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案

时间:2024-08-16 08:17:1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声乐教案模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乐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声乐教案模板

声乐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初学歌曲《我听见时光的声音》,初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并能较准确、自然地演唱。

  2.在欣赏、歌唱、表演等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理解歌曲的特点。

  3.能理解歌曲的情感并从中受到启发,畅谈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较准确、自然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2.难点:能基本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并能较准确、自然地歌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欣赏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2.交流: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及表达的情感等。

  二.学唱歌曲《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初步感受歌曲

  (1)听录音范唱。

  (2)交流:歌曲的情绪和演唱形式。

  (3)再听录音范唱。

  思考并交流:歌曲的旋律有哪些特点?

  2.学唱歌曲

  (1)跟随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让学生轻声哼唱歌曲旋律,注意到弱起的乐节与乐句,气口的安排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2)听教师范唱。

  思考:根据歌曲情绪及旋律特点,歌曲可分为几部分?

  (3)跟随范唱轻声唱歌词。

  (4)跟随电子琴伴奏演唱歌曲。

  (5)师生对唱,及时发现并纠正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3.歌曲处理

  (1)思考并交流: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

  (2)完整地演唱歌曲。

  (3)小结。

  三.拓展与延伸

  1.师生一起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表演。

  2.师生话心声。

  3.师生一同演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的后半段,并创编歌词。

  四.在歌曲《我听见时光的声音》的演唱中结束本课。

声乐教案模板2

  新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是内由心生的歌唱,而森林是万物的母亲。本堂课意在用让学生自己感受内心的世界对大自然的好奇,从而达到让学生喜欢上音乐,通过走进森林、感受森林和祝福森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魅力、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新课标也指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本乐曲为一首带有浓重中国特色的乐曲,里面有多重中国打击乐以及中国最具有特点的乐器:竹笛,还有各种小动物的声音。通过本堂课意在让学生了解音乐不同的表达方式。

  教材内容: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八册第六课聆听《森林的歌声》,是一堂欣赏课。这首曲子是一首中国乐曲,三段式,小调,速度轻快。通过各种小动物的声音来表达大自然的活泼开朗和美好的一面。更是用各种乐器来表达大自然的情绪。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这首乐曲让学生认识乐曲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叫声,辨识乐曲中出现的乐器。

  2.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认识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3.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听觉习惯,提高学生音乐记忆力。

  教学难点:

  1.

  分辨乐器的声音,了解乐器声音的属性。

  2.

  仔细聆听曲子各段曲调,分别A、B、C段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授年级:四年级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音乐学习后已经处于有一定音乐辨识度的阶段,而且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并且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魅力。

  教学准备:

  需要拥有合成器键盘(用来演奏不同乐器的声音)多媒体教室,以及采集好的不同动物的声音,动物以及乐器的图画板。

  教学流程:

  1、走进森林

  (1)引入课堂、视频导入

  (2)重点聆听、感受旋律

  2、感受森林

  (1)直观感受、解决难点

  (2)举例对比、感受不同

  (3)即兴表演、模仿创编

  3、祝福森林

  (1)感情升华、激发兴趣

  教学流程:

  1、走进森林

  (1)引入课堂、视频导入

  老师:“同学喜欢小动物吗?有多少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我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播放电影《黑衣人》中的片段,内容是一只会说话的八哥犬,唠叨不停,打扮时髦,充满搞笑色彩。)

  设计意图: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便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利用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播放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认识更多的小动物朋友,让学生自觉集中注意力走进课堂。

  (2)重点聆听、感受旋律

  老师:“相信同学都很喜欢它是么?那肯定也喜欢更多的小动物吧?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朋友,它们也是小动物,虽然它们不会像八哥那样说话,但是它们的声音都非常漂亮。它们是谁呢?让我们看看吧。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听听今天老师都带来了哪些朋友?”(播放《森林的歌声》音频)

  老师:“大家听仔细了吗?都有哪些小朋友?谁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动作或者模仿一下它们的声音?”

  老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下面让我们还原这些小动物的声音,看看它们到底是谁。”

  下面利用PPT播放网上下载和采集好的声音,配对图片。让学生认识腹斑蛙、树蟾、白腹秩鸡、褐鹰枭、山羌、飞鼠这些小动物。

  并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声音。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对动物的认识还不是很多,尤其是乐曲中出现的珍稀动物,通过PPT的声音和图片会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这些动物的形态和叫声,从而记住这些动物。

  2、感受森林

  (1)直观感受、解决难点

  老师:“同学们非常聪明!请同学们告诉我倾听这段乐曲的时候仿佛置身在哪里呢?”答:“森林。”

  老师:“下面让我们再听一次歌曲,让我们听一下这首乐曲分成几个部分。”答:“三部分。”

  把三段音乐的简谱剪切好,打乱顺序,让学生自己连线,找出正确顺序。然后分析以下问题:1.这一段的节奏型是什么样的?2.这一段的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并且感受每一段代表的情绪:A段为蝉和青蛙欢快的'跳跃,B段为森林内心的愉悦,C段为鸟儿飞翔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段的动物小朋友引出主题“森林”,并再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每段表达的情绪,以及各段的顺序。

  (2)举例对比、感受不同

  老师:“今天的小动物朋友们可不是空手来的,它们每个人还都带了一些乐器,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乐曲,听听在乐曲当中都出现哪些乐器。”

  播放笛子、小提琴、单簧管、吉他演奏者的图片,并用合成器演奏其声音。

  老师:“第一个是我们中国最富有代表性的竹笛,声音清脆动听,让我们来模仿一下演奏它的姿势。再来听听第二种乐器,它是有乐器之后美誉的小提琴,让我们来听听。第三个乐器和竹笛的形状有些像,但是吹奏的方法却不一样,让我们看看他是什么?噢!原来是单簧管,我们俗称黑管。第四个乐器是我们最常见的吉他。虽然每样乐器各有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音色清脆,很适合用来表达这些小动物的声音。如果换了其他乐器还合适么?”(用合成器的低音号、长号、定音鼓等低音乐器。)

  老师:“答对啦同学们,这些低音乐器像年迈的老爷爷,不适合乐曲中出现的小动物们。

  设计意图:用声音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乐曲中乐器的属性和风格,学会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不同的小动物。其实是让学生更加了解,不同的乐器会表达不同的情绪。

  (3)即兴表演、模仿创编

  老师:“下面让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准备了一些乐曲中出现的小动物和乐器,选出一些同学拿着一张图片并代表它。老师会播放乐曲,出现了小动物的声音,手拿小动物图片的同学就要模仿发出一样的声音,并且做出动作。手拿乐器的同学就要模仿演奏乐器的姿势并且要跟着音乐一起舞动。同学们能做到吗?”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对乐曲中出现的小动物和乐器加深记忆,从认识变成兴趣,从兴趣变成习惯。

  3、祝福森林

  (1)感情升华、激发兴趣

  老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大家喜欢今天的动物小朋友么?嗯,今天的动物小朋友也都很喜欢同学们。可是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动物很多都快灭绝了,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就再也听不到它们唱歌的声音,我们就永远的失去的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老师:“对啦,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小动物,从我做起,不穿动物皮衣,不吃野生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保护小动物从我做起!同学们能做到吗?好,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下课!”

  设计意图:整节课的学习都为后面的总结做了铺垫,通过本堂课意在让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濒危小动物,从而升华本堂课。

声乐教案模板3

  歌曲《大海故乡》教学目标:

  一、本课通过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让学生掌握母音a发音的正确方法,以及在歌曲中的运用。

  二、要求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吐字咬字,速度及强弱表现。

  三、让学生掌握舒缓歌曲中的发声方法的不同,有感情的演唱此歌曲,表现对大海的热爱。

  《大海啊故乡》3周完成:1周要求了解作品并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会旋律。

  2周要求歌曲中的强弱,吐字,咬字,节奏,速度力度等要处理好。

  3周要求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教学重点:

  一、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咬字上的不同变化,速度力度上的变化要加强。

  二、让学生掌握母音a的发声方法,并很好的运用在歌曲中。教学难点:

  一、在歌曲的高潮部分,需要学生用很好的气息支持唱a母音,不能有晃动,气息要稳。

  二、节奏、吐字方面要注意准确性。教具:钢琴、dvd。授课类型:小组课。

  教学方法:听觉教学法、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创设情境

  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放音: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创设出海边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魅力。大海对于人类非常重要,它是人类的朋友,更是人类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三、新授课 A、发声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母音a的练习。

  要求:1、让学生在发a音时,发在后咽壁处,而同时咽腔是打开的,要打的圆,唱歌的母音与说话的母音位置不一样,如果你用说话的母音来唱歌永远都唱不出共鸣。

  2、注意在唱a音时不一定要将口腔大的很大,主要是口腔内部要适当打开,双唇自然张开就可以。

  3、让学生反复练习,在歌曲中唱“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高潮部分有很大的`帮助。

  B、歌曲:《大海啊,故乡》王立平词曲

  1、导入:创设情境

  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放音: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创设出海边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魅力。大海对于人类非常重要,它是人类的朋友,更是人类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2、首先让学生听一遍示范,感受歌曲的风格,先让学生用a音唱旋律,找到旋律的线条,唱时要有流动感,要舒展起伏,抒情优美,内涵大海波浪的涌动韵律。

  3、再让学生添词,速度稍缓,满含深情,运用醇厚、甘甜的中低音区开始,到高潮部分音区提高一个层次,要加强力度,激情奔放,“海风吹,海浪涌”力度减弱。第二次重复高潮部分犹如大海上涌,力度再次加大,随后渐渐减弱,应深沉有力渐慢。终止时还可增加一个翻高八度,给人以回味无穷,无边无际的遐想。

  四、巩固新课:本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的背唱此曲。

  结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王立平爷爷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情感,希望大家也能热爱我们的家乡,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声乐教案模板4

  歌曲《思乡曲》教学目标:

  一、本课通过学习《思乡曲》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此曲作者以及歌曲背景,使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速度、风格的运用,掌握歌曲中转调部分的变化。

  二、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音准、调式调性及语言的准确性。

  三、让学生注意发声、吐字、咬字以及慢吸慢呼的变化,掌握歌曲的强弱变化、全音符音长的控制能力、高音部分的支持力及表演能力。

  《思乡曲》3周完成:1周要求了解作品并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会旋律。

  2周要求歌曲中的强弱,吐字,咬字,节奏,速度力度等要处理好。

  3周要求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一、歌曲中字与字的链接要圆滑不能生硬,高音支持要有力,倚音要唱的自然不能有停顿。

  二、声音的统一,气息均匀的.控制能力。

  教学难点:歌曲中字与字的链接要圆滑不能生硬,高音支持要有力,倚音要唱的自然不能有停顿。教具:钢琴、dvd。

  授课类型:小组课。

  教学方法:听觉教学法、演示法、模仿式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思乡曲》是一首传统技法的艺术歌曲,很直接的讲述了一位从战火中套出题人魔掌的同胞,流落在他乡,夜深人静月下思念故乡亲人的激动心情,因此更需要气息的变化,今天学习其中的一种慢吸慢呼法。

  三、新授课

  A、发声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WU音练习。12| 34| 54 |32| 1—WU、、、、、、、、、、、、、、、、、、

  要求:1、两脚自然分开,与双肩平行,两手自然下垂;头部要自然保持平稳、正直,眼睛要正直的平视前方;脖子不要往前伸也不要歪着;胸稍向前挺起,腹部微收,但不要僵硬。面带微笑,整个身体的重心略向前倾。

  2、五度音阶练习要连贯,尤其是下行时的尾音要拖住,要平稳,WU音要圆润,要慢吸,保持住以后,再慢慢均匀呼出。

  3、让学生反复练习,体会呼吸的连贯性,和均匀性。

  B、歌曲:《思乡曲》词戴天道?曲

  1、首先让学生听此歌曲,让学生体会此歌曲的风格,确定调性,转调部分的衔接要自然连贯。第一个歌唱旋律的主题从歌曲开头出现,连续两边完整的在E大调上唱出,而后转到C大调,形成高潮段落,调性的转换使学生在演唱时要注意歌曲色彩有了明暗变化的对比。

  2、了解歌曲后,由教师示范,并让学生模仿,咬字里的母音准确对高音很重要,在#G上唱“里”时,需加“U”母音,不能横唱。同样,“敌人手”的“敌”加“U”母音,使声音竖起来到“手”字强调母音“O”,有助于换声区的平稳过渡。

  3、演唱中,男高音有时会感到一个主题比第二个主题更不好唱,这也许是气息与位置的协调还不够完美。更重要的是解决E、#F、#G三个音上的转换自如和连贯自如是关键。

  四、巩固新课:本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的背唱此曲

  结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传统的技法艺术歌曲特点,了解歌曲的结构,掌握歌曲的内涵,使思乡之情得到充分的发挥,音乐形式是传统的,但在带有激情的同时要讲究艺术性。

声乐教案模板5

  歌曲《送别》教学目标:

  一、本课通过学习《送别》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此曲作者以及歌曲背景,使学生掌握各种音符的时值与音高,学会用轻柔的声音唱出人们分别时的惆怅与眷恋之情。

  二、通过听唱等不同形式学习歌曲《送别》,并对学生进行珍重与爱惜情感的教育。

  三、通过速度与力度的对比,体验音乐的情绪表现。

  《送别》3周完成:1周要求了解作品并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会旋律。

  2周要求歌曲中的强弱,吐字,咬字,节奏,速度力度等要处理好。

  3周要求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教学重点:

一、歌曲中字与字的链接要圆滑不能生硬,高音支持要有力。

  二、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教学难点:

  一、歌曲中字与字的链接要圆滑不能生硬,高音支持要有力,唱准纯五,减五度音程。

  二、运用自然轻柔的'声音唱出人物分别时的情感。教具:钢琴、dvd。

  授课类型:小组课。

  教学方法:听觉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模仿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首先,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童年》,这是一首大家比较熟悉而且喜欢的《童年》,它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民谣。我们思考一下,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候的学堂乐歌又在唱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把20世纪流行于校园的歌曲叫学堂乐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三、新授课

  A、发声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WU、MI音练习。12 |34 |54 |32 |1—wu、、、、、、、、、、、、、、、、、、54 |32 |1—mi、、、、、、、、、、要求:1、两脚自然分开,与双肩平行,两手自然下垂;头部要自然保持平稳、正直,眼睛要正直的平视前方;脖子不要往前伸也不要歪着;胸稍向前挺起,腹部微收,但不要僵硬。面带微笑,整个身体的重心略向前倾。

  2、五度音阶练习要连贯,尤其是下行时的尾音要拖住,要平稳,WU音要圆润,要慢吸,保持住以后,再慢慢均匀呼出,mi音要集中,声音要统一。

  3、让学生反复练习,体会呼吸的连贯性,和均匀性。

  B、歌曲:《送别》{美}奥特威曲李叔同词

  1、首先让学生听此歌曲,让学生体会此歌曲的风格,确定调性,掌握节奏的变化。

  2、了解歌曲后,由教师示范,并让学生模仿,准确演唱旋律,注意音准,尤其是高音部分,需要较强的气息控制,尾音吐字要清楚。

  3、前8小节歌词中一方面展示了一幅长亭,古道,芳草碧连天的画面,同时,又以晚风,夕阳,笛声残呈现出几分凄凉。连串两个连音进行好像在述说并感叹。全曲音的进行基本上的平稳的,在平稳中要蕴含深远,演唱时声音应柔顺、通畅。

 四、巩固新课:本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的背唱此曲

  结语: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友情的可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校园生活,都有难以忘怀的青年时代,让我们珍惜友情,珍惜时间,珍惜美好的校园生活。

声乐教案模板6

  教学目标:

  一、本课通过学习《花非花》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此曲作者、歌词以及歌曲背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与呼吸在歌曲中的运用,为初学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音准、调式调性及语言的准确性。

  三、让学生注意发声、吐字、咬字以及声区的变化,掌握歌曲的强弱变化,声音的控制能力与表演能力。

  《花非花》2周完成:1周要求了解作品并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会旋律。

  2周要求歌曲中的强弱,吐字,咬字,节奏,速度力度等要处理好,并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一、声音的统一,气息均匀的控制能力。

  二、歌曲结尾部分的渐慢与延长渐弱要做的恰到好处

  教学难点:

  歌曲结尾部分的渐慢与延长渐弱要做的恰到好处。

  教具:

  钢琴、dvd。

  授课类型:

  小组课。

  教学方法:听觉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模仿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美妙的歌声是无价之宝,它可以使歌唱者自己引为无限的愉快和光荣,并能感动万千听众的`心声。如何才能发展一个美妙的声音?首先我们要有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来做指导:歌声是运用人体的气息慢慢振动声带,按照所要求的音高而发出的声音,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如何呼吸。

  三、新授课

  A、发声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YU音练习12 32 |1— yu、要求:1、两脚自然分开,与双肩平行,两手自然下垂;头部要自然保持平稳、正直,眼睛要正直的平视前方;脖子不要往前伸也不要歪着;胸稍向前挺起,腹部微收,但不要僵硬。面带微笑,整个身体的重心略向前倾。

  2、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歌唱的呼吸比生活的呼吸变化要多,歌唱的呼吸要根据乐句的长短,情绪等变化呼吸,属于有目的有意识的并带有技巧性的。要求均匀的气息控制,U音要圆润,保持平稳,要吸得慢、柔、深,而后吐出要均匀,腹肌力量要发挥作用。

  3、让学生反复练习,体会呼吸的运用。 B、歌曲:《花非花》[唐]白居易诗?黄自曲

  1、首先让学生听此歌曲,让学生体会此歌曲的风格,启发学生理解歌词,并确定调性。歌词是以“花和雾”比作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歌曲按诗词“三三,三三,七,七,”的句式做成两个大乐句的结构。

  2、了解歌曲后,由教师示范,并让学生模仿,准确演唱旋律,注意音准,尤其是高音部分,需要较强的气息控制。

  3、唱熟此歌曲后,要求学生有强弱的演唱,首先要注意弱音开头,不要唱的太重,中间部分的由强到弱,结尾部分的渐弱要控制好,每一句的吐字要掌握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巩固新课:本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的背唱此曲

  结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声乐演唱的基本知识及呼吸的运用,并使学生熟练掌握演唱《花非花》。

声乐教案模板7

  歌曲《春思曲》教学目标:

  一、本课通过学习《春思曲》这首歌曲,了解掌握作曲家,掌握歌曲的内涵,歌词的理解。

  二、使学生掌握节奏的变化,以及声音的控制,腔体的打开,能准确把握音色的感觉。

三、注意呼吸的运用,每句字头的处理要准确。

  《春思曲》3周完成:1周要求了解作品并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会旋律。

  2周要求歌曲中的强弱,吐字,咬字,节奏,速度力度等要处理好。

  3周要求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一、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咬字上的不同变化,每句字头的处理要准确。

  二、把握好歌曲的风格,歌唱旋律起伏流动,要注意控制声音的统一。

  教学难点:

一、音准的变化要掌握好,每句字头的处理要准确。

  二、要掌握好呼吸的支持,尤其是高音部分。教具:钢琴、dvd。

  授课类型:小组课。

  教学方法:听觉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模仿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先来学习一首诗词,《春思曲》“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今朝揽镜应是梨涡浅,绿云慵掠,懒贴花钿。小楼独倚,怕睹陌头杨柳,分色上帘边;更妒煞无知双燕,吱吱语过花栏前。忆个郎远别已经年,恨只恨,不化成杜宇,唤他快整归鞭。”这是韦瀚章的词,现代作家。而后被黄自谱写成为音乐会演唱的抒情性独唱歌曲。这首歌的结构严谨,笔调洗练,音乐形象鲜明,至今仍是音乐会的保留曲目而为诸多的声乐家所喜爱。

  三、新授课

  A、发声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ha跳音练习。

要求:1、首先要有很强的气息支持力,小腹要加力量,气息不能浮,更不要沉,要保持小腹的张力,控制力。

  2、跳音练习使学生初学者的一个难点,要注意声音的头腔胸腔共鸣,要有一种小锤敲击金属的声音。

3、让学生反复练习,锻炼小腹的弹跳力,增强腹肌力量。

  B、歌曲:《春思曲》韦瀚章词黄自曲

  1、先来学习一首诗词,《春思曲》“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今朝揽镜应是梨涡浅,绿云慵掠,懒贴花钿。小楼独倚,怕睹陌头杨柳,分色上帘边;更妒煞无知双燕,吱吱语过花栏前。忆个郎远别已经年,恨只恨,不化成杜宇,唤他快整归鞭。”这是韦瀚章的词,现代作家。而后被黄自谱写成为音乐会演唱的抒情性独唱歌曲。这首歌的结构严谨,笔调洗练,音乐形象鲜明,至今仍是音乐会的保留曲目而为诸多的声乐家所喜爱。

2、了解歌曲后,让学生听一边,找到歌曲的感觉,是一种舒缓的节奏,然后由教师示范,并让学生模仿,准确演唱旋律,注意音准,尤其音色,节奏。让学生抓住声音的`高位需要保持,要运用轻柔的略“暗”的音色,着意刻画人物内心的孤独。

  3、让学生单独唱,纠正学生的音准节奏问题,能准确把握情感,恰当的运用音色(包括歌唱中因激动而是音色明亮,失望的现实使情绪低落的部分)合理的安排节奏,不宜太快。

  4、歌曲的演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呼吸支持,还有有些字头也必须强调,如“恨只恨”中“恨”字的字头,“远别”中的“远”字字头。字头的加强有利于情感的抒发,也是种民族的语言特点,这些都要使学生慢慢体会。

  四、巩固新课:本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的背唱此曲。

结语:通过本课的学习,使这首艺术歌曲的完美艺术价值得以充分展示,从而打动学生的心灵。

声乐教案模板8

  歌曲《飘零的落花》教学目标:

  一、本课通过学习《飘零的落花》歌曲,了解掌握作曲家,掌握歌曲的内涵,歌词的理解。

  二、要求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吐字咬字,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技巧。

  三、此曲每一句的尾音部分要求自然圆润,训练学生气息的支持能力。

  《飘零的落花》3周完成:1周要求了解作品并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会旋律。

  2周要求歌曲中的强弱,吐字,咬字,节奏,速度力度等要处理好。

  3周要求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教学重点:

  一、掌握歌曲的内涵,唱出弱起小节的特点,要把舒缓的节奏唱的淋漓尽致。

  二、吐字方面要注意平卷舌音,不能听出间音,注意呼吸的地方要有固定的气口,避免乱吸气。

  教学难点:

  一、要求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吐字咬字,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技巧。

  二、吐字方面要注意平卷舌音,不能听出间音,注意呼吸的地方要有固定的气口,避免乱吸气。教具:钢琴、dvd。

  授课类型:小组课。

  教学方法:听觉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模仿式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并提问学生演唱,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因材施教。

  三、新授课

  A、发声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哼鸣的练习。23 43 2—| 34 54 3—| 23 43 2—|1 0 0 0 m

  要求:1、要求双唇轻轻闭上,牙关略开,用深呼吸,把声音从打开的咽腔往上i唱到鼻咽腔。

  2、使学生下巴、牙关、脖子都放松,让深呼吸的气息贴着后咽壁往上唱,直通鼻咽腔。

  3、让学生反复练习,增强在乐曲中字与字的连贯性。

  B、歌曲:《飘零的.落花》刘雪庵词曲

  1、导入: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刘雪庵的歌曲大家想想是什么歌曲?

  答案:《长城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也是这位作曲家所写——《飘零的落花》,歌曲感觉与上一首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通过学习希望大家能掌握。

  2、让学生了解歌曲后,让学生仔细听,并找出此曲与原来学过的曲子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这首曲子曲调也是暗淡,凄凉,但在旋律进行方面比《长城谣》舒缓。

  3、让学生用哼鸣唱出旋律,然后添词,仔细读歌词体会其含义,尤其咬字要准确,更要注意弱起小节不能唱的太突然。

  4、要训练学生分句练习,因为这首歌无论在声音力度,激情的幅度,速度的快慢,语言的内涵等方面都是需要做到恰到好处。演唱时要以历史背景人物感情为基础,否则会使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四、巩固新课:本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的背唱此曲

  结语: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歌唱旋律很传统,音乐结构很规整,没有大起大落的激昂,确有无尽痛苦的哀伤,掌握这一时代的艺术歌曲从内容到情感都有很深的时代烙印。

声乐教案模板9

  歌曲《渔光曲》教学目标:

  一、本课通过学习《渔光曲》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此曲作者以及歌曲背景,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连贯,气息要悠长,音符时值要长足拍,不能在句中换气。第一、三乐段要控制音量,中段稍强,应有力度上的对比。

  二、使学生掌握4|4牌子的节奏,“x ——x”节奏的演唱中,前面一个音快结束时,不要擅自加下滑音,是歌曲具有质朴感,结尾用轻柔的方法收声,使歌曲更显凄凉。

  三、要让学生注意中、低音区换声点的自然而不露破绽,保持声区统一。

  《渔光曲》3周完成:1周要求了解作品并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会旋律。

  2周要求歌曲中的强弱,吐字,咬字,节奏,速度力度等要处理好。

  3周要求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教学重点:

  一、中声歌曲要唱得连贯,注意气息的支持力。

  二、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咬字上的不同变化。教学难点:

  一、注意中、低音区换声点的自然而不露破绽,保持声区统一。

  二、第一、三乐段要控制音量,中段稍强,应有力度上的对比。教具:钢琴、dvd。

  授课类型:小组课。

  教学方法:听觉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模仿式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首先,让学生看电影片段——《渔光曲》,介绍历史背景,让学生边看边听音乐,体会当时的`情景,讲述当时的故事,让学生把这段故事牢记,随后引出这段乐曲。(刚才大家听到的电影背景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渔光曲》)

  三、新授课

  A、发声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Mi、Ya音练习。

  要求:

  1、快吸快呼,快速吸气在唱同时把气吐出,形成音与音的连贯,并保持气息的稳定。

  2、在快的同时气息不能潜,不能浮,更不能挤压,要用积极的状态去支持小腹的力量。

  3、让学生反复练习,体会呼吸的连贯性,和均匀性。

  B、歌曲:《渔光曲》安娥词任光曲

  1、让学生看电影片段——《渔光曲》,介绍历史背景,让学生边看边听音乐,体会当时的情景,讲述当时的故事,让学生把这段故事牢记,随后引出这段乐曲。(刚才大家听到的电影背景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渔光曲》)

  2、了解歌曲后,由教师示范,并让学生模仿,准确演唱旋律,注意音准,尤其音乐的连贯性,需要中间段的稍强,力度的对比要做好。

  3、让学生单独唱,纠正学生的音准节奏问题,这首歌放映当时的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歌词有种朴实写实的感觉,音乐要唱的委婉惆怅。尤其是由单一主题发展的三个乐段要有对比。

  四、巩固新课:本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的背唱此曲。

  结语: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气息连贯性的运用,让学生了解电影的简单内容,这是一首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歌曲。

声乐教案模板10

  歌曲《摇篮曲》教学目标:

  一、本课通过学习《摇篮曲》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此曲作者以及歌曲背景,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让学生掌握奥地利歌曲之王,他的风格特点。以一种轻盈、柔美的嗓音唱出宁静安详的意境。

  三、让学生掌握慢板的节奏更需要气息的均匀运用能力,每句的连贯性要很好的把握。

  《摇篮曲》3周完成:

  1周要求了解作品并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会旋律。

  2周要求歌曲中的强弱,吐字,咬字,节奏,速度力度等要处理好。

  3周要求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一、在弱音下注意吐字的清晰。

  二、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掌握外国作品与中国作品的不同。

  教学难点:

  一、在弱音下注意吐字的清晰。

  二、唱出安静、温馨、甜蜜、宁静、安详、幸福的特点。教具:钢琴、dvd。授课类型:小组课。

  教学方法:听觉教学法、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模仿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师:同学们,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人们总是在动人心弦的乐曲中得到启发,在美妙的旋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乐曲,请大家用心听。你听了以后,会想到什么?师:说出了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这样温馨亲切的情绪让我们体会到怎样的情感?这首歌表现的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母爱,由此可见,音乐还是一种情感艺术,同学们一起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摇篮曲》。

  三、新授课

  A、发声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ma、mu音

  要求:1、两脚自然分开,与双肩平行,两手自然下垂;头部要自然保持平稳、正直,眼睛要正直的平视前方;脖子不要往前伸也不要歪着;胸稍向前挺起,腹部微收,但不要僵硬。面带微笑,整个身体的重心略向前倾。

  2、五度下行要注意气息控制,要平稳,ma音,口腔要打开,吸气最好用鼻吸,运用慢吸快呼法。先缓慢的吸气,再有力快速的吐出。mu音虽然是闭口音,但里面口腔一样要打开,里面形成一种C状。

  3、让学生反复练习,体会呼吸的变化,有助于在歌曲中的很好运用

  B、歌曲《摇篮曲》{奥}舒伯特曲{奥}克劳帝乌斯词

  1、首先教师示范此曲,让学生体会此歌曲的风格,确定调性,掌握节奏的变化。

2、了解歌曲后,并让学生模仿,准确演唱旋律,注意音准,气息的'稳定性。

  3、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与提示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做到咬字吐字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表现脉络,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歌曲。学生根据音乐的起伏,用不同音色、力度演唱歌曲。

四、巩固新课:本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的背唱此曲

  结语:通过演唱《摇篮曲》,感受歌曲旋律的美,体会歌曲意境及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创作表演作好铺垫,激发学生创新火花。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伟大的母爱,进而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热爱生活。在学生演唱感受歌曲后,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基础知识。使主题深化,感情升华。

声乐教案模板11

  第一单元

  一、课题: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的:通过声音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声音的技能技巧、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

  1、练声曲:

  (1)1 2 3 4︱5 4 3 2︱1—‖ u o u o u

  (2)5 6 5 4 5 4︱3 43 2 3 2︱1—‖

  Li La Li La Li

  (3)5 6 5 4 5 4︱3 4 3 2 3 2︱1—‖

  mi ma mi ma mo

  2、练习曲目:《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啊!中国的土地》

  四、教法:

  讲授法、因材施教法、练习法。

 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作品的处理。

  教学难点:①开始乐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高位置发声;

  ②高音乐句“牧羊姑娘放声唱”的共鸣与气息状态。

  解决方案:①通过母音“Li”、“La”的训练,为“美丽”的发声打下高位置基础。②通过“U”、“o”的练习抓好“姑娘”里母音的发声共鸣习惯。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声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①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②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③感受气息支点的作用,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

  2、新歌学习

  (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

  (2)试唱歌曲作品,感受歌曲的情绪特征;

  (3)深入学唱歌词,注意吸气换气、强弱控制、音色把握等技术问题,并从中找到在发声上存在困难的母音,通过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加以解决;

  (4)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

  3、答疑

  (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歌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3)教师作评价总结,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4、歌唱表演:进行小组内的声乐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作品或提出声音训练要求。

 二、《啊!中国的土地》 A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

  ①后起节奏的掌握;

  ②乐曲高潮“啊!中国的土地”的演唱。

  解决方案:

  ①在熟悉作品时重点练习歌曲的特色节奏;

  ②加强“i”母音的训练,认识并掌握闭口音的共鸣及气息状态。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声曲(2)、(3)的练习。

  练习要领:①保持微笑状态,加强母音发声的高位置;

  ②“u”“o”保持含着水的打开状态,体会气息与高位置的对抗感觉;

  ③“mi”“ma”母音要体会“装在面罩盒向下唱”的感觉。

  2、新歌学习

  (1)了解作品的思想情绪,解决歌曲的节奏难点;

  (2)科学处理作品的气息特点,解决演唱中的呼、吸与换气关系;

  (3)通过母音训练,解决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和发声共鸣问题;

  (4)加强歌曲的艺术处理,完整地表达作品。

  3、答疑

  (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自我和互相分析作品演唱的效果;

  (3)教师作总结分析,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4、歌唱表演:进行小组内的歌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作品或练声要求。

  第二单元

  一、课题: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的:通过两首声乐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在注意声音运用的基础上,能较好地理解作品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作品。

  三、教学内容:

  1、练声曲:

  (1)1 3 5 6︱5 6 5 3︱1—‖ mi ma mi ma mi

  (2)5 6—︱5 6 5 4 3 2︱1––‖

  2、练习曲目:《北京颂歌》 《清晰的记忆》

  四、教学教法:讲授法、练习法、因材施教法。

  教学提纲

  一、《北京颂歌》 D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

  ①进行曲风格的演唱;

  ②乐曲结束句的演唱。

  解决方案:

  ①通过顿音训练解决进行曲风格的声音力度问题;

  ②通过喉头位置的训练,解决结束乐句的高音问题。

  教学过程

【声乐教案】相关文章:

声乐教学工作总结01-05

声乐教学工作总结05-15

(合集)声乐教学工作总结15篇05-27

教案06-23

安塞腰鼓教案《安塞腰鼓》教案11-16

并集的教案12-30

《负数》教案02-14

大班教案(经典)08-20

美术教案[经典]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