1、课件出示张海迪的图片。

  2、师讲解残疾人张海迪成才的故事。

  3、师:听了她的感人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生谈自己的感受。

  4、师小结:有许多像张海迪一样的残疾人,虽然他们身体残疾了,但他们的志不残,他们积极进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出许多令我们都震撼的成绩。

  三、捐献钱物,送去温暖。

  1、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太需要我们的帮助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我们为他们献出我们的一点关怀,他们就会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光明和感受到世界的温暖,现在捐献活动开始,你们尽力而为,不要去趁能,毕竟我们现在是学生。

  2、捐献活动开始。

  [教学总结]

  让我们共唱《感恩的心》来结束本次班会。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4

  班会过程

  一、班会程序

  1、宣布班会开始。

  2、汇报“做一天残疾人”的感受及社会调查。

  3、讨论今后如何为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做好事。

  4、诗朗诵、唱歌。

  5、宣布班会结束。

  二、班会纪实

  班长宣布《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A:那天,我体验了一天做盲人的感觉。从早上起床开始,我就蒙上了双眼。开始,我还觉得挺好玩,可衣服还没穿完,我就憋得受不了了。眼前一片漆黑,还得摸这摸那的,一会儿碰到头,一会儿碰到脚,想找什么都找不到。最让我难受的是,我不知道这时天亮到什么程度了,我就喊:“妈妈,今天天气怎么样?”“半阴。”我心想:半阴是个什么天?偷偷看一眼吧。后来又一想,不行,要坚持,我给自己鼓着劲。吃早点时,我竟把手伸进了妈妈的牛奶杯里。听电视的滋味也不好受……这一天怎么这么漫长,眼睛看不见,真是太痛苦了。

  B:我也体验了一天做盲人的感受,还在爸爸的搀扶下,去楼下散了步。这一路上我能听见汽车从路上驶过,听见小朋友们追逐嬉戏,爸爸拉着我不住地说:“往左点,那里有一堆木料;往右点,那里有一个坑;再往这边点,前方有个井盖子翘着;再往那边点,前方停着一辆车……”唉,怎么我一蒙上眼睛,爸爸的话就这么多呢?现在我知道了,那不是爸爸的话多,而是街道的障碍太多,情况太复杂了。

  C:我原来以为做残疾人没什么了不起的,以为盲人就只是看不见东西而已。我想我睡觉时,不也是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吗?我躺在床上不是照样挺舒服的吗?结果却和我想的不一样。那一天,我用一块黑布遮住了眼睛之后,才真的知道什么是一片漆黑。吃饭的时候,我用鼻子在桌子上闻了又闻,想找一找我爱吃的菜在哪里,可是,这鼻子太不争气了!

  妈妈告诉我:“你爱吃的土豆丝就摆在你的碗前呢!”我夹了又夹,费了好大力气才夹上一点。

  爸爸说:“等你吃完饭,你的衣服可以当抹布了!”菜汤弄了一身。

  D:那一天,我体验了一天双腿残疾的残疾人生活。我在屋子里拄着双拐从这屋走到那屋,拐杖打地的声音“嗒、嗒、嗒”地响。开始,我觉得这声音挺好玩的,我就不断地走呀走呀。爸爸妈妈看见了,谁也不理我。快吃饭了,我像往常一样进了厨房,想帮助妈妈拿碗筷。我一伸手,忘记了我的重心在双拐上,“啪”的一声,我和碗筷一起全都摔在了地上。

  E:我也体验了一天做肢残人的感觉。妈妈帮我把右臂吊起,像打着沉沉的石膏。我原想,在电视里,我看见过残疾人用双脚写字、绘画、吃饭、工作。我只是右臂暂时“残”了,我还有左手呢!我试着用左手写字,一笔一画,我可认真了。可直到累得满头大汗时,我连20个生字也没写完。再看看自己写的字,天哪!这叫字吗?简直就是虫子爬!中午,我用左手拿筷子吃饭,根本就夹不上饭菜。改用勺子吧!我左手攥住勺把,就像狗熊耍马叉,连把饭送进嘴里都找不准方向!

  F:我体验了一天做耳聋残疾人的感受。虽说耳聋不耽误吃,不耽误喝,也能走,还能跳。但是在周围一点声音都没有的情况下,我的心好寂寞呀!爸爸是相声迷,他在看相声的时候,我也凑过去看。只见电视画面上,两个相声演员的嘴一张一合的,爸爸笑得前仰后合,可我就是不知道他在笑什么!真是急死我了!

  G:我做了一天聋哑残疾人。以前我最讨厌妈妈总是唠叨我,我都烦死了。我本想做一天聋哑人,妈妈唠叨什么我都听不见,可以清静一天了,那多好呀!可我没想到妈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整整一天,也没跟我说一句话。我的心里真是难受。有好几次,我想跟妈妈说话,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我是聋哑人”,我提醒着自己。不能说,也听不见,失去了与别人交流的能力,真痛苦啊!

  那位开始认为坐轮椅好玩的同学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我现在改变观点了,坐轮椅真不舒服,腰酸腿疼不说,这轮子可没有腿脚好使……”

  “我也坐了一天的`轮椅,我还去买了趟冷饮。我的体会是:别人的冷眼比腰酸腿疼更难受,残疾人渴望被尊重。”

  “通过这一天的体验,我真的理解了残疾人朋友,他们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残疾朋友太需要关心了。”

  “他们更需要理解!”一个同学抢着说。

  “他们也不是自愿当残疾人的。他们在跟特殊的困难作斗争。他们能顽强地生活着,自食其力,不给社会增添麻烦,特别值得我们尊重。”

  “2000年悉尼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那么多金牌,为祖国增添了荣誉,这个分量,到今天我才知道有多重。”

  这时,《爱心之歌》的乐曲轻轻地响了起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和着乐曲,借助手语深情地唱起了《爱心之歌》。大家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当班长再次把班会活动的中心议题“我能为残疾人做点儿什么?”提出来时,会场又一次热烈起来,大家纷纷表示:

  “从现在开始,我要自觉做一个扶残、助残的志愿者。”

  “我要主动和我们院儿的残疾阿姨做朋友。”

  “我要主动为盲人引路。”

  “我要主动帮坐轮椅的残疾人推车。”

  “我姥姥家附近就有一个福利工厂,我要到那里帮残疾人做些事。我和爸爸妈妈都商量好了,他们可支持我了。”

  “我要……”

  “我要……”

  同学们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班长宣布:“下面,我们班的‘表演艺术家’为大家表演诗朗诵。”

  (略)

  一个同学已经悄悄地坐在了钢琴旁,她深情地抬起双手,轻轻地击键,优美的声音像小河的水一样淌了出来,同学们和着熟悉的旋律,动情地唱起了《让世界充满爱》(略)。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歌声中,班长宣布班会结束。大家还深深地沉浸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

  “爱”这个字说说容易,但如何让当今的学生们真正体会这个字的分量,如何用真心去爱别人,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学生们提出“体验做一天残疾人的感觉”的设想时,我就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一定要抓住。今天的学生,几年后就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公德意识,他们的精神文明程度,将是整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公德意识的教育,就要从小开始,才能深入人心。搞好这个活动,教育意义将是深远的、广泛的。我积极支持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活动的意义,帮助他们设计好活动的步骤。在辅导学生们深入搞好活动的同时,我自己的心灵也同孩子们一起得到了一次洗礼,感情得到了一次升华。活动结束后,我看到爱心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学生们的心里,想到它将同学生们的理想一起升腾,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这次主题班会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学生家长反映:开始“体验做一天残疾人”的时候,学生们只是好奇。当他们体验了残疾人的生活,特别是在主题班会后,突然长大了许多。不管是在家还是出门,孩子们都有了公德意识。乘车,主动让座;人多,自觉排队;

  路遇残疾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上前。家长们感觉,孩子们说的文明礼貌用语都显得比过去自然、亲切了。

  通过一天的体验,学生们将有一生的收获。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他们会把对残疾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行为准则贯穿一生,并能自觉地成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义务宣传员,进而为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做出贡献。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5

  一、班会目的

  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残疾人群体,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助残活动中。

  3、使学生了解全国助残日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班会准备

  1、准备一些关于残疾人的基本知识,包括残疾人的定义、分类、生活困境等。

  2、收集一些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事迹和案例。

  3、准备一些助残活动的照片或视频,展示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支持。

  4、准备教室多媒体设备,确保能够播放PPT和视频。

  三、班会流程

  1、开场白(5分钟)

  班主任介绍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强调全国助残日的意义,并简要介绍残疾人群体的现状。

  2、了解残疾人(10分钟)

  通过PPT展示残疾人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分类等。

  分享一些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展示。

  3、感受残疾人生活(10分钟)

  设计互动环节,如让学生模拟体验轮椅生活、视障体验等,以增强对残疾人生活挑战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享体验感受,进一步加深对残疾人困境的'认识。

  4、社会责任与关爱(10分钟)

  讨论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在关爱残疾人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展示社会各界助残活动的照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

  分组讨论:如何在校园和社区中开展助残活动?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班主任给予点评和引导。

  6、制定行动计划(10分钟)

  全班共同制定一份校园助残行动计划,明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实施时间。

  鼓励学生将计划带回家,与家人一起讨论并寻求支持。

  7、 总结与寄语(5分钟)

  班主任总结班会内容,强调关爱残疾人的重要性。

  寄语学生将助残意识内化为日常行为,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四、班会后续活动

  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残疾人服务机构或康复中心,亲身体验并了解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过程。

  2、在校园内开展助残主题活动,如义卖筹款、无障碍设施体验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鼓励学生将助残行动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如陪伴残疾人参加社区活动、提供生活帮助等。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6

  活动目的:

  1、通过宣传,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弱的美德,提升小学生的思想觉悟。

  2、营造理解、尊重、爱护、关心、协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3、展开用实际行动,表达献爱心活动。

  活动准备:

  倡议书、宣传栏、活动小品等

  活动过程:

  一、由班主任宣读班级的`《扶残助弱》倡议书。

  二、营造良好气氛,倡导“奉献爱心”精神。

  1、组织学习讨论宣传单、宣传栏材料。

  2、分组学习关于扶残助弱的宣传材料。

  三、模拟实践,深化明理。

  (在活动中,我们有目的地让学生参与实践,用学生亲自的实践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比正常人多得多,更需要别人的关心、协助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养成有一颗同情心和乐于协助残疾人的爱心。)

  1、分组分别模仿“盲人”“瘸子”“哑人”等残疾人处理日常生活事务。

  2、分组交流自己的亲自感受和心得体会。

  3、小组汇报,交流。

  各抒已见,论一论、议一议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四、献爱心,表达心意。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早上升旗时的国旗下讲话和薛主任对本次助残日活动的动员讲话,阅读报纸和学习宣传资料等,同学们亲自去听、去说、去想、去感受、去体会,大家都深深体会到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所受的痛苦,是何等的艰辛。希望同学们献出你的爱心,用实际行动来表达你们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协助。

  2、学生捐献活动开始。(拍摄几张照片)

  3、师:刚才我们能够看到,同学们你捐五角、我献出一元、他捐出……一颗颗爱心在跳动。大家用真情和爱心谱写了一曲精神文明建设的赞歌,涌现出一颗颗爱护、关心、协助残疾人的童心,为协助残疾人献出一颗火热的心。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全国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增强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尊重。

  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

  3、引导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去帮助残疾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展示残疾人的生活和奋斗历程。

  2、收集助残日的图片、故事等素材,用于课堂讲解。

  3、准备小组讨论用的纸张和笔,便于学生记录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简要介绍全国助残日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观看视频

  播放关于残疾人生活和奋斗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坚韧和勇敢。

  提问学生:“看完视频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3、讲解助残日的'由来

  讲述全国助残日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这个节日的历史背景。

  介绍一些残疾人的优秀事迹,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

  4、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残疾人做些什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5、分享故事

  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帮助残疾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教师补充一些助残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6、制定行动计划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关爱残疾人的行动。

  小组讨论并制定一份班级助残行动计划,明确具体的行动步骤和目标。

  7、 总结提升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残疾人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助残行动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课后作业

  1、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全国助残日的知识。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助残行动,并记录自己的助残经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全国助残日的意义,增强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尊重。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故事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助残行动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助残活动中来。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全国助残日的背景和意义,增强对残疾人群体的尊重和关爱意识。

  2、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互助精神,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和支持残疾人士。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助残活动,传播正能量,营造关爱残疾人的社会氛围。

  二、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全国助残日的资料、图片和视频素材。

  2、准备相关案例故事,如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社会助残的温暖瞬间等。

  3、安排学生分组,准备小组讨论和分享。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全国助残日的宣传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全国助残日吗?它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了解全国助残日

  (1)教师介绍全国助残日的由来、发展历程以及每年的主题。

  (2)展示关于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态和需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残疾人的不易。

  3、学习助残知识

  (1)教师讲解如何正确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如何与残疾人友好相处。

  (2)分享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

  (3)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残疾人,如让座、协助过马路、提供信息支持等。

  4、小组讨论与分享

  (1)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或身边人参与助残活动的经历,分享感受和收获。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5、制定助残计划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助残活动。

  (2)学生个人或小组制定助残计划,包括具体行动、实施时间和预期效果等。

  6、 总结与倡议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助残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发出倡议,鼓励学生将助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全国助残日的相关内容,并分享自己的助残计划。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或学校组织的助残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和感受,下次班会时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视频、图片、案例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全国助残日的背景和意义,增强了他们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助残活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激发了他们参与助残活动的热情。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助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助残精神。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9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教育学生尊敬残疾人。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

  2.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3.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培养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形式:感悟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结合 活动准备:

  1.学生搜集残疾人资料,准备蒙眼布。

  2.歌曲《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 游戏触情,引入主题

  (二) 同学们,下午好!这次班队会的主题――关心残疾儿童 世界上的人可以有多种分法:黑人、白人;中国人、美国人;还有健全人、残疾人……

  毫无疑问,残疾人是最弱势的却又是为数不少的一个群体。目前世界上有残疾人6.5亿仅在中国就有3000万残疾人,其中包括778万肢体残疾人。而残疾儿童就有600多万。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吗?(眼睛看不见的人,没有手的人,嘴巴不会说话的人等)

  同学们说得对,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身体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的'人,我们称为残疾人。残疾人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体验体验吧!

  1.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半分钟后谈论你的感受?如果在黑暗中做事情,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蒙上眼睛找座位。

  2.请同学们把书包里的书本全部拿出放在桌子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书包。

  3.游戏结束后,谈体会。与平时比较有什么不同。

  4.结论:一件平日里最简单不过的事情,现在变得如此艰难。从这个游戏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结论:我们应关心爱护残疾儿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们个个是健康、活泼的孩子,得到老师精心的培养,父母的疼爱,多么幸福呀!当我们尽情享受这个世界的无限美好时,可曾想过,还有一些小伙伴,他们的一生,只能以黑暗为伴,与无声为侣。甚至有的人,精神世界一片混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残疾儿童。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关注他们特别的生活。

  (二)身残志坚故事会

  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同学们就感到了许多不便,而残疾人却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多么不容易。可他们战胜了生活的困难,克服自身的残疾,用自立自强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讲讲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听后学生谈感受。

  结论:很多残疾儿童,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我们更应该多方面地了解他们,关心帮助他们。说说如何帮助残疾人。

  (三) 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交流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讨论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帮助他们,收获和感想一定不少吧。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有了太多的感悟。也许,他们的要求并不多。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小小的帮助已足够。愿爱心常在,感动常在。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温暖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这世界将永远成为美好的春天。我不由地想起一句话:“爱心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当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伸出自己热情的手,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温暖啊!

  让我们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今天的班队会。播放歌曲《爱的奉献》,投影显示歌词,全班同学齐声歌唱。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全国助残日标语11-25

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主题班会教案01-03

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02-03

全国助残日宣传标语05-18

残联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07-27

知恩感恩班会主题教案11-20

理想主题班会教案08-03

优秀主题班会教案08-09

国庆主题班会教案07-23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