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教学文书>教学方法>体育教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

时间:2024-08-29 08:20:53 教学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1

  在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下,学生体育水平的提高要以开展学生的群体性运动来促进,群体性运动在教育中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比赛竞争中,通过实践发现,比赛竞争有利也有弊,现就体会谈几点看法。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理念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加大课程内容选择与教学灵活性,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让每一名学生从体育学习中受益。如何将体育课程标准落实到实处,我做了以下尝试,旨在寻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一、树立体育正确教学方法的好处

  1、正确的竞争意识能推动学生思想教育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只要学生喜欢的内容都可用于比赛竞争活动,如:骑自行车,摔跤等项目都可用于比赛竞争,竞争内容很多,形式也多样化,但多种多样的竞争活动取决于良好的竞争品质,有了良好竞争品质,才会有竞争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持久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竞争目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对他们进行以远大理想、敢于拼搏以及有为人士的典型事例来熏陶感染学生,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胜负、输赢的关系,让他们在比赛中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确的竞争意识,认识到竞争意识的培养是“社会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实施竞争活动。

  2、竞争活动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比赛竞争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在同等条件,同等规划、同等环境、同等要求下,超越自我,并战胜别人的活动,也是检验、展示自己实力的最佳机会,结合青少年学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望强烈,遇事不服输的心理特征,抓住他们渴望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成就,以获得其他同学的尊重和信任,所以课堂中运用竞争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比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最终需分出胜负,在这种练习情境中,同学们会为了本小组的胜利,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去拼搏。在分组时,应尽量使各组人员分配合理,实力相当,从而使每个小组以及第一名学生都充满对胜利的渴望,都有机会享受胜利的喜悦。

  3、竞争活动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竞争比赛活动在组织运用时,多为集体性活动,而获取胜利的力量,来自集体中每一名竞争比赛要尽可能增加获胜的机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要避免频繁的运用竞争活动,频繁运用容易激化学生间的矛盾,因为比赛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要分出胜负,如果频繁运用,会在获胜方和失败方的心理上造成优劣之分。而且在班级的小群体之间的相互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封闭性和排外性倾向,故而比赛的胜负双方在交往的行为上容易表现出相互疏远与排斥,从而激化了学生间的矛盾,因而在组织学生比赛竞争时,可按学生能力水平高、中、低组,便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获得的机会,一增强竞争信心。

  二、如何建立正确的体育教学方法

  1、摆正体育教与学的关系。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新的.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特别重视使学生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过程中来。”在体育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变学生被动接受体育“三基”教育为主动接受学生所需求的基本运动技能,学会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对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使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在学习和掌握体育“三基”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启迪他们的思维和学习,并且要随时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2、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新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

  (2)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体育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3)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鼓励他们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教师先提问“怎样才能在接力区高速完成传接棒?”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学生相互讨论,教师诱导归纳得出以下几点:①熟练掌握传接棒技术。只有掌握技术才能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②接棒同学要充分利用接力区的长度发挥的速度。理论上接力区的前沿是传接棒的最佳位置。③接棒的同学要根据传棒同学的速度确定起跑时机。

  3、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对象、教材和任务的不同,具体选用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在俯卧式跳高教学训练中,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尽快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我曾试行两种不同的教学法,一是采用常规的分段组合教学法,即从助跑―起跳、起跳后―过竿落地,讲求建立基本的动力定型,达到掌握俯卧式跳高的目的。二是根据俯卧式跳高的技术结构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逆进分段组合教学方法,即从过竿落地开始,从体会身体俯卧时的肌肉本身感觉入手,随之掌控过竿及身体在竿上翻的肌肉感受,在达到掌握过竿落地技术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再进行助跑起跳技术的教学。

  三、结语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中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涉及的因素多、范围广,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2

  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要做好任何一件工作,都必须讲究方法。方法选择、运用得当,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举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1、改革创新,讲解和示范法。

  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和压抑。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及个体差异的实际情况,不管学生的先天身体条件如何,学生练习的项目、次数、难度、标准都必须一样,习惯于一刀切,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了许多学生酷爱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教法简单、评价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已很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已不能很好完成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和要求,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因此,中学体育教学需要运用讲解方法,讲解方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讲解法教学时要注意几点。

  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切不可灵机一动,想起什么讲什么,愿讲多少讲多少。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安排。一般说,教授新教材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教材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差要少讲,高年级则可多讲些。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解示范的时间,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讲解的内容应该正确无误。

  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讲的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经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火车轨道在拐弯处外侧高于内侧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

  讲解要注意时机和形式。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快推手;在跑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但是,在学生做静止用力动作或者做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如单双杠,头肘倒立,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伤害事故。课上的讲解除集中进行外,要加强个别讲解。

  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体育教学是教师向学生教动作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过程,所以示范法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践应用,情境教学和游戏法。

  在改进和创立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因为新课程标准大大拓宽了原来体育的学习领域,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信息,熟悉新技术,要求“一专多能”,要求更多地加强体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准备部分,可以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在基础部分,复习课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自由组织、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解决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克服讲解、示范、模仿三部曲的教学过程,但这种选择与“放羊式”教学有本质的区别,必须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

  在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个人自觉练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师生共同磋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探讨、理解、发现和创新。结束部分的教学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只要是有益身心的放松活动都可以采用。

  其中,中学体育情境教学法是指将所传授的教材融于情境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技术、技能,并能通过角色效应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去模仿去探究某一运动技术、技能。如在教学生的立定跳远时,为了能使学生领会、掌握立定跳远的双脚同时起跳,创设了“青蛙学本领”的情境,通过画面的展示,引导学生想象、自我探究,模仿青蛙跳,通过这一方法,仅用十分钟的时间,全班学生都基本上学掌握了这一技术动作。

  游戏法是指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的方法,增强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性较高的情况下完成枯燥或不愿意练习的动作。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兔跳”的游戏,使学生掌握跳跃中的推手动作等。

  3、小结。

  落实体育新课程标准必须创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把体育新课程的理念、思想、目标贯彻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与过程,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向发挥应有的作用。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相关文章:

体育教学方法10-12

体育教学如何选择教学方法01-30

幼儿教育教学方法12-07

常见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哪些?12-13

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11-06

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11-10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05-20

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8篇04-14

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4篇11-07

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精品【2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