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作文大全>记叙文>我的家乡记叙文

我的家乡记叙文

时间:2021-11-25 09:57:57 记叙文 我要投稿

我的家乡记叙文(集锦15篇)

  相信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记叙文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家乡记叙文,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家乡记叙文(集锦15篇)

我的家乡记叙文1

  我外婆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住在遵义县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里。每年放假的时候,我都会去那里玩上一两个星期。

  那里的人勤劳而又朴实。他们总是在太阳公公起来之前就去忙农活了,我和姐姐喜欢在外婆旁边当跟屁虫,外婆走到哪儿我们俩就跟到哪儿。偶尔闲下来,外婆就喜欢到亲戚家去串门儿。因为农村总是两家之间隔得很近,我和姐姐也经常去别家找其他小朋友玩儿。

  小时候,外婆不让我跟着她,就把我锁在家里。那时候外婆家还没有电视,一个人在家什么都干不了。这时候,我就会在门缝里大声的叫着外婆,因为外婆说过,他们那里要是谁要找别人,只要大声喊那个人的名字就行了,别人肯定会听到的。

  我总是在过年的时候去外婆家,那时候去总是能吃到许多好吃的。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火炉旁,聊着天儿,吃着东西,不时还会有亲戚来串门,那画面总是很温馨。

  假期要结束的时候,我就得离开外婆家了。在那个时候,总是能看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田野中怒放。爸爸告诉我,四五月的时候,油菜花就能结出果实——油菜籽了,虽然看不到,但这还是能让我对乡村生活多出一份向往。

  我爱外婆的家乡,更爱外婆!

我的家乡记叙文2

  金温江,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它就是我美丽的家乡。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令许多人向往的地方。

  我的家乡变化万千,其中城市道路的建设尤为显著。

  在20世纪80年代,虽说那时温江已是成都的卫星城,可通往成都的路却只有一条。这条路特别窄,旁边见不到一点绿化,整个温江显得死气沉沉。那时的人们骑着自行车在公路上行走,可总是被地上的“伤疤”—— 坑坑洼洼摔了个“狗啃泥”。爸爸还说,那时候下雨天上学可不好走,虽说学校不是非常远,可光一个来回就要摔上几跤。所以爸爸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的。那时的情况跟现在简直没法比。

  90年代时,这条公路修建得跟现在随处可见的普通公路一样了。路挺宽的,绿化也有了一些。

  现在跟以前相比是截然不同了,再也不见“脏乱差”。道路也宽敞多了,光是通往成省城的道路就有三条。其中,光华大道是通往成都的重要路段,看上去可气派了!这是一条又平又直的柏油马 路,一共有八个车道呢!此外,路旁还有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每条道都相当宽!在道路的中间还用了绿化带隔开呢!大道两旁芳草萋萋,鲜花盛开。一棵一棵的树木“屹立”在人行道旁,树下有有绿油油的小草,五彩斑斓的小花。小花四季都有:春天,迎春花摇曳生姿;秋天,菊花聆听歌唱……现在的温江,百花齐放,初来乍到的还以为走进了一个大花园呢!

  天边的彩霞化做绸缎,挥一挥,给神奇的土地披上了新的衣裳。我的家乡金温江,怎不叫人朝思暮想、千盼万望!

  变化万千的金色温江,是圆梦的好地方。芳香的鲜花舒展情怀,欢腾的小河追逐向往。快乐,可以在家乡同享;歌声,可以在家乡飞扬!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变化着的家乡—— 金温江!

我的家乡记叙文3

  剪纸是中华民间艺术瑰宝,一把剪刀、一张纸,经剪纸人的三番两转,就魔法般地变出做工精巧的器物、栩栩如生的动物、活灵活现的人物……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这一幅作品——《好朋友》。

  大红色的蜡纸上,一个身穿大马褂,头戴几乎遮过眼睛的头巾的少年正艰难地奔走在沙丘中。他双手紧紧地拉住又细又长的缰绳。在他身后,跟着的是两头高大的骆驼,它们高昂着头。仔细打量那少年,才发现他绷紧“弓”字步,一看便知是因急事小跑赶路呢!

  捧着这幅剪纸作品,我不禁浮想联翩:这天,骄阳似火,在人迹罕至的撒哈拉大沙漠中,身前身后,漫天黄沙,少年牵着满载粮食的两头骆驼匆匆赶往城里的集市换日用品。在烈日的炙烤下,骆驼和少年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沙丘之中。少年的脚因滚烫的沙粒而刺痛,他仍步履蹒跚地走着,他是多么想快点到达集市啊!

  清脆的驼铃不住地响着,铺天盖地的黄沙一波又一波地袭来。干渴难耐而又筋疲力尽的少年与骆驼目光相交,骆驼缓缓地俯下身子。少年舔舔干裂的嘴唇,怜惜地抚摸着骆驼,看着它们背上重重的包袱,他想骑上去却又于心不忍,骆驼任劳任怨,他额外的负担会把骆驼累垮的,可烈日炎炎……

  骆驼仍伏在地上,少年骑了上去……

  深夜了,从集市回来,两头骆驼已经累坏了,这天晚上,少年特地喂了最鲜嫩的谷草,以犒劳骆驼白日的辛苦,骆驼眼中泛出朵朵泪花。

  凝视着剪纸的方寸世界,我看到了一个吃苦耐劳的少年,也看到了一条人与动物相亲相爱的关爱之链!

我的家乡记叙文4

  我的家乡就在甘肃省金塔县,一个显眼又不显眼的地方,虽然在地图上没有任何我家乡的痕迹,但是我们的宇宙飞船就是在我的家乡发射的,虽然说我的家乡很小,但是也有很多有名的地方:胡杨林;塔寺庙;鸳鸯池;金沙湖;西湖公园等等等等的地方。

  “美丽的金塔,航天的故乡。”这首萦绕耳畔的歌曲,正是赞美我的家乡——金塔的。提起金塔胡杨林,那是人人都夸。 金塔胡杨林,没有额济纳旗名气大,游人比较少,适合静静的欣赏,慢慢的拍摄。胡杨很美,它是我们这生长的一种特有的树种,它耐盐碱,耐干旱,胡杨有“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精神。胡杨很美,它是我们这生长的一种特有的树种,它耐盐碱,耐干旱,胡杨有“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精神。

  胡杨不像白杨树那样绿如翡翠,也不像松柏四季长春,更不像枫树艳如红云,可胡杨一树长了三种叶子,很神奇吧。

  胡杨树在人工湖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郁郁葱葱。到了秋天,胡杨的叶子由绿变黄了。望眼看去胡杨林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尤其是到了下午,在夕阳的映照下,金色的胡杨看上去到处金光闪闪、景色宜人。

  胡杨林更像一幅绝伦精美的油画。金胡杨吸引了很多游人和摄影爱好者。

  胡杨林真美啊,我爱家乡的胡杨林,更爱我的家乡——金塔!

我的家乡记叙文5

  我的家乡是陕西秦岭大山里一个叫旬阳县庙岭村的小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山是翠绿翠绿的,水是清亮清亮的,树是高高的又茂盛又浓密,这里的人民又勤劳又朴实。

  我们的小山村依山傍水,村子里有两股清澈的.泉水,山村周围有许多的稻田和竹林。一片片村舍在大山的环抱下显得安静又美丽。村子里的菜地一年四季都长着美味的瓜果蔬菜,有碧绿碧绿的黄瓜、又嫩又长的扁豆、紫的发亮的茄子、红红的西红柿、小灯笼似的青椒、胖娃娃般的大冬瓜……

  每当黄昏来临时,村子里的房屋升起了一缕缕炊烟,夕阳下的山村是那么美丽。

  我的家乡到了五月份盛产樱桃。一串串红艳艳的小果子挂满了树枝,我们就搬个小椅子坐在樱桃树下摘樱桃吃。樱桃真甜啊!一口吃下去又香又甜的滋味真让人难忘!村子里的乡亲们对人热情又亲切,每当你刚吃完樱桃,他们又为你端来红红的大苹果和又脆又沙的大西瓜,所以我每次回老家都特别喜欢在这里玩耍,因为这里充满了浓浓的乡情!

  我爱我的家乡,请你有时间也来看看我最美丽的家乡吧!

我的家乡记叙文6

  我的家乡在姚安,这次我回到家乡,我发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这次放长假,我们不出去旅游,决定回家晚几天。回到姚安后,我就想去我以前经常去的文风剧场那块运动场上玩,可是,听说文风剧场已经被拆了,但是,我带着怀疑的态度向文风剧场的方向走去。在走到一半,我就听别人说,怎么路堵了,我们还是换一条路去梅葛广场吧。梅葛广场,是个什么广场呢?我就跟着别人去看个究竟。小时候,文风剧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是最热闹的地方,现在把它拆了这使我更加疑惑不解,之后,我又接着往前走。

  突然,一个大大的广场出现在我面前,我一看像我小时候常去的文风剧场,但仔细一看,现在的文风剧场和小时候的文风剧场真是大相径庭呀,不仅名字变了,人们的精神风貌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前,非常多老人在文风剧场的小桥上跑,还有的人们把垃圾到处乱扔,真是脏极了。而现在,老人们在桥上拉着二胡,唱着小曲,大人们在桥上看报聊天,小孩们在桥上做游戏,真是易拍热闹的景象。现在,不仅人们的精神风貌有了变化,建筑我也变了,原来的小土房,现在变成了“丽江古城”了。原来的小广场也变成了大广场,这些变化,都在显示人们的生活变富裕了,也变幸福 了。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那像丽江古城的建筑,有商铺,有住房,如果不认真看,还以为是丽江古城哩。

  我一路走,一路看,我记忆中的文风剧场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我更喜欢现在的“文风剧场”——梅葛广场,更喜欢家乡的人,有这样积极勤劳进取的人们,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呢?我的家乡会越来越美!

我的家乡记叙文7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海滨城市——台州,海洋资近陆地的源丰富,到海滩就可见滩涂养殖场,在靠海域,海鲜养殖场也在海面上零零散散地分布着,所以我们的餐桌上餐餐都有海鲜。

  黄岩农业素有黄岩熟,台州足的誉称。农业以种植水稻、柑橘为主,特产黄岩蜜橘驰名中外,为世界柑橘始祖之一,具有2300余年的悠久历史,在唐代便被列为贡品,现有180多个品种品系,有中国蜜橘之乡美誉,蜜橘主要分布在澄江两岸,因为澄江两岸的蜜橘最好吃,。不仅这样台州还盛产东魁杨梅、黄岩枇杷和荸荠还有马鞍山葡萄等名特优水果,其中东魁杨梅大如乒乓球,堪称珍果。

  辖区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中、东部平原系温黄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地区河网纵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台州全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年无霜期25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676毫米。

  台州天然毓秀,风光旖旎,物华天宝。境内有灵石寺塔、沙埠青瓷窑址、孔庙、五洞桥、委羽山大有宫、翠屏山摩崖石刻等众多名胜古迹,区内多奇山异水,其中九峰山和嵩岩山旅游风景区载入《中国名胜词典》,再有名一点的就是十里长街了。台州人杰地灵,史有十八进士共一家之盛,明尚书曾铣、文史学家陶宗仪等贤人俊杰。还有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革命家、艺术家陈叔亮,电子物理学家吴全德,高分子化学专家黄志镗等诸多仁人学者,还有爱国诗人戴复古和最著名的方

  资源来源

  台州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邮电通信基础设施完善,水电供应充足;金融兴旺,民资丰厚;台州工业经济繁荣兴旺。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起步较早,是中国股份合作经济重要发源地之一,为全国第一个颁发了保护和规范股份制企业政府文件──《关于合股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市。现已逐步形成了塑料制品、模具、医药化工、机械电器、摩托车及汽摩配件、工艺品和食品罐头等七大支柱产业。是国内闻名遐迩的中国模具之乡,素有精细化工王国、中国工艺品之都、中国塑料日用品之都等美称,曾连续两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市行列,是中国明星县、浙江省小康县。市场繁荣,商贸活跃有日用品商城,建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汽车摩托车交易中心其中有吉利汽车厂。供应全市电力的有:括苍山风力发电站、三门核力发电站、椒江火力发电站。供应全市水的有黄岩长潭水库。

  感想

  台州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框架日益拉大,金顶大厦、汇丰大厦、交通大厦、电力大楼等一批城市标志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城区亮化、美化、绿化、净化不断得以完善,特别是永宁公园的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台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百合小区、大环家园、蓝色多瑙河、委羽山新区等一批住宅小区的建成,使城乡居民生活条件迈出一大步,黄岩社会秩序稳定,经济日趋发展。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84亿元,增长13.0%,财政总收入17.22亿元,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9亿元,增长17.5%。

  台州致力于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大洲开展贸易往来,光黄岩2005年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7.44亿美元,增长55.1%。目前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黄岩投资创业。台州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未来。

我的家乡记叙文8

  我的家乡在垌中镇的一个小村里,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春姑娘来了,大地苏醒了,在这时,阳光明媚,小河流淌,小草也从泥土里探出了脑袋,杨柳小姐正在小河里洗头哩;儿童们也在学校里读书,怪不得古人有句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春姑娘玩累了,就让夏哥哥来代班。

  夏哥哥带来了炎热,大黄狗也热得要命,只好把舌头伸出来,散走热气;这时的孩子们又热又无聊,于是他们来到了河边,啪的一下子,就跳进了水里,有时他们还能在河里摸出几只小鱼出来呢!孩子们玩累了就回家切西瓜吃,咦?孩子们的脸上怎么多了几颗痣?哦,原来是西瓜黑籽呀!傍晚,孩子们吃完了饭,就去草丛里抓发着光的萤火虫,生活得多自在啊!

  秋姐姐来了,她先变了个戏法,那就是把空气变得清新了。然后我们和秋姐姐一起到了田野里,哇!我们一看,惊呆了!咧着嘴的玉米,弯着腰的稻谷都张开了笑脸迎接我们;一会儿,我们又来到菜园里,只见碧绿的黄瓜,大红色的西红柿。果园里,柿子成熟了,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一般。

  冬爷爷也来了,他带来了风弟弟。调皮的风弟弟呼呼的拍打着人们的窗户,把人们都吓不敢出门,可孩子们不怕,他们在空地上玩游戏,时不时传来孩子们银铃般欢乐的笑声。

  我的家乡真美啊!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记叙文9

  我的家乡在水屯,我们村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它不像海那么壮阔,也不像湖那么美丽,但我很爱它。

  春天,我在小河边散步,下了小雨后,草和树发芽,微风吹过河面,发出哗哗的流水声。几只可爱的小燕子在微风中倾斜而过,忽高忽低地相互追赶,在清澈的河面上留下了轻快的身影。

  夏天,大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小河的水声更响,河面上升,水也变清了。河岸翠柳、红花、绿草,还有天空中的白云,一起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一切都变得如此美丽。同学们放学后,男孩们忍不住晒太阳,扔下书包脱下衣服“扑通”跳进河里,像鱼一样快乐地游泳。他们像一个小运动员,像一群无拘无束的天使,享受河流的舒适。女生们不敢下水,坐在河边梳理自己的小辫子,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样子。我把两只脚放在水利里,轻轻地搅拌着水,河水吻着我的脚,舒服得像妈妈轻轻地抚摸着我。

  小河在这里铺满新绿色的原野上,如此美丽,如此柔和。不断流水,两岸迷人的景色,构成了舒适的美景图。你迷人的风姿,让我醉了。家乡的小河,我爱你!

我的家乡记叙文10

  我的家乡在溪口。爸爸常说家乡的变化非常大,妈妈说:“以前老家的路非常难走,都是一些泥巴沙子路,有句话叫:‘山道弯弯到农家’”。

  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就逐渐走向富裕了,1981年,小山村就通了电,黑白电视进入了平民家庭。20xx年,我的家乡铺了一条水泥路到家门口,进出方便多了。回想起以前的老家:睡在干干的茅草上,没有蚊帐,晚上被虫子叮咬,害得我睡不着觉。爸爸仿佛看出了我的心事,自豪地对我说:“现在的家乡可是今非昔比了。”我暗暗地想:是真的吗?于是我决定和爸爸回家一趟,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来到家乡,啊,真美呀!难道我眼睛花了吗?不,这是真的,以前沆沆洼洼的小路,现在已变成平平坦坦的水泥路了,路旁种着美丽的花草树木,蜜蜂在歌唱,蝴蝶 在舞蹈,一栋栋平房拔地而起。我和爸爸来到伯伯家,哇!伯伯家变了,房子非常大非常大,墙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家具也是新的,刻着美丽的龙凤花纹。他们都用煤气灶了,快捷方便,不会像以前煮一顿饭弄的满脸是灰……伯伯带我走进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最熟悉的电脑,只见伯伯熟练的操作着电脑,真想不到家乡变化这么大,连电脑都有了。吃过午饭,我悠闲的在散步,不时听到拖拉机的轰隆声,抬头一看,大片大片的稻田已实现机械化耕种了,我口里不禁发出阵阵赞叹声。

  祖国富强了,家乡变化了,我希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家乡的明天更富饶。

我的家乡记叙文11

  宁夏很小,是我国最小的一个自治区,只有6.6万平方公里,但回族人口占了全区人口的三分之一,爸爸曾给我说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是1958年才成立的,但古时候党项族就在这里建立过西夏王朝,至今贺兰山下还坐落着有号称“东方金字塔”的古西夏皇帝陵墓,它们静静地向我们诉说着古西夏的历史和传说。爸爸还告诉我,宁夏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宋朝的岳飞还写过我家乡的贺兰山,他写的《满江红》我还会背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还有清朝皇帝关于“铁打的洪广营,纸糊的宁夏城”的传说,这里有很多古时候的兵营、关口,有镇北堡、平吉堡、还有杨六郎守的三关口,随着岁月的流逝,军营慢慢的被废弃了,就是在被废弃的荒原上建造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拍了很多很多电影,象红高粱、贺兰雪、大话西游、牧马人、黄和谣等等,很多在这里拍的电影都获过奖,可以说中国电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我得家乡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有沙湖、沙坡头、六盘山,还有很多土特产,有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有灵武的长枣、中卫的硒砂瓜,你想知道这些吗?那你就来我的家乡做客吧,我会让爸爸妈妈用穆斯林的盖碗茶、手抓肉招待你!

  我等你来我美丽的家乡——宁夏川!

我的家乡记叙文12

  家乡的夏天是一个绿色的海洋,小草从草地里钻了出来,人们在小河里面钓鱼。

  家乡的秋天是一片金黄色的波浪,人们在田不停地忙碌,这是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家乡的冬天是一个银白色的世界,风呼呼的刮着,让人感觉很冷,冷得寒风刺骨。

  记得我5岁那年,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由于路不通,我们的村庄只有用走,我拎着很重的东西一步一步的走,走的还是一条大约400分来宽的小路,而且是泥巴路,走了一会儿,我不幸地摔了一路,我呜呜大哭,爸爸把东西拎起来,一边拎一边说:“好好学习,长大有钱了,为家乡尽一份自己的能力,修一条宽阔的大路。

  清明节的时候,我在一次回到了家乡,我很惊讶,为什么我的家乡有一条宽敞的大公路,只是没有铺水泥,要不然的话是一条完完整整的马路,现在人们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春天人们吃了晚饭便去那果林里面乘凉,一股扑身而来沁人心脾的花香,夏天,人们去游泳解热,秋天,人们在田里收割稻谷,以前是用镰刀收割,现在用的是收割机收割稻谷,以前是用挑稻谷,现在是车子去拉,方便多了。

  家乡的小学以前就只有一、二、三、年级,用的黑板是用木块作成的,去捡五颜六色的石头代替粉笔,现在的黑板是经过加工制作,粉笔是用石灰做成的粉笔,,家乡的小学是用瓦片盖成的的学校,现在的盖成平房,一至六年级,一个年级有三个班,有电脑,有多媒体教室,有钢琴房等,现在和过去简直是天壤之别,我的家乡变化很快吧!希望你们到我的家乡来做客,我的家乡变了。

我的家乡记叙文13

  我的家在开县。这里没有江南的瑰丽秀美,没有大城市的繁华热闹,没有高原林海的壮观景象,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切细微不显眼的事物,却都让我时时震憾。因为,我是开县人,我热爱这片赤热难忘的土地。

  清晨,爸爸开着车,送我去上学,一路上,我尽情领略着开县的美景,路旁草儿探出绿色的小脑袋,张望着大地。株株细柳,宛如江南水乡的少女,在舒展着自己轻柔如水的秀发。各色的花儿开了,形态各异,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紫千红。辛勤的小蜜蜂飞来飞去忙着采花蜜,美丽的蝴蝶绕着花儿翩翩起舞。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儿。

  新修的万开高渝公路宽阔平坦,一座座粉妆玉砌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红艳艳的太阳升起来了,给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披上了一件件金色的外衣,这时的开县热闹起来了,上班的、赶集的,络绎不绝的人们往返于街道两旁。叫卖声、汽笛声,像一支欢快的交响曲,伴随着家乡人民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应勤奋学习、掌握本领,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作出贡献。

  我相信,我们开县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我的家乡记叙文14

  我的家乡是太仓的一个江边小乡村。记忆中,像棋盘似的田野里散落着风格相似的一群群二层小楼,白墙灰瓦,简朴实用,这是当地的农居。每当家家房上冒起袅袅炊烟的时候,饭菜之香和着田野之中的花香与草香就会扑鼻而来,煞是令人陶醉。偶尔会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瓦上婉转的鸣叫,更是为这幅田园风光平添了几分意趣。这份景象,正是占据我整个心灵的那幅最珍惜、最不忍揉皱的田园风光画。

  我家的老房也是这样,静静地坐落在一条通向长江的小河边,绿树掩映,很是给人以静谧安详的感觉。听爷爷说,到我懂事时,我家的老房子已经建了有十多年了,它和边上人家的房子一样,也是二层楼,普普通通的那种。房子很陈旧,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有些斑驳,但它给人以质朴的感觉,虽然远没有现在的家那么舒适豪华,但那时的我可以在墙上、地上乱画乱贴,与现在在家处处需要小心谨慎相比,反而能给我更多的自由和自在。房前有一块水泥场地,主要是爷爷奶奶用来摊晒收获的稻谷和麦子的。场地边上种上了各种果树,有春天早早开花的粉粉的桃树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梨树,有夏天一树红霞的石榴树,到了秋天,更有那被金黄果子压弯了腰的柿子树……再外面,就是那条不宽的小河和河那边那满眼碧绿的田野了。还记得小时候,一有空闲,我就邀上几个小伙伴在屋里屋外嬉戏、玩耍,饿了,哪家煮了汤圆就到哪家去吃上几个,哪家烧了馄饨就上哪家去尝上一碗,更多的是就地取材,到树上去摘长熟的果子吃,虽然不要花钱,但一直要当心大人们充满着爱意的呵斥。累了,便坐在自家院子的水泥地上,喝上一口甜甜的井水,而此时碧蓝的天空、忙碌的蚂蚁、歌唱的小鸟、戏水的鸭子、打闹的小狗们……,都能给我们带来一阵一阵的欢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爷爷奶奶,离开了留有我歪斜足印的田埂,离开了我儿时的伙伴,离开了承载我童年时光的老房子,随爸爸妈妈在城市里生活着。身边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敞笔直的马路、七彩迷离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汽车和比肩接踵的人群,时时给我带来憧憬和向往,但也一直在唤起着我对儿时家乡的怀念。我的家乡,虽然没有什么繁华的景象,但它的清朴和恬静却是深深地感动着我,影响着我,而且随着我的阅历的丰富,这种感觉也越来越浓烈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小乡村!

我的家乡记叙文15

  以前的吴忠,随处可见的是一些低矮的平房,不下雨还好,一闲雨可就遭殃了,许多房子严重进水,这都算是好的如果严重点的话,可就随时面临着倒塌的危险。

  在说说路吧!全部都是泥路。一但有个天阴雨势!地下满是泥水,就别说雨了光是泥水就够你喝一壶的了,它足以让你变成“落泥鸡”。骑车的人更是倒霉,一路上溅起的泥都可以让你变成“斑点狗”了!骑车的纯粹就不是车载人,而是人载车。

  以前人们统统穿着旧衣服补丁摞补丁,就这样,一家都没几件。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母亲河的污染更为严重,所有的垃圾统统倒进母亲河里,简直变成了垃圾回收站了。

  而现在,原来随处可见的危房早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冰箱、洗衣机、电视、电脑等家电相继走进各家各户,有的更是买了私家小车。到处都是一个个小区,每天下午,老年人坐在一起交谈,孩子们便玩起了游戏。

  衣服的款式更是繁多,冬夏长期一年四季各式各样。

  吃的就更不用说了,鸡鸭鱼肉。色样繁多。但是现在的人开始注意健康饮食了。吃绿色蔬菜。再也不是以前的吃了上顿没下顿。

  母亲河的保护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每年到黄河种树,减少污染!

  祝福祖国,祝福家乡!我相信,在党政策的照耀下,家乡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祖国会更昌盛!

【我的家乡记叙文(集锦15篇)】相关文章:

1.我的家乡记叙文

2.我的家乡变了记叙文

3.我爱我的家乡记叙文

4.我的家乡记叙文(15篇)

5.我的家乡记叙文15篇

6.家乡的变化记叙文(集锦15篇)

7.我的家乡记叙文(汇编15篇)

8.家乡的冬天记叙文

上一篇:安全记叙文 下一篇:感悟小学记叙文