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猫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猫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猫教案优秀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4)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通过学习,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大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五、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小结
1.初读课文,说说本课主要在写什么?
2.教师指出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及拼音。
七、布置作业
a类:抄写本课生字词,预习并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b类:抄写本课生字词,并从中挑选4个词语进行造句。
c类:抄写本课生字词,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并整理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作者是怎样说的?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
二、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四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
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五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1)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2)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3)“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3、交流讨论。
三、总结全文
1、概括全文中心思想。
2、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布置作业
a类:完成练习题,并完成小练笔:学校旁的小溪。
b类:完成练习题,并把文中的比喻句抄入“采集本”。
c类:完成练习题,并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声形
潮来前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
观潮潮来时越来越响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白色城墙
潮过后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水涨船高
盛赞钱塘潮
四年级猫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大猫、小猫的可爱。
2、认识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尽职、枝折花落”等词的意思。
3、品读小猫的可爱,知道因为生气勃勃而可爱,感受作者的爱猫之情。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识小猫的可爱表示为淘气、生气勃勃。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板书:
猫
师:猫是一种极可爱的小动物,很多同学都仔细观察过它,对它有深厚的感情。
2、说说自身对猫的了解。
3、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猫,去认识老舍爷爷笔下的猫。
4、介绍老舍。
二、初读
1、要求自由读课文:
读准带拼音的字,读通顺课文。
2、指导读音:
乖巧 开辟 的确 暖和 解闷 没完没了 枝折花落
3、组织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写了几种猫?
4、交流:
⑴ 写了几种猫?
板书:
大猫
小猫
⑵ 引导找到描写大猫、小猫的语段。
指生读,正音。
⑶ 引导再读:
找到大猫、小猫的特点,划出相关的句子。
⑷ 幻灯出示: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① 读正确句子。
② 找到特点词交流并板书:古怪 更可爱
③ 引导理解“更”,了解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作者爱大猫,更爱小猫。
三、品读,感受小猫的可爱
1、自由读,想:
小猫的可爱表示在哪些方面?
2、读自身认为它可爱的句子。
3、引导品读句子1:
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⑴ 从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⑵ 交流。
⑶ 小结:
所以,这是一只勇敢的小猫,不怕失败的小猫,敢于尝试的小猫……小猫就是因为这而可爱!
⑷ 指导朗读:
抓住“不知多少”“马上起来”“再”读出小猫的勇敢,读出作者对它的疼爱、怜惜。
4、品读句子2:
它在花盆里摔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⑴ 读正确,正音:
枝折花落。
⑵ 引导想象:
枝折花落的情景。
(花枝断了,叶子破了,花朵也掉了……)
⑶ 引导联系实际:
假如这事发生在你家,你会怎样做?
(生气,拎起小猫揍一顿……)
5、过渡:
是啊,很多人都会这样做,更何况这些花草是老舍爷爷的“心肝宝贝”。可老舍爷爷却──
6、引导读最后一句,感受作者的爱猫之情。
7、小结:
所以,小猫的可爱是因为它的淘气、它的生气勃勃!
8、引导朗读:
读出小猫的淘气,小猫的`生气勃勃,作者的爱猫,还有自身学文后油然而生的对小猫的喜爱。
四、总结拓展
1、刚才,我们从文字中感受了小猫是如此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现在,你喜欢上这只小猫了吗?
带着自身的喜爱之情,再读读小猫的语段。
2、带着爱猫的心情欣赏可爱的小猫图片。
【四年级猫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猫教案范文05-30
老舍的《猫》教案02-27
关于《猫》的教案09-03
精选猫教案模板汇编六篇07-31
四年级体育教案优秀02-03
精选猫教案模板锦集6篇08-16
精选猫教案范文汇编五篇08-20
精选猫教案范文锦集10篇10-13
猫教案模板锦集七篇04-05
大班语言《11只猫做苦工》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